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麒麟区第七中学655000)
摘要:“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学理念,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是课堂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这种浪费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战场,这个战场的胜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低效、无效教学的困境,就必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从“主体空间”“开放空间”“诗意空间”的营造来谈谈对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有效教学中学语文教学主体空间开放空间诗意空间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1-051-02
一.营造一个主体空间——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认为,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正如马斯洛所说的“我们不仅要看到人是什么,而且也应看到人可以成为什么;不仅要看到人的表面和现状,而且也看到人的潜能和内在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因此,给学生一个主体空间,帮助学生“自我实现”,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元素之一。
给学生一个主体空间,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学生,尊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老师要舍得“放手”,作为学生亲密的“合作伙伴”,让学生练就“觅食”的本领,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镣铐中,语文沉重的叹息就在于老师对学生的牢牢“牵手”,生怕一松手,学生便会跌入茫茫人海中找不着北,生怕这里丢分那里丢分,以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语文课上,“睡到一片”的情景时有发生。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自己作为教学对话中平等的首席,从教材的需要出发,与学生一起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参与教学活动的构想和设计,努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例如教学课程中,中外小说作品所选的作品,篇幅不是很长,但节选很多。要了解作品的主题就要了解整部小说,在这个快餐文化的年代,要学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阅读长篇累牍的文学作品,已经是高难度的挑战,更何况所选篇章,年代久远。所以,如果我们按传统的“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篇章结构——技巧分析”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那教师只能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之中自得其乐,学生只能靠边站。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所以,这种主动性就是有效教学的“点金术”,即便是智力平常的孩子,一旦给他主动探索、寻求答案的平台,他们就有可能自我实现。正所谓“君子深造以道,欲自得之也”。因此,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我打破了教师话语的独霸权,下放自己对教材的决定权,我征询学生的意见,虚心请教他们对于小说选读,如何去学才更有趣更有效?习惯了被“奴役”的学生没想到能“翻身解放”,他们沉睡的心灵被激活了,纷纷提出了处理教材的建议、方法,从个人建议到集体商讨到最终定案,我都让学生有了一个深度参与教学设计的机会。他们认为篇幅虽短、内容相对还略知,所以教学应该遵循“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原则,不要让“战线”拉得太长。我采纳了学生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每课我只设计一个重点探究的问题集中火力“突破”,并把封闭的教室“搬到”了多媒室,借助网络的资源优势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重点知识的讲授,又可以在无限的网络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多“非重点”问题,而且师生都处在一个愉悦的教学空间中互动互进,可谓一箭三雕!
杜威曾说,“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的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所以,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主要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二.营造一个开放空间——成为“智慧生成”的殿堂
钱理群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讲到,阅读语文高考试卷很吃力,要弄懂语文题目就更艰难,有些甚至还弄不懂。他感慨地说这些标准化的考题“形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力,要把我的思维强行纳入某一种固定的、不可置疑的、刚性的模式中,进而控制我的心灵”。确实,正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树立了一个如此刚性模式的地标,所以,语文课堂空间往往“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学生在这“弹丸之地”徒然作“困兽之斗”,我们在一种预设的、规范的文化范式中,强制性地将学生的思想与意志固定在一种既定模式,语文课堂只有认同、服从以及全盘接受,只有单一的传输。当然,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在素质与应试的夹缝中,我们的课堂似乎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痕迹,甚至有了热热闹闹的活动,满堂哄哄的提问。这表面上动起来了,可是骨子里还是封闭的思维,封闭的模式,当学生还是在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标准答案中游走,这样就无法真正放飞学生的思想,这样的课堂就不算是开放的课堂,也就无法谈得上课堂的有效性了。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语文学习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模糊而不确定的。