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期恶性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期实体恶性肿瘤,叁线及以上,阿帕替尼,临床疗效
晚期恶性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张轼[1](2019)在《阿帕替尼治疗叁线及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阿帕替尼在叁线及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叁线及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86例,以抽签法分成A、B 2组各43例。2组均实行常规治疗,同时A组加用利用阿帕替尼。分析2组的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8.84%,比B组的30.23%高(P<0.05)。A组的住院时间为(25.97±5.28)d,比B组的(36.78±5.41)d短(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比B组的34.88%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利用阿帕替尼对叁线及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且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建议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徐翠芳,翟艳慧,张崇阳[2](2019)在《姑息性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姑息性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和研究组(接受姑息性干预),每组34例。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FACT-G)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FACT-G量表的功能、情感、生理和社会/家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SCL-90量表恐怖、敌对、焦虑、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躯体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CFS量表的认知、情感、躯体疲乏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姑息性干预可明显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2期)
田欣,吴荣,张振勇[3](2019)在《脾多肽在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同步放射化学治疗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脾多肽联合同步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86例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2组患者均行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脾多肽。评价全部患者的疗效、相关反应以及免疫情况。结果 8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4.8%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0,P> 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放疗后观察组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脾多肽,可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魏丽[4](2019)在《耳穴按压对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耳穴按压对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晚期癌症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自由、均匀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予以中医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耳穴按压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社会功能障碍和影响日常活动评分和干预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社会功能障碍和影响日常活动评分显着高于干预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低于干预组满意度,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按压对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大,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程薇,陈敏华,刘海辉[5](2019)在《心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进行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9期)
谢明君,姜劼琳,葛来安[6](2019)在《健脾和胃行气法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脾虚气滞型)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和胃行气法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2017年10月因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脾虚气滞型)于本院行化疗干预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脾和胃行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脘腹不适、口淡无味和食欲下降各项症状积分,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水平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脘腹不适、口淡无味和食欲下降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脘腹不适、口淡无味、食欲下降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ALB和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B和TP水平较化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ALB和TP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行气法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显着,且可提高化疗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9期)
张建波[7](2019)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接收的晚期(III期/IV期)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其实际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强其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显着提高其疗效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80期)
唐冠豪,苏丽,李平[8](2019)在《基于“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理念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平认为元气化生异常、正气亏虚、瘤毒内生、络脉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基于对肿瘤发生发展传变的认识,其提出"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治疗恶性肿瘤,即通过稳定元气化生的环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结合各种清瘤毒治疗手段,调节肿瘤患者络脉瘀滞或过度增殖的病理状态,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贾兰云[9](2019)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分析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5例,实施临终关怀护理),观察并比较这两种护理方法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方面的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着较好的影响,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贺茹,李津[10](2019)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在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况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西安航天医院肿瘤内科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疼痛情况及患者家属不良情绪情况。结果: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疼痛改善情况,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疼痛,舒缓患者家属紧张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9期)
晚期恶性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姑息性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和研究组(接受姑息性干预),每组34例。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FACT-G)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FACT-G量表的功能、情感、生理和社会/家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SCL-90量表恐怖、敌对、焦虑、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躯体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CFS量表的认知、情感、躯体疲乏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姑息性干预可明显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期恶性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张轼.阿帕替尼治疗叁线及以上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徐翠芳,翟艳慧,张崇阳.姑息性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9
[3].田欣,吴荣,张振勇.脾多肽在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同步放射化学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
[4].魏丽.耳穴按压对晚期恶性肿瘤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19
[5].程薇,陈敏华,刘海辉.心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的改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9
[6].谢明君,姜劼琳,葛来安.健脾和胃行气法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脾虚气滞型)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
[7].张建波.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8].唐冠豪,苏丽,李平.基于“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理念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探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贾兰云.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10].贺茹,李津.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探讨[J].名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