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合成论文-展江宏

放大合成论文-展江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大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PTA,酯化,缩聚,水性聚氨酯漆

放大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展江宏[1](2019)在《废PTA合成水性聚氨酯漆及工业放大》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以废PTA和1,3-丙二醇等为原料,通过工业装置生产出合格的聚氨酯水性漆。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在对苯型聚酯水分散体的制备中,酯化温度控制在215-220℃,化时间为4.5~5 h;偏苯叁酸酐在聚酯中所占比例(质量)为9%~10%。所得涂料成膜性好,在硬度、光泽、附着力和耐热性、防腐蚀等方面与邻苯酯型聚氨酯涂料相比都有较大改善,可用于家具、建筑装潢、皮革涂饰、化工设备防腐等领域,兼有装饰和防腐等多种性能。因此合理利用废PTA生产水性聚氨酯漆,减少了VOC排放,既保护了环境,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聚酯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祁诗伟,黄齐茂,刘旋,孙思琦,肖兴强[2](2019)在《新型氮磷镁阻燃剂放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六羟甲基叁聚氰胺、亚磷酸、碳酸镁为原料合成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氮磷镁阻燃剂叁聚氰胺六甲叉膦酸镁,并放大合成至3.0 kg级别。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指标进行优化,同时对该阻燃剂的极限氧指数及垂直燃烧等级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叁聚氰胺六甲叉膦酸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将其添加到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中,当加入质量分数达到30%时,ABS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9.2%,UL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19年04期)

刘秀朋[3](2019)在《化疗辅助用药福沙匹坦二甲葡胺合成工艺优化及放大》一文中研究指出福沙匹坦二甲葡胺:英文名:Fosaprepitant Dimeglumine,化学名为1-脱氧-1-(甲氨基)-D-山梨醇[3-[[(2R,3S)-2-[(1R)-1-[3,5-二(叁氟甲基)苯基]乙氧基]-3-(4-氟苯基)-4-吗啉基]甲基]-2,5-二氢-5-氧代-1H-1,2,4-叁唑-1-基]膦酸盐(2:1),福沙匹坦二甲葡胺注射剂可以为刚开始和多次使用抗肿瘤药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和晚期等各种类型恶心呕吐患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本篇文章中对多篇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研究,筛选了适合工业化的福沙匹坦二甲葡胺合成路线,通过小试研究进一步确定对每步反应的关键参数,实现了产品工艺路线的通顺,最后进行了中试放大生产。文章通过叁步合成福沙匹坦二甲葡胺:以(2R,3S)-2-[(R)-1-[3,5-二(叁氟甲基)苯基]乙氧基]-3-(4-氟苯基)吗啉盐酸盐为原料母核,3-氯甲基-1,2,4-叁氮唑-5-酮作为侧链,在有机碱N,N-二异丙基乙胺的作用下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阿瑞匹坦,然后阿瑞匹坦与焦磷酸四苄酯在强碱NaHMDS作用下制得膦酸二苄酯中间体,然后用甲醇处理得单苄酯,接下来在N-甲基D-葡糖胺的存在下催化先脱去苄基,然后再成盐得到福沙匹坦二甲葡胺粗品,最后在叁丁基膦除钯后在乙醇、乙腈混合溶剂中析晶即可制得福沙匹坦二甲葡胺成品。为了对福沙匹坦二甲葡胺合成过程进行了优化,进行中试叁批生产,产品质量合格,收率稳定,完成了工艺中试生产。产品经过元素分析(EA)、UV、IR、MS及NMR(H-NMR,C-NMR)、XRD、热分析(TG及DSC)检测,结构确证与文献报道一致。(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3-31)

