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标志物论文-王伟

蛋白质标志物论文-王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质标志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PDMS蛋白芯片,肿瘤标志物,CD20,SELEX

蛋白质标志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9)在《蛋白质芯片在肿瘤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以及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0/486的ssDNA适配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肿瘤的快速筛查和治疗是当前医学界的难题,本研究旨在利用高灵敏度化学发光蛋白质芯片技术(iPDMS蛋白芯片),实现对低丰度的多种肿瘤相关标记物的高效筛选。分析筛选所得到的多种肿瘤相关性标志物,选择其中在8种常见肿瘤细胞中差异表达的CD20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和筛选CD20核酸适配体,探讨其检测肿瘤作用,为进一步利用CD20适配体在临床肿瘤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1.iPDMS芯片的制备和检测:在传统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中加入带烯烃末端的、表面引发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并通过热交联(硅氢键键合)固定到PDMS的叁维结构中,得到一种新的材料即改性硅胶iPDMS。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SI-ATRP)从活性引发位点处合成poly(OEGMA)高分子刷,即能得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iPDMS材料,利用喷点打印技术将肿瘤相关的抗原高通打印于芯片的特定区域,并组装成48孔的iPDMS芯片微孔板。应用iPDMS芯片对1152例临床常见肿瘤患者和192例体检健康者进行了两轮芯片筛查,检测血清样本的肿瘤相关的自身抗体。2.CD20核酸适配体的筛选:通过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获得特异性和高亲合力结合肿瘤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20)主要膜外区和胞质区片段CD20/486的ssDNA适配体(apatmers),检测和分析所筛选的CD20/486适配体的序列和构象;适配体与靶分子的结合能力以及病理组化染色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利用CD20/487适配体在临床肿瘤靶向治疗和诊断奠定基础。本研究先在基因库中查找到人源的CD20基因全序列,找到包括全部膜外区序列的近C端486bp的核苷酸序列,根据密码子简并性将部分密码子进行修改,使之能在原核中表达,再将CD20/486构建到pGEX-4T中,融合表达GST-CD20/486蛋白。运用SELEX技术对融合表达的GST-CD20/486蛋白进行筛选,并用GST蛋白进行反筛。实验首先构建一个长度为80bp含有40个随机序列的单链DNA(ssDNA)文库,PCR扩增为双链DNA(dsDNA)随机文库后,作为初始模板保存,用不对称PCR扩增出每轮筛选的ssDNA随机库作为下一轮筛选适配体库。经10轮筛选后,将ssDNA扩增成dsDNA,连接到T载体上,测序后利用DNAMAN软件对所测定的序列进行序列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分析及同源性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单适配体与纯化的GST-CD20/486蛋白结合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单适配体与GST-CD20/486蛋白的亲和力。将亲和力最大的适配体用生物素标记后,用于临床肿瘤病理标本组化染色,用SABC试剂显色,同时做常规HE染色作为对照,确定筛选所得到的适配体用于肿瘤诊断的效果。结果:1.建立了用于肿瘤筛查的iPDMS芯片技术方法,检测1152例临床确诊的肿瘤样本,研究发现CD20、VEGF1、VEGF121和VEGF在常见8种肿瘤患者(乳腺癌、肺癌、直结肠癌、胃癌、肝癌、白血病、卵巢癌和淋巴瘤)中差异表达,血清中VEGF1、VEGF121和VEGF对应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体检健康对照组,抗CD20抗体水平明显低于体检健康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CD20蛋白C端486bp基因修改后,成功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出GST-CD20/486蛋白,并利用SELEX技术筛选得到特异性结合CD20/486的适配体。将第10轮筛选得到的适配体克隆到T载体得到22个单克隆的测序结果,命名为SW1至SW22,其中单适配体SW11表现出与CD20/486蛋白最强的的结合能力,解离常数(Kd)为28±6nM。3.生物素标记的单适配体SW11能与肿瘤病理切片中的肿瘤细胞CD20结合,CD20适配体在常见肿瘤中免疫组化结果阳性。结论:1.成功构建了一种化学发光标记的iPDMS蛋白芯片,可用于肿瘤相关的抗体或自身抗体的筛查。本研究在常见肿瘤筛查得到的CD20抗体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机理分析提供切入点。2.本研究成功应用SELEX技术筛选得到与GST-CD20/486蛋白特异性结合的ssDNA适配体SW11,有望作为肿瘤检测的新型诊断试剂,并且为进一步进行临床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12-02)

