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哈密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杨文静[2](2016)在《消费金融的理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投资与出口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而我国经济进入缓慢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GDP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居民扩大消费水平,刺激国内经济发展。为此,政府积极引导,刺激了留学、旅游、文化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并大力发展消费金融行业,提振国内居民消费水平。总之,国家政策积极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不断升级,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云计算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消费金融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用哈密尔顿函数及一般均衡理论对消费金融的存在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最后,基于PEST模型,对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发展经验,对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通过哈密尔顿工具分析发现,消费金融的存在有其客观合理性。而在一般均衡分析中,分别对两部门及三部门经济进行分析,发现消费金融的存在可以使消费者平滑其一生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水平,从而提升自身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水平。为此,建议国家大力发展消费金融行业。考虑到我国发展消费金融的现状,建议从消费金融公司及消费金融发展环境两个角度进行改进。
孟秀玲,许兴维,王庆民[3](2015)在《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疆的东大门、古代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和重要门户的哈密地区,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中,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厘清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积极探索打造重要增长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提升哈密地区自身发展,扩大哈密地区对周边地区乃至对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佘艳[4](2014)在《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境内,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新疆的东大门。近年来,哈密地区抓住“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疆煤东运”、“疆电东送”、“西气东输”五大机遇,并依托优势资源,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带动了哈密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粗放式的工业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大面积的垦荒行动加剧了土壤的退化;过度的放牧破坏了森林和草场;这一系列的人类活动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剧了哈密地区灾害的发生,值得警惕。哈密地区灾害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如2007年,哈密地区遭遇15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受灾人口达9.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占当年GDP的2.32%。因此,构建哈密地区防灾减灾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哈密地区城镇灾害成因,总结哈密地区城镇灾害具有损失严重、季节性强、地域差异性、连锁效应、多发性的五大特征;并对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现状进行概述,发现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现状存在的问题。其次,综合了哈密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模结构以及职能结构,对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提出哈密地区城镇宜形成“一个中心、三大轴线、三个副中心”的防灾减灾空间结构。再次,结合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空间结构,在现有防灾减灾现状基础之上,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两方面,构建适宜哈密地区城镇安全发展的防灾减灾体系。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应急保障基础设施系统、防灾专业工程设施系统、应急服务设施系统;非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城镇防减灾研究、监测与预警系统、城镇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系统、城镇防灾减灾支持系统。最后,针对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现状问题,提出调整产业布局、推进节水措施、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等防灾减灾对策。本次的研究既可以为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为哈密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哈密地委[5](2010)在《以超常的思维推进哈密地区跨越式发展》文中认为 当前,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哈密地委、行署紧紧围绕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发展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以转变发展方式和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资源转换和新兴产业发展,把哈密建设成为新疆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疆煤东运、疆电东送、疆气东输,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枢纽和现代化的商品物流集散地"的具体战略选择;提出了"在全疆率先实现全面建
孟秀玲[6](2007)在《哈密地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生态立区"是哈密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建立"生态立区"的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刘建军[7](2007)在《对口支援政策研究 ——以广东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对口支援政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基于我国东西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政策。这项政策起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它的实施有效地鼓励了东部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转移支付,建立起了互惠、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横向财政失衡,缩小了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别,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以广东省对口支援哈密为例,结合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实施的情况,从政策的内涵、发展、实施情况等发面着手,试图对这项政策进行系统地评估,分析目前此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以使这项政策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发挥其效用。
郭连山[8](2007)在《新疆哈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重视区域经济,重视可持续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各级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国家的战略原则和范围内,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分析研究,对美日经济布局模式的比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的研究,以及通过对系统理论等的深入研究,总结归纳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要求,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必须遵循和坚持的五项原则,明确了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哈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人口状况、历史文化等基本情况,提出了哈密地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构想,对于哈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白志杰[9](2003)在《论哈密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文中提出以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用抓工业的思维谋划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旅游业产业地位,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
王美乔[10](1996)在《论哈密地区的融合经济》文中提出论哈密地区的融合经济王美乔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方针。怎样利用中央对中西部发展倾斜的方针、政策,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呢?区域经济称为中观经济,它既不同于微观经济,又不同于宏观经济。它的主要内容...