崔龙,李菁,赵胤,吕建辉,李正[4](2018)在《β分子筛的放大合成及其苯液相烷基化合成乙苯工业侧线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m~3高压反应釜中试放大合成了100kgβ分子筛,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比表面积(BET)等一系列表征测试,并与进口β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合成的β分子筛原粉经过550℃焙烧脱除模板剂、离子交换、加入黏结剂,进行成型后处理制成催化剂,在工业侧线装置上进行了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合成乙苯的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苯/烯摩尔比、不同进料方式、不同温度条件对β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6072h的工业侧线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乙烯转化率达到100%,乙苯选择性大于95.6%,催化性能稳定,可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8年06期)

张晓方,冯留海,卜亿峰,门卓武[5](2018)在《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结构与工程放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气液固叁相同时存在及内构件的设置,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传递和反应过程复杂,在反应器设计与工业放大上面临着巨大挑战。介绍了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的结构特点,概述了近年来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流体力学、反应器放大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分析了内构件对流体力学和反应器放大的影响。从反应器结构与模型等方面论述了浆态床反应器工程设计的重点和关键,为反应器性能优化与放大提供可行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汪营磊,高福磊,丁峰,陆婷婷,闫峥峰[6](2018)在《3,4-二硝基吡唑合成放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吡唑为原料,经N-硝化、热重排、C-硝化等反应合成了3,4-二硝基吡唑(DNP)。进行了DNP的放大工艺研究,优化了硝化工艺条件,考察了C-硝化的工艺稳定性及重结晶溶剂苯甲腈的循环利用。研究发现:DNP较佳反应温度为55~57℃,反应时间45 min,收率86. 8%; DNP的放大硝化工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结晶溶剂可以循环利用5次以上,重结晶纯度99%以上。该放大合成工艺得到的DNP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有望应用于混合炸药的研制。(本文来源于《爆破器材》期刊2018年05期)

吴海岗[7](2018)在《基于比例功率合成的功率放大芯片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式移动终端对设备数据传输数率、通信距离以及续航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射频发射部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射频功率放大器作为构建射频发射部件的关键电路,其发射功率、效率和线性度等指标往往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功率合成方式构建的功率放大器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还可以有效地分散功率耗散,进而保持良好的散热和可靠性。随着CMOS工艺尺寸的演进,低的器件击穿电压使得现有放大器结构功率损耗增加、可靠性降低和输出功率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为解决当前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深入研究功率合成技术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比例功率合成方法和适用于功率合成的比例串联变压器拓扑结构,建立了基于比例串联变压器功率合成的端口阻抗与输出功率调节范围分析模型。与传统对称式功率合成方式相比较,采用比例功率合成方式所实现的功率放大芯片具有更宽的峰值效率工作范围。同时比例系数m可按需调整,使得功率合成设计具有较高的设计自由度。论文采用所提出的多通道比例功率合成架构,基于标准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比例串联功率合成射频功放芯片、折迭式比例串联功率合成射频功放芯片、基于开关功分器的功率自适应比例串联功率合成射频功放芯片。论文主要工作如下:为了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前提下提供更宽的输出功率调节范围,提出了一款比例串联功率合成射频功放芯片。该芯片集成了输入无源巴伦、两级功率放大结构、比例串联功率合成变压器、电容补偿匹配等关键电路。提出一种新型的调谐电容补偿级间匹配电路,有效利用了驱动级的输出功率,降低了因功率模式切换而带来的级间匹配损失,保证了系统的功率增益、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等多项性能。芯片设计工作在2.3~2.4GHz等覆盖LTE、WLAN等制式信号的频段,测试结果表明,所实现的双通道比例功率合成功放芯片在低、中和高叁种功率模式下的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分别为18.6 dBm、23.5 dBm和26.8 dBm,对应的功率附加效率分别为16.8%、25%和31%,峰值效率范围为8.2 dB,与对称结构所实现功放的峰值效率范围相比提升60%以上。矢量误差幅度测试结果分别满足了LTE 2.3 GHz 20MHz/64-QAM调制信号和WLAN 802.11g调制信号的应用需求。基于比例功率合成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合折迭式设计方法的比例串联变压器的功率合成结构,该结构中的交叉耦合系数提升了变压器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寄生阻抗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插入损耗。采用耦合系数等效法准确估算模型的能量传递效率,仿真结果显示:与非折迭结构相比,折迭式比例串联变压器的实现面积降低近50%,低功率模式下能量传递效率提升近30%。芯片测试结果表明,所实现的双通道折迭式比例功率合成功放芯片在低、中和高叁种功率模式下的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分别为19.8 dBm、23.9 dBm和27.2 dBm,对应的功率附加效率分别为24.1%、28.1%和31.6%,低功率模式下芯片的峰值效率较非折迭结构提升7.6%。为实现同一制式调制信号的功率自适应放大,功放在不同模式下增益和相位应具有较小的差异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通道开关选通控制功率分配器结构及对应的开关电容相位补偿网络。与传统功分器相比,该开关功分器在不同模式下表现出良好的通道隔离度,开关通道选择的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多种工作模式下插入损耗的差异性,同时开关相位补偿网络降低了不同模式下的相位一致性。本文基于所提出开关功分器结构设计一款功率自适应比例功率合成功率放大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开关功分器、单级功率放大、折迭式比例串联功率合成变压器、包络跟踪及通道逻辑控制电路、开关电容相位补偿网络等关键电路。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2.3 GHz频点最大线性输出27.0 dBm,对应的功率附加效率为30.5%;回退区功率增益约为9.5 dB,功率增益动态范围为小于0.7dB且平坦性良好,同时在功率回退区因折迭式串联变压器的低损耗特点而表现出良好的效率性能。本论文所提出的比例功率合成架构与传统功率合成架构相比,通过功率模式控制,芯片的峰值效率范围更宽,功率回退区工作效率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论文研究成果不仅可应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室内高速无线通信WLAN制式信号的发射应用。还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的低频段射频发射链路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9-12)

