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环桁架论文-孟文清,陈建良,沈金生,崔邯龙

外环桁架论文-孟文清,陈建良,沈金生,崔邯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环桁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贯节点,节点外环板,有限元分析,边界条件

外环桁架论文文献综述

孟文清,陈建良,沈金生,崔邯龙[1](2019)在《某管桁架栈桥外环板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输煤栈桥管桁架结构中,下横梁通过节点外环板与下弦相贯节点连接,现行相关规范中没有关于此类节点的设计方法,目前对此类节点静力性能研究也相对较少。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对节点边界条件、分析参数的优化设置,建立节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节点边界条件及分析参数的优化设置合理,计算分析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9年01期)

仇杰[2](2017)在《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的潮流席卷全国,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采用装配式。交错桁架结构作为钢结构中最具装配化潜力的结构形式之一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交错桁架结构要实现装配化需要解决桁架与柱连接节点的问题,故本文研究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的连接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斜腹杆轴线与上弦杆轴线的交点位置将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分为叁类形式:第I类交于两个端板接触面,第II类交于柱外皮,第III类交于柱轴线。对第I、II类节点形式的2组共4个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节点的破坏模式以及滞回性能。初步得到了第I、II类节点的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第I、II类节点当连接柱和端板的短梁较弱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节点试件的短梁腹板(即环板竖向加劲板)充分剪切变形,并在该处发生破坏。第I、II类节点当连接短梁较强时,均出现了由于螺栓松弛造成的端板滑移现象,此时对应第I类节点滞回曲线捏缩,最终由于柱子压弯破坏。对于第II类节点连接短梁较强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最终由于桁架腹杆节点板撕裂而发生脆性破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 6.14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的基础上,采用壳单元结合叁维实体单元建立了I、II、III类节点形式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了螺栓松弛造成的端板滑移现象。将第I、II类节点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然后深入分析了叁种不同节点形式节点的受力状态、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承载力、破坏模式、抗震性能以及建筑适用性等方面,第I类节点短梁较弱时综合性能最佳。针对具有优势的第I类节点形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系统地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管厚度、轴压比、外环板宽度、外环板挑出宽度、外环板厚度及竖向加劲板厚度等因素对第I类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轴压比对节点的性能影响显着,外环板挑出宽度、外环板厚度及竖向加劲板厚度通过影响连接短梁的刚度从而影响节点的破坏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胡零松[3](2017)在《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式交错桁架结构体系是一种便于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结构形式,该体系具有经济、实用、高效的特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是一种新型的节点形式,这种节点可以满足“工厂焊接、工地螺栓连接”的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装配化程度。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外环板-端板节点进行了试验和有限元研究,研究结果可为该节点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设计了两组外环板-端板节点,分别是上弦节点和下弦节点,变化的参数主要有外环板和竖板的厚度以及偏心距大小。随后进行了试件的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外环板和竖板厚度以及偏心距大小对节点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包含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混凝土与钢管之间接触作用、混凝土和钢材的损伤失效等因素影响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采用了单元删除技术来模拟下弦节点试件裂缝的出现和发展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本文对影响上弦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探讨了外环板厚度、竖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这种节点能够满足传力需要,但是要保证轴压比和竖板厚度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在竖板屈服之前柱壁发生局部屈曲破坏。本文还以屈服线理论和虚功原理为基础对下弦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公式将下弦节点的承载力分为两部分来计算:外环板的抗剪承载力和柱壁平面外弯曲承载力,并将得出的公式与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公式具有足够的精度,可以满足设计需要。(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曹书生[4](2012)在《天津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主桥钢桁架施工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津汉高速—海景大道)工程第11标段为背景,主要对主桥钢桁架施工方案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的制作要求、构件安装的总体安排、叁角区和边跨安装的施工工艺和安装顺序,从中得出一些施工经验,对今后相关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周家伟[5](2009)在《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穹顶结构是由Geiger根据Fuller的“张拉整体”思想开发出的一种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其主要是由拉索和压杆组成,依靠施加预应力提供结构刚度,具有重量轻、跨度大及建筑形态丰富多样等特点,是代表了大跨空间结构较高水平的结构形式。目前国内外应用的索穹顶结构形式主要有Geiger型和Levy型两种。本文所研究的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索穹顶结构形式,目前仅有美国的一个工程实例和工程介绍文章。本文结合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构形,提出了多种结构布置方案,对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的初始预应力分布、静动力特性、地震响应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分析,最后设计加工了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第一章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索穹顶结构的发展历史、工程实践应用、国内外主要的研究现状,结合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特点,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分析了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几何构成特点,提出了6类索穹顶设置外环桁架的结构布置方案,提出了桁架腹杆布置的两种方案及桁架内倾和外倾的不同造型方案。第叁章针对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提出了初始预应力分布的简捷计算方法,推导了预应力的显式表达式。通过算例计算并与电算结果的对照分析,表明该方法是精确、可行的,既可方便有效应用于工程实践,又可作为理论分析的有益补充。静力性能分析是研究、评价结构体系性能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第四章对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在满跨荷载、半跨荷载作用下的杆件受力及节点变位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考虑预应力变化、外环桁架高度变化、外环桁架倾角变化对受力性能的影响。第五章分析研究了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的自振频率及振型分布特点,同时就体系的预应力水平、外环桁架高度、外环桁架倾角及环索截面大小对动力性能的影响做了分析。第六章对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的地震响应,包括构件的内力和节点的变位作了时程分析研究。第七章结合本文的理论研究设计加工了直径为5.0米的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模型,通过测试结构的预应力分布、在多种荷载工况作用下的结构响应,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且分析说明了产生试验误差的原因。论文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该种新型空间结构仍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10-01)