王新贤,殷海波,姜泉,焦娟[2](2019)在《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证血清标志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瘀阻证差异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证候机制及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以RA湿热瘀阻证与RA非湿热瘀阻证以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收集血清标本,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进行定量标记,再以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MS)进行分析检测。所得质谱数据选用Thermo Proteome Discoverer 2.1软件进行蛋白的检索和鉴定,并以Western Blot对筛选蛋白进行验证。结果共得出RA湿热瘀阻证差异蛋白72个,其中上调蛋白25个,下调蛋白47个,RA非湿热瘀阻证中得出上调差异蛋白1个,下调蛋白11个。湿热瘀阻证上调蛋白中有6个蛋白(SAA1、AGP1、HP、AGP2、SAA4、CRP)表达与急性期炎症直接相关;有3个蛋白(ACTB、FGA、FGG)表达与血小板聚集、凝血、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相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湿热瘀阻证组差异蛋白富亮氨酸α2糖蛋白(LRG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湿热瘀阻证组比较,湿热瘀阻证组LRG1蛋白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湿热瘀阻证与疾病的活动性存在重要联系。LRG1蛋白可作为RA湿热瘀阻证血清学标志物的价值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覃保瑜,刘红,黄鸿,姚彦冰,方丹[3](2019)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选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标志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选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尿蛋白标志物。方法将1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成模前、成模后1周、成模后24周分别设为非糖尿病(ND)期、正常白蛋白尿(NA)期、微量白蛋白尿(MA)期,收集各期尿液标本。将尿标本超滤离心和浓缩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粗分离尿样品的蛋白,行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以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尿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感兴趣的尿蛋白作确认。对比MA期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光镜下肾组织结构。结果与NA期比较,MA期表达显着上调的蛋白质共15个,表达显着下调的蛋白质共12个。选取尿胎球蛋白A进行确认,糖尿病大鼠MA期的尿胎球蛋白A/尿肌酐水平均高于NA期、ND期(均P<0.05)。光镜下MA期大鼠肾组织呈早期DN病理改变。结论应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可筛选出早期DN大鼠的差异表达尿蛋白,其中尿胎球蛋白A或可作为早期DN的诊断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安东,袁正伟[4](2019)在《差异蛋白质组学在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筛选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差异蛋白质组定量分析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自动化、高通量及高敏感性等特点,可用于复杂样本的检测,并且对生物体液样品的需要量较少,可以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初期检测出新的标志物。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已将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筛查研究,为神经系统肿瘤、神经退行性变、颅脑缺血损伤、神经发育畸形等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靶标的选择提供了候选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赵伟博[5](2019)在《基于非标记蛋白质组学不同淋巴结状态乳腺癌预后的候选血浆生物标志物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淋巴结状态是浸润性乳腺癌总体生存的重要预测因子。然而,仅在约一半的HER2阳性患者中检测到淋巴结受累。由于淋巴结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差且复发风险较高因此我们拟通过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探寻HER2阳性浸润性乳腺癌小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标志物。方法:应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方法来构建10名HER2阳性小肿瘤(<2cm)乳腺癌患者(5名淋巴结转移患者与5名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浆蛋白质组。通过将不同样品的蛋白质肽段化,通过独特肽段鉴定蛋白质。对比人类血浆深层蛋白质数据库及FDA认证蛋白质,同时进行显着差异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KEGG分析。最后Western bloting验证差异蛋白。结果:筛选出388种差异蛋白质,进一步按照差异倍数log_2 Fold Change>1.5,p<0.05标准筛选出33种差异表达蛋白质。蛋白互作网路分析显示23种蛋白质参与,其中有15个蛋白质在淋巴结转移数目升高样本中表达升高,8个蛋白质表达降低,并且这些蛋白质与免疫调节、补体激活、乳腺疾病、癌症通路以及淋巴结形态、淋巴结转移相关。进行GO分析、KEGG分析显示,显着差异蛋白主要与补体激活、免疫激活、酶的活性、细胞内外交换方面的功能相关。通过Western bloting验证表示FBLN5、RARB表达中淋巴结转移组均高于未转移组,WB结果与蛋白质组实验结果一致。结论:经Western bloting验证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具有可信性。HER2阳性乳腺癌小肿瘤淋巴结转移与免疫调节及补体途径激活有相关性。FBLN5对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增殖和转移产生影响。PLG/PLA系统较为复杂,PLG在HER2阳性乳腺癌小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作用需要在PLG/PLA系统中进一步研究。RARB与淋巴结形态、肿瘤通路、免疫调节、乳腺疾病均有相关性。上述蛋白应该与现有检测的手段结合,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实验验证其作为淋巴结转移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徐开琨,韩明飞,黄传玺,常乘,朱云平[6](2019)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特征选择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以及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学算法的发展,以疾病研究为主要目的之一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正快速推进。