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株筛选论文-杜尚广,余波

优株筛选论文-杜尚广,余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优株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叶白千层,优株筛选,茶树油,成分分析

优株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杜尚广,余波[1](2019)在《互叶白千层优株筛选及丛生芽诱导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3种互叶白千层枝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时蒸馏法提取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优株诱导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发现,互叶白千层品种2精油中松油醇-4含量为42. 9%,1,8-桉树油素含量为11. 24%,较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0. 05 mg/L NAA+0. 15 mg/L 6-BA+0. 05%活性炭+0. 07 mmol/L硝酸镧,p H值5. 8,该条件下的诱导率是96. 4%。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品种2是高精油优良株系,精油成分符合国际标准(ISO4730—1996),上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最佳诱导培养基。(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罗会婷,许梦洋,贾晓东,翟敏,李永荣[2](2018)在《薄壳山核桃种仁中酚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分析及优株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京地区的76株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 K. Koch]单株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单株种仁中总黄酮、缩合单宁、总酚、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鞣花酸含量以及总酚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共10个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别依据这10个指标对76株单株进行排序,筛选出高酚类含量和高抗氧化能力的单株。结果显示:供试76株单株种仁中总黄酮、缩合单宁和总酚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 08、18. 65和11. 73 mg·g-1,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4. 22%、40. 11%和31. 75%; 5种酚类化合物中,儿茶素含量的平均值最高(1. 39 mg·g-1),没食子酸含量的平均值最低(0. 09 mg·g-1),变异系数均在48%以上,以表儿茶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90. 26%);总酚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平均值分别为249. 61和207. 77μmol·g-1,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4. 14%和34. 80%。排序结果显示:供试76株单株具有不同的优势特征,且各指标排名前10的单株均不相同。其中,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外,70号单株种仁的其他9个指标均排名前3,其中5个指标排名第1; 30号和29号单株也有6个酚类成分含量指标排名前6; 62号、69号和34号单株的2个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排名前1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外,其他7个酚类成分含量与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着(P<0. 01)正相关,而果实性状指标与总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总体上无显着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单株种仁中酚类成分含量与总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且不同单株种仁中各指标差异明显。根据各单株的优势特征和不同的选育目标,建议将70号单株作为高酚类含量和高抗氧化能力的双优单株,30号和29号单株可作为高酚类含量的优选单株,62号、69号和34号单株可作为高抗氧化能力的优选单株。(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绪春[3](2018)在《扁桃实生优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12年生扁桃实生单株为研究对象,依据物候期、花粉特性、形态学指标、果实生长指标、结实习性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扁桃实生单株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适合在阿拉尔垦区栽培的实生单株优株,为扁桃在阿克苏地区的选育、推广、加工提供优质栽培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扁桃实生单株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花期持续时间为8d~13d;花期与坐果期具有一致性,与果实成熟期一致性不明显;果实生长发育周期在101d~153d,新梢生长期集中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中下旬,生长周期在32d~62d。(2)实生单株单粒花药花粉量集中在1 166~5 611粒,花粉生活力集中在50.96%~93.17%,自然坐果率集中在0.76%~10.59%。(3)实生单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着。花冠直径集中在34.23~47.90mm;雄蕊数目集中在29~45枚,其中S11的花雌蕊退化现象严重;1年生枝条长度集中在73.99~113.34mm;叶片长度集中在67.34~103.39mm,叶片宽度集中在19.51~34.97mm;果实纵径、横径均集中在23.73~45.90mm之间,果实侧径范围为18.58~27.36mm,果实生长曲线均呈单S形,有3株的果实成熟较早,生长周期少于110天,为典型的早熟类型。(4)实生单株坚果干重集中在1.02~4.03g;坚果纵横径集中在16.25~34.47mm;核仁重集中在0.50~1.06g,核仁纵径范围在17.38~24.24mm,核仁侧径范围为5.50~7.64mm;出仁率集中在11.67%~60.60%;其中S7、S8、S9、S10、S11、S12的口感较好。(5)实生单株可溶性糖含量在2.57%~5.68%之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2.14%~5.40%之间;粗脂肪含量在29.59%~43.72%之间;矿质元素含量依次为K>P>Mg>Ca>S>Na>Fe,其中As、Hg、Pb重金属含量均小于2 mg/kg;苦杏仁苷含量在200.88~40947.09μg/g之间,其中以S6含量最高;总氨基酸含量65.09~130.75mg/g之间。(6)通过对扁桃实生单株综合评价,本试验认为实生单株S2,S9,S1的形态学性状综合表现较好;S13,S12,S9的内在品质表现较好;S6,S13,S4的综合指标表现较好。(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期刊2018-06-01)

