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追踪论文-匡宏宇

依赖追踪论文-匡宏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依赖追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件可追踪性,代码依赖关系,程序分析,可追踪性生成

依赖追踪论文文献综述

匡宏宇[1](2016)在《基于代码依赖分析的软件可追踪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可追踪性(Software Traceability)是指软件系统在开发全生命周期中,能够生成和维护各类软件制品(例如需求和代码)在系统功能上的关联关系(也称作追踪线索)的一种能力。软件可追踪性的主要目的是当软件制品随版本变化而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追踪这些关联关系来帮助开发人员确定软件制品功能变化的范围及影响。当前可追踪性的工程实践方法仍然是以人工实现为核心的一套围绕需求-代码矩阵生成、维护与验证的软件质量保障机制,从而造成了软件可追踪性分析耗时、费力、易错。同时,软件开发流程迭代加速、软件开发方法面向维护与演化、软件系统技术复杂性增高等趋势更加深了开发人员对软件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的依赖。因此,研究需求到代码的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成为软件工程学术领域最具代表性与挑战性的工作之一。一般而言,在学术界,大多数可追踪性关联关系的生成与维护是通过自动化地选择需求和代码中两个主要的信息维度来分析和实现的,即软件系统内的文本(如需求规约和源代码文本)与代码元素之间的依赖关系(如函数调用和数据依赖关系)。同时,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方法还需要通过在可追踪性的追踪线索生成(Trace Recovery)、维护(Trace Maintenance)、验证(Trace Validation)叁个应用场景下的验证来说明该分析方法的实践有效性。因此,对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表述为:(1)如何从需求和代码这两类处于不同抽象层次、且具有不同数据格式的软件制品中选择相关信息,从而既精确又完整的生成和维护可追踪性;(2)如何评估这些信息在不同的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应用场景中的有效性。然而,当前主流的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技术主要关注可追踪性的生成问题,缺乏对可追踪性维护与验证的支持。且其分析手段主要侧重于基于文本的词法分析,往往忽略了代码元素之间的依赖关系这一维度,从而导致当前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极度依赖于软件制品内嵌文本的质量。部分综合考虑了代码依赖关系的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技术也有着分析的代码依赖关系类型单一(主要是函数调用)、分析算法较为简单等不足。因此,当前软件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存在着对可追踪性应用场景支持不足、分析方法精度较弱、用户对工具结果缺乏信心等问题。针对上述研究现状,我们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以函数调用和数据依赖为代表的代码依赖分析与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之间所存在的强关联性。以此发现为基础,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提出了以代码依赖关系紧密度分析为代表的一系列代码依赖关系分析方法,并与具体的可追踪性应用场景相结合,从而为可追踪性的追踪线索验证、生成、维护叁个不同应用场景分别提出了一个基于代码依赖的自动化分析方法。叁个方法的评估实验表明,我们提出的代码依赖分析有效地改进了叁个可追踪性应用场景下的自动化分析,充分展示了代码依赖对于软件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的重要意义。本文具体工作如下:·提出并验证了代码依赖分析与可追踪性自动化分析之间所存在的强关联性。我们首先设计实现了一个动态分析工具以捕获高质量的函数调用与数据依赖关系。基于捕获的两类代码依赖关系,通过衡量目标函数的追踪线索与其“邻居”函数(通过直接的函数调用或数据依赖与目标函数交互的函数)的追踪线索是否一致的方式来验证函数调用与数据依赖是否有助于理解软件可追踪性。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函数调用与数据依赖都有助于理解和分析软件可追踪性,且二者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调用与数据依赖分析来验证一个已知软件可追踪性质量的自动化方法。在之前提出的衡量邻居函数及其追踪线索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逆向数据类型频率(inverse data type frequency, idtf)算法来排除通过共享公用数据类型与被评估函数相关联的邻居函数,以提升方法的准确性。相关实验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指出已知可追踪性中存在的不一致;(2)该方法对已知可追踪性中所存在的错误与缺失、已知可追踪性的粒度等客观因素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将函数调用与数据依赖分析与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来生成软件可追踪性的自动化方法。基于之前的研究,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代码依赖关系紧密度(Closeness)这一指标来衡量两个代码元素(如类或函数)在功能上的相似性,并与当前主流的基于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技术分析文本信息的可追踪性生成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追踪线索生成的自动化分析方法TRICE (Traceability Recovery based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ClosEness analysis)。相关实验结果表明TRICE能够显着地优于单纯基于信息检索的可追踪生成工具和其它混合了信息检索和代码依赖关系分析的追踪线索生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码变更上的紧密度分析来识别过时需求的自动化方法。通过分析代码变更来识别因系统演化而产生的过时需求可以被视作一类特殊的可追踪性维护技术。我们实现的分析方法SPRUCE (SuPport Requirement Update based on ClosEness analysis)能够有效地从变更代码元素以及与变更代码元素紧密关联的未变更代码元素中抽取文本信息来描述变更代码的功能,并通过信息检索技术将抽取的信息与系统中的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发现受此次代码变更影响而导致的过时需求。相关实验结果表明SPRUCE能够显着地优于未使用紧密度分析的基线方法,并更好地应对包含多个功能变更的代码变更。(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12-01)

