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的理想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历史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理想性,抽象性
社会的理想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家祥[1](2019)在《社会历史规律的理想性、抽象性和非直接现实性——以平均利润率规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历史规律具有理想性、抽象性、非直接现实性,是一种趋势。典型研究方法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规律的重要方法。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对社会历史规律的上述几个特点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清晰、最为具体,具有典型性,比较易于被人们看清和把握,所以本文以平均利润率规律为例,在介绍平均利润率规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依次论述社会历史规律的理想性、抽象性、非直接现实性和社会历史规律是一种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乃龙[2](2018)在《“和谐社会”的主体理想性和现实性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主体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探究和谐社会,回答和谐社会"什么和谐?""和谐什么?""如何和谐?"叁个问题。和谐社会是指"主体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主体的理想性层面和现实性层面的和谐;立足实践,承认主体的有限性以保持主体与历史之间的张力,从而使理想性主体在现实层面得以实现,是"如何"和谐的现实路径。(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郑杭生[3](2014)在《重建“身份—权利—待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但是,在现有城镇常住人口中,仍有数以亿计的农村流动人口未能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在未来一定时间里,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如果他们仍然不能享有同城待遇,那么这种城(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4-01-06)
尚庆飞[4](2013)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科学统一——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与未来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视域中,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处于动态的张力格局之中,马克思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的思想跃迁,深刻彰显了上述科学统一性。而如何科学处理二者关系,直接影响了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走向,也形塑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具体命运。毛泽东在此问题上,既做出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科学协调处置,也犯下了晚年走向理想主义误区的严重错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重设了共产主义理想性与现实性互动的张力格局,在坚守共产主义理想性的同时,又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之中加以推进。然而,现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多重交织,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与缺失问题,因而必须理直气壮地高举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谱系定位,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必然归宿,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应对考验的能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张兰英[5](2009)在《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不仅是理想,而且是现实的运动,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作为理想它包含了乌托邦的批判精神,作为现实的运动,现代化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面对现代性悖论,应继承和发扬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批判吸收健康的乌托邦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现代性与乌托邦的张力中发展社会主义。(本文来源于《福州党校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王南湜[6](2009)在《社会主义:从理想性到现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运动是一个不断从理想性走向现实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理想现实化的过程。而后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推进了这个过程。但时至中国改革开放,仍然留下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只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特别是在作为其奠基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这些问题才获得了一种突破性的解决,从而使社会主义真正地奠定在了现实的基础上。(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09年03期)
姜迎春[7](2009)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引向深入,特约请和组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课题组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普世价值、利益基础、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结构关系等)进行探讨。现推出部分成果,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周东升[8](2006)在《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矛盾机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价值观多元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合理的价值导向。本文从人的本质的视角,分析了作为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矛盾性。从其现实性确立的理论前提、理想性存在的内在根据以及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几个方面探讨了它的内在矛盾机理。(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06年09期)
朱松美[9](2004)在《论道德内涵的现实性与理想性——兼论儒家道德内涵在现实社会中理想性成份的扩张》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的内涵十分复杂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 :它应该具有现实约束性和理想导向性的双重特质。前者对人们提出现实的道德要求 ,表现为强烈的现代特征 ;后者对人们提出理想的道德要求 ,表现为强烈的超时代特征。道德是这二者的有机统一。无视前者或夸大后者 ,道德将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可操作性而流于空泛。(本文来源于《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彭焕彬[10](2003)在《市场经济社会集体主义价值观必须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理解的误区误区之一:片面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其理想性价值导向的一面,否定其现实性的价值评价一面,推崇“集体利益绝对至上论”。这种观点在看待个人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时,往往把集体主义理解为一种绝对的、单向的、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无条件的简单的“服从”关系,并以此来解决个人和集体的矛盾。(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03年05期)
社会的理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主体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探究和谐社会,回答和谐社会"什么和谐?""和谐什么?""如何和谐?"叁个问题。和谐社会是指"主体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主体的理想性层面和现实性层面的和谐;立足实践,承认主体的有限性以保持主体与历史之间的张力,从而使理想性主体在现实层面得以实现,是"如何"和谐的现实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的理想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家祥.社会历史规律的理想性、抽象性和非直接现实性——以平均利润率规律为例[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9
[2].孙乃龙.“和谐社会”的主体理想性和现实性意蕴[J].重庆社会科学.2018
[3].郑杭生.重建“身份—权利—待遇”体系[N].北京日报.2014
[4].尚庆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科学统一——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与未来走向[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5].张兰英.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J].福州党校学报.2009
[6].王南湜.社会主义:从理想性到现实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
[7].姜迎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周东升.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矛盾机理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
[9].朱松美.论道德内涵的现实性与理想性——兼论儒家道德内涵在现实社会中理想性成份的扩张[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10].彭焕彬.市场经济社会集体主义价值观必须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J].世纪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