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测绘专业学生能力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姚国标,满孝成,郭秋英,桑文刚,任晓芳,马东岭,张国建,刘耀辉[1](2022)在《测绘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转型升级研究》文中提出面向"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新型测绘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问题,以山东省测绘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方式进行创新能力现状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测绘类高校研究生培养新思路。文中提出建立多学科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激发研究潜力;构建以高水平成果为导向的多层次代表作考核评价体系,并整合跨校优势特色科研平台;建立产学研融合培养新机制,从而为测绘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转型升级探索一种可行策略。
田劲松[2](2021)在《基于学科竞赛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安徽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三四三"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不同类型的学科技能竞赛为载体,借助数字测图、测绘程序设计、导线与水准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等创新实践平台,重点优化设计数字地形测量学实践教学、测绘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和GIS应用与开发实践教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基于学科竞赛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体系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其他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周亮,王文达,刘涛,张黎明,李晓恩,唐建军[3](2021)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需求的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文中指出探索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切实满足行业高素质人才需求、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测绘学科为例,对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1)系统剖析兰州交通大学测绘类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置、跨度6年的应届毕业生生源及就业流向趋势,总结了现有条件下人才培养的不足与局限; 2)针对上述问题,尝试构建5个"3"模式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与示范中心建设、多层次学科技能竞赛体系与专业认证、国际视野引导四个专业建设的发展模式,力求培养学生专业方面的通识能力、就业渠道及行业方面扩展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 3)立足扎根西部和面向铁路交通行业特色办学背景,力图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期为"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保障。
王本寰[4](2020)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产业转型结构的升级,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方向快速发展。加工制造产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给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中职学校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贴近现代企业岗位能力实际需求,培养满足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机械制图》作为加工制造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核心地位。《机械制图》通过图样准确表达工程零件、机械设备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重要技术手段,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但是,由于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存在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脱离企业实际需要,忽视学生心智认知与实践经验,过分强调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忽视工程实践的训练操作,教师照本宣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空间想象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实践能力缺乏有效训练,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满足不了新时代智能制造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对机械设计加工类人才能力的新需求,本文提出将三维CAD技术融入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新型融合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将原有基于二维设计思想的传统《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CAD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机融合重组及优化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需求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本论文从中职学生的心智规律和经验水平入手,改变先从画法几何到三视图,由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图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学生经验世界的生活案例,顺应中职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时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三维CAD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构建工作过程,帮助学生容易实现“由物得图”、“由图想物”的思维转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变学生不愿思考、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满足企业需求的具备读图、制图能力的新型技能人才。
汤俊[5](2020)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教育认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是保证和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如何制定适合本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问题。结合华东交通大学办学定位,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探索,旨在提高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陈允芳,刘尚国,石波,成枢[6](2020)在《多措并举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探讨》文中提出测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教学理论、理念和方法、手段层出不穷,测绘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从注册测绘师制度到测绘工程专业认证,从慕课和翻转课堂到在线课程建设,从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到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和论文竞赛,分析测绘行业发展趋势对专业教学的引导、推动和冲击,探讨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的在线课程建设以及测绘学科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多措并举培养测绘专业人才。
陈爱梅,韩丽,韩毓[7](2020)在《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确立西南林业大学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构建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既满足当前测绘学科发展的需要,又激发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对一线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施鑫煜[8](2020)在《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文化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处于开放环境下的大学生,还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又囿于自身社会阅历浅薄、认知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等因素,在面对大量的思想文化信息时,很难进行是非分辨并做出正确的取舍,在面临社会困境时,甚至放弃政治原则。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突破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跨学科壁垒,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建立国家自豪感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当前高等教育最为迫切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对比法。从文献研究基础理论、理念和方法开始创新思考,构建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为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甬舟两地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并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运用OBE理念反向设计原则,按照反向顺序依次确定课程目标和能力指标点,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项目与内容;开展融入思政元素的机械制图教学案例设计与教学实施,并制定体现思政教学目标的课程评价方案,实现机械制图课程思政;运用实验对比法,整理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相关数据,显示本研究教学改革对实现价值引领,提高专业成绩有一定效果。本文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为研究本体,运用OBE理念的反向设计,将思政元素和知识技能元素相互渗透,形成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推动机械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政治素养方面同时养成,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圈,能够为其他课程的同类改革研究提供参照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笑悦[9](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王中元[10](2020)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测绘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卓工计划"是为了加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项目的重点内容。因此,相应的对测绘工程提出了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而硕士是高级人才,也是国家的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卓工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出高校怎样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硕士,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计划提出一点参考意见。
二、提高测绘专业学生能力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测绘专业学生能力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测绘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测绘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调研 |
2 测绘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 |
3 测绘类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 |
4 结束语 |
(2)基于学科竞赛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四三”实践教学体系 |
(一)“三”———三类学科竞赛载体 |
1. 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 |
2. 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竞赛 |
3. 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 |
(二)“四”———四类创新实践平台 |
1. 数字测图创新实践 |
2. 测绘程序设计创新实践 |
3. 水准与导线测量创新实践 |
4. GIS应用技能创新实践 |
(三)“三”———三类实践教学优化设计 |
1.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
