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尾柱虫论文-吕洋

伪尾柱虫论文-吕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伪尾柱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银颗粒,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伪尾柱虫论文文献综述

吕洋[1](2019)在《两种纳米颗粒对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们进入水环境中会对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纤毛虫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水环境中,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比较敏感,且处于水体食物链的底层,是良好的风险评估模式生物,其中,单细胞腹毛类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具有表膜薄且身体柔软的特点。因此,本实验选用其为受试生物,研究粒径30 nm的圆球形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细胞产生的急、慢性毒性效应;采用透射电镜、AO-PI双重荧光染色、傅里叶红外光谱、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线粒体跨膜电位检测探针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的技术,初步探究两种纳米颗粒对冠突伪尾柱虫产生毒性效应的细胞学机制。结果如下:1.两种纳米颗粒对冠突伪尾柱虫的毒性效应利用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分别对细胞进行24 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死亡率和繁殖抑制率与浓度梯度的对数值均呈线性关系,纳米银颗粒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冠突伪尾柱虫的半数致死浓度(24h-LC_(50))分别为1.21×10~(-5) mg/L和138.75 mg/L,最低效应浓度(24h-LC_0)分别为4.62×10~(-6) mg/L和122.59mg/L,半数效应浓度(24h-EC_(50))分别为3.55×10~(-6) mg/L和88.85 mg/L,说明纳米银颗粒对冠突伪尾柱虫产生的急性毒性效应大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此外,这两种纳米颗粒均对细胞产生了慢性毒性效应,即对细胞增长繁殖存在抑制作用,并且纳米银颗粒的慢性毒性效应较强。2.两种纳米颗粒对冠突伪尾柱虫毒性效应的细胞学机制初步探究通过AO-PI双重荧光染色结合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高浓度(24h-LC_(50))的纳米银颗粒会使细胞内产生大量处于不同时期的溶酶体,高浓度和低浓度(24h-EC_(50))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均造成细胞膜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未观察到两种浓度的纳米银颗粒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发现,高浓度的纳米银颗粒会使组成细胞膜化学成分的γ(=C-H)、-COO-、ν_a(PO~(2-))、多糖的δ(C-OH)基团含量减少;高、低浓度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处理不仅使上述基团的含量远少于纳米银颗粒处理组,还会产生大量的RHC=O基团,并造成amideⅠ基团完全消失。综上所述,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细胞膜结构和化学成分的破坏程度更强。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线粒体跨膜电位检测探针、透射电镜观察和抗氧化酶活性测量的结果显示,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处理组相比,纳米银颗粒使细胞内产生更多的活性氧簇,同时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显着降低,并造成线粒体结构的严重破坏。此外,纳米银颗粒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均大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处理组,说明纳米银颗粒对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强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综上,本研究通过比较纳米银颗粒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冠突伪尾柱虫与其他模式生物之间的急、慢性毒性效应差异,首次提出冠突伪尾柱虫可作为早期预测纳米材料环境风险的模式生物的建议。本实验首次采用多种显微观察术与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致毒机制进行初步探究,得出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而对细胞产生毒性效应的结论。本文从细胞内的细胞器变化及其生化指标的角度初步探究纳米银颗粒的致毒机制,发现纳米银颗粒主要通过破坏线粒体,引起细胞内剧烈的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孙佳佳,任志红,范鑫鹏,倪兵,顾福康[2](2018)在《冠突伪尾柱虫口围带和缘棘毛的基体及附属微管超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透射电镜研究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口围带和缘棘毛基体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口围带小膜基体列的基体间通过前连接和后连接相连,基体列间相邻基体在基体近端通过左横连接和右横连接相连。口围带小膜的基体附属微管较复杂,相邻小膜之间的微管束汇聚呈"V"形,基体亦发出微管与膜下微管相联系。右缘棘毛的基体被围棘纤维篮包围,周围有前纵微管、后纵微管、动纤丝和线性微管阵;基体远端处通过2根横向连接、1根斜向连接和1根纵向连接相互连接起来。