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但以理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众的怒火》,《但以理书》,冷战,被害妄想症
但以理书论文文献综述
叶柳影[1](2019)在《论《公众的怒火》和《但以理书》中的冷战时期美国被害妄想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众的怒火》和《但以理书》中,通过再现冷战时期震惊四野的代表性政治事件“罗森堡夫妇审判案”,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罗伯特·库弗和E·L·多克特罗以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手法展现冷战时期美国民众的思维状况,对衍生出时代悲剧的被害妄想症这一冷战文化毒瘤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剖析,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反思价值。本文借助心理学相关理论,将两部作品置于冷战时期的大背景下,通过文本细读、文化分析、心理分析等方法,对《公众的怒火》和《但以理书》所呈现出的冷战时期美国民众被害妄想症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影响及作家针对该症候提出的解决方案展开研究。论文第一章聚焦于《公众的怒火》和《但以理书》中描绘的美国民众的思维特征,从外射机制、阴谋论和构建关系叁个角度出发分析以尼克松为代表的“美国爱国者”和以但以理为代表的“社会弃儿”的思维共性,从而指出冷战时期美国民众普遍具有被害妄想的思维;立足于文本,同时回归冷战大背景,第二章旨在探究冷战时期美国民众被害妄想症的成因,借此充分认识该症候的本质。冷战时期,“美国与非美国”二元对立的建构激发了这一病态思维方式。然而,被害妄想症并非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问题,而是深深扎根于美国民族精神肢体中的“肿瘤”;第叁章力图从小说人物在罗森堡案件中的行为表现入手,分析冷战时期被害妄想思维对美国民众的影响。细致刻画被害妄想行为并揭露其中的荒谬之处,库弗和多克特罗展现了冷战时期被害妄想思维方式对美国民众的消极作用乃至毁灭性影响;第四章聚焦两位作者为治愈美国民众被害妄想症提出的疗法,及其对自身提出的疗法的反思。库弗和多克特罗均认为美国民众克服被害妄想症的关键在于战胜偏见,然而两位作者却就能否彻底治愈美国民众被害妄想症持截然不同的态度。基于库弗和多克特罗对美国民众集体思维的关注,本文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展开对《公众的怒火》和《但以理书》中美国民众被害妄想思维方式和行为的全面剖析,展现冷战时期美国民众被害妄想症的全貌,揭露美国人心崩溃、社会焦虑的心理困境背后的深层心理及文化机制,指明两位作家的深刻社会历史反思。(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叶洛夫[2](2017)在《圣经文本与电影文本的互文式解读——《但以理书》第七章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注重历史考据和文本为轴的阶段之后,圣经文学批评理论正在向个性化的"读者中心"转变,其特征是批评的形式和理论随着诠释者个人的文化结构和思想背景不同而体现出了多元化特征。本文在介绍《但以理书》第七章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圣经文本和电影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理解文本内涵的不同层次。这样的比较阅读有益于发掘古老圣经文本的现实意义,并能丰富圣经文学批评理论。(本文来源于《文学理论前沿》期刊2017年02期)
陈世丹,张红岩[3](2017)在《《但以理书》:暴露国家政治暴力的创伤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创伤是灾难性事件在心理过程中产生持续和深远影响甚至精神失常而导致的心理伤害。受害人由于不知道精神创伤的根源而永远无法走出创伤的影响。类似弗洛伊德帮助病人把创伤性经历从无意识转入意识,理解其成因和蕴含,从而治愈精神创伤的"谈话治疗",作家在文学作品中用创伤叙事使受创伤者重现过去的创伤情景,将创伤与历史记忆联系起来,找到创伤的根源,从而医治他们的创伤。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多克特罗在其历史小说《但以理书》(1971)中,从政治左翼的视角,用创伤叙事重构了50年代但以理的父母被国家以叛国罪电刑处死的悲剧及其给后代留下的精神创伤,暴露创伤的根源是美国联邦政府违反民主制度的政治暴力,表达了政治左翼的思想主张:参与意识形态的重构,改变美国权力机构的形象。(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7年03期)
张文亭[4](2017)在《《但以理书》的新历史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题材丰富且着述颇丰的作家,E.L.多克托罗是美国当代文坛的一颗耀眼明星。自其小说《但以理书》发表以来,他开始展现其写作才能并跻身美国一流作家行列。本文旨在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以细读的方法对《但以理书》进行深度研究,尤其是作品中蕴含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以期探索多克托罗作品中文本与历史,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并且多克托罗为了模糊历史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所采用的策略也会得到进一步挖掘。