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干旱论文-曹二佳,薛羽,李红瑛,巩杰,徐彩仙

作物干旱论文-曹二佳,薛羽,李红瑛,巩杰,徐彩仙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物干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对湿润指数,干旱,生长季,时空变化

作物干旱论文文献综述

曹二佳,薛羽,李红瑛,巩杰,徐彩仙[1](2019)在《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蒙中农牧交错带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析——以乌兰察布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乌兰察布市及周边20个气象站点1980-201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以相对湿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采用反距离权重IDW插值法、距平及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及偏相关分析分析了近38 a来作物生长季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可能成因,并基于Hurst指数分析未来干湿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乌兰察布市干湿状况为由北至南逐渐变湿,其中凉城、卓资、丰镇较湿润,四子王旗较干旱。近38 a来生长季M平均值为-0.575,为轻旱状态。②4-9月M呈先增后减,近38 a来该地区微弱变干,其中8月干旱化最显着(α=0.01)。③潜在蒸散量(ET_0)与各气象要素的偏相关分析得出,风速对ET_0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温度。近38 a来干旱加重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和相对湿度减小,其次是平均气温的上升,而风速、日照时数的下降有助于缓解干旱加重;Hurst指数表明该地区生长季将持续变干,其中8月为强持续显着变干。(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1期)

樊湘鹏,许燕,周建平[2](2019)在《参照作物蒸散量计算模型在新疆干旱地区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作物需水信息实时、准确地获取是实现智能灌溉发展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和必要条件。参照作物蒸散量(ET_0)是获取需水信息的重要依据和需水决策系统的核心,ET_0计算模型的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作物的长势以及智能灌溉的效果。选取基于温度的Hargreaves-Samani法(H-S法)、基于辐射的Priestley-Taylor以及经验公式法Irmark-Allen进行比较,选择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最佳的ET_0计算模型。选择新疆地区的昭苏、乌鲁木齐、麦盖提、吐鲁番4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分别利用H-S法、经验公式法Irmark-Allen(I-A法)、Priestley-Taylor辐射公式(P-T法)、以及Penman-Monteith公式(PM-56)4种方法计算不同站点的ET_0值,以PM-56为标准对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修正。结果表明,在4个站点中Irmark-Allen的计算结果与PM-56最为接近,标准误差分别为1.215、1.020、1.311、1.065。经过回归分析得,昭苏站拟合优度最佳的是Allen,r~2为0.917,麦盖提站和吐鲁番站拟合优度最佳的是P-T法,r~2值分别为0.862和0.889,乌鲁木齐站拟合优度最佳的是H-S法,r~2值为0.926。对模型进行修正之后,昭苏站和乌鲁木齐站的最佳模型是H-S法,标准误差分别减小到了0.419和0.607,标准误差分别减少了90.6%和85.7%。麦盖提站和吐鲁番站的最佳模型是修正P-T法,标准误差分别减少到了0.670和0.439,标准误差减少了87.4%和89.8%。因此,可以在有限气象条件下将修正后的模型用于新疆地区相应站点ET_0的计算中,为农业灌溉提供便利。(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兰玉廷[3](2019)在《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干旱区典型作物灌溉制度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滴灌灌溉制度综合评价,对于实现农作物节水、丰产、优质与高效意义重大。为探讨不同灌溉制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本文构建了灌溉制度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穗粒数、产量、水分生产效率与总糖是影响控水模式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单株产量、公顷产量与抗旱系数是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对马铃薯采用亏缺灌溉,可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以水增效的目的。研究结果对干旱绿洲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5期)

