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谐振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接触,超声谐振,测厚,快速傅里叶变换
谐振法论文文献综述
常俊杰,万陶磊,小仓幸夫[1](2019)在《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谐振法测厚》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谐振法测量结构厚度的方案,将空气耦合超声波发射到测试体后,对构件中反复迭加产生的谐振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求得频率,由频率与测试体厚度的关系式可以推算出测试体的厚度。从空气耦合探头向不同厚度的钢板发射超声波,通过谐振法对钢板进行了厚度测量,误差在0.2mm以内。结果表明,不同厚度的测试体产生谐振的频率是不同的,超声谐振法可以准确地检出表面不同形状的缺损厚度。(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9年05期)
陈伟,张凯,冯晓娟,林鸿,张金涛[2](2019)在《圆柱微波谐振法测量氩气折射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氩气等单原子气体的折射率,是检验量子力学从头算理论的重要参数。基于圆柱微波谐振法,精确测量了234~303 K、0~750 k Pa范围内氩气的折射率。测量了圆柱腔内不同压力下4种横磁(TM)模式的微波谐振频率,对谐振频率进行非理想因素修正后,结合真空下的微波谐振频率获得氩气的折射率。圆柱腔内微波谐振频率测量不确定度为2×10-8,4种模式获得的氩气折射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0-6。通过氩气的折射率计算获得了氩气的第一介电维里系数,与国际上已发表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建立的实验系统,后续可开展其他气体的折射率测量。(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鹏博[3](2018)在《基于混合谐振法的腔体滤波器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滤波器(Microwave Filter)是一种具有频率过滤作用的通讯设备器件,常被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然而随着高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时代对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有了更高的需求,特别是即将到来的5G无线通信时代,市场将对滤波器件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小型化、生产低成本化,同时还要求器件具备低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高带外抑制(Isolation)、高频率选择性和理想的矩形系数等优良性能。在现已成熟的微波滤波设计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在传输函数S_(21)中指定若干个传输零点,以此来提高滤波器通带的近端抑制和通带处的频率选择性,也时常采用提高谐振器品质因数(Quality factor)值的方法来减小滤波器的带内插入损耗,从而使滤波器性能更加理想。因此,本文综合了以上两种常见方法,通过仿真指定多个传输零点,用介质谐振器替代特定位置上的金属谐振器,从而仿真设计出一款金属与介质混合高性能腔体滤波器。本文具体工作内容简述如下:首先以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函数理论为基础,充分研究分析了滤波器预失真技术。推导出品质因数Q值与滤波特性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在等效电路层面上展开Q值与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矩形系数等之间的仿真研究。其次通过常规产生零点的拓扑结构CT(cascaded triplet)和CQ(cascaded quadruplet)的概括性仿真,得到使混合腔体滤波性能较优的介质谐振器排布规律。设计了一种混合耦合结构,解决了金属与介质之间因电磁场方向正交而无法正常实现耦合的问题,并用Y-矩阵法仿真得出了异腔耦合系数,从而实现了异腔之间的耦合。最终在同种指标下采用不同拓扑结构的方案设计,完成了全金属滤波器与叁种不同拓扑的混合滤波器之间的仿真,加工出整个腔体滤波器样机,并完成相应的调试和测试。得出零点腔的Q值对滤波性能影响最大,同时也验证了混合腔体滤波器的可行性及在滤波性能方面具有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崔劲,冯晓娟,林鸿,张金涛,宦可为[4](2018)在《单圆柱微波谐振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氩气的量子力学"从头算"理论和相关实验测量结果,基于圆柱微波谐振法建立了气体折射率热力学温度计实验系统,测量了253~303 K范围内的热力学温度。通过测量圆柱微波谐振腔内4个横磁模式的微波谐振频率,获得了氩气在700 kPa附近的气体折射率,不同微波模式得到的氩气折射率一致性优于1×10~(-8),进一步结合氩气的维里状态方程得到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T和ITS-90国际温标T_(90)差异不确定度为11.6 mK,与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的评估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来随着氩气理论计算和实验系统压力测量不确定度的深入研究,该方法测定热力学温度的不确定度会进一步改善。