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在疾病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发现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领域。特征选择与机器学习对于解决蛋白质组数据"高维度"及"稀疏性"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因而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发现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中。文中主要阐述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策略以及其中特征选择与机器学习方法的原理、应用实例和适用范围,并讨论深度学习方法在本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局限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霞,孙长青,吴红星,宋雷,赵志云[7](2019)在《尿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处于上升阶段,因此筛选出新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传统上,血液一直是研究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来源。近年来,随着尿蛋白质组学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尿液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来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定义新的用于预测、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并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靶点。该综述介绍了当前尿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和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尿液中特征性标志物研究的主要发现。(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尹树君,金琦智,马玉靖,汪旭,董科[8](2019)在《原发性肝癌血清蛋白质标志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肝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诊断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肝癌血清标志物被不断发现,这也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中血清蛋白质标志物(Serum protein markers)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全面阐述了原发性肝癌血清蛋白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徐建新,吕胜启,朱涛,方登攀[9](2019)在《应用蛋白质芯片CM10检测弱精子症患者精浆标志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的相关性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45例弱精子症男性患者和38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精液样本,离心获得精浆,运用CM10芯片结合蛋白组学技术对两组精浆样本进行检测,筛查蛋白质峰,经过归一化处理,比较两组间蛋白质图谱表达差异。结果在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50000Da范围内,CM10蛋白质芯片上共检测到118种有差异的蛋白峰,其中4种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子症组较正常生育男性精浆蛋白质相比,弱精子症组有2处蛋白峰表达降低(P<0.05),其蛋白质质荷比(M/Z)为6811.14、15520.4;弱精子症组较正常组有2处蛋白峰表达增高,M/Z为2760.30、14772.0。结论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差异蛋白质的发现,其含量变化对探究弱精子症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男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史佳楠,杜铁民,陈悦,周艳,杨亚茹[10](2018)在《缺氮介导的莱茵衣藻油脂合成过程的内参及标志物蛋白质的筛选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藻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生物能源原料之一,了解油脂合成机理、提升油脂合成的效率是重要的生物学问题.莱茵衣藻缺氮胁迫是油脂合成机理研究的模式系统,组学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针对莱茵衣藻缺氮介导的油脂合成过程的内参及标志物蛋白质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对莱茵衣藻进行了对照和缺氮胁迫培养,比较了多个时间点(0、1、2、4和6d)在2种处理条件下的培养物表型、细胞密度、油脂含量以及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等特征.结果显示:莱茵衣藻细胞在受到缺氮胁迫后表现为培养物颜色由绿变黄;A750和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细胞生长趋于停滞;尼罗红染色定量实验鉴定到油脂含量的显着升高;考马斯亮蓝染色实验检测到总蛋白质含量降低.以20个莱茵衣藻蛋白质为候选,利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检测了其在不同处理和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特征变化,通过计算总蛋白质和候选蛋白质含量的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CC)筛选了莱茵衣藻缺氮胁迫的内参蛋白质,发现Histone H3、 RBCL(ribulose-1, 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和BCR1(biotin carboxylase,ACCase complex 1)在对照和缺氮胁迫条件下均与总蛋白质含量变化呈现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所以被选作内参蛋白质.进而通过比较候选蛋白质的平均相对倍率变化(average relative fold change, ARF),鉴定了莱茵衣藻缺氮胁迫的标志物蛋白质,发现ATPs-β(ATP synthase CF1beta subunit)、 GAP2(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atase 2)和RMT1(rubisco large subunit N-methyltransferase 1)蛋白质的ARF值分别为180.59、52.90和12.48,明显高出其他蛋白质,由此把它们选做缺氮胁迫的标志物蛋白质.接下来,对缺氮胁迫早期(0、2、4、8、12、18、24和48 h)的样品进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发现可检测的ATPs-β、GAP2和RMT1的缺氮诱导条带出现的时间分别是8、18和12 h.综上可以认为,在所有候选蛋白质中,ATPs-β是出现最早且变化幅度最大的缺氮处理标志物蛋白质.本研究鉴定的内参和标志物蛋白质对了解缺氮应答及油脂合成机理会有所帮助,所积累的蛋白质表达信息可供研究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期刊2018年12期)

