公民记者论文-钱凯

公民记者论文-钱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民,新媒体,舆情事件

公民论文文献综述

钱凯[1](2019)在《舆情事件中公民角色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都能充当"公民"的角色。在一些重大舆情事件中,相较于职业,公民的存在为事件传播提供了多个视角,然而专业技能和素养的缺乏也引起诸如虚假新闻、隐私侵犯等问题。在互联网碎片化信息传播格局中,"公民"自身、职业及受众有必要找准公民的角色定位。(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方橘子[2](2019)在《从“公民”到无限可能的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摄影如何产生?它的存在有何意义?正如Dorling Kindersley Ltd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摄影》中,作者汤姆·昂所说:"这个时代是理解摄影在传播中所扮演角色的最好时代,是回顾摄影最好的时代,看它从黑暗之中迈出跌跌撞撞的第一步到如今的炉火纯青。"(本文来源于《摄影之友》期刊2019年04期)

余致远[3](2018)在《公民:自媒体时代“”内涵的重构及其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加入到新闻报道队伍中来,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名词:公民。公民的产生有其客观性,它和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相异之处。由于其诞生时间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知识素养缺乏、价值观不健全、职业道德缺失、信息互动有局限、监管缺失以及报道动机不纯等。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发挥公民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新闻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焱,佟杰[4](2018)在《公民与身份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互联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成本更低、全天候无死角的特点更为突出。"公民""公民新闻"在这种环境下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公民的定义切入,发掘其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角色演变,并由此从角色、情感以及功能叁方面论述整个职业新闻身份的重新发现与界定。(本文来源于《摇篮》期刊2018年06期)

莫少卿[5](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citizen journalist)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兴盛,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在新闻事件中扮演着记录者的角色,并以自媒体为主要渠道进行传播。而由此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譬如报道浅层化、造谣传谣、侵犯隐私等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规范"公民"的行为,并与职业相互补充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本文来源于《传播与版权》期刊2018年06期)

黄月细,蔡国谦[6](2018)在《“公民”及社群媒体对香港青年政治倾向的影响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言论自由程度高,"公民"和社群媒体活跃。自诩为"公民"的"港独"中坚分子,利用社群媒体发布"香港前途自决"等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言论,对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年一代造成负面影响。建立非官方建制社群媒体、加强"一国两制"正面宣传,确立香港媒体责任意识和个人公民意识,拓宽特区政府与香港青年沟通交流渠道等方式,有效改善香港青年对"一国两制"的误解,引导香港青年形成正确的政治取向。(本文来源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毅[7](2017)在《浅析公民发展的困局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媒体时代,公民的兴起颠覆了原有新闻传播的生产方式,人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本文从公民角度出发,在厘清现阶段公民的参与式传播行为特点的同时,审视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探究公民良性发展的路径,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建言献策。(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7年23期)

刘诗元[8](2017)在《浅析公民时代新闻的角色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交网络服务的普及,社交工具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由于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捷径。另外,由于网络资源较易获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中展示新鲜事或图片。这种由普通公民编写的新鲜事在现代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常见,也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目光。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充当新闻的角色,这意味着专业新闻的身份要受到公民的威胁。另外,公民的出现也让做好新闻工作愈发困难。但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依旧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新闻业的新时代可能也即将到来。(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22期)

吴亭静[9](2017)在《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公民与职业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交流实践方式的变革迫使们开始思考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传统的定义是建立在生产、收集和传播信息基础上的。如今,无论是博客作者还是个人,无论是新闻从业人员还是新闻,都在挑战专业的地位,人人均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制作和传播信息。本文主要探讨新闻的概念,旨在发现公民和专业之间的区别。同时指出并不是每一个信息发布者都可以称为,也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21期)

刘欣琳[10](2017)在《新的媒体发展态势下的公民》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媒体格局巨变,互联网和移动端媒介的普及,使每个普通的民众拥有了更加便捷的手段去发表信息,不仅信息传播的能力增强,在传播模式中的地位拥有了更多主体性。而在新媒体迅猛发展之后,公民,这个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概念,也在新的媒体态势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7年16期)

公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摄影如何产生?它的存在有何意义?正如Dorling Kindersley Ltd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摄影》中,作者汤姆·昂所说:"这个时代是理解摄影在传播中所扮演角色的最好时代,是回顾摄影最好的时代,看它从黑暗之中迈出跌跌撞撞的第一步到如今的炉火纯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民论文参考文献

[1].钱凯.舆情事件中公民角色定位[J].传播力研究.2019

[2].方橘子.从“公民”到无限可能的时代[J].摄影之友.2019

[3].余致远.公民:自媒体时代“”内涵的重构及其解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8

[4].李焱,佟杰.公民与身份再思考[J].摇篮.2018

[5].莫少卿.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发展趋势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8

[6].黄月细,蔡国谦.“公民”及社群媒体对香港青年政治倾向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

[7].张毅.浅析公民发展的困局与出路[J].新闻传播.2017

[8].刘诗元.浅析公民时代新闻的角色定位[J].新闻研究导刊.2017

[9].吴亭静.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公民与职业的区别[J].新闻研究导刊.2017

[10].刘欣琳.新的媒体发展态势下的公民[J].新媒体研究.2017

标签:;  ;  ;  

公民记者论文-钱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