卢江泽,袁德义,肖诗鑫,邹锋,李建中[4](2018)在《锥栗不同种源优株种仁褐变差异性分析及评价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挖掘种仁抗褐化能力强的锥栗资源,筛选出果实适合深加工型的锥栗良种。【方法】从96份笔者课题组前期调查的资源中优选30份不同锥栗种质资源的种仁,通过对其种仁褐变程度、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根据不同优株果实种仁褐变差异性及其内含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锥栗种仁褐变程度差异显着,种仁抗褐化能力与褐变指数呈负相关,在30份资源中,ZNL-1、JZPYS-1与ZNL-15褐变指数较小,分别为0.067、0.083与0.150,ZNL-4和ZNL-13褐变指数较大,分别为0.600与0.650;30份种仁总酚含量差异显着,种仁褐变与总酚的含量呈正相关,其中ZNL-15种仁中总酚含量最低,为27.91 mg·100 g~(-1),而ZNL-13的种仁中总酚含量最高,为229.65 mg·100 g~(-1),为最低的8.2倍,同时褐变程度也最高;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显着,种仁褐变与维生素C含量的相关性弱,其中ZNL-15维生素含量高达67.23 mg·100 g~(-1),是含量最低ZNL-2的2.1倍。【结论】种仁抗褐变的优株为ZNL-1、ZNL-15与JZPYS-1,可用作锥栗杂交培育新品种的亲本,向锥栗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方面拓展挖掘。(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杜天宇,胡去非,王相媛,白茹雪,赵宝伟[5](2018)在《核桃坚果主成分分析及优株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筛选出产量高、坚果性状优良的核桃优株。方法: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阳县核桃试验示范站的56个初筛核桃单株坚果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坚果的9个主要性状进行鉴定。结果:主要性状中的叁径均值、出仁率、含油量3个指标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5.651%,可以综合反映核桃的坚果品质;通过各单株主成分分值结合其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10个优良单株,即S050、S051、S015、S039、S038、S010、S045、S003、S027、S025号,与坚果性状实际表现相符。结论:综合评价了不同核桃单株的坚果差异,筛选出的10个优良单株,为继续开展优株区域试验和核桃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叶霜[6](2017)在《黄果柑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优株筛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果柑是天然杂交柑,变异系数较大,株内株间品质差异较大,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果实品质、筛选出优良单株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筛选层次分析法标度与计算方法,再结合熵权法计算组合权重,建立黄果柑果实品质指标水平库,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评分标准,同时结合权重值,建立一个黄果柑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并以Microsoft Access2016为基础建立一个黄果柑数据库,应用该评价体系和数据库对162株黄果柑单株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果实综合品质较优的单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果实品质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随着矩阵阶数的增加,层次分析法2种标度的一致性比率均有增大的趋势,但当评价指标达5个时,0.618标度法的一致性明显优于1-9标度法;且在权重值上,0.618标度法能平滑各个评价指标;方根法、求和法适用于果实品质研究。本研究综合考虑权重值的科学性,以及计算的简便性,将0.618标度法和方根法编入数据库。通过查阅文献和试验测定建立了黄果柑果实品质指标水平库,并基于此制定了评分标准。2.以Microsoft Access2016为基础,通过数据表、查询、窗体、宏等数据库对象的设计,利用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和Visual Basic两大编程语言,建立了一个黄果柑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黄果柑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和相关信息查询两大模块。黄果柑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块,主要用于品质数据的储存、查询以及综合得分的计算;相关信息查询模块主要用于储存和查询黄果柑的品种特性、栽培管理等相关信息。3.利用黄果柑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据库对162株黄果柑单株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赋值结果显示,层次分析法所得指标权重中糖酸比最大,其次为可溶性固形物,横径权重值最小;熵权法所得指标权重表现为果形指数最大,其次为色泽,横径最低;组合赋权所得权重值排序为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总糖>果形指数>单果重>维生素C>可滴定酸>纵径>横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62株黄果柑单株中,综合品质得分达80的,仅1株(编号22),总分84.73;综合得分在70~80之间,有16株;综合得分在60~70之间,有70株;46.91%的单株综合品质得分在60分以下。可进一步利用本研究所建立评价体系和数据库,扩大样本量或结合其适应性、丰产性,以及果实贮藏加工品质等开展综合评价,推进黄果柑优良变异株的选育工作。(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周富强[7](2016)在《河南省汝州市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及优株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拥有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也是世界核桃栽培的演化中心、生产消费大国和分布中心,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位于木本油料植物首位,年产量达200万吨以上。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并没有系统的开展核桃资源调查工作,造成核桃种质资源家底不清,尤其是对核桃野生资源的分布及状况的了解有限;另外由于其他资源的过度开发及核桃原有生长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已处于面临灭绝的状态;由于忽略了核桃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造成了我国核桃品种资源的基础较为狭窄。因而,在全国开展核桃遗传资源调查,搞清楚我国核桃遗传资源的状况,对核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即是河南省核桃资源调查的一部分。本文对汝州市的核桃优株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是核桃优株的种植条件、生长环境、果叶特征、生长物候期、结果状况等研究内容。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筛选出经济性状优良的核桃单株进行多年重复调查,并测定核桃坚果形态指标(干果重量、核仁重量、出仁率、叁径均值、壳厚度等)。对核桃经济性状优良的单株坚果的形态指标进行测定;测定坚果核仁内含物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等。调查数据运用EXCEL2003和SPSS13.0进行分析。对优良单株坚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选出具有优良坚果性状的核桃遗传资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SPSS13.0对核桃优株进行主成分分析,排名前五的优株分别是:RH4,RH15,RH12,RH16,RH13。2.这10株优良单株即RH3、RH4、RH6、RH8、RH12、RH13、RH15、RH16、ND7、ND13的坚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这10株核桃坚果内含物品质中平均蛋白质含量是22.18%,平均脂肪含量是59.99%,平均粗纤维含量是3.22%。3.在相关分析中,风干单果重量与叁径均值、壳厚度、壳重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与坚果仁重呈显着相关(p<0.05),与坚果出仁率呈显着负相关。坚果仁重与蛋白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核仁中蛋白质含量与粗纤维含量呈显着相关。4.依据9个性状指标对10株优株核桃进行聚类分析的,把10株核桃优树分成3类:(1)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高,壳中等厚度的核桃资源;(2)出仁率高,脂肪含量高,壳薄的核桃资源;(3)单果重量大,壳厚度大于2mm,出仁率低的核桃资源。(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潘杰,王佳巍,崔杰[8](2014)在《紫绒与萱草杂交F1代优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遗传学原理,以引进的大花萱草紫绒为父本,本地的萱草属植物萱草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出了18个杂交种。筛选出4种适宜哈尔滨栽培的F1代优株。(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4年12期)

