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新闻传播论文-贾文山,纪之文

中西新闻传播论文-贾文山,纪之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西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播理论,跨文化传播,学术交流,传播学界,间性,批判学派,传播学者,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国传播学,主体间性理论

中西新闻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贾文山,纪之文[1](2018)在《开拓中西新闻传播学术交流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转向和转型正在推动着东西方文明经历前所未有的交叉、交织、裂变和整合。文化间的交织愈发紧密,跨文化传播在全球化语境中意义愈加突显。东西方学术交流应该与时俱进,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和引领时代的发展。停滞不前的理论困境回顾新闻(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9-20)

姜婷婷[2](2017)在《关于国际新闻报道的特征与改进空间探讨——以中西国际新闻传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我国同西方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之下,两国在报道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新闻报道过程中越来越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将通过以中西国际新闻传播为例,立足于国际新闻报道的具体特征,针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改进空间以及改进措施进行简要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电视指南》期刊2017年23期)

饶鉴,刘亚进[3](2013)在《中西近代新闻传播业发展动力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中西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呈现了不同的态势,这种差异无论在中西近代新闻传播业产生阶段还是发展阶段都长期存在。而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其发展动力的不同。文章从中西方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渊源入手,就中西方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动力不同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管窥整个近代中西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3年01期)

唐佳梅[4](2012)在《中西比较视域下的环境新闻传播研究——基于对CNKI和EBSCO-CMCC文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通过对中西方环境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梳理,描述中西环境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基本状况,从研究对象与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者身份等方面对比中西环境传播研究的异同,并就研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对比与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郭丹茹[5](2011)在《中西新闻传播理念的若干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与外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都会造成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新闻传播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促进社会进步等功能。由于历史起源和文化(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1年02期)

孙茜[6](2009)在《中西新闻传播差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新闻传播既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又在变化与发展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特征。这种共同性与差异性,正体现在中西新闻的报道及写作理念之上。本文就中西方新闻传播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09年38期)

高欣[7](2009)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新闻传播功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历史,中西方新闻传播事业都是从各自的社会体系中诞生和发展的。经历过王朝更迭和社会变迁,各自都保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新闻传播传统,同时二者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也因此而显不同。本文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借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主要从社会结构根源出发,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09年07期)

张瑜[8](2009)在《传播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冲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角探讨分析中西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冲突问题,以传播学为问题的研究视角,以冷战后中西新闻传播报道中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报道、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报道、2008年中国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报道作为典型进行分析。传播为意识形态的运作提供了场所,并且扩大了意识形态影响的范围,为意识形态因素提供了一个分析角度,文章通过传播学和意识形态关系,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分析对叁个典型报道进行剖析,从而探讨中西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进而对这种意识形态因素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探析中西新闻传播态势的改进,同时提出对国际上新闻传播态势的一种期待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刘寒娥,张丽萍[9](2009)在《和而不同:中西新闻传播思想的交融与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新闻传播思想的形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中西方的新闻传播思想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各自不同的内涵。由于双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媒介生态环境的差异,其思想出现了本质上的差异。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野分析探究中西方新闻传播思想的密切联系和内在分歧,特别是在当代全球化的趋势下,在中西文化交流和对话日益频繁中,即实行科学的"拿来主义",又结合具体国情,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传媒的世界化,走"和而不同"的道路,从而提高中国传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09年03期)

陈洪波[10](2008)在《中西社会问题新闻传播的多维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中,以各种形态存在和发展着,与此相生相长的社会问题新闻传播也因其地域性、文化性、观念性不同而存在着。中西方国家在社会问题传播上有着相同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理论版)》期刊2008年12期)

中西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当前我国同西方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之下,两国在报道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新闻报道过程中越来越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将通过以中西国际新闻传播为例,立足于国际新闻报道的具体特征,针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改进空间以及改进措施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西新闻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贾文山,纪之文.开拓中西新闻传播学术交流新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2].姜婷婷.关于国际新闻报道的特征与改进空间探讨——以中西国际新闻传播为例[J].电视指南.2017

[3].饶鉴,刘亚进.中西近代新闻传播业发展动力之比较[J].中国集体经济.2013

[4].唐佳梅.中西比较视域下的环境新闻传播研究——基于对CNKI和EBSCO-CMCC文献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

[5].郭丹茹.中西新闻传播理念的若干差异[J].新闻爱好者.2011

[6].孙茜.中西新闻传播差异比较[J].考试周刊.2009

[7].高欣.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新闻传播功能比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

[8].张瑜.传播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冲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9].刘寒娥,张丽萍.和而不同:中西新闻传播思想的交融与差异[J].前沿.2009

[10].陈洪波.中西社会问题新闻传播的多维视角[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

标签:;  ;  ;  ;  ;  ;  ;  ;  ;  ;  

中西新闻传播论文-贾文山,纪之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