此外,还将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挖掘和释放那些被当代社会主流所压抑的声音以及边缘化的权力,尤其是处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儿童以及少数族裔的遭遇与挣扎。本文还将探索多克托罗的政治关怀和权力叙述,基于福柯和新历史主义的权力理论,挖掘文本中的权力关系,从不同方面探索人类与其周围的权力关系。新历史主义者认为文本,尤其政治文本,是权力的载体,因此,这部作品中的权力关系值得探究。具体分析将根据以下结构展开:第一章首先介绍多克托罗的生平经历及其作品《但以理书》的主要内容情节,其次对《但以理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论文架构。第二章分析了多克托罗小说中“文本的历史性”。多克托罗通过文本再现弱势群体反抗统治权力的挣扎,借此重新构建罗森伯格案件的历史。第叁章探索多克托罗小说中“历史的文本性”。此处将重点分析《但以理书》中的虚构性历史,以及多克托罗为了模糊历史与文本的界限所采用的策略。第四章主要从人类与其周围的权力关系角度出发,挖掘了多克托罗小说中的政治关怀。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就这部小说的理解给出了一些新颖的解读,通过分析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之间的关系,拓展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实践研究。(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若一[5](2016)在《异象与拯救:《但以理书》的启示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但以理书》以其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异象书写着称。在这神秘的异象背后,蕴藏着以色列民族期盼已久的拯救启示。其叙事紧密围绕着异象和启示展开,创作者以嵌套结构与重复性特征为文本形式,将以色列民族独有的神圣历史和神圣智慧观念融会其中,使之形成独特的启示性叙事,既饱含浓重的历史意味,又具有高度的隐喻性,是希伯来圣经中启示文学叙事的典范。(本文来源于《圣经文学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张若一[6](2015)在《巴比伦宫廷的犹太之光——《但以理书》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希伯来圣经经卷《但以理书》以巴比伦宫廷中的犹太人但以理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和其他犹太人在异邦宫廷中经受异族统治者的考验,并最终克服重重困境、得到高升的故事。经卷中的主要人物但以理和他的友人,以及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异象中出现的神与其他属灵人物等,形象鲜活,个性突出,显示出作者高超的人物塑造技巧。本文从圣经文学研究视角,对经文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归类研究,并分析出作者塑造人物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揭示经文所蕴含的神学、历史、文化内涵,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经文带来启示。(本文来源于《金陵神学志》期刊2015年04期)
王丽艳[7](2015)在《再现“巴比伦之囚”:《但以理书》的圣经原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E.L.多克托罗的小说《但以理书》在人物、叙事结构和叙事场景上都有意模仿《圣经》中的《但以理书》,这表现在:除了两位主人公的名字以圣经人物命名外,小说还创造了一幅犹太人物群像,揭示了政治迫害对普通犹太家庭的伤害,构造了一幅当代的"巴比伦之囚";在叙事结构上,沿用《圣经》的"U"形结构,并在开头和结尾大段引用《圣经》文本;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电击"场面可谓《圣经》中大火坑和狮子坑的当代置换变形。由此可以发现作者的激进政治批判背后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宋振华[8](2013)在《多克特罗《但以理书》主题的新历史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加·劳伦斯·多克托罗是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研究历史和文学的专家,多克特罗首先在《但以理书》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他杰出的创作才能。《但以理书》出版于1971年,是以美国历史上罗森堡夫妇(小说中艾萨克森夫妇)因向苏联泄露原子能机密而被处死为背景而创作的历史小说。在小说中,多克特罗再现了历史,展现了时代的迷茫并试图触动读者的心灵。因此,多克特罗被认为是美国文坛最具想象力的杰出作家之一。本文旨在运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英美出现的新历史主义理论思潮分析《但以理书》这部作品的主题。在《但以理书》这部作品中,多克特罗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包括激进的政治运动和事件对个人的影响、移民生存的艰辛、种族间的不公平、女性的痛苦、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繁荣及扭曲的人性等。无论当今社会在表面上如何富丽堂皇,多克特罗总是致力于以小说家独特的视角去关注社会的核心问题。