许杉杉[9](2014)在《枣实生后代短枝型筛选及初选优株主要性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枣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优良品种是实现枣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和关键。筛选短枝型优良新品种,对枣矮化密植栽培、避雨栽培和大棚栽培,实现枣简易安全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枣实生后代节间长度研究,并对二次枝的节间长度与休眠季枝皮内的内源激素(IAA、ZR、GA和ABA)含量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本研究还对冬枣、大荔龙枣及鸡心枣的实生后代13株初选优株(优良单株代号为:22-D-39、24-D-8、21-D-43、21-D-44、龙9、龙8、23-D-44、33-JX-14、23-D-6、23-D-1、10-13、11-31、11-21)的主要物候期、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和抗逆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07株冬枣杂交实生后代二次枝节间长度的测量,根据二次枝节间长度,将枣划分为极短枝型(<3.0cm)、短枝型(3.0-4.1cm)、中短型(4.1-4.6cm)和长枝型(>4.6cm)四类。2.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枝的节间长度与休眠季枝皮内的内源激素(IAA、ZR、GA和ABA)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二次枝的节间长度与休眠期枝皮内的内源激素ABA/IAA之间呈负相关。3.通过对物候期的观察,发现这13个初选优株在萌芽期和开花期方面差别不大,但果实成熟期差别较大,最早成熟的脆熟期在9月2日(21-D-43、24-D-8),最晚成熟的脆熟期在10月13日(龙8、21-D-44)。4.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枝节间长度最短为3.20cm(龙9),二次枝节间长度最长为4.87cm(11-21),节间短、株型紧凑的类型有22-D-39、21-D-44、24-D-8、10-13和龙9。从单果重和纵横径看可得出大果类型为10-13和33-JX-14。从吊果比看,丰产树有24-D-8、龙9、22-D-39、23-D-44、23-D-1。各初选优株可食率最高的为21-D-43,高达98.05%。5.通过对枣果实发发育的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选优株枣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0-13、11-21、23-D-1的单果重表现出后期增长迅速。初选优株枣果实的纵径、横径呈现出白熟期之前增长迅速,白熟期之后增长缓慢。6.通过对枣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Vc含量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8月5日至8月25日Vc含量保持较高水平。枣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呈现为果实发育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期时迅速积累至最高。枣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在果实发育期总体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只有23-D-44的可滴定酸含量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7.通过对枣脆熟期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的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c含量最高的优株为23-D-44,含量高达747.57mg/100g;还原糖含量最高的为22-D-39,含量高达53.35%;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的为24-D-8,含量高达60.08%,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的为11-31,含量为45.20%;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的为23-D-44,含量高达1.58%,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的为11-31,含量为0.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为21-D-43,含量高达32.50%。8.通过综合评分,评分最高的为23-D-44(76.5),评分大于冬枣的优株为10-13、龙9、11-21、23-D-1、33-JX-14、21-D-43、22-D-39和23-D-44。9.通过对初选优株的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和抗逆性的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短枝型鲜食枣优系3个:10-13、龙9和22-D-39。(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4)