本文首次报道了冠突伪尾柱虫口围带的基体间连接,同时揭示了该种缘棘毛的线性微管阵列结构和基体间的连接方式与尾柱类的肉色伪角毛虫一致,而与其他尖毛类纤毛虫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任志红[3](2017)在《腹毛类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的超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腹毛类纤毛虫是一类皮层系统和细胞结构相对较复杂的纤毛虫,研究它的皮层纤毛器及其在形态发生时期的变化,对揭示纤毛虫生命周期中的发育模式,原有细胞结构在新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新、老结构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对真核生物的系统学、比较分类学和遗传学等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对纤毛虫的形态及其形态发生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研究有很多报道,但某些常见纤毛虫如冠突伪尾柱虫的纤毛器的超微结构资料不够充分,其细胞发生过程中口围带的分化和形成方面亦尚有疑问。本文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术和透射电镜术对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进行了超微结构水平的形态学观察,获得了冠突伪尾柱虫皮层纤毛器的形态发生过程及其附属微管和纤维系统的超微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理解腹毛类纤毛虫的形态发生机制和结构分化特征提供了新的资料。1.冠突伪尾柱虫皮层纤毛器的形态及其发生应用扫描电镜术显示了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皮层纤毛器,包括口围带,波动膜,缘棘毛,额棘毛和背触毛的形态。关于冠突伪尾柱虫口围带组成的报道有每片口围带小膜由3或4列副小膜组成这两种观点,本次研究确定了每片口围带小膜包括4列副小膜。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结果,其第1列副小膜仅包含3个基体,且在翻领部与其余3列紧密排列,而在领部则位于分隔两列相邻小膜之间的嵴上。口围带在翻领部具有长度不等的侧向纤毛。左、右缘棘毛在基体数及排列方式上不同:右缘棘毛包括11个基体,其中第一列3个,第二、叁列各4个;左缘棘毛包括14个基体,其中第一列4个,第二、叁列各5个。缘棘毛和背触毛的基体与周围表膜均有纤维状物质连接。额棘毛基部呈菱形,纤毛杆基部与表膜通过一层连接结构相连。关于前仔虫口围带形成方式的报道很多且观点不一,本研究在追踪背腹面纤毛器的完整形态发生过程中,确定了形态发生中,前仔虫口围带的翻领部和领部两端是完全更新形成的,领部其余部分则保留下来。关于后仔虫口围带的形成有新的发现,后仔虫的口围带原基最初于左列中腹棘毛左侧形成,形态发生期间老的口围带小膜后端一部分小膜保留,其随着逐步向后迁移,最后出现在后仔虫口围带的最前端,这部分老的口围带小膜可能对后仔虫口围带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作用,或与中腹棘毛共同参与了后仔虫口围带的形成,这可能代表了腹毛类纤毛虫的一种新的口器形成模式。2.冠突伪尾柱虫皮层、纤毛器及细胞核的透射电镜观察应用透射电镜术在亚显微水平显示了冠突伪尾柱虫营养期的表膜、皮层纤毛器、核器以及分裂期细胞核的内部结构特征。其中,连接每列口围带小膜之间的呈"V"字形的微管束从平行于表膜的方向到垂直于表膜的方向,逐渐变宽,变粗,最终与膜下纤维相连接。口围带小膜的基体下部通过前连接纤维和后连接纤维将左右相邻的基体连成一个横列,而近基体中部则通过前连接纤维和后连接纤维将左右相邻的基体连成一个横列,通过左横连接和右横连接将前后相邻的基体连成一个纵列。口内膜由1列基体组成,口外膜由几列斜着的平行排列的基体列组成,其中每列包括3个或4个基体。其左缘棘毛的附属微管包括前纵微管、后纵微管、围棘纤维篮、动纤丝纤维和外质下小根纤维等,基部基体之间通过2根横向连接(1根前连接纤维和1根后连接纤维)、1根斜向连接纤维和1根纵向连接纤维相互连接起来。细胞核由2层核膜包被,部分核膜消失使核基质与细胞质联系起来,在细胞分裂期间出现复制带,复制带可分为2个不同的区域。表膜下有1层不连续的紧密排列的微管,与棘毛发出的附属微管共同组成了表膜下的微管层。波动膜以及缘棘毛基体及之间的连接纤维在同类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在不同类之间则有一定的差异。但尖毛类的魏氏拟尾柱虫与尾柱类的冠突伪尾柱虫的口围带、波动膜以及缘棘毛在基体组成及基体间的连接纤维的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魏氏拟尾柱虫很有可能是尖毛类纤毛虫向尾柱类纤毛虫过渡的一种纤毛虫,建议将其从尖毛类纤毛虫中划分出来。对冠突伪尾柱虫纤毛器基体水平的研究,在丰富了纤毛虫超微结构资料的同时反应了真核细胞结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为纤毛虫的分类及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另外,皮层下微管的排列表明进化程度越高的纤毛虫,其微管排列越复杂。(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高秀霞[4](2014)在《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休眠相关蛋白及休眠分子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生动物纤毛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因为它的高度分化,一些纤毛虫已经成为很好的研究材料。形成包囊和脱包囊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中,在许多自由生活的纤毛虫中也普遍存在。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譬如饥饿、温度骤变、密度过大等,会促使纤毛虫形成包囊以此来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然而,当外界环境条件再次变得适宜时,形成休眠包囊的纤毛虫又会脱包囊而出。可以说,纤毛虫的休眠现象是其在逆境条件下的一种优势生存策略。目前,对纤毛虫休眠现象的研究,已成为探索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纤毛虫休眠现象的研究多集中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关于其形成包囊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这些变化表明纤毛虫细胞分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蛋白和基因的差异表达。