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是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场所,是课内、课外双翼并举的自由飞翔,是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的华美乐章。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要给学生一颗兼容并包的开放之心,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舞台上跳出独特的华尔兹。在尊重学生天性的前提下,我们让目标、管理、互动、讲授、提问、策略等方面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使得课堂有效地链接生活,链接社会,只有这样,课堂才能不断地生成智慧,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张力。例如,在讲授《〈宽容〉序言》时,我提出,在人类历史上,由于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差异,阶级的矛盾等等,对同一问题,会带来种种不同的理解,面对与你不同的思想、观点和认识是应该宽容?还是不应该宽容?在讲授《师说》时,我将韩愈的观点与孟子的“人之所恶,在好为人师”做比较,让学生自由选择。在讲授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我让学生谈阅读是咬文嚼字好,还是不求甚解好。在讨论之中,学生思维活跃,论辩非赏激烈。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目标明确,学生乐于参与,效果很好。“理越辩越明”,设计这样的讨论,目的不在于要统一看法,倒是有意要引起争论,以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与阐述论辩的能力。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不可轻易肯定或否定某种观点。通过“无主论坛”的形式,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从而让答案更显丰富多彩。有些问题堂上师生争持不下,我也不“倚老卖老”,而是课后去寻找更有力的证据,力求印证自己的观点。答案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无围墙”的课堂上,能够各抒性灵,能够学会质疑,能够深思与探寻,能够让作者和学生、编者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实现多方对话,做知识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所以,语文课堂理应摒弃教师的权威性、教材的唯一性和学生的服从性这种圈养做法,打开语文教学的大门,创设一个无障碍的通道,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翱翔,让语文课堂成为“智慧生成”的殿堂。这样的课堂不就是一个有效的课堂吗?
三.营造一个诗意空间——建立亮丽的“精神底色”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诗云:“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这句话经海德格尔的哲学提升,已经成为绝世佳句。语文的有效教学,应该是诗意的教学,“诗意并不飞翔凌越大地之上以逃避大地的羁绊,盘旋其上”。正是诗意,让语文回到大地,让师生属于大地,并因此而安居。
以往的语文课堂,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语文的教育往往充当了政治的话筒,统一规范的话语成了语文课堂的公语。余秋雨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的散文风格,成了老师讲授《都江堰》的风向标,冰清玉洁的李冰是老师翻来覆去讴歌的人物,而那灵动生气的400字写景文字,则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就如优美的《雨霖铃》《再别康桥》也能讲出“革命”的味道来。本来这些优美的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涤荡。可是,沉重枯燥的说教,却让学生饱受精神折磨、心灵禁锢,他们也就只能在沉默中灭亡,哪有效果可言?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诗意教学,是充满“诗性”的教学,如果说人文性是教育的共性的话,那么,“诗性”则是语文教育的特性,任何一门学科不可能像文学教育那样,能“如此感性而有深刻地将高尚、纯洁的情感植入人的心灵”。语文教学就应担负起诗意人生的教育使命,给学生建立一种亮丽的“精神底色”。
当然,给学生一个诗意的空间,作为老师就应该是充满诗意。我们的诗意源于我们深厚的文化内涵,讲到孔子,我们不忘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讲到魏晋风度,我们侃起竹林七贤;讲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我们拈来山西应县木塔;讲到“进化论”,我们也可以侃到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另外两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可以说,高屋建瓴的气度,侃侃而谈的内蕴,左右逢源的潇洒,信手拈来的从容……这一切,都会让学生受到浓郁的诗意熏陶与感染,让学生在“流觞曲水”中抒襟展怀,在“一蓑烟雨”中信步人生……我们诗意也源于我们对教材的诗意处理,我们可以大胆地把一些枯燥的篇章删去,一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删去,一些躲在阁楼里浅唱低吟的文章删去,换上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甚至换上自己或学生发表的时文。《青年文摘》《读者》《格言》等刊物常有一些贴近生活、动人动情的美文,这些鲜活的素材,富有饱涨生命力的时文,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拿来“奇文共欣赏”,进而“疑义相与析”呢?这样,我们可以远离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文”,让师生都可以共同含英咀华,那么,语文也就变得“浪漫”而又“理想”起来了。语文教学舍弃了诗意,那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苍白孱弱的面貌。“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滋润性灵,怡养品德,升华人生,既是语文教学的诗意追求,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皈依!
总之,营造一个空间,让语文教学用诗意引领,让语文教学走出“陋室”,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放飞心灵的休憩地,让语文能真正走出低效、无效的困境!
主要参考文献:
1、《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刘永康主编)
2、《语文教育观新建构》(曹明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