姚俊英,张海玉,阙粼婧,曹蕾[4](2019)在《基于SPEI指数的黑龙江省作物生长期干旱时空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77个气象站点1972-2016年实测资料计算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黑龙江省的干旱特征和潜在的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2年以来黑龙江省总体上是变干的趋势,而且重特大干旱有显着增加的趋势.年SPEI指数在1994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各月SPEI指数也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发生突变,其中5月转为上升趋势(变湿),6月、8月、9月转为下降趋势(变干),6月、9月干旱化趋势明显,7月变化不明显;绥化、大庆所属市县和齐齐哈尔南部部分市县不仅干旱总站次多,重特大干旱的站次也多,是干旱的重灾区.从干旱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6月和9月东部地区干旱化趋势显着,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各地干旱发生频率主要集中在46.7%-54.6%之间,约2年一遇,重特大干旱频率主要集中在5.3%-8.0%之间,约10-20年一遇.6月发生重特大干旱的区域范围最大,8月最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曹言,王杰,李尤亮,王树鹏,戚娜[5](2019)在《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云南省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时空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云南省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变化规律,为该区夏玉米合理布局和防御生育期内阶段性干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云南省1960—2014年32个典型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夏玉米生育期逐旬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采用线性趋势和M-K检验分析了云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了CWDI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①云南省夏玉米初始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全生育期平均干旱站次比分别为50.30%、12.36%、5.88%、6.00%和10.35%。②1960—2014年夏玉米初始生长期干旱站次比和CWDI均呈减小趋势,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全生育期则均呈上升趋势,且快速生长期和生长中期干旱面积和强度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滇西南。③云南省夏玉米各生育阶段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整体上表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其中滇中干旱频率最高,滇西南最低;云南省夏玉米各生长阶段干旱强度上升幅度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滇西南和滇东北,上升幅度较小区域主要集中在滇中中西部和滇西北。④云南省夏玉米生长中期水分供需状况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结论】一定幅度的干旱强度上升,有利于云南省西部夏玉米增产,尤其是滇西南地区;但会导致中东部夏玉米减产,尤其是滇东北。(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家文,黄维,吴炫柯,刘永裕[6](2019)在《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制作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图,为甘蔗的防旱避灾和种植布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利用柳州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的气象资料,结合甘蔗的发育期,在水分亏缺指数理论基础上,以水分亏缺指数及其发生的概率和各生育阶段的权重系数为评价指标,构建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指数,最后制作风险区划图。伸长期和成熟期水分亏缺指数较大,干旱频率较高;柳州市区以东和鹿寨县以南的地区、柳城县中部处于高风险区,叁江县西南部、融安县大部分处于中风险区,融水县大部分地区和融安县以西的小部分地区处于低风险区。柳州市干旱风险空间差异较大,区划结果可为合理安排种植布局、制定科学灌溉用水调配计划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2期)

马伟明,李瑛,赵永伟,刘彦明,王梅春[7](2019)在《干旱半干旱区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定西市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内容、总体方案、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经济效益分析等,试图改善该地区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的现状,加快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推广,实现该地区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生产良种化,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9年07期)