蛋白质标志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瘀阻证差异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证候机制及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以RA湿热瘀阻证与RA非湿热瘀阻证以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收集血清标本,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进行定量标记,再以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MS)进行分析检测。所得质谱数据选用Thermo Proteome Discoverer 2.1软件进行蛋白的检索和鉴定,并以Western Blot对筛选蛋白进行验证。结果共得出RA湿热瘀阻证差异蛋白72个,其中上调蛋白25个,下调蛋白47个,RA非湿热瘀阻证中得出上调差异蛋白1个,下调蛋白11个。湿热瘀阻证上调蛋白中有6个蛋白(SAA1、AGP1、HP、AGP2、SAA4、CRP)表达与急性期炎症直接相关;有3个蛋白(ACTB、FGA、FGG)表达与血小板聚集、凝血、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相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湿热瘀阻证组差异蛋白富亮氨酸α2糖蛋白(LRG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湿热瘀阻证组比较,湿热瘀阻证组LRG1蛋白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湿热瘀阻证与疾病的活动性存在重要联系。LRG1蛋白可作为RA湿热瘀阻证血清学标志物的价值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质标志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蛋白质芯片在肿瘤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以及利用SELEX技术筛选CD20/486的ssDNA适配体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2].王新贤,殷海波,姜泉,焦娟.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证血清标志物[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覃保瑜,刘红,黄鸿,姚彦冰,方丹.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选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标志物[J].广西医学.2019

[4].安东,袁正伟.差异蛋白质组学在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筛选中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

[5].赵伟博.基于非标记蛋白质组学不同淋巴结状态乳腺癌预后的候选血浆生物标志物筛选[D].江南大学.2019

[6].徐开琨,韩明飞,黄传玺,常乘,朱云平.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特征选择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9

[7].张霞,孙长青,吴红星,宋雷,赵志云.尿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

[8].尹树君,金琦智,马玉靖,汪旭,董科.原发性肝癌血清蛋白质标志物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9].徐建新,吕胜启,朱涛,方登攀.应用蛋白质芯片CM10检测弱精子症患者精浆标志物[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9

[10].史佳楠,杜铁民,陈悦,周艳,杨亚茹.缺氮介导的莱茵衣藻油脂合成过程的内参及标志物蛋白质的筛选鉴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8

标签:;  ;  ;  ;  

蛋白质标志物论文-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