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化转向论文-刘怀玉

空间化转向论文-刘怀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化转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文化研究,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

空间化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刘怀玉[1](2018)在《政治文化哲学“转向”之图绘与作为“图绘”的政治文化哲学:一种空间化反思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当代"政治与文化哲学转向"的问题?西方马克思学在自由主义话语霸权面前把马克思政治哲学问题市民社会化,这显然是一条以牺牲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方法论为代价的学术思想道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辩证法,仍然是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哲学的当代发展途径的关键所在,只不过不可能再因袭经济决定论与阶级斗争本质还原论的老路,而应当赋予其一种空间化的解释维度。在这方面,阿尔都塞的结构决定论与再现性认识论,斯图亚特·霍尔的解构决定论与偶然链接论,以及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特别是詹姆逊的"认知图绘论",仍然给我们以许多有益启示。这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哲学,其可能的理解方向之一是具有空间想象力与反思力的历史辩证法认识论、文化政治或美学政治。(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孔真[2](2016)在《当代西方叙事理论的空间化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伴随社会巨变与科学研究的空间拓展,西方当代小说也呈现出了空间化的叙事倾向,以线性叙事为主的传统叙事学遭遇危机,空间化叙事理论得以建构。其理论形态主要体现在空间化叙事环境、空间化叙事语言、空间化叙事结构和空间与读者感知四个层面。作为一种前沿性理论与方法,西方叙事理论的空间化转向对当代叙事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陈宗章[3](2015)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网络“空间化”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网络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从一个具体的社会活动理解为与网络空间具有共存性的空间关系的存在,也要把网络空间从一个客观事物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渗入其中的动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建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共性视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网络空间化转向,一是要在网络空间中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二是要牢牢把握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交往互动中形成公共价值认同;叁是要形塑网络空间中人们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以积极应对网络空间的公共性危机,维护网络空间生态。(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罗富宴,蒙婧[4](2013)在《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转向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后现代思潮与全球化语境下,社会批判呈现出多元化的理论范式,但是有一种理论范式尤其值得注意,它自从20世纪70年代发起,其影响力至今未减,且具有愈燃愈激烈之势,这就是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转向"问题。加强对空间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因此,全面理解空间问题产生的历史与逻辑,准确把握空间及空间转向的深层次内涵,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李彬,关琮严[5](2012)在《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论媒介进化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与空间在社会关系框架内达成了一致,即空间具有媒介性质,媒介也具有空间属性。由此反观媒介进化与空间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这两种趋势,而且,这两种趋势以电子媒介时代为分水岭分别代表了媒介进化与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2年05期)

赵奎英[6](2010)在《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不仅表现在他的"异位"和"异位拓扑学"的思想之中,而且表现在其"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对线性历史话语的解构,其"词物分裂论"对"可见物"的彰显与突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不仅促进了视觉文化和空间政治的兴起,而且引发了一种空间化的、对事物本身做出"本质描述"的话语或写作方式的革命。这种返归事物本身的本质化写作倾向与解构主义的游戏化写作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历史写作、文学创作、文学文化批评无不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赵奎英[7](2009)在《激进的空间:试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20世纪以来,随着索绪尔的共时性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反叛,随着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文字学"对与线性时间观相关的"语音中心主义"的解构,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随着高科技媒体社会的到来、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地球村"的出现,随着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佛尔的《空间的生产》(1976)的出版,"空间"在西方后现代文化中越来越成为"充满诱惑、无法抗拒的话题"。法国着名学者弗朗索瓦·多斯在《从结构到解构》中曾经说:在西方20世纪的进程中,一种新的"反历史文化"弥漫开来。"历史意识受到了星际意识、地形学意识的压制,时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期刊2009年00期)

赵奎英[8](2009)在《激进的空间:试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20世纪以来,随着索绪尔的共时性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反叛,随着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文字学"对与线性时间观相关的"语音中心主义"的解构,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随着高科技媒体社会的到来、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地球村"的出现,随着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佛尔的《空间的生产》(1976)的出版,"空间"在西方后现代文化中越来越成为"充满诱惑、无法抗拒的话题"。法国着名学者弗朗索瓦·多斯在《从结构到解构》中曾经说:在西方20世纪的进程中,一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9年卷)——新中国文论60年》期刊2009-07-16)

赵奎英[9](2009)在《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空间化转向及其生态美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于前期把时间看成存在之领悟的境域,海德格尔后期则把空间看成与栖居一体相关的问题,出现了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的转移。海德格尔的空间化转向,一方面表现在更加强调本真时间的"同时性"与"时—空"本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突出强调空间问题的源始性,并力图在与"大道"的关系中从空间本身思考空间问题。而大道是通过"道说"成其本质的。从"大道道说观"出发,空间是天地神人四方世界澄明、切近和自由游戏的场所,人的栖居也就是在"四重整体"中存在并"保护"四重整体。海德格尔这种与栖居相关的空间化转向联系着他对现代技术造成的"新时代的无家可归状态"的深层忧虑,对生态美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潘泽泉[10](2007)在《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空间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关注之前,历史决定论成功地对空间进行堵塞、贬低和去政治化,这是一段空间沉寂的历史,从马克思的人文地理学到城市的政治经济学,再到后现代地理学、都市社会空间经验的发端,以及随之出现的一种向日常生活实践的社会空间的转向,空间问题似乎正在形成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理论转向、一种新的叙事或有效理解社会的范式。(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空间化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以来,伴随社会巨变与科学研究的空间拓展,西方当代小说也呈现出了空间化的叙事倾向,以线性叙事为主的传统叙事学遭遇危机,空间化叙事理论得以建构。其理论形态主要体现在空间化叙事环境、空间化叙事语言、空间化叙事结构和空间与读者感知四个层面。作为一种前沿性理论与方法,西方叙事理论的空间化转向对当代叙事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化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1].刘怀玉.政治文化哲学“转向”之图绘与作为“图绘”的政治文化哲学:一种空间化反思视角[J].河北学刊.2018

[2].孔真.当代西方叙事理论的空间化转向[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

[3].陈宗章.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网络“空间化”转向[J].广西社会科学.2015

[4].罗富宴,蒙婧.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转向刍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5].李彬,关琮严.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论媒介进化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J].国际新闻界.2012

[6].赵奎英.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J].天津社会科学.2010

[7].赵奎英.激进的空间:试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9

[8].赵奎英.激进的空间:试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C].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9年卷)——新中国文论60年.2009

[9].赵奎英.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空间化转向及其生态美学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0].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7

标签:;  ;  ;  ;  

空间化转向论文-刘怀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