王连喜,王田,李琪,吴东丽,胡正华[8](2019)在《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河南省冬小麦干旱时空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南省1961—2014年14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以及冬小麦生育期数据为基础资料,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冬小麦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覆盖范围广,其CWDI指数存在准2~4年及准2~6年的周期变化;各干旱等级中,轻旱无突变发生,而中旱与重旱及以上分别在1973年和1965年发生了突变;轻旱的覆盖范围以3.25/10年的速率下降,中旱、重旱、特旱的覆盖范围则分别以2.52/10年、0.68/10年、0.47/10年的速率上升,以轻、中旱为主,重旱次之,特旱最少,其中,轻旱频率高发区集中在豫南及豫西南,中旱频率高值区以许昌、商丘、宝丰、卢氏等地为主,重、特旱主要发生在豫北一带;极重风险区分布为拔节-抽穗期>全生育期>乳熟-成熟期,重度风险区分布为全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成熟期,中度风险区分布为乳熟-成熟期>拔节-抽穗期>全生育期。(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Abdul-Rauf,Malimanga,Alhassan[9](2019)在《保护性耕作对西北半干旱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质量,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降雨不足、土壤肥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等因素,导致农作物生产能力低下;该地区大多数农户普遍采用传统耕作方法,保护性耕作并未得到普及。保护性耕作已被证明是有利于环境的,并且可以带来更高的作物产量。然而,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产力、土壤和环境的影响差异,均是基于不同气候条件、耕作类型、耕作时间、土壤类型以及作物类型的差异。本研究旨在分析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减排能力的影响。该研究采用3参数(3p)Logistic,Gompertz,Richards和Weibull模型,利用以下处理方法评估秸秆和无秸秆处理下的生物量积累[早播春耕小麦(E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ESW-TS)早播春小麦;春耕小麦正常播种(N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正常播种春小麦(NSW-TS);春播小麦播种(LSW-T)和播种春播小麦播种和秸秆覆盖(LSW-TS)]。为了对该地区春小麦可持续生产提出全面建议,本研究于2016-2019年间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寒冷气候下,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性质、春小麦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室气体通量对耕作方式引起的环境变量变化的响应。研究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的四种处理方法[常规耕作(CT),常规耕作与秸秆覆盖(CTS),免耕(NT)和免耕秸秆覆盖(NTS)]进行了秸秆覆盖和免耕对土壤性质、小麦籽粒、生物量产量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的研究和评估。所有处理重复叁次。该研究也采用3参数(3p)Logistic,Gompertz,Richards和Weibull模型,利用以下处理方法评估秸秆和无秸秆处理下的生物量积累[早播春耕小麦(E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ESW-TS)早播春小麦;春耕小麦正常播种(NSW-T);用耕作和秸秆覆盖正常播种春小麦(NSW-TS);春播小麦播种(LSW-T)和播种春播小麦播种和秸秆覆盖(LSW-TS)]。主要结论如下:(1)所有秸秆改良地块的根系和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无秸秆处理。与无秸秆处理相比,秸秆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在早播,正播和晚播时分别增加了7.53%,0.78%和45.18%,而地上生物量产量也分别增加了37.41,48.09和28.97%。3参数逻辑模型是基于Akaike信息准则(AIC)和R~2值的最佳模型。在所有治疗中,3参数Logistic的AIC变化最小。在R~2值的基础上,3参数Logistic模型对于几乎所有处理都具有最高值,而Gompertz模型接下来在6个处理中的4个中高于其他2个模型。使用根均方误差(RMSE),3p Logistic模型优于Gompertz模型,但Richards和Weibull模型不是更好。作为在候选模型中选择最佳模型的标准的AIC表明,Logistic模型是基于我们的数据的最佳模型,其次是Gompertz模型。根据他们的表现,模型可以安排如下:Logistic>Gompertz>Weibull>Richards。ESW-TS从模拟结果中获得了最高的生物量产量,表明早播和秸秆改良可以提高干旱地区的小麦产量。(2)土壤性质受耕作和秸秆覆盖的影响很大。两年内NTS处理的土壤含水量(SWC)显着改善(P<0.05)。2018年播种时,NTS处理在0-10㎝的SWC增加了49.07%,2017年收获时,CTS处理在20-40㎝的土壤容重(BD)下降(p<0.05),而到2018年收获时,NTS处理0-10、10-20㎝呈现出最低的土壤容重。在2018年收获时,CTS和NTS处理0-10cm的土壤含水孔隙率显着增加。土壤的一般物理性质在保护性耕作下得到改善,特别是NTS和CTS处理。保护性耕作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SOC),但每种处理的土壤有机碳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017年,NTS处理在0-10㎝的SOC比CT增加了14.93%,而CTS和NT的SOC分别比CT增加了7.87和5.89%。在所有深度,CTS,NT和NTS的总氮(TN)均高于CT。在2018年,CTS、NT和NTS在0-10、10-20cm的SOC显着高于CT;而在相同深度,CTS、NT和NTS的TN均高于CT的。在2年实验结束时,0-10cm处的SOC大小顺序如下:NTS>CTS>NT>CT,TN大小顺序如下:NTS>NT>CTS>CT。(3)耕作和秸秆覆盖对粮食产量有影响。在2017年和2018年NT和CTS的粮食产量最高。2年内各处理产量平均值表明,NTS处理最高,顺序依次为:NTS>CTS>NT>CT。NTS和CTS中的SOC高于CT,有助于提高产量。2017年,NTS的地上生物量最高,比CT高23.44%,而2018年,NTS的根系和地上生物量最高。较少的土壤干扰和秸秆覆盖导致较低的碳损失和较高的碳输入,从而提高了保护性耕作土壤的作物产量。2017年籽粒产量与SOC(p<0.01),TN(p<0.01),WFPS(p<0.05)和蓄水量(p<0.05)呈正相关。(4)耕作和秸秆覆盖也显着影响温室气体通量。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显着影响生态系统呼吸(Reco),并表现出强烈的季节变化。累积生态系统呼吸率依次为:CTS>CT>NT>NTS。与CT相比,NT和NTS的累积生态系统呼吸率分别下降了28.25和32.94%。生长季的累积生态系统呼吸率显着高于非生长季。非生长季节的排放量分别占CT,CTS,NT和NTS的生态系统呼吸率总量的10.71、15.56、15.06和16.90%。碳汇量大小依次为:NTS>CTS>NT>CT。所有耕作处理均导致CH_4的净吸收,但速率不同。NTS吸收的CH_4明显高于CT。在这项研究中,N_2O的通量很小,但保护性耕作改变其排放通量。在所有处理中,非生长期的CH_4和N_2O通量均较生长期低。由于相对较高的作物生产力导致碳输入较高,NTS显示出最小的全球变暖潜能值和温室气体强度。(5)粮食产量与SWC、土壤贮水量、WFPS、SOC、TN呈显着正相关,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温度(ST)和SWC呈显着正相关,CH_4通量与ST呈显着负相关,与SWC无显着相关。指数函数最好地描述了生态系统呼吸和ST之间的关系,而幂函数最好地描述了生态系统呼吸和SWC之间的关系。除CH_4-ST关系外,线性函数还表征了ST和SWC与CH_4和N_2O的关系。在黄土高原采用秸秆覆盖和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来提高作物产量。此外,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覆盖的结合可以提高作物生产力,并确保半干旱黄土高原的环境可持续性。由于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覆盖可以保持较高的土壤碳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性耕作可用作减少温室气体和提高作物生产力的战略。因此,在黄土高原西部等水资源限制地区,需要通过养分管理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的作物综合管理,来进一步提高保护性耕作的效益。(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9-06-24)