贾云静[8](2018)在《L-色氨酸手性放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及新结构的γ-内酰胺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L-氨基酸手性放大的方法,即通过化学反应来模拟自然界中L-氨基酸的富集。本文以色氨酸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色氨酸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差,化学反应将难以进行,于是在实验中先将色氨酸转化为色氨酸甲酯,再以色氨酸甲酯与丁二酮的反应为研究的反应模型对L-色氨酸的手性放大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L-色氨酸的手性放大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随着%ee_1值(即反应前L-色氨酸甲酯对映体过量的百分率)的增大,反应后,体系中剩余的L-色氨酸甲酯的%ee_2值(即反应后回收的L-色氨酸甲酯对映体过量的百分率)与%ee_1的差值将会先增大后减小,而%ee_2/%ee_1则值减小。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自然界中L-色氨酸的手性放大进行了两次模拟实验,实验中分别以5 g和11.5 g的%ee_1值为0.7%~1.0%的色氨酸甲酯为反应原料,与丁二酮经过两次缩合反应,每次约消耗掉原料的90%,回收的未反应的原料的%ee_2值分别为2.7%~3.2%和3.0%~3.4%。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入手探究了L-色氨酸手性放大的规律,为L-色氨酸手性放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除此之外,本文还以苯丙氨酸甲酯与草酰氯的反应为研究的反应模型探索了L-苯丙氨酸的手性放大,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在探索L-苯丙氨酸手性放大反应模型的过程中,本文发现L-苯丙氨酸甲酯与邻苯二甲醛反应意外地生成了结构新颖的γ-内酰胺类化合物,这一新的反应通过其他的L-氨基酸甲酯和L-氨基醇作为底物进行了验证。除此之外测定了反应得到的γ-内酰胺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但研究发现这类γ-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不理想,其IC_(50)值均大于40μM。(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文丽娜[9](2018)在《脂肪酸酯类生物基增塑剂酶法合成工艺设计与放大》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塑剂是一种广泛用于添加进聚合物材料特别是聚氯乙烯(PVC)的一种低分子量低挥发性的化合物。其作为一种添加剂,主要作用是降低聚合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弹性模量从而改进聚合物材料的柔韧性和加工性能。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的增塑剂具有每年800万吨的生产量,市场广阔。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是最常用的一类主增塑剂,但是自19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关于邻苯二甲酸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而受到诸多的关注并引发许多争议,由于其潜在的致癌致生殖毒性等问题而被各国纷纷立法限制其使用。因此,为了满足对产品质量和法规的要求,致力于开发新型的环保型增塑剂势在必行。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环氧大豆油中加入部分脂肪酸酯,包括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异辛酯制成的混合环保型增塑剂具有良好的增塑效果。因此,本论文基于课题组新获得的脂肪酶产品(Candida sp.99-125 lipase),开发了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异辛酯的合成工艺,并将脂肪酸甲酯合成工艺进行了产业化放大,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开发了脂肪酶发酵液与硅藻土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脂肪酸甲酯的新工艺。针对脂肪酸甲酯酶催化合成过程中一步反应转化率低(80%),固定化脂肪酶反应过程中易团聚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利用脂肪酶发酵液分步催化合成脂肪酸甲酯的工艺。通过分步反应,解决了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工艺在后续放大过程中因水团聚而使催化效率下降的问题,脂肪酸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基于该两步法工艺,成功实现了小试至产业化体系的工艺放大试验,且中试及产业化放大结果与小试过程无明显差异。(2)开发了硅藻土固定化脂肪酶发酵液催化合成脂肪酸异辛酯的工艺,同时使用本课题组自主设计开发的水活度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反应中水活度的实时监控与反馈调节,从而提高催化效率。酶用量500 U/g(acid),固定化载体与酶的比例为4:1,水活度为15%rh的条件下,脂肪酸的转化率可达到95%以上。(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0)