但是目前从蛋白质和基因层面来揭示包囊形成机制的研究却较少有人涉猎。从分子水平着手,可以使人们对纤毛虫由营养细胞转变为休眠包囊这一过程所涉及的蛋白水平变化和基因表达机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可为探索真核细胞抵抗逆境的机理和真核细胞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资料。本研究选取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应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生物信息学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多角度对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分析鉴定了包囊壁蛋白的组成成分。本课题通过在分子水平上比较研究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筛选和鉴别出了许多与冠突伪尾柱虫细胞分化形成休眠包囊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并对这些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功能进行了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全蛋白的LC-MS/MS鉴定分析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提取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全蛋白进行电泳分离,并利用LC-MS/MS (liquid chromatography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技术对电泳分离出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的全蛋白条带进行了定性分析,后续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进一步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了功能注释。LC-MS/MS鉴定结果表明:冠突伪尾柱虫包囊期细胞共检测出的668种蛋白,营养细胞共检测出的724种蛋白。其中,休眠包囊中鉴定到的668种蛋白中有102种高可信蛋白,营养细胞鉴定得到的724种蛋白中共有88种高可信蛋白。我们主要对休眠包囊的102种和营养细胞的88种高可信蛋白做了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鉴定出的大部分蛋白为两者所共有,极少数蛋白为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所特有。此外,也有部分蛋白为未知功能蛋白。这些差异蛋白的出现表明冠突伪尾柱虫由营养细胞分化为休眠包囊的过程中存在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了解和分析这些共有蛋白和特有蛋白的功能,有助于探究其在冠突伪尾柱虫形成包囊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揭示纤毛虫休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冠突伪尾柱虫形成休眠包囊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基于LC-MS/M S所分析鉴定出的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蛋白,从中选取可信度较高的部分共有蛋白,设计其基因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对这些基因在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和营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所选取的47个基因中,共有27个基因得到有效扩增。其中20个基因表达上调,包括钙通道蛋白基因、钙调蛋白基因和26S蛋白酶体基因等;7个基因表达下调,包括组织蛋白酶基因、rRNA基因及α-微管蛋白等基因。这么多的基因表达变化表明冠突伪尾柱虫包囊形成是一个多基因协同调控表达的过程。对这些基因表达量变化水平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基因在冠突伪尾柱虫休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利于探究包囊形成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基因表达调控。3.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的包囊壁蛋白组分的鉴定分析分离和鉴定冠突伪尾柱虫多种包囊壁蛋白是本项目的亮点之一。通过应用SDS-PAGE电泳对冠突伪尾柱虫休眠包囊的包囊壁蛋白进行分离,并利用质谱技术对电泳分离得到的8条蛋白条带的组分进行了鉴定分析。鉴定得到的结果主要为应激蛋白和结构蛋白,包括HSP70、β-微管蛋白、β-1,3-N-乙酰氨基半乳糖基转移酶和富含亮氨酸的家族蛋白,还有部分未知功能蛋白,并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了功能分析。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冠突伪尾柱虫包囊壁组成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资料。本研究从蛋白质水平和基因层面探索冠突伪尾柱虫休眠过程中细胞分化的蛋白质事件及其基因调控机制,为揭示纤毛虫由营养细胞分化为休眠包囊过程的内在调控机制和探索真核细胞抵抗逆境的机理积累了重要资料。(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周瑶,谢志刚,范鑫鹏[5](2013)在《新伪尾柱虫皮层纤毛器的超微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透射电镜术显示了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nova)的皮层表膜及表膜下细胞质、皮层微管胞器和其他细胞质胞器。