在《但以理书》中,多克特罗将历史人物在文本中进行虚构,他坚信,不管这些内容存在与否,都是对历史真实的揭露。从结构上讲,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作者多克特罗及《但以理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就国内外有关多克特罗和《但以理书》的研究、评论进行了梳理。第叁章首先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内容和发展趋势,包括叁位代表人物及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简要阐述了新历史主义的重要理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分析了蒙特罗斯的“文本的历史性”理论和多克托罗在《但以理书》这本小说中对文本的建构,多克托罗的文本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五、六十年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激发了读者对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第五章分析了蒙特罗斯“历史的文本性”理论和多克特罗对历史的建构,《但以理书》反映了历史存在于多种不同的文本中,而且作者是可以参与历史并引导读者实现精神升华的。最后的结论部分概括了《但以理书》这部作品的主题。历史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文本具有主观性。无论现实多么残酷都不能选择逃避过去,最好的方法是学会清醒地认识历史并积极地参与历史的创作。多克托罗在《但以理书》这部作品中对新历史主义理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思考使他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刘林海[9](2013)在《《但以理书》及其史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但以理书》是犹太教圣经和基督教《圣经》中的名篇,属文集部分启示文学类文献。《圣经》中的"人子"概念(7:13,本文所引《圣经》为香港圣经公会2005年出版的新标点和合本/新标准修订本)最早出自该篇,因此素来为教内人士所重视,被视为预言耶稣基督降临的最有力证据。除了其神学重要性外,《但以理书》的史学意义也不容忽视。当然,作为启示文学,《但以理书》虽然以新(本文来源于《史学史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宋振华[10](2012)在《走出历史的迷雾——对多克特罗《但以理书》的新历史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E.L.多克特罗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后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真实描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社会,反映了美国的历史变迁。他努力探索人类的出路,以唤醒人们的历史感。《但以理书》是多克特罗通过独特的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美国历史和社会的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作品。《但以理书》是"事实和创造的结合体",体现了新历史主义倡导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33期)
但以理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注重历史考据和文本为轴的阶段之后,圣经文学批评理论正在向个性化的"读者中心"转变,其特征是批评的形式和理论随着诠释者个人的文化结构和思想背景不同而体现出了多元化特征。本文在介绍《但以理书》第七章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圣经文本和电影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理解文本内涵的不同层次。这样的比较阅读有益于发掘古老圣经文本的现实意义,并能丰富圣经文学批评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但以理书论文参考文献
[1].叶柳影.论《公众的怒火》和《但以理书》中的冷战时期美国被害妄想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叶洛夫.圣经文本与电影文本的互文式解读——《但以理书》第七章为个案[J].文学理论前沿.2017
[3].陈世丹,张红岩.《但以理书》:暴露国家政治暴力的创伤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17
[4].张文亭.《但以理书》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5].张若一.异象与拯救:《但以理书》的启示性叙事[J].圣经文学研究.2016
[6].张若一.巴比伦宫廷的犹太之光——《但以理书》的人物形象分析[J].金陵神学志.2015
[7].王丽艳.再现“巴比伦之囚”:《但以理书》的圣经原型解读[J].中州大学学报.2015
[8].宋振华.多克特罗《但以理书》主题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9].刘林海.《但以理书》及其史学价值[J].史学史研究.2013
[10].宋振华.走出历史的迷雾——对多克特罗《但以理书》的新历史主义分析[J].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