李军贤[10](2019)在《豆科作物轮作对半干旱地区农作系统氮平衡和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氮素是影响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传统农业高度依赖于化肥,但所施用的氮肥中,只有<55%的氮素可以被作物吸收,其他的氮素通过淋溶、气体排放等途径从农田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作物生长无可避免地受到病虫草害等生物胁迫的影响。尽管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可以控制病虫草害,但也会提高病原体、昆虫和杂草物种的耐药性,并增加作物生产成本。这些农业生产问题在加拿大西部大平原上格外突出。因此,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降低生物胁迫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豆科作物具有较好的生物固氮功能,轮作可以有效地防治田间病虫草害。本研究设想,把豆科作物的固氮功能和轮作的生物防治功能相结合,将豆科作物安排进轮作系统中,既可以减少氮肥的使用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又能降低田间生物胁迫。但是,轮作中过少地安排豆科作物,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有限,而过多地安排同一种豆科作物却会增加田间病虫草害并影响豆科作物自身的生长。那么,在一个轮作系统中,究竟怎样安排豆科作物,才能既有利于豆科作物自身的生长,又能提高轮作系统中非豆科作物的生长和整个轮作系统的综合生产力和效益呢?为此,本研究依托于一个从2010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轮作方式对轮作系统土壤氮含量、氮素平衡和轮作系统综合生产力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由豌豆(Pisum sativum L.)、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和扁豆(Lens culinaris Medik.)等叁种典型的一年生豆科作物,以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组成。按照轮作中豆科作物的种类、出现频率和多样性,试验处理分为如下4组:(1)豆科高频率组:四年中连续种植叁茬同类豆科作物的豌豆-豌豆-豌豆-小麦(PPP)、鹰嘴豆-鹰嘴豆-鹰嘴豆-小麦(CCC)、扁豆-扁豆-扁豆-小麦(LLL)和四年中交替种植叁茬不同豆科作物的扁豆-鹰嘴豆-豌豆-小麦(LCP);(2)豆科中频率组:四年里间隔种植两茬同类豆科作物的豌豆-小麦-豌豆-小麦(PWP)、鹰嘴豆-小麦-鹰嘴豆-小麦(CWC)和扁豆-小麦-扁豆-小麦(LWL),以及四年里间隔种植两茬不同豆科作物的扁豆-小麦-鹰嘴豆-小麦(LWC)、豌豆-小麦-扁豆-小麦(PWL)和豌豆-油菜-鹰嘴豆-小麦(PMC);(3)豆科低频率组:四年里只种植一茬豆科作物的豌豆-小麦-小麦-小麦(PWW)和鹰嘴豆-小麦-小麦-小麦(CWW);(4)小麦连作:四年里不种植豆科作物的小麦-小麦-小麦-小麦(WWW)。试验结果表明:(1)作物多样化的轮作方式有利于豆科作物自身的生长。与PPP相比,LCP轮作模式下,豌豆的根系生物量提高了44%、根腐病严重程度降低了3倍。与CWC和CCC相比,LWC轮作模式下,鹰嘴豆的根系生物量分别提高了87%和191%、鹰嘴豆根腐病严重度分别降低了4倍和8倍、产量分别提高了95%和96%。在鹰嘴豆生产中,与CCC和CWC相比,LWC和PMC轮作模式下,轮作系统的强健性平均提高了14%。与LWL和PWL相比,LLL轮作模式下,扁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7%和14%。(2)增加豆科作物的种植频率有利于提高后茬小麦的产量。与小麦连作相比,四年种植叁茬、四年种植两茬、和四年种植一茬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下,小麦地中的土壤含氮量分别提高了37%、26%和13%。与小麦连作相比,轮作中安排豆科作物后,小麦的产量、籽粒含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9%、25%和28%。小麦连作会导致负的经济效益。(3)增加豆科作物的种植频率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小麦连作相比,四年种植叁茬、四年种植两茬和四年种植一茬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下,轮作系统的土壤含氮量分别增加45%,24%和11%,氮素流失分别降低了181%,133%和72%。在经过8年的轮作后,四年叁茬和两茬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呈现氮输入>氮输出;而四年中安排一茬和四年中不种植豆科作物(小麦连作)的种植模式呈现氮输入<氮输出。与小麦连作相比,四年种植叁茬、四年种植两茬和四年种植一茬豆科作物后,系统的氮肥产出投入比分别提高了5.1、2.7和1.6倍。(4)增加豌豆和扁豆的种植频率,可以显着提高轮作系统的综合生产力。与安排鹰嘴豆和扁豆相比,安排豌豆的轮作模式下,轮作系统的总产量提高了27%和19%。与其它处理相比,鹰嘴豆高频种植模式下,系统总产量平均降低了51%。与安排豌豆、鹰嘴豆和小麦连作相比,轮作中安排扁豆的模式下,轮作系统的净效益平均提高了33%、24%和374%。综上所述,在豆科作物生产中,轮作效应是因豆科作物的种类而异的。豆科作物和非豆科作物之间的多样化轮作有利于降低豆科作物的根腐病和茎腐病。适当增加豌豆和扁豆的种植频率或者叁种豆科作物的交替种植,可以提高轮作系统中的总生物固氮量和土壤含氮量,减少无效的氮素流失,降低对外源氮肥的依赖,并可以提高轮作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有利于农作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作物干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作物需水信息实时、准确地获取是实现智能灌溉发展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和必要条件。参照作物蒸散量(ET_0)是获取需水信息的重要依据和需水决策系统的核心,ET_0计算模型的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作物的长势以及智能灌溉的效果。选取基于温度的Hargreaves-Samani法(H-S法)、基于辐射的Priestley-Taylor以及经验公式法Irmark-Allen进行比较,选择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最佳的ET_0计算模型。选择新疆地区的昭苏、乌鲁木齐、麦盖提、吐鲁番4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分别利用H-S法、经验公式法Irmark-Allen(I-A法)、Priestley-Taylor辐射公式(P-T法)、以及Penman-Monteith公式(PM-56)4种方法计算不同站点的ET_0值,以PM-56为标准对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修正。结果表明,在4个站点中Irmark-Allen的计算结果与PM-56最为接近,标准误差分别为1.215、1.020、1.311、1.065。经过回归分析得,昭苏站拟合优度最佳的是Allen,r~2为0.917,麦盖提站和吐鲁番站拟合优度最佳的是P-T法,r~2值分别为0.862和0.889,乌鲁木齐站拟合优度最佳的是H-S法,r~2值为0.926。对模型进行修正之后,昭苏站和乌鲁木齐站的最佳模型是H-S法,标准误差分别减小到了0.419和0.607,标准误差分别减少了90.6%和85.7%。麦盖提站和吐鲁番站的最佳模型是修正P-T法,标准误差分别减少到了0.670和0.439,标准误差减少了87.4%和89.8%。因此,可以在有限气象条件下将修正后的模型用于新疆地区相应站点ET_0的计算中,为农业灌溉提供便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物干旱论文参考文献

