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棒状论文-李升

一维棒状论文-李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一维棒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力学,一维,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iNi_(1,3)Co_(1,3)Mn_(1,3)O_2

一维棒状论文文献综述

李升[1](2017)在《基于动力学调控制备一维棒状锂离子电池锰基电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的飞速发展,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趋势。但是,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性能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而且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比较繁琐,对设备及工艺参数控制的要求较高,开发一种通用的、简单的、温和的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调控反应动力学着手,系统研究了一系列锰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调控,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乙醇/水混合溶剂调控制备高性能一维锰基电极材料的通用且温和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中,采用动力学调控的方法合成一维棒状锰基电极材料前驱体。以Li1.2Ni0.13Co0.13Mn0.54O2富锂锰基材料的合成为例,测试前驱体反应过程中的浊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研究快速反应过程中多元金属离子与草酸反应的动力学特性。乙醇的加入不仅加快了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速率,同时改变了镍、钴、锰的乙酸盐与草酸反应动力学的相对速率大小,此外还可以调控前驱体的形貌。利用该方法成功的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均匀形貌的Li1.2Ni0.13Co0.13Mn0.54O2、Li1.2Ni0.2Mn0.6O2富锂锰基,LiNi0.5Mn1.5O4 高电位镍锰等锰基正极材料以及NiMn204、ZnMn2O4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结果显示:所制备得到的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一维富锂锰基电极材料Li1.2Ni0.13Co0.3Mn0.54O2在0.1 C和10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97.1和151.0 mAh g-1,在2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达97%。该材料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主要归因于:一维微纳结构棒状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电子传导速率和有效地缩短锂离子扩散过程中的扩散路径,从而能够提高倍率性能;而具有均匀形貌的微纳结构能够使锂离子在嵌入和脱出的过程中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提高循环性能。2、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中,采用分步共沉淀方法得到具有均匀形貌的草酸盐前驱体,通过煅烧可以得到一维微纳结构棒状的LiNi1/3Co1/3Mn1/3O2叁元电极材料。通过调节[Ni2++Co2+]1/[Ni2++Co2+]2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长径比的草酸盐前驱体,结果显示:[Ni2++Co2+]1/[Ni2++Co2+]2的比例越大,所得到棒状前驱体的长径比越大。同时还研究了该反应过程中LiAc的加入量对棒状前驱体长径比的影响。将该分步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维微纳结构棒状的LiNi1/3Co1/3Mn1/3O2叁元电极材料与纳米颗粒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一维微纳结构棒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纳米粒子:在0.2 C和20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8和111.9 mAh g-1,首次库伦效率达87.1%,在0.5 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达87.3%。3、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中,采用共沉淀方法得到MC2O4·xH2O(M=Ni、Cu、Ag)前驱体,将前驱体在Ar/H2气氛下进行煅烧,可以得到包覆金属(M=Ni、Cu、Ag)与MnO复合产物M/MnO,并且包覆的金属均匀分布在MnO周围。将改性后的Ni/MnO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Ni/MnO材料表现出明显优于MnO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其中,Ni:MnO=1:10的产物首次放电库伦效率达53.5%,在0.5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达635.5 mAh g-1,在10 C倍率下仍有195.9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在0.5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785.7 mAhg-1。结果表明,M/Mn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复合金属能够有效的改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能,提高电子传导的速率。(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3-30)

王丹军,申会东,郭莉,岳林林,付峰[2](2016)在《单分散g-C_3N_4量子点修饰一维棒状BiPO_4微晶的合成及其对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棒状BiPO_4微晶,在此基础上采用浸渍一焙烧法进行g-C_3N_4量子点表面修饰获得新颖的g-C_3N_4/BiPO_4异质结。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PE-SEM)、透射电镜(HRTEM)、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的相组成、形貌和谱学特征进行了表征。选择罗丹明B(RhB)和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所得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16%(ω/ωg-C_3N_4BiPO_4对RhB降解的速率常数分别是纯g-C_3N_4和BiPO_4的4.6倍和15倍。g-C_3N_4量子点与BiPO_4之间形成异质结,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进一步表明,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_2~-)是催化降解RhB和苯酚的主要活性物种。(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刘朋,宁英男,周全,毛国梁,牛忠伟[3](2015)在《一维棒状烟草花叶病毒的自组装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病毒。由于其独特的一维棒状结构、在纳米尺度下的单分散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基因修饰和化学修饰等特点,近年来,TMV在自组装以及制备生物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TMV的结构特点、在自组装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制备生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5年10期)