罗献明,张国华[2](2015)在《大学新生手机依赖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不断增加。伴随着手机使用量的增加,手机依赖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新生拥有手机已呈普及态势,其中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者容易出现手机依赖。已有研究发现,社会适应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呈显着负相关,社会适应越好,则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少。但现有研究大多以普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新生关注力度不够;研究方法多为横断面的设计,缺乏纵向追踪研究,难以揭示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浙江某高校302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追踪研究,考察大学新生手机依赖和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并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探讨大学新生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在两次测量中,大学新生手机依赖程度稍有下降,但趋势不显着。两次测量中,男生的手机依赖分数显着低于女生。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2)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显着负相关。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学新生的手机依赖水平越高,社会适应水平越低。(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是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重要预测变量,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手机依赖中的突显行为和社交抚慰维度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并且这种预测都是同时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大学新生手机依赖进行预防和干预能够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周朝当[3](2012)在《道家内观思想在酒精依赖小组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追踪》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道家内观思想在酒精依赖小组治疗中酒精戒断效果。方法:以时间段为界整群抽取住院治疗的酒依赖、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别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院内治疗,实验组在常规院内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小组道家内观思想治疗,两组治疗/观察前后进行TAS评定,并进行为期一年追踪,对照组追踪到39例酒精戒断效果,实验组追踪到128例酒精戒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TAS因子Ⅰ得分低于治疗前(t=0.292,P<0.05)、因子Ⅲ得分低于治疗前(t=9.5,P<0.01),对照组观察前后TAS总分及各因子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治疗后TAS因子Ⅲ得分低于对照组(t=6.090,P<0.01),一年后追踪结果,实验组酒精完全戒断率53.13%、限量饮酒15.63%、未戒断31.25%,对照组酒精完全戒断15.4%、限量饮酒10.3%、未戒断74.3%。结论:小组道家内观思想治疗酒精依赖,对酒精依赖的戒断是有效的。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患者易接受,参与积极性高,不受患者文化程度限制,易实施,相对节省人力和时间,且疗效较优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操秀英[4](2010)在《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创新后腿》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的TD—SCDMA技术发展得不错,但是技术上的制约也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测试的仪器仪表。没有先进的测试仪器,技术和质量就很难保证。”在今天的政协科技界联组会上,列席会议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以这个例子呼应朱星委员关于加强国内科学仪器研发(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0-03-08)

熊进[5](2008)在《电大学生学习能力对远程教育方式的依赖关系——甘肃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探索电大学生学习能力对电大远程教育方式的依赖关系。电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其对信息资源、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等远程教育方式的依赖程度密切相关,并且男女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远程教育方式的依赖关系各具特点。加强电大远程教育的信息资源、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是培养电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期刊2008年04期)

桂鸿斌,蔡德芳,刘桂芝,王春燕,苏秀琼[6](2001)在《酒依赖者戒酒追踪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帮助酒依赖者戒酒。方法 对 4 6例酒依赖者进行追踪护理。结果 成功戒断 35例 ,占 76 .0 9% ,未戒断 11例 ,占 2 3.91%。结论 酒依赖者饮酒时间的长短及饮酒量的多少不是戒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而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关系良好、从事职员及工人的酒依赖者戒酒成功的机会较大 ,而且追踪护理是戒酒成功的重要促进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护理》期刊2001年12期)

李树林,李玲[7](1998)在《海洛因依赖38例脱瘾后的追踪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对38例脱瘾后回归社会半年内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追踪调查,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在1994年9~11月份自愿戒毒的住院病人中选取研究对象,均符合CCMD─Ⅱ─R诊断标准,行尿吗啡定性测定(TLC法)确诊,经短期脱瘾后行TLC法测定阴性者.此期间符合标准者(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政医学杂志》期刊1998年05期)

依赖追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不断增加。伴随着手机使用量的增加,手机依赖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新生拥有手机已呈普及态势,其中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者容易出现手机依赖。已有研究发现,社会适应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呈显着负相关,社会适应越好,则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少。但现有研究大多以普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新生关注力度不够;研究方法多为横断面的设计,缺乏纵向追踪研究,难以揭示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浙江某高校302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追踪研究,考察大学新生手机依赖和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并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探讨大学新生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在两次测量中,大学新生手机依赖程度稍有下降,但趋势不显着。两次测量中,男生的手机依赖分数显着低于女生。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2)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显着负相关。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学新生的手机依赖水平越高,社会适应水平越低。(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是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重要预测变量,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手机依赖中的突显行为和社交抚慰维度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并且这种预测都是同时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大学新生手机依赖进行预防和干预能够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依赖追踪论文参考文献

[1].匡宏宇.基于代码依赖分析的软件可追踪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罗献明,张国华.大学新生手机依赖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3].周朝当.道家内观思想在酒精依赖小组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追踪[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

[4].操秀英.科研仪器过度依赖进口拖了创新后腿[N].科技日报.2010

[5].熊进.电大学生学习能力对远程教育方式的依赖关系——甘肃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

[6].桂鸿斌,蔡德芳,刘桂芝,王春燕,苏秀琼.酒依赖者戒酒追踪护理[J].现代护理.2001

[7].李树林,李玲.海洛因依赖38例脱瘾后的追踪调查分析[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8

标签:;  ;  ;  ;  

依赖追踪论文-匡宏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