2. 测绘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
3. GIS应用与开发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
二、实践教学效果 |
(一)学科竞赛成绩硕果累累 |
(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绩喜人 |
(三)学生就业与考研升学稳步提升 |
三、结束语 |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需求的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2 培养特点与问题分析 |
2.1 测绘类课程设计特点 |
2.2 测绘人才就业空间特征 |
3 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
3.1 构建5个“3”模式教学体系 |
3.2 实践/实习教学及示范中心建设 |
3.3 多层次学科技能竞赛体系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3.4 国际视野与价值观培养 |
4 结束语 |
(4)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机械制图 |
二、三维CAD |
三、融合式教学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4MAT教学模式 |
第三章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与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 |
一、培养机械类人才技能的支撑作用 |
二、在课程体系中发挥桥梁的作用 |
第二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 |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
三、教学过程欠缺对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
四、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
五、教学评价忽视学生的差异发展 |
第四章 《机械制图》融入三维CAD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 |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意义 |
一、助推教学模式创新 |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
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 |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可行性 |
一、三维CAD软件简洁、高效、易学 |
二、融入三维CAD技术符合学科知识逻辑性 |
三、融入三维CAD技术可实现知识结构转换 |
第五章 《机械制图》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 |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
二、机械制图为主,三维CAD为辅 |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方法 |
一、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二、丰富教学手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演示法 |
四、转变教学思维——引入三维建模思维 |
五、创新教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
第六章 《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 CAD 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 |
第一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教学实践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效果 |
四、教学反思 |
第二节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实施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效果 |
四、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问卷提纲 |
附录三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设计 |
附录四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设计 |
附录五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六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效果访谈提纲 |
致谢 |
(5)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
2.1 改革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
2.2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课程建设 |
2.2.1 更新教学内容 |
2.2.2 改革教学方法 |
2.3 建立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
3 结束语 |
(6)多措并举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行业、专业及学科教学多措并举 |
2.1 测绘工程专业认证与注册测绘师制度 |
2.2 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的在线课程建设 |
2.3 讲课竞赛、测量技能大赛与测绘科技论文竞赛 |
3 结束语 |
(7)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
5 结语 |
(8)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课程思政国外现状:德育形式多样和德育内容渗透性 |
1.2.2 课程思政国内现状: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
1.2.3 启示与借鉴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及概念间的学理关系 |
1.4.1 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的元素 |
1.4.2 机械制图: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1.4.3 课程思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
1.4.4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融入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
1.4.5 OBE理念:以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 |
第二章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的依据和基本策略 |
2.1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的依据 |
2.1.1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的学习设定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 |
2.1.2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的实践设定依据: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1.3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的目标设定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的基本策略:OBE反向设计思想 |
2.2.1 OBE反向设计思想 |
2.2.2 OBE反向设计步骤 |
2.3 OBE理念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原则和目标 |
2.3.1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原则 |
2.3.2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的目标 |
第三章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 |
3.1 甬舟两地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教学现状调查 |
3.1.1 甬舟两地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编制 |
3.1.2 甬舟两地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2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
3.2.1 课程思政概念不清,教学目标不明确 |
3.2.2 课程研究不足,教学资源缺乏 |
3.2.3 专业师资缺少,教学方法单一 |
3.2.4 管理保障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 |
3.3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3.3.1 对课程思政教育认识不足 |
3.3.2 政府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
3.3.3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不深入 |
第四章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施 |
4.1 OBE理念下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设计 |
4.1.1 明确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 |
4.1.2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
4.2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项目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
4.2.1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项目教学设计 |
4.2.2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项目教学实施 |
4.2.3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项目教学评价 |
第五章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效果分析 |
5.1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验 |
5.2 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验前数据分析 |
5.2.1 实验前调查问卷数据与分析 |
5.2.2 实验前机械制图摸底测试成绩与分析 |
5.3 思政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验后数据分析 |
5.3.1 实验后调查问卷数据与分析 |
5.3.2 实验后机械制图测试成绩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甬舟两地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学习状态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体会调查问卷 |
附录4:机械制图摸底测试 |
附录5:机械制图测试(部分)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测绘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一) 实验室建设滞后,设备落后 |
(二) 课程设置落后,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轨 |
(三) 教师队伍水平较低 |
二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
(一) 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
(二)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
三 “卓工”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
(一) 学思结合,改革培养模式 |
(二) 优化课程体系,紧跟专业发展前沿 |
(三) 强调基本理论与新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四) 突出个性培养,使学生多样化成才 |
(五) 校企合作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
(六) 完善教学管理组织,建立激励机制 |
四 结语 |
四、提高测绘专业学生能力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测绘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转型升级研究[J]. 姚国标,满孝成,郭秋英,桑文刚,任晓芳,马东岭,张国建,刘耀辉. 测绘工程, 2022
- [2]基于学科竞赛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田劲松. 高教学刊, 2021(24)
-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需求的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周亮,王文达,刘涛,张黎明,李晓恩,唐建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08)
- [4]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D]. 王本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5]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汤俊. 测绘工程, 2020(06)
- [6]多措并举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陈允芳,刘尚国,石波,成枢. 测绘技术装备, 2020(03)
- [7]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 陈爱梅,韩丽,韩毓.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12)
- [8]思政元素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D]. 施鑫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测绘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王中元. 教育现代化, 20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