结果显示:新伪尾柱虫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较为短小,细胞表膜下成束排列的微管结构与进化程度较高的纤毛虫的微管胞器表现出诸多差异,认为腹毛目纤毛虫棘毛基部微管的发达程度是与其各类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联系的。(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周瑶[6](2010)在《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微管胞器和射出胞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高度进化的类群,其皮层细胞骨架结构具有进一步的分化。纤毛虫微管胞器是皮层细胞骨架的主要组分。微管作为与细胞生命活动紧密联系的基本构架,成为原生动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目前,对进化程度较低的纤毛虫其皮层细胞骨架组成及纤毛器微管装配的了解较深入,而对于细胞结构高度特化的腹毛类纤毛虫,对其微管结构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探索腹毛类纤毛虫皮层微管胞器及其微管基本单元的组装机理对揭示真核细胞结构的复杂性、细胞结构的遗传及细胞调控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除具有真核细胞中常见的细胞器外,腹毛类纤毛虫皮层细胞质中还存在着一类由膜性囊泡围着的特殊细胞器——射出胞器,该胞器可能在纤毛虫细胞生命活动中行使多种功能。目前对腹毛目纤毛虫的射出胞器,仅局限于对一二种纤毛虫其胞器的形态与形态发育的初步观察,对胞器的细微结构及其在细胞质中的发生和演化等方面尚待深入了解。探索腹毛类纤毛虫射出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对进一步认识纤毛虫细胞中胞器结构的多样性及功能、胞器的发生、遗传及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等方面是有意义的。本文以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nova)为材料,应用荧光紫杉醇(FLUTAX)直接荧光标记、扫描电镜术、透射电镜术及电镜酶细胞化学等方法,以纤毛虫的皮层微管胞器和细胞质射出胞器为主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所得结果分两部分报告如下:1新伪尾柱虫皮层微管胞器和其他胞质胞器的研究1.1皮层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和形态发生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法显示,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组成。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及与托架相联系的肋壁微管;额腹横棘毛及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和周围微管束,其微管在不同棘毛基部的发达程度不一。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发生中,中腹棘毛瓦解时伴随着后仔虫口围带原基的发生及前仔虫口围带的更新,波动膜和中腹棘毛瓦解时伴随着波动膜和额腹横棘毛的发生,左、右缘棘毛的各1列缘棘毛前部和中部瓦解是伴随着前、后仔虫相应缘棘毛的发生;各类棘毛原基发生中,老结构瓦解产生的部分毛基体参与原基的形成,非原基区的老结构在新棘毛形成过程中逐渐退化瓦解,被新细胞吸收为胞质成分。结果表明,该纤毛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与同属纤毛虫的同种微管胞器有差异,具有其种的特异性;在新纤毛器微管分化过程中,老纤毛器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作用。并且,鉴于对新伪尾柱虫的皮层纤毛模式尚未正确描述的情况,本文将形态相似及位置相近的部分额棘毛和中腹棘毛等纤毛器区分开来,对该纤毛虫提供了进一步的形态学证据;纤毛虫细胞皮层中不同种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建构特征的差异对形态相似及位置相近的纤毛器的区分等也具有结构分类价值;所得结果也为揭示腹毛目纤毛虫皮层微管胞器的分化及建构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资料。1.2皮层微管胞器及其他胞质胞器的超微结构应用透射电镜术显示了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的皮层表膜及表膜下细胞质、皮层微管胞器和其他细胞质胞器。与游仆虫类纤毛虫相比较,前者的腹、背皮层表膜下均含有规则排列的微管层,本种纤毛虫表膜下微管层厚度不一,且部分皮层表膜下无微管层,这也可能与尾柱虫类纤毛虫在运动状态下易弯曲及其细胞体柔软的形态学特征有关。并且,与进化程度较高、皮层纤毛器结构进一步分化的散毛亚目尖毛科、游仆亚目纤毛虫相比较,例如前两者的纤毛虫中,除皮层口纤毛器外,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较粗大,且棘毛是可数的,但新伪尾柱虫的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其棘毛较细小、棘毛数量多,且数目不稳定等,存在较明显的不同特征。据新伪尾柱虫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较为短小,加之细胞表膜下成束排列的微管结构与进化程度较高的纤毛虫的同种微管胞器表现出诸多差异的情况,作者认为,腹毛目纤毛虫棘毛基部微管的发达程度是与其各类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联系的,本文的结果不仅为说明不同类群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纤毛虫的系统分类提供了相关的依据。2新伪尾柱虫射出胞器的研究2.1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应用扫描电镜术和透射电镜术,显示了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细胞质射出胞器的形态、发生及射出过程,分析了射出胞器的起源及功能。结果表明该纤毛虫的射出胞器不同于草履虫的刺丝泡射出胞器,其胞器分散分布在整个纤毛虫细胞质中,成熟的射出胞器在细胞内呈纺锤形,含体部、电子密度较高的轴杆部和多层膜的帽部;胞器射出时运动并接近细胞表膜,其前端与表膜融合,随即帽状结构连同轴杆样结构共同发射出细胞外,胞器射出物质位于细胞体纤毛区皮层表面,胞内的胞器残留物被细胞质吸收;由于胞器结构发育中伴随着高尔基体的发生,在高尔基体的周围存在大量的小囊泡,囊泡内包裹物质不断聚集,形成纤维状结构物,类似射出胞器中的低密度物质,因此推测该纤毛虫的射出胞器是由高尔基体附近膨大的小囊泡发育而来的;据在不同条件刺激下,细胞皮层表面显示出不同发射状态的胞器射出物形态,但胞器发射后在细胞腹皮层口纤毛器及其邻近位置则未见胞器射出物分布的迹象推断,新伪尾柱虫射出胞器可能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与细胞捕食无关。