二、论哈密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哈密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消费金融的理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2.1 技术路线 |
1.2.2 主要内容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消费金融的内涵 |
2.1.1 学术界对消费金融的认识 |
2.1.2 金融界对消费金融的认识 |
2.2 研究现状评述 |
2.2.1 关于消费金融需求方的探讨 |
2.2.2 关于消费金融供给方的研究 |
2.2.3 关于消费金融产品的研究 |
2.2.4 关于消费金融与宏观经济的研究 |
2.2.5 关于消费金融与发展环境的研究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生命周期理论 |
2.3.2 消费者选择理论 |
2.3.3 最优控制论 |
第三章 基于哈密尔顿的消费金融分析 |
3.1 哈密尔顿函数介绍 |
3.2 基于哈密尔顿函数的消费金融分析 |
第四章 消费金融的一般均衡分析 |
4.1 不存在生产部门 |
4.1.1 不存在金融中介机构时的效用分析 |
4.1.2 存在金融机构时的效用分析 |
4.1.3 数值分析 |
4.2 存在生产部门时的消费金融分析 |
4.2.1 仅存在生产机构时的效用水平分析 |
4.2.2 同时存在生产部门、金融机构时的效用水平分析 |
第五章 消费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思路研究 |
5.1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的PEST分析 |
5.1.1 政治分析 |
5.1.2 经济分析 |
5.1.3 社会分析 |
5.1.4 技术分析 |
5.2 国外消费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
5.2.1 美国模式 |
5.2.2 英国模式 |
5.2.3 日本模式 |
5.3 消费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
5.3.1 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环境策略 |
5.3.2 消费金融公司内部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论文提纲范文)
一、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的有利条件 |
1. 特有的地缘优势为哈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
2.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哈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提供物质支撑。 |
3. 底蕴深厚的多元融合型文化,为哈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
二、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的现实基础 |
1. 哈密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
2. 一级交通、能源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
3. 文化引领和人才支撑力量强劲。 |
4. 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优化。 |
三、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的路径选择 |
1. 哈密成为核心区重要增长极的愿景描述。 |
2. 构建和培育哈密重要增长极的重点工作。 |
3. 构建和培育哈密重要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
(4)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灾害与城市灾害 |
1.2.1 灾害的定义 |
1.2.2 灾害的分类 |
1.2.3 城市灾害的定义 |
1.2.4 城市灾害的分类 |
1.2.5 城市灾害的特征 |
1.3 国内外城镇防灾减灾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新疆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难点及创新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 |
2 哈密地区城镇灾害成因、特征及防灾减灾现状 |
2.1 哈密地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行政区划 |
2.1.3 自然环境 |
2.1.4 人文环境 |
2.2 城镇灾害的成因 |
2.2.1 自然原因 |
2.2.2 人为原因 |
2.3 哈密地区城镇历史灾害和特征 |
2.3.1 历史灾害 |
2.3.2 城镇灾害类型 |
2.3.3 城镇灾害特征 |
2.4 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现状 |
2.4.1 防灾减灾工程体系现状 |
2.4.2 防灾减灾非工程体系现状 |
2.5 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 |
2.5.1 宣传教育不足,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
2.5.2 防灾减灾设施缺乏 |
2.5.3 防灾工程体系防灾能力低 |
2.5.4 防灾减灾科学技术落后 |
2.5.5 防灾减灾管理部门分割,协调不足 |
3 哈密地区城镇体系及防灾减灾空间结构 |
3.1 哈密地区城镇体系 |
3.1.1 哈密地区城镇空间结构 |
3.1.2 哈密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
3.1.3 哈密地区城镇职能结构 |
3.2 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空间结构 |
4 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
4.1 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组成 |
4.1.1 城镇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
4.1.2 城镇防灾减灾非工程体系 |
4.1.3 城镇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关系 |
4.2 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目标和标准 |
4.3 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
4.3.1 构建原则 |
4.3.2 体系构建 |
4.3.3 工程体系 |
4.3.4 非工程体系 |
5 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对策 |
5.1 调整产业布局,统一管理,减少环境污染 |
5.2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
5.3 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 |
5.4 积极推进节水措施 |