王轶[4](2014)在《一维棒状氧化铋的控制合成与生长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Bi(NO3)3·5H2O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DESB(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为控制剂,采用一步水相沉淀法,在温和条件下(70℃)制备了直径约为4μm、长度为几十微米的棒状一维氧化铋.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EDX)对其晶体结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可能的生长机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两端呈尖角的棒状结构为高纯度的单斜相氧化铋,并且具有较好的结晶度.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定向附着(oriented attachment)与奥斯特瓦尔德熟化(Ostwald ripening)共同作用为其可能的生长机制.(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张力平,唐焕威,曲萍,李帅,秦竹[5](2011)在《一维棒状纳米纤维素及光谱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稀酸预处理纤维素浆粕,结合高压均质的物理方法,制备出一维棒状纳米纤维素。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纳米纤维素光谱性能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纤维素与纤维素浆粕具有相同的红外特征官能团,但分子内氢键缔合作用被部分破坏。纳米纤维素与纤维素浆粕同属于纤维素Ⅰ的晶形类型,结晶度从59%提高至70%,仍保持结晶区与无定形区共存的状态。纳米纤维素的分解温度为330℃,热稳定性低于纤维素浆粕,失重温度从292℃持续至500℃,有两个明显失重阶段。纳米纤维素长度为数百纳米,宽度为数十纳米的棒状形态,易产生团聚现象。(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1年04期)

刘相红,张军,吴世华,王淑荣[6](2010)在《氨基酸辅助一步法合成贵金属/氧化锌一维棒状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将不同组分组装在一起构造具有新颖性质的复合材料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棒状氧化锌纳米结构,由于其一维有序结构利于电子传输而展现出独特的电(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0-06-20)

庄稼,刘承杰,李焕明[7](2009)在《低热固相反应制备一维棒状CoFe_2O_4及其电磁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草酸、硝酸铁、硝酸钴为原料,加入不同聚合度的PEG,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出草酸铁和草酸钴的混合前驱物.在不同的温度(25,60,70,75℃),混合前驱物分别恒温反应2h,然后经450℃灼烧.对获得的粉体用XRD,SEM,激光粒度仪表征后证明:加入PEG400在75℃反应获得了长径比约为6~15范围,具有立方晶系尖晶石结构的棒状CoFe2O4铁氧体粉末.经测试电磁学性质发现,与粒状的CoFe2O4相比,棒状的CoFe2O4磁导率虚部在高频15~20GHz范围增加了近1倍,各向异性常数Ku则增加了近5倍.预示一维棒状结构的CoFe2O4作为吸波材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郑占丰,高学平,潘桂玲,鲍建莉,曲金秋[8](2004)在《一维棒状ZnO的制备及电化学嵌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n this work,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ZnO ultrafine-rods with aspect ratio of about10via hydrothermal method.The as-prepared rod-like ZnO a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ZnO material for Li-ion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is also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1277mAh · g -1 and the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of766mAh · g -1 with low Li-ion insertion potential are obtained although the cyclic stability is relatively poor.The ZnO electrode after charging i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and only metallic Zn peaks with rod-like morphology are detected.The CV measurements prove the serial formation of Li-Zn alloys during discharging and charging process.(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一维棒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棒状BiPO_4微晶,在此基础上采用浸渍一焙烧法进行g-C_3N_4量子点表面修饰获得新颖的g-C_3N_4/BiPO_4异质结。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PE-SEM)、透射电镜(HRTEM)、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的相组成、形貌和谱学特征进行了表征。选择罗丹明B(RhB)和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所得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16%(ω/ωg-C_3N_4BiPO_4对RhB降解的速率常数分别是纯g-C_3N_4和BiPO_4的4.6倍和15倍。g-C_3N_4量子点与BiPO_4之间形成异质结,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进一步表明,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_2~-)是催化降解RhB和苯酚的主要活性物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维棒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升.基于动力学调控制备一维棒状锂离子电池锰基电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2].王丹军,申会东,郭莉,岳林林,付峰.单分散g-C_3N_4量子点修饰一维棒状BiPO_4微晶的合成及其对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6

[3].刘朋,宁英男,周全,毛国梁,牛忠伟.一维棒状烟草花叶病毒的自组装及其应用[J].化学进展.2015

[4].王轶.一维棒状氧化铋的控制合成与生长机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张力平,唐焕威,曲萍,李帅,秦竹.一维棒状纳米纤维素及光谱性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

[6].刘相红,张军,吴世华,王淑荣.氨基酸辅助一步法合成贵金属/氧化锌一维棒状复合材料[C].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2010

[7].庄稼,刘承杰,李焕明.低热固相反应制备一维棒状CoFe_2O_4及其电磁特性[J].化学学报.2009

[8].郑占丰,高学平,潘桂玲,鲍建莉,曲金秋.一维棒状ZnO的制备及电化学嵌锂性能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4

标签:;  ;  ;  ;  ;  ;  ;  

一维棒状论文-李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