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先验论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德格尔,世界,意义,先验论证
先验论证论文文献综述
田昶奇[1](2019)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对世界的先验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世界"的解释突破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传统理解,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这首先体现在世界中的存在者不是物的集合,而是用具彼此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进一步追问使用具得以可能的先验根据(关联整体)和使关联整体得以可能的先验根据(意蕴),最终的结论是世界性就是此在自身的展开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此在与世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并不存在脱离世界的单纯主体。(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雷,殷杰[2](2018)在《从先验论证到自然主义论证——论自然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本体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本体论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通过先验论证的形式将社会本体论重新引入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视域当中。卡伊德索亚从当代自然主义的视角下,发展出一种自然化的社会本体论,使得社会本体论研究表现出深刻的自然主义发展趋势。邦格社会系统本体论思想以及认知科学在人类行为研究中的运用,为社会本体论的自然化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主义哲学观念的新的论证方案。由此,社会科学与认知科学之间连续性的建构呈现出一种新的可能。(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金志昕[3](2018)在《适度性先验论证与怀疑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而言,先验论证策略来源于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所发展出的一套能从经验事实开始获得先天综合知识的论证方法。当代关于先验论证的讨论肇始于斯特劳森(P.F.Strawson)在其《感觉的界限》(The Bounds of Sense)中对《纯粹理性批判》“反驳观念论”(Refutation of Idealism)中论证的重构,并明确将先验论证作为一种反驳笛卡尔式怀疑论的方法去使用。这就为我们关心它在反怀疑论问题上的力度和局限提供了理由。本文围绕这一话题将会展开对斯特劳森之后先验论证问题主要争论历程的梳理,以期厘清并呈现出问题不断推进的线索;进而详细刻画其最新形态之一——斯特劳德(B.Stroud)版本的适度性先验论证,包括其直接来源、论证形式及反怀疑论力度和局限。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需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相关着作中的论证进行宽容理解和无误还原;同时,为了准确、完备地对一些需详细展开的论证进行重述,还要对它们进行充分的逻辑分析。通过这些方法,首先还原出康德的“反驳观念论”论证及斯特劳森对这一论证的重构,然后重述出斯特劳德对斯特劳森先验论证的决定性反驳,即因其论证目标在于从心理事实推出非心理事实,从而在面对怀疑论时,陷入了要么困于鸿沟难题要么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两难。并通过其后斯特劳德对一般先验论证策略的分析,说明任何强诉求先验论证(Ambitious Transcendental Arguments)都会陷于这种两难。相反的,弱诉求的适度性先验论证(Modest Transcendental Arguments)能够克服这一问题,它建立的仅仅是心理事实与心理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对适度性先验论证的刻画需要我们首先对戴维森(D.Davidson)的“彻底的理解”进行分析,因为它的推论“我们的信念总体上为真”是斯特劳德建立其论证的关键。在斯特劳德看来,戴维森能够得到的结论仅是“我们必然相信我们的信念总体上为真”,因而说明我们的一些信念确实具有某种先验的地位,而怀疑论者则不可能一致地持有其怀疑论结论。在布鲁克纳(A.Brueckner)对斯特劳德的反驳中,虽然我们能在论证的构造上为斯特劳德辩护,但对于其反怀疑论力度的指责却是无法避免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斯特劳德版本的适度性先验论证在打击怀疑论时力度有限,但依然为适度性先验论证方法保留了从更多角度反驳怀疑论的希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0)
张天艺[4](2016)在《论康德与先验论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是康德创立了较为成熟形式的先验论证,但他本人并没有界定过、也没有使用过“先验论证”一词。不过康德的先验演绎和驳斥唯心论等内容还是被认为是后世先验论证效仿的典范,虽然它们本身与后世的先验论证有所区别。本文将考察康德哲学中的术语与当代哲学中的术语的具体差异,并且分析一些当代学者对于先验论证的争论,从而厘清康德与先验论证的关系。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康德与先验论证关系的看法。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虽然是康德创立了成熟形式的先验论证,但康德却没有使用过“先验论证”这一术语。然而仅有一人发现康德文本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先验论证”,并且其使用的意义与当代的完全不同。第二章则深入辨析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文本中与先验论证有关的叁个重要概念,即:“论证”,“演证”与“证明”。经过对文本的梳理发现,康德语境中的“论证”概念通常都是在不积极的意义上使用的(包括消极的和中性的)。而康德语境中的“证明”概念的使用范围则比较宽,但大部分都是中性偏积极的用法,偶尔也有消极的用法。最后,康德语境中的“演证”概念则基本都是在积极的意义上使用的。第叁章主要考察了当代哲学界对“证明”与“论证”的看法。魏斯曼认为哲学中只有论证而不存在任何的证明,原因有二:其一是哲学论证不是演绎的,所以是不严格的,因此只有有限的效力;其二,哲学论证必须包含推理,然而这个推理的前提却无处可寻。而李维森则反驳认为魏斯曼对于证明的要求过于严格,这样的要求有时甚至连数学与逻辑学都无法达到。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罗森博格与格莱姆关于先验论证的争论。罗森博格根据康德的先验演绎重构出了一个先验论证的模型,格莱姆针对罗森博格所构造的R模型提出了批评,并且他还质疑了康德对于先验证明的“原理与定理”、“明示的和反证法的”两个区分。结语部分总结了前文的内容,阐明了对康德与先验论证关系的术语层面和内容层面的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康德的先验证明与当代先验论证的区别和联系。(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李胜辉[5](2015)在《自然选择、定律与模型——福多的“先验论证”错在何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选择理论一直被认为是解释生物进化现象的核心机制。最近,福多构造了一个"先验论证"说明它不能对同延的性状作出区分。他宣称只有存在可以支持反事实句的生物学定律才能解决该问题。但是,他认为生物学中不存在这样的定律。索伯针锋相对地指出有关自然选择的数学生物学模型即是可以支持反事实句的定律。作者认为索伯的观点太强,我们仅需坚持"生物学模型可以支持反事实句"这一主张就可以反驳福多的观点。(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5年06期)