(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崔劲[5](2018)在《基于微波谐振法的气体折射率热力学温度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其量值被精确、稳定地复现,是保证在全球范围内温度测量一致和准确的前提。热力学温度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温度,但是由于其测量难度大,国际温度组织依据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制订了实用性的协议温标,也称国际温标。目前我们使用的是ITS90国际温标,国际温标是对热力学温度的逼近。然而,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开展的水叁相点比对中显示水中氢氧同位素丰度随着水源、蒸馏工艺过程不同会有明显差异,这导致复现水叁相点有可能偏移开尔文的定义值。因此在2005年,CIPM提议将热力学温度等基本单位定义在基本物理常数上,从而改变依赖实物基准的历史。微波谐振法是当前测量热力学温度最精确的方法之一。本文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计量实验室基准声学温度计的实验平台基础上,利用氩气的量子力学“从头算”理论和相关实验测量结果,建立了基于微波谐振法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气体折射率,通过温度与气体折射率的关系得到准确的热力学温度。建立了谐振腔主动控温方法,在实验测量的9小时内,谐振腔的温度稳定性达到±0.1 mK;建立了高纯气路系统,解决了测量过程中氩气污染的问题;改进了谐振腔压力测量方法,通过对氩气流量的控制实现了13小时内谐振腔内压力波动小于10 Pa。获得了汞叁相点到镓融化点温区内5个温度点的热力学温度T。通过测量圆柱微波谐振腔内4个横磁模式的微波谐振频率,获得了氩气在700 kPa附近的气体折射率,在不同微波模式得到的氩气折射率一致性优于1×10~(-8),进一步结合氩气的维里状态方程得到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T和ITS-90国际温标差异T_(90)差异不确定度为11.6 mK,与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的评估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来随着氩气理论计算结果不确定度的持续降低和实验系统压力测量不确定度的深入研究,该方法测定热力学温度的不确定度会进一步改善。(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陈亮亮[6](2017)在《材料复介电常数自由空间谐振法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在不同环境,不同应用背景下测量出微波材料复介电常数对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材料复介电常数测试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谐振法与网络参数法,本文利用自由空间谐振法对材料的复介电常数进行无损测试。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材料复介电常数测试的进展,对材料复介电常数测试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基于材料无损测试,分析出目前常用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自由空间谐振法这种新的测试方法。对于这种新的测试方法,首先从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出测试系统的场分布,然后根据谐振法的谐振条件,利用等效谐振腔思想,分析出该方法测量复介电常数的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接下来文章对系统所需关键器件进行设计,包括设计加工工作在X波段的点聚焦喇叭透镜天线,同轴到矩形波导转换接头的加工设计,矩形波导到圆波导转换接头的加工设计和耦合片耦合环等加工设计。最终,利用实验室已有设备,搭建出测试系统,编写测试算法,完成自由空间谐振法测试系统研制。同时,对于自由空间谐振法测试系统,通过移除耦合片即可实现终端短路法测试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损耗角正切值测试范围。对于自由空间谐振法测试系统,文章从定物理腔长与变物理腔长这两种方法出发,推导编写出两种情况下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通过对多种样品的测试,分析出测试误差,并对测试系统进行改进,最终实现本测试系统对材料复介电常数精确测试。本系统最终指标:测试频率:X波段测试范围:相对介电常数εr:1~10损耗角正切值tan δ: 0.005~0.5测试误差:介电常数:|Δεr/εr|≤5.0%损耗角正切:|Δ tan δε|≤20% tan δε+0.002(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31)