5.5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的培养 |
5.6 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哈密地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
二、建立“生态立区”的长效机制 |
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
1.建设节水型社会。 |
2.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
3.解决好优势资源转换过程中的生态保护问题。 |
4.解决好农村建设过程中环保问题。 |
(7)对口支援政策研究 ——以广东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五、文章结构 |
第一章 对口支援政策概述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内涵 |
一、对口支援的概念 |
二、实施对口支援的原则 |
三、对口支援的特点 |
第二节 实施对口支援政策的原因 |
一、实行对口支援政策的理论基础 |
二、实施对口支援政策的现实因素 |
第三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
一、对口支援政策的发展演变 |
二、对口支援政策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概况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运行程序及其管理 |
一、政策的运行程序 |
二、机构设置及其主要职责 |
三、支援干部的管理 |
第二节 全国部分地区对口支援实施的概况 |
第三节 广东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的概况 |
一、抓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
二、抓项目落实,力促地区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
三、抓人才培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
四、抓扶贫帮困,为地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
五、抓队伍建设,维护援疆干部良好形象 |
第三章 对口支援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广东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的效果分析 |
一、促进了哈密干部群众观念的转变 |
二、加快了哈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三、构建了粤哈经济技术合作长效机制,促进了两地的经贸合作 |
四、极大地拓宽智力援疆渠道 |
五、推进了粤哈两地文化交流 |
六、密切了粤哈两地的联系,促进了两地经贸合作 |
七、积极参与扶贫济困 |
第二节 总体效果分析 |
第三节 对口支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对口支援的实施机制有较大随意性 |
三、互惠互利不明显,影响支援方的积极性 |
四、项目管理不当 |
第四章 完善对口支援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关于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的立法协调 |
第二节 建立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政策的实施机制 |
第三节 切实加强对援疆项目的论证和管理 |
第四节、建立市场化的跨地区企业协作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附录 |
(8)新疆哈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结构及各章内容 |
第二章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
2.1 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
2.2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
3.1 美日区域发展模式 |
3.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第四章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4.2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
4.3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 |
第五章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理论 |
5.1 系统论 |
5.2 经济发展系统 |
5.3 区域系统 |
5.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
6.1 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要求 |
6.2 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原则 |
6.3 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
第七章 哈密地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构想 |
7.1 哈密区情 |
7.2 哈密地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构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哈密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消费金融的理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 杨文静. 青岛大学, 2016(03)
- [3]哈密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J]. 孟秀玲,许兴维,王庆民. 实事求是, 2015(01)
- [4]哈密地区城镇防灾减灾体系研究[D]. 佘艳. 新疆师范大学, 2014(04)
- [5]以超常的思维推进哈密地区跨越式发展[J]. 哈密地委. 今日新疆, 2010(18)
- [6]哈密地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的思考[J]. 孟秀玲. 实事求是, 2007(04)
- [7]对口支援政策研究 ——以广东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为例[D]. 刘建军. 新疆大学, 2007(03)
- [8]新疆哈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郭连山. 天津大学, 2007(04)
- [9]论哈密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J]. 白志杰. 新疆社科论坛, 2003(S1)
- [10]论哈密地区的融合经济[J]. 王美乔. 新疆农垦经济, 1996(02)
标签:哈密论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