[1].曹二佳,薛羽,李红瑛,巩杰,徐彩仙.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蒙中农牧交错带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析——以乌兰察布市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2].樊湘鹏,许燕,周建平.参照作物蒸散量计算模型在新疆干旱地区适用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兰玉廷.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干旱区典型作物灌溉制度综合评价[J].地下水.2019

[4].姚俊英,张海玉,阙粼婧,曹蕾.基于SPEI指数的黑龙江省作物生长期干旱时空格局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曹言,王杰,李尤亮,王树鹏,戚娜.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云南省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9

[6].李家文,黄维,吴炫柯,刘永裕.柳州市甘蔗干旱风险区划——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J].中国农学通报.2019

[7].马伟明,李瑛,赵永伟,刘彦明,王梅春.干旱半干旱区粮油作物及特色小杂粮良种繁育体系建设[J].中国种业.2019

[8].王连喜,王田,李琪,吴东丽,胡正华.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河南省冬小麦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9].Abdul-Rauf,Malimanga,Alhassan.保护性耕作对西北半干旱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质量,作物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9

[10].李军贤.豆科作物轮作对半干旱地区农作系统氮平衡和生产力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9

标签:;  ;  ;  ;  

作物干旱论文-曹二佳,薛羽,李红瑛,巩杰,徐彩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