郑荣伟[7](2016)在《微波谐振法精密测量腔体热膨胀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无论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而基础的作用。热力学温度是系统物理真实的温度,但是由于其测量难度大,国际温度组织依据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制订了实用性的协议温标,也称国际温标。目前我们使用的是ITS90国际温标,国际温标是对热力学温度的逼近。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显示当前国际温标与最新的精密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呈现出了系统偏差,在部分温区,其偏差已经接近国际温标的不确定度,因此需要精确地测量热力学温度,为下一阶段温标的修订提供依据。声学共鸣法是当前测量热力学温度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在国际上被普遍应用。声学共鸣腔体的热膨胀是声学法测量热力学温度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之一,准确测量腔体热膨胀系数是实现热力学温度精确测量的必要前提。本文基于微波谐振法测量技术,利用微波谐振频率获得圆柱腔体尺寸和热膨胀系数的原理,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温声学温度计实验平台基础上,设计并加工了微波谐振腔体,包括高温微波电缆和天线,建立了耐温压力舱系统,搭建了精密恒温和控温系统,完善了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了新系统的温度稳定性,结果显示,谐振腔在一个微波谐振频率测量周期内(约20 min)的温度稳定性可达到±0.002℃,满足声学温度计测量需求。开展了温度从50℃~230℃圆柱形谐振腔腔体热膨胀系数实验研究。实验获得四个横磁(TM)微波模式的微波谐振频率,采用TM001模式获得腔体半径和径向热膨胀系数,采用TM101、TM201和TM301叁个TM模式获得了圆柱腔体的长度和轴向热膨胀系数。分析了叁个轴向微波谐振频率获得的热膨胀系数的一致性,相对标准偏差在-71×10以内,研究结果可以满足高温声学温度计测量的不确度要求。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为未来采用圆柱声学和微波谐振法测量高温热力学温度奠定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1)
王闯[8](2016)在《基于磁耦合谐振法的SCR系统尿素浓度在线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汽车发动机排放法规的要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用于消除发动机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xNO)。为了保证发动机在实际运行中排放达标,车载在线诊断(OBD)法规要求对尿素箱中溶液余量及其品质进行在线检测。目前的尿素溶液浓度检测一般都需要与尿素溶液直接接触,但是由于尿素溶液具有腐蚀、结晶等特性,目前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的问题,如对检测器腐蚀,降低检测的精度。基于此,本论文利用磁耦合谐振原理,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尿素溶液余量、浓度在线检测方法,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本论文从设计原理、仿真和试验叁个方面分别对检测方案进行了验证。首先,本文分析了尿素溶液的电磁特性,得出尿素溶液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均随尿素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电导率的变化率大于介电常数的电导率。因为尿素溶液的电导率较低以及考虑提高检测的敏感度问题,本文确定了通过测量溶液复介电常数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微扰特性,来检测尿素溶液余量;采用阻抗匹配的方法,通过测量溶液复介电常数对谐振腔阻抗特性的微扰特性,来检测尿素溶液品质的基本检测原理。基于以上基本检测原理,经过一轮线圈结构的改进,本文利用电磁场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对不同的检测线圈结构、检测性能以及检测敏感度进行了仿真研究,设计了尿素溶液液位和浓度在线检测的方案:通过采用线圈的自谐振频率的偏移量确定液位的变化,采用线圈回波损耗幅值(11S)的变化量确定溶液浓度的变化。为了提高11S幅值检测的敏感度,本文在检测线圈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驱动线圈,可以通过调节驱动线圈与检测线圈相对位置,实现检测线圈的阻抗匹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电磁信号强度,提高了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为了验证以上方案的合理性,本文搭建了相关方案的试验平台,利用网络分析仪试验测试了不同液位、溶液浓度下检测线圈的频率特性和11S幅值。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尿素溶液液位检测试验,当尿素溶液液位增加时,线圈自谐振频率降低,发生明显的偏移,最终趋于稳定,并且尿素溶液液位较低时,线圈自谐振频率变化比较敏感,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在趋势和数值上变化具有一致性;对于尿素溶液浓度检测试验,先对浓度为32.5%的尿素溶液进行阻抗匹配,当溶液浓度降低时,线圈11S幅值降低,并且11S幅值变化在尿素溶液浓度32.5%附近比较敏感,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在变化趋势上一致,从而验证了检测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常利坤[9](2016)在《位移变化量谐振法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航空发动机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叶尖位移变化量是发动机的重要参数,它对发动机的工作安全和性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叶尖位移变化量进行自动测试的研究,能为发动机设计的改进、最佳间隙的确定、发动机叶尖间隙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发动机故障预测等提供技术依据和基础。