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冷敏感大豆种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种子,活力,引发,质膜
冷敏感大豆种子论文文献综述
杨永青,汪晓峰,王淑华[1](2004)在《渗透调节对低温伤害敏感大豆种子质膜氧化还原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对吸胀冷害敏感的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黑河23”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渗透调节增强大豆种子活力过程中种子质膜氧化还原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种子活力指数与种子质膜氧化还原活性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渗控12 h显着提高大豆种子活力,表现在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TF生成量的提高,种子质膜NADH和NADPH氧化速率及Fe(CN)_6~(3-)和EDTA-Fe~(3+)还原速率明显上升;随着引发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上升变缓,种子质膜NADH和NADPH氧化速率及Fe(CN)_6~(3-)还原速率上升速度变慢,EDTA-Fe~(3+)的还原速率在渗控24h后开始下降,但渗控72h仍高于对照。(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梁峥,骆爱玲,邹喻苹,赵原,郑光华[2](1989)在《聚乙二醇引发对冷敏感大豆种子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存在吸胀冷害,引起发芽率降低、出苗不齐、幼苗活力下降和减产。植物冷害的原因被认为是由于膜脂由流动相变为固相。然而,关于种子吸胀冷害对蛋白质合成,尤其是对膜蛋白合成的研究甚少。(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89年11期)
梁峥,路爱玲,邹喻萍,郑光华[3](1988)在《PEG引发对吸胀冷害敏感大豆种子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重要经济作物种子吸胀时对低温十分敏感。吸胀时低温引起种子损伤,称为吸胀冷害。它使发芽率降低,出苗不齐,幼苗活力下降以至减产,因而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对吸胀(本文来源于《自然杂志》期刊1988年09期)
燕义唐,梁峥,郑光华,邹喻苹,赵原[4](1988)在《PEG引发提高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的作用机理——引发对敏感大豆种子氧化磷酸化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吸胀冷害系指种子吸胀阶段的冷害现象。轻者减弱种子活力,削弱幼苗生长势,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重者降低田间成苗率,造成严重缺苗,给农、林、园艺生产带来经济损失。许多栽培与野生植物种子在播种后存在吸胀冷害问题,一些原产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吸胀冷害为害尤其严重,一些大豆栽培品种也表现很敏感。已有的研究工作确认,PEG(聚乙二醇)引发能显(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88年06期)
冷敏感大豆种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存在吸胀冷害,引起发芽率降低、出苗不齐、幼苗活力下降和减产。植物冷害的原因被认为是由于膜脂由流动相变为固相。然而,关于种子吸胀冷害对蛋白质合成,尤其是对膜蛋白合成的研究甚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敏感大豆种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杨永青,汪晓峰,王淑华.渗透调节对低温伤害敏感大豆种子质膜氧化还原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
[2].梁峥,骆爱玲,邹喻苹,赵原,郑光华.聚乙二醇引发对冷敏感大豆种子蛋白质合成的影响[J].科学通报.1989
[3].梁峥,路爱玲,邹喻萍,郑光华.PEG引发对吸胀冷害敏感大豆种子蛋白质合成的影响[J].自然杂志.1988
[4].燕义唐,梁峥,郑光华,邹喻苹,赵原.PEG引发提高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的作用机理——引发对敏感大豆种子氧化磷酸化的效应[J].科学通报.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