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小阵小学266700
阅读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诸多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引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平日的教学实际,浅谈拙见如下:
一、紧扣题眼,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到的是课题,有的课题是文章的概括,有的课题能揭示课文的思想意义。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紧扣题眼,层层引导,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深入理解,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可爱的草塘》一课是一篇文笔清丽、描写细腻、借景抒情的散文。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讨论:1.从课文题目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草塘)2.什么是草塘?3.课文为什么写草塘?(可爱)接着据题设疑:草塘可爱在哪里?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借此让学生通读全文,说一说对草塘的印象。然后围绕“草塘的可爱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即:初到北大荒(不习惯)——亲眼看到草塘美景——亲耳听到草塘物丰——亲自逮鱼,目睹河上美景。学生切实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草塘“景色之美”、“物产之丰”、“风光之奇”。这样扣题眼,初读课文,抓住了题目与文章的内在联系,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理清了文章条理,为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从整体感知入手,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从篇名入手,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阅读《跳水》一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讨论下面问题:1.课文写了什么事物?2.他们之间发生什么关系?随后组织学生讨论,帮助他们理清水手、孩子、猴子、船长之间发生了什么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水手(逗)→猴子(爬上桅杆)孩子←(救)船长
这样从整体上让学生初步认识,课文主要讲了由于水手拿孩子取乐而使猴子放肆起来,猴子拿孩子取乐,最后使孩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难之中,船长急中生智,使孩子转危为安。理清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后,进一步让学生抓住课文中心事物“孩子”、“猴子”,再读再思考: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逗猴子取乐的?猴子是怎样放肆的?它为什么这样放肆?猴子摘走帽子,孩子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处在那种环境下的孩子会怎么想?他这样一想就怎么做了呢?孩子继续追猴子,这时他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孩子由“生气”到“气急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他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吗?当孩子走上横木后,水手和孩子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孩子是怎样转危为安的?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以整体作为出发点,可以使学生阅读理解的思路同作者的写作构思一致起来。
三、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读懂课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在阅读过程中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如学习《观潮》一课“潮来时”这一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后学生便提出了不少问题。知道了这段是讲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作者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把听到的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课文。分小组讨论,他们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理解的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潮声: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大地颤动
(先)(而后)(最后)
潮形:风平浪静→一条白线→白色城墙→浩浩荡荡
(远处)(近些)(越来越近)
这样学生又增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要读懂一篇文章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上,应该联系全文理解字、词、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从整体上去品味语言文字。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段落加深理解。
五、反复朗读,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朗读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阅读训练。朗读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特别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领悟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如学习《飞机遇险的时候》,学生在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逐段反复朗读。朗读第二段后,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这一段可分几层,然后说出哪一层意思是主要的,这一层有几句话,最后讲讲它们的顺序是不是可以颠倒,体会作者是按险情的发展趋势来写的。精读三、四段,抓住文中描写周恩来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这么做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体会到了周恩来在生死关头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后代的关怀,从而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