田旭,赵新远,王颖[10](2018)在《微通道反应合成防老剂TMQ的放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由此带来的根本优势是极大的换热效率和混合效率,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料配比,实现瞬时混合反应,这些都是提高收率、选择性、安全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橡胶防老剂TMQ的工艺放大效应对产品收率及质量影响,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流速等对TMQ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学会橡塑绿色制造专业委员会橡塑领域微化工产业化示范工程展示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5-25)

放大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六羟甲基叁聚氰胺、亚磷酸、碳酸镁为原料合成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氮磷镁阻燃剂叁聚氰胺六甲叉膦酸镁,并放大合成至3.0 kg级别。对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指标进行优化,同时对该阻燃剂的极限氧指数及垂直燃烧等级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叁聚氰胺六甲叉膦酸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将其添加到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中,当加入质量分数达到30%时,ABS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9.2%,UL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大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展江宏.废PTA合成水性聚氨酯漆及工业放大[J].聚酯工业.2019

[2].祁诗伟,黄齐茂,刘旋,孙思琦,肖兴强.新型氮磷镁阻燃剂放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9

[3].刘秀朋.化疗辅助用药福沙匹坦二甲葡胺合成工艺优化及放大[D].山东大学.2019

[4].崔龙,李菁,赵胤,吕建辉,李正.β分子筛的放大合成及其苯液相烷基化合成乙苯工业侧线试验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8

[5].张晓方,冯留海,卜亿峰,门卓武.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结构与工程放大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8

[6].汪营磊,高福磊,丁峰,陆婷婷,闫峥峰.3,4-二硝基吡唑合成放大工艺研究[J].爆破器材.2018

[7].吴海岗.基于比例功率合成的功率放大芯片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贾云静.L-色氨酸手性放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及新结构的γ-内酰胺的合成[D].河北大学.2018

[9].文丽娜.脂肪酸酯类生物基增塑剂酶法合成工艺设计与放大[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田旭,赵新远,王颖.微通道反应合成防老剂TMQ的放大实验[C].中国化工学会橡塑绿色制造专业委员会橡塑领域微化工产业化示范工程展示大会论文集.2018

标签:;  ;  ;  ;  

放大合成论文-展江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