2.2射出胞器的电镜酶细胞化学为追踪新伪尾柱虫射出胞器发射后胞器残存物在纤毛虫细胞质内的命运,应用酶细胞化学技术结合透射电镜术,显示了处于不同阶段的射出胞器结构及其酶细胞化学反应特征。在未成熟射出胞器内的低电子密度区酸性磷酸酶反应颗粒均匀分布,推测酸性磷酸酶水解产生的能量可能与射出胞器的成熟及向表膜迁移运动有关;据射出胞器成熟时胞器中央的杆状体发射到胞外后,残存的部分低密度物质位于表膜下细胞质中,相应位置产生许多小囊泡,在小囊泡的膜上和膜内均有酸性磷酸酶反应颗粒的现象推测,射出胞器发射后在细胞内的残存物可能经历了类似于自噬泡消化的过程,其消化产物成为胞内物质利用、循环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周瑶,余齐耀,俞丽丽,顾福康[7](2009)在《新伪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和形态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法显示,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nova)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及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组成。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及与托架相联系的肋壁微管,其中领部小膜托架间由"∧"形微管相联接;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和周围微管束,其微管在不同棘毛基部的发达程度不一;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同时,对新伪尾柱虫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发生和生理改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追踪研究,并对细胞皮层的额腹棘毛定位及组成特征进行了补充报道。此外,发现形态发生末期新纤毛器微管形成时,残存部分老额棘毛、横棘毛和缘棘毛,此后老结构逐渐被吸收。结果表明,新伪尾柱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具有其种的特异性,新纤毛器微管分化过程中老结构可能具有定位和物质贡献作用。(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周素娟,尹飞,生欣,顾福康[8](2008)在《冠突伪尾柱虫的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及其形态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显示冠突伪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等组成。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及与托架相联系的肋壁微管,其中领部小膜托架间由"∧"形微管相联接;额腹横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和周围微管束,其微管在不同棘毛基部的发达程度不一,其中两列中腹棘毛基部微管紧密联系成一条粗绳索样结构,且左、右中腹棘毛基部的横微管束定向相反;左、右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其中横微管束不发达。与目前已知的腹毛目纤毛虫例如贻贝棘尾虫、魏氏拟尾柱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相比较,冠突伪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基部微管除具有腹毛目纤毛虫纤毛器基部微管的基本特征外,也具有一些特殊的组成模式。皮层纤毛器微管形态发生中,前仔虫口围带并非全部是由老口围带更新而来的,其老口围带只有翻领部发生更新,且翻领部与领部接续处有一小段老的翻领部小膜保留,领部的小膜保留,结果其领部小膜、接续处保留的小膜与更新的翻领部小膜叁部分共同组成前仔虫的新口围带。在后仔虫口原基发生的位置,其邻近的老横棘毛没有变化,此时老的横棘毛或许能起到"参照点"或定位作用;各类纤毛器发生、分化过程中,处于非原基区的老额棘毛、横棘毛及左右缘棘毛在较长时间内均未见明显的变化。它们可能是在新结构形成时仍然起到运动作用继而逐渐失去功能而退化瓦解的。(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刘星吟,毛永真,李甘霖,金立培[9](2006)在《筛选冠突伪尾柱虫有小核细胞系和无小核细胞系饥饿期差异表达的ESTs》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显微切割的方法建立大型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的无小核细胞系,分别提取有小核和无小核细胞系的总RNA,用SMART-PCR方法直接合成dscDNA,进而运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对冠突伪尾柱虫去小核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研究,构建了有与无小核细胞系在饥饿期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文库,随机挑取了284个克隆,应用cDNA阵列技术鉴定阳性克隆。将鉴定出的17个阳性克隆进行Blastx分析,结果表明17个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均可能与小核体功能密切相关,此为进一步阐明小核的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王艳坤,陈晶,邱子健,史新柏[10](2003)在《尾柱虫和伪尾柱虫口胞器的观察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证实本研究室在棘尾虫体内发现的口胞器的独特结构普遍存在于下毛类的纤毛虫中,我们对尾柱亚目的两种纤毛虫:尾柱虫(Urostyla sp.)和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sp.)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3-10-01)