周家伟,董石麟,袁行飞[6](2009)在《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初始预应力分布快速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的构件布置和特点,提出确定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速计算法.方法考虑到该结构是一种轴对称结构,将结构简化为半榀平面桁架,采用节点平衡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提出了确定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速计算法,得到了不设和设有内拉环的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预应力杆初始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将对特定参数的该种结构的计算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是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结构,内部建筑空间利用率高,外圈索的初始内力明显减小.快速计算法可方便地确定该类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为设计和力学性能分析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外环桁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的潮流席卷全国,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采用装配式。交错桁架结构作为钢结构中最具装配化潜力的结构形式之一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交错桁架结构要实现装配化需要解决桁架与柱连接节点的问题,故本文研究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的连接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斜腹杆轴线与上弦杆轴线的交点位置将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分为叁类形式:第I类交于两个端板接触面,第II类交于柱外皮,第III类交于柱轴线。对第I、II类节点形式的2组共4个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节点的破坏模式以及滞回性能。初步得到了第I、II类节点的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第I、II类节点当连接柱和端板的短梁较弱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节点试件的短梁腹板(即环板竖向加劲板)充分剪切变形,并在该处发生破坏。第I、II类节点当连接短梁较强时,均出现了由于螺栓松弛造成的端板滑移现象,此时对应第I类节点滞回曲线捏缩,最终由于柱子压弯破坏。对于第II类节点连接短梁较强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最终由于桁架腹杆节点板撕裂而发生脆性破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 6.14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的基础上,采用壳单元结合叁维实体单元建立了I、II、III类节点形式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了螺栓松弛造成的端板滑移现象。将第I、II类节点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然后深入分析了叁种不同节点形式节点的受力状态、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承载力、破坏模式、抗震性能以及建筑适用性等方面,第I类节点短梁较弱时综合性能最佳。针对具有优势的第I类节点形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系统地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管厚度、轴压比、外环板宽度、外环板挑出宽度、外环板厚度及竖向加劲板厚度等因素对第I类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轴压比对节点的性能影响显着,外环板挑出宽度、外环板厚度及竖向加劲板厚度通过影响连接短梁的刚度从而影响节点的破坏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环桁架论文参考文献

[1].孟文清,陈建良,沈金生,崔邯龙.某管桁架栈桥外环板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9

[2].仇杰.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3].胡零松.装配式交错桁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外环板—端板节点静力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4].曹书生.天津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主桥钢桁架施工方案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5].周家伟.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

[6].周家伟,董石麟,袁行飞.具有外环桁架的肋环型索穹顶初始预应力分布快速计算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标签:;  ;  ;  ;  

外环桁架论文-孟文清,陈建良,沈金生,崔邯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