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薯论文-鲁福成,齐欣,刘宇新

微型种薯论文-鲁福成,齐欣,刘宇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种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组培苗,定植时间,田间管理,烟雾剂

微型种薯论文文献综述

鲁福成,齐欣,刘宇新[1](2019)在《天津地区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春季繁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设施条件下,天津地区早春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繁育,通过适当的设施改造、充足的栽前准备、适龄壮苗、适时定植、合理的密度、有效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分级和贮藏,可以获得良好的产量和高标准的脱毒种薯。(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9年13期)

刘文政,何进,李洪文,李学强,魏忠彩[2](2019)在《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中国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机械化播种水平,根据微型薯物理特性及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基于受迫振动原理,通过对微型薯单列排序输送投种、振动回种等过程的分析,确定了播种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采用调节板高频低幅往复运动,动态微量调节落种口尺寸,避免薯种在种箱内的结拱;利用离散元仿真模拟,明晰振动板较合理的振动频率及相应的驱动连接轴转速。开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起垄装置前后依次布置,先后完成开沟、种薯覆土和起垄工序。田间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为5 km/h时,种薯播种重播指数为4. 6%,漏播指数为5. 6%,合格指数为89. 8%,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6. 5%,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文政,何进,李洪文,李学强,卢彩云[3](2019)在《马铃薯微型种薯振动排序播种装置播种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动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播种机械化的发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受迫振动原理的单列排序机械化播种技术,设计马铃薯微型种薯振动排序播种装置。在对播种装置工作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投种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阐明了振动排序播种装置播种特性,并明晰了影响播种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以偏心轮偏心距、驱动轴转速和种床带速度为试验因素,以重播率、漏播率和播种合格率为评价指标,对3个不同级别的微型薯为研究对象开展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建立各个级别下微型薯的各指标与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播种性能参数的影响,获得合理的参数组合,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级别的微型薯在较优的试验组合下,重播率和漏播率均小于5%,播种合格率在90%以上。由此表明,该播种装置满足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性能要求。该研究为微型薯等大颗粒种子相关播种装置的研究、设计和优化以及播种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守强,田世龙,田甲春,程建新,葛霞[4](2018)在《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微型种薯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费乌瑞它"和"陇薯14号"2个马铃薯品种的微型种薯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5℃、8~10℃、18~20℃下贮藏180 d,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微型种薯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贮藏后,微型种薯的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以3~5℃贮藏的水分损失最少,粗淀粉和粗蛋白含量表现为不同程度降低,粗淀粉含量以3~5℃贮藏降幅最大,粗蛋白含量以18~20℃贮藏降幅最大,二者的含量均以8~10℃贮藏降幅最小;贮藏温度越高,微型种薯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增大,p H值略有上升,PPO和POD活性也越大,相关测试指标均以3~5℃贮藏为最佳。因此,在3~5℃下贮藏不但可减少微型种薯水分和粗蛋白含量的损失,而且还可抑制PPO和POD的活性,减少MDA的产生,降低相对电导率,从而降低膜结构的受损程度,保持种薯的种用品质。(本文来源于《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2018)》期刊2018-07-08)

龙丹梅[5](2018)在《指头大的马铃薯论“个”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龙丹梅)仅指头大的马铃薯不论斤出售,而是论“个”卖,平均一个能卖0.4元。重庆日报近日从巫溪县了解到,该县已建成马铃薯种薯叁级繁育体系,年产马铃薯原原种(即微型种薯)达5000万粒,目前巫溪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8-02-04)

杨美军,李爽,李婷婷,张云,王振钰[6](2017)在《马铃薯微型种薯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微型种薯繁殖技术可解决种薯退化、产量低、病虫害多等问题,可极大地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但存在繁种周期较长、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而采用脱毒马铃薯切断技术则可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7年21期)

徐振邦[7](2017)在《叁甲村 微型种薯促增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甲村隶属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境内高山低谷相间,全村有耕地1600亩,全部为中低产田地,村民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由于叁甲村村民种植的马铃薯品种老化,2015年的亩均单产仅为412.6公斤,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实地调研后,积极向曲靖市农业局争取专项资金10万元,购买了微型种薯22万粒免费发给贫困户种植。为提高种植效益,扶贫工作队通(本文来源于《致富天地》期刊2017年10期)

库力曼·库西巴义,肖元[8](2017)在《微型种薯马铃薯密度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在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设置微型种薯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县气候冷凉,不宜为赶市场获得较高收购单价而提早收获,应重视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综合马铃薯品质和产量、收购单价和纯收入等考虑,一般年份本地微型种薯马铃薯宜按照株行距25厘米×70厘米种植,在马铃薯生产过剩的年份或者偏重于品质时,本地微型种薯马铃薯应按株行距35厘米×70厘米模式种植。(本文来源于《农村科技》期刊2017年09期)

郭景山,徐利敏,李志平,宁怀宝[9](2017)在《内蒙古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发展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内蒙古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论述了促进内蒙古脱毒微型种薯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指出了当地脱毒微型种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内蒙古马铃薯实际生产情况,对内蒙古脱毒微型种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期刊2017-06-18)

杨芳,鲁骄阳,郭华春[10](2015)在《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采后块茎木栓化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雾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微型薯块茎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法制片。结果表明,采后15 d,木栓层厚度迅速增加;采后24 d,木栓层细胞的厚度与采后3 d相比增加了86.3%,木栓层细胞的宽度降低40.1%,木栓层细胞的长度增加24.5%。木栓层细胞表现为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总层数增加,致密性增强。采后24 d马铃薯块茎木栓化基本完成,种薯可进行安全储存。(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微型种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升中国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机械化播种水平,根据微型薯物理特性及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基于受迫振动原理,通过对微型薯单列排序输送投种、振动回种等过程的分析,确定了播种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采用调节板高频低幅往复运动,动态微量调节落种口尺寸,避免薯种在种箱内的结拱;利用离散元仿真模拟,明晰振动板较合理的振动频率及相应的驱动连接轴转速。开沟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起垄装置前后依次布置,先后完成开沟、种薯覆土和起垄工序。田间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为5 km/h时,种薯播种重播指数为4. 6%,漏播指数为5. 6%,合格指数为89. 8%,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6. 5%,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种薯论文参考文献

[1].鲁福成,齐欣,刘宇新.天津地区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春季繁育技术[J].长江蔬菜.2019

[2].刘文政,何进,李洪文,李学强,魏忠彩.基于振动排序的马铃薯微型种薯播种机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9

[3].刘文政,何进,李洪文,李学强,卢彩云.马铃薯微型种薯振动排序播种装置播种性能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9

[4].李守强,田世龙,田甲春,程建新,葛霞.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微型种薯生理特性的影响[C].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2018).2018

[5].龙丹梅.指头大的马铃薯论“个”卖[N].重庆日报.2018

[6].杨美军,李爽,李婷婷,张云,王振钰.马铃薯微型种薯繁殖技术[J].长江蔬菜.2017

[7].徐振邦.叁甲村微型种薯促增收[J].致富天地.2017

[8].库力曼·库西巴义,肖元.微型种薯马铃薯密度试验[J].农村科技.2017

[9].郭景山,徐利敏,李志平,宁怀宝.内蒙古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发展概况[C].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2017

[10].杨芳,鲁骄阳,郭华春.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采后块茎木栓化解剖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

标签:;  ;  ;  ;  

微型种薯论文-鲁福成,齐欣,刘宇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