韩志伟,尹峻[6](2015)在《开拓空间 解决问题 影响深远》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哲学界关于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的先验论证解读影响深远,它使分析哲学从 “拒斥”黑格尔哲学,走向“复兴”黑格尔哲学。 在黑格尔哲学研究中,当代中国哲学界比较关注对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的研究。2013年先刚先生新译的黑格尔《精神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10-12)
骆长捷[7](2015)在《斯特劳森的反怀疑论观点——从先验论证到自然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斯特劳森对关于外部世界和他人心灵的怀疑论的反驳通常被看作某种先验论证。B.斯特德(Barry Stroud)批评斯特劳森的先验论证建立在实证原则的基础上,不能成功反驳怀疑论。斯特劳森在《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一书中对斯特德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他认为,描述的形而上学所坚持的是一种温和自然主义立场,它并不打算诉诸理性论证来反驳怀疑论,而仅仅满足于说明怀疑论的无效性。先验论证的主要工作不是为了反驳怀疑论,而是为了展示概念图式的主要结构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揭示描述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特征。(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5年03期)
顾晓伟[8](2014)在《试析柯林武德关于历史思维的先验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康德的体系哲学中,想象力始终作为沟通感知与知性的桥梁。本文尝试在此思路的参照下来探究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内涵。首先,布莱德雷和柯林武德都秉承了康德批判哲学的进路,反对历史知识中的感知主义教条,试图把经验论讨论的历史事实转化为历史学家进行历史推论活动中的历史证据,以此来澄清历史研究活动中的主体性;其次,柯林武德在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基础上,尝试把历史想象看作是历史推论本质的进一步研究,想象地构造也就成为了历史学家认知结构中的必要环节;最后,借助于胡塞尔关于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分析,我们可以重构柯林武德关于历史思维的先验论证,以此来阐明历史思维的普遍有效性及其必然性。(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4年01期)
陈太明[9](2013)在《道德普遍性的先验论证与经验确证——哈贝马斯的一个独特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采纳了一种明显的道德发展进步观念,这一观念直接取自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图式。同时,哈贝马斯用自己的交往资质的发展概念来批判改铸科尔伯格的理论,从经验角度证明了其承继于康德的道德普遍主义。如此,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便建立起一致性,从而既坚持了道德普遍主义,又避免了形式化的以知识为表征的道德判断流于虚无境地。(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方红庆[10](2012)在《普特南、先验论证与实用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人们仅仅把普特南着名的"缸中之脑"论证当做是一种反怀疑主义的论证,然而这将大大低估其价值。它是一个先验论证,涉及思想或指称的可能性条件,进而拷问在思想与世界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截然两分的界限。总而言之,该论证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价值,它为开辟实用主义的先验路径提供了可能,因此从先验的角度来理解,我们能够把它的真正特性凸显出来。(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2年05期)
先验论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本体论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通过先验论证的形式将社会本体论重新引入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视域当中。卡伊德索亚从当代自然主义的视角下,发展出一种自然化的社会本体论,使得社会本体论研究表现出深刻的自然主义发展趋势。邦格社会系统本体论思想以及认知科学在人类行为研究中的运用,为社会本体论的自然化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主义哲学观念的新的论证方案。由此,社会科学与认知科学之间连续性的建构呈现出一种新的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验论证论文参考文献
[1].田昶奇.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对世界的先验论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
[2].赵雷,殷杰.从先验论证到自然主义论证——论自然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本体论[J].湖南社会科学.2018
[3].金志昕.适度性先验论证与怀疑论[D].山东大学.2018
[4].张天艺.论康德与先验论证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李胜辉.自然选择、定律与模型——福多的“先验论证”错在何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
[6].韩志伟,尹峻.开拓空间解决问题影响深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7].骆长捷.斯特劳森的反怀疑论观点——从先验论证到自然主义[J].世界哲学.2015
[8].顾晓伟.试析柯林武德关于历史思维的先验论证[J].思想与文化.2014
[9].陈太明.道德普遍性的先验论证与经验确证——哈贝马斯的一个独特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3
[10].方红庆.普特南、先验论证与实用主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