在本文中,分析了发动机叶尖位移变化量测试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列举了不同的位移变化量测试原理,并基于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本系统的测试要求,最终选择微波谐振法来进行位移变化量的测试。基于介质谐振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个能工作在4~6GHz的01TEd模式的介质谐振传感器。为了进行发动机叶片的相关测试实验,研制了一套发动机转子模型。根据推导出的算法,使用C++程序语言编写了相应的测试软件,从而可以实现自动、简单、快速的测试。以介质谐振传感器为核心,将加热装置、循环水冷系统、自动测温装置、发动机转子驱动系统等部件进行结合,组建了一套能工作在常温~500℃的位移变化量介质谐振法测试系统。本文做了如下的改进与创新:第一,为了实现测试的需求,将单端短路的介质谐振器研制成为传感器,应用于位移变化量的测试中。它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储能强、稳定性好等优点,与微波谐振腔相比具有小型化、重量轻、测试精度高等优点;第二,用微波谐振法测量位移变化量,从本质上说是基于被测物体相对位置与电磁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根据介质谐振器的场分布推导出了通过谐振频率的偏移量计算位移变化量的公式。利用该测试系统完成了对叶尖位移变化量的相关测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包括找出相应的误差源,最后给出了位移变化量的误差公式。本系统的最终测试指标:测试温度:常温~500℃测试频率:4~6GHz测试范围:0~5mm测试精度:0.02mm测试误差:室温:DL/L≤2.0%高温(500℃):DL/L≤4.4%(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3-31)
潘臻,温定筠,杨萍,江峰,陈宏刚[10](2015)在《用脉冲电压谐振法检测干式电抗器匝间绝缘的现场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甘肃电网中干式电抗器发生匝间短路最终起火燃烧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采取常规试验方法,无法准确诊断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内部绝缘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对脉冲电压谐振法的研究,对比匝间短路出现在中部和端部的区别,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电抗器内部匝间短路故障,为今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干式电抗器普测工作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期刊2015年05期)
谐振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氩气等单原子气体的折射率,是检验量子力学从头算理论的重要参数。基于圆柱微波谐振法,精确测量了234~303 K、0~750 k Pa范围内氩气的折射率。测量了圆柱腔内不同压力下4种横磁(TM)模式的微波谐振频率,对谐振频率进行非理想因素修正后,结合真空下的微波谐振频率获得氩气的折射率。圆柱腔内微波谐振频率测量不确定度为2×10-8,4种模式获得的氩气折射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0-6。通过氩气的折射率计算获得了氩气的第一介电维里系数,与国际上已发表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建立的实验系统,后续可开展其他气体的折射率测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谐振法论文参考文献
[1].常俊杰,万陶磊,小仓幸夫.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谐振法测厚[J].无损检测.2019
[2].陈伟,张凯,冯晓娟,林鸿,张金涛.圆柱微波谐振法测量氩气折射率[J].计量学报.2019
[3].王鹏博.基于混合谐振法的腔体滤波器研究与实现[D].广州大学.2018
[4].崔劲,冯晓娟,林鸿,张金涛,宦可为.单圆柱微波谐振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研究[J].计量学报.2018
[5].崔劲.基于微波谐振法的气体折射率热力学温度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6].陈亮亮.材料复介电常数自由空间谐振法测试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7].郑荣伟.微波谐振法精密测量腔体热膨胀系数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
[8].王闯.基于磁耦合谐振法的SCR系统尿素浓度在线检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6
[9].常利坤.位移变化量谐振法测试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10].潘臻,温定筠,杨萍,江峰,陈宏刚.用脉冲电压谐振法检测干式电抗器匝间绝缘的现场应用[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