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微技能的培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微技能的培

刘丽邵鑫家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学校255154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永无止境的探究课题,怎么能花最少的时间,让最多的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所在。我所任教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特点是具有突出的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以及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等优秀品质为目标,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和发展。如何提高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己体验和感悟为主的课堂才是最高效的课堂。因此,努力追求一种“润物无声”的境界--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却不让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是我上好每一节品德课的标准,为此,我在进行教学时常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比如讨论、教学游戏、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欣赏、讲故事、动手制作简报、讲授等,努力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参与空间和时间,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机会。当然,只是形式多样是不够的,要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己体验和感悟为主完成教学过程并非易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往往会使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失控,活动和讨论陷入混乱无序状态,最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微技能。

第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前准备微技能,让学习从儿童生活中来。

“预习”一直以来就是主科老师们教育学生要养成的一种学习方法和能力。同样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也可以适当采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重要的是,学生课前的预习能力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为了顺利开展课前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无论完成一项什么任务,首先都得向学生讲明要求,并恰当示范,让学生明白任务的目的和形式。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实效,否则,教师只是布置了任务就不管了,课后学生就只有自己去摸索、去体会,白白浪费一些宝贵的时间,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

我在教学《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教材中只有两页、四幅图内容,信息量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提前设计了一个调查表,包含调查内容、地点、方法、找到的规则、调查结果这几方面,并且向学生明确说明了调查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完成表格。上课前,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拿来资料交给我看,有家庭生活中的规则、学校生活中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等等,看着孩子们成就感溢于言表的样子,我挨个进行了表扬,但是也指出了缺点和不足。在课堂上,我就请查到这些规则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查到的内容,并向大家讲解自己如何进行调查,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文字资料的交流使全班同学对“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有了全面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课堂参与的微技能,让课堂贴近儿童生活。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关于“生活的理念”,大致可以理解为: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努力做到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课堂变成一个小社会、小家庭。

在教学《规则在哪里》一课时,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制作规则剪贴报活动,我对学生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进行及时恰当的指导。首先让学生把不重复的规则整理,然后分类粘贴到简报上,最后指导小组如何向全班展示汇报规则剪贴报,当学生对规则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我适时提出:遵守规则,那就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刚才,我们制作剪贴报时,撕下来的小纸片去哪里了?你决定怎么办呢?很快,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了,都把丢掉的小纸片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脸上充满了自豪的微笑。这一活动,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的距离,使课堂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第三,重视培养学生课后实践的微技能,让课堂回归儿童生活。

课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使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以《规则在哪里》这节课为例,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分析、反思,并用“遵守规则”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他们的真实生活。

当这节课快要结束时,我亲切地问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交流了许多规则,你们表现得真棒,老师很喜欢你们,那么,一会儿下课铃响后,你会去遵守哪些规则呢?比比看,谁做得最好。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他们礼貌地下课,整齐地走出教室,脚步轻轻地下楼梯,在操场上有序地活动……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

标签:;  ;  ;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微技能的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