李荣华[10](2014)在《枳优株筛选及柑橘育苗基质和容器的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枳[Poncirus trifoliate (L.) Raf]是我国柑橘生产中最主要的砧木,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缺少优良砧木采种母本园,生产上枳种子几乎全部来自混合采种,导致枳种出苗率、生长参差不齐,对接穗品种的影响不一致。因此,筛选枳砧优株并进行单系繁育是柑橘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是进行柑橘安全优质生产的基础,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由于存在育苗成本高、周期长(一般24个月)等问题,限制了无病毒苗木的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枳砧木单株进行筛选,以期能筛选出繁殖能力强,砧木苗整齐度高,遗传背景一致的枳砧木优株;对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进行调查,以了解国内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现状,为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改良提供依据。通过对当地来源容易、价格低廉的基质材料进行筛选,以期找到可替代价格昂贵、来源困难、有损生态的草炭的基质,并配制成优良的容器育苗基质配方;同时通过对容器的规格和设计进行筛选,找到成本低廉、对枳生长有利的容器,为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改造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的调查调查了柑橘主产区的无病毒容器苗圃及露地苗圃,结果表明无病毒容器苗圃在数量、育苗能力、实际育苗数量、销售量上均低于露地育苗,露地育苗仍然占据主导。各地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相差较大,表现在基质选择、砧木苗培育、水肥管理及出圃标准上。育苗周期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在24个月或以上,总体上周期太长。成本分析结果表明直接生产成本及人工管理成本比重最大,基质成本及容器成本占直接生产成本近70%。需要进行育苗技术改近,以降低直接生产成本,缩短育苗周期。2、枳砧木优株的筛选从湖南省搜集了大田1号、大田2号、大田3号、大田4号、隆回6号、吉首2号、吉首3号等枳单株。以生产上的混合种为对照,观测了各单株种子的繁殖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各单株的平均每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种子出苗率存在明显差异,大田1号、大田3号、大田4号3个优株平均每果种子数在35粒左右,萌发率达80以上,出苗率达90以上且实生苗出苗整齐;实生苗生长情况良好,株高及茎粗在同等条件下优于混合种和其他单株;大在饱和光强下光合效能较强;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3个优株实生苗后代变异率低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整体上分析,这叁个单株的繁育特性优于混合种和其他单株,现已进行单株嫁接繁育,形成枳砧优株。3、柑橘育苗基质的筛选搜集了河沙、黄土、生物碳等8个不同的基质,将其配制成了34个不同的培养土配方,通过预备试验筛选了11个可能适合枳砧木生长的培养土配方用来移栽枳砧木苗,测定枳砧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8个单个基质的酸碱度、容重、孔隙度及大小孔隙比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各单个基质必须相互配比才能适合培育枳砧。对初选出的11个培养土配方进行了枳砧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对枳实生苗的生长影响大不一样,在7号(黄土:药渣:生物碳=3:3:1)培养土枳生长优于生产上广泛使用的草炭培养土5号(河沙:锯木屑:草炭=1:2:1-在试验中作为对照),在6号(黄土:锯木屑:生物碳=3:3:1)培养土枳生长比接近5号,枳生长状况良好,可以代替5号草炭培养土育苗,其他各个培养土配方对枳生长都表现出生长不良的现象。在培养土的各项理化性状中,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土pH是影响枳生长的最主要因素。生物碳是利用修剪下来的柑橘等植物的枝叶炭化而来的,在柑橘的容器育苗中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将来可成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利用的基质材料,完全有可能用其代替草炭。4、育苗容器的筛选选择了3种不同规格的容器,Ⅰ型容器为瘦高型,Ⅲ型容器为矮胖型,Ⅱ型容器为两者居中型。测定分析了3中不同规格容器对枳生长的影响及其综合成本,结果表明,Ⅲ型容器综合成本最高、占地面积及基质消耗比Ⅰ型容器大1倍,Ⅱ型大小高度适中,容器在综合成本、占地面积及基质消耗上都处于居中的地位。各型容器对枳生长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但是,Ⅱ型容器在株高、茎粗及根系生长情况上都优于Ⅰ型和Ⅲ型容器。