伪尾柱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透射电镜研究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口围带和缘棘毛基体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口围带小膜基体列的基体间通过前连接和后连接相连,基体列间相邻基体在基体近端通过左横连接和右横连接相连。口围带小膜的基体附属微管较复杂,相邻小膜之间的微管束汇聚呈"V"形,基体亦发出微管与膜下微管相联系。右缘棘毛的基体被围棘纤维篮包围,周围有前纵微管、后纵微管、动纤丝和线性微管阵;基体远端处通过2根横向连接、1根斜向连接和1根纵向连接相互连接起来。本文首次报道了冠突伪尾柱虫口围带的基体间连接,同时揭示了该种缘棘毛的线性微管阵列结构和基体间的连接方式与尾柱类的肉色伪角毛虫一致,而与其他尖毛类纤毛虫差异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伪尾柱虫论文参考文献

[1].吕洋.两种纳米颗粒对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孙佳佳,任志红,范鑫鹏,倪兵,顾福康.冠突伪尾柱虫口围带和缘棘毛的基体及附属微管超微结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18

[3].任志红.腹毛类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的超微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高秀霞.腹毛目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休眠相关蛋白及休眠分子机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周瑶,谢志刚,范鑫鹏.新伪尾柱虫皮层纤毛器的超微结构[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

[6].周瑶.腹毛目纤毛虫新伪尾柱虫微管胞器和射出胞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7].周瑶,余齐耀,俞丽丽,顾福康.新伪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和形态发生[J].动物学杂志.2009

[8].周素娟,尹飞,生欣,顾福康.冠突伪尾柱虫的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及其形态发生[J].动物学报.2008

[9].刘星吟,毛永真,李甘霖,金立培.筛选冠突伪尾柱虫有小核细胞系和无小核细胞系饥饿期差异表达的ESTs[J].水生生物学报.2006

[10].王艳坤,陈晶,邱子健,史新柏.尾柱虫和伪尾柱虫口胞器的观察与比较[C].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3

标签:;  ;  ;  ;  

伪尾柱虫论文-吕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