建议选择Ⅱ型容器作为育苗的首选容器。(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优株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南京地区的76株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 K. Koch]单株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单株种仁中总黄酮、缩合单宁、总酚、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鞣花酸含量以及总酚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共10个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别依据这10个指标对76株单株进行排序,筛选出高酚类含量和高抗氧化能力的单株。结果显示:供试76株单株种仁中总黄酮、缩合单宁和总酚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 08、18. 65和11. 73 mg·g-1,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4. 22%、40. 11%和31. 75%; 5种酚类化合物中,儿茶素含量的平均值最高(1. 39 mg·g-1),没食子酸含量的平均值最低(0. 09 mg·g-1),变异系数均在48%以上,以表儿茶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90. 26%);总酚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平均值分别为249. 61和207. 77μmol·g-1,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4. 14%和34. 80%。排序结果显示:供试76株单株具有不同的优势特征,且各指标排名前10的单株均不相同。其中,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外,70号单株种仁的其他9个指标均排名前3,其中5个指标排名第1; 30号和29号单株也有6个酚类成分含量指标排名前6; 62号、69号和34号单株的2个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排名前1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外,其他7个酚类成分含量与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着(P<0. 01)正相关,而果实性状指标与总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总体上无显着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单株种仁中酚类成分含量与总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且不同单株种仁中各指标差异明显。根据各单株的优势特征和不同的选育目标,建议将70号单株作为高酚类含量和高抗氧化能力的双优单株,30号和29号单株可作为高酚类含量的优选单株,62号、69号和34号单株可作为高抗氧化能力的优选单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株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杜尚广,余波.互叶白千层优株筛选及丛生芽诱导培养[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罗会婷,许梦洋,贾晓东,翟敏,李永荣.薄壳山核桃种仁中酚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分析及优株筛选[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

[3].王绪春.扁桃实生优株的筛选[D].塔里木大学.2018

[4].卢江泽,袁德义,肖诗鑫,邹锋,李建中.锥栗不同种源优株种仁褐变差异性分析及评价筛选[J].果树学报.2018

[5].杜天宇,胡去非,王相媛,白茹雪,赵宝伟.核桃坚果主成分分析及优株筛选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叶霜.黄果柑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优株筛选中的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7

[7].周富强.河南省汝州市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及优株筛选[D].河南农业大学.2016

[8].潘杰,王佳巍,崔杰.紫绒与萱草杂交F1代优株的筛选[J].防护林科技.2014

[9].许杉杉.枣实生后代短枝型筛选及初选优株主要性状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

[10].李荣华.枳优株筛选及柑橘育苗基质和容器的改良[D].湖南农业大学.2014

标签:;  ;  ;  ;  

优株筛选论文-杜尚广,余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