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胡杨外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胡杨,SO2,ABA,H2O2
胡杨外源论文文献综述
韩彦莎,杨浩,仪慧兰[1](2018)在《外源脱落酸缓解二氧化硫对胡杨细胞的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硫(SO_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前期研究表明,过氧化氢(H_2O_2)和一氧化氮(NO)参与调控SO_2诱导的胡杨细胞毒性.脱落酸(ABA)是一种植物逆境激素,目前关于ABA在植物细胞响应SO_2胁迫中的具体作用并不清楚.因此,本文以胡杨愈伤细胞为材料,采用SO_2衍生物处理,研究外源ABA在植物细胞SO_2毒性缓解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发现:2 mmol·L~(-1)SO_2衍生物处理胡杨细胞9 h后,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和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外源施用5μmol·L~(-1)ABA可明显缓解SO_2对胡杨细胞的毒性,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和细胞死亡率.2 mmol·L~(-1)SO_2衍生物胁迫下,与SO_2单独处理组相比,添加外源ABA能够使胡杨细胞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23.9%和48.0%,从而减少胞内H_2O_2水平.此外,SO_2胁迫下,外施ABA后胡杨细胞的Pe Nia1、Pe Nia2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细胞硝酸还原酶(NR)活性降低24.1%,胞内NO合成减少.以上结果表明,SO_2胁迫下,外源施加ABA可有效降低胡杨细胞内H_2O_2和NO水平,从而缓解SO_2对胡杨细胞的毒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郭振洁,王芸,何学敏,张雪妮,吕光辉[2](2017)在《根施外源甜菜碱对胡杨幼苗叶片积累甜菜碱与耐盐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盐分处理下(0、100、200、300、500 mmol·L~(-1)Na Cl)对土壤进行盆栽实验,研究根施甜菜碱(GB,5 mmol·L~(-1))对1 a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幼苗叶片甘氨酸甜菜碱(GB)积累特性与不同时间(第7天、第14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单独处理下,相比对照(0 mmol·L~(-1)Na Cl,CK)叶片甜菜碱随盐胁迫强度增大积累量显着增多。盐胁迫和外源GB双重处理下,叶片GB含量总体趋势随盐浓度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保持平稳。在低盐胁迫处理时(100~300 mmol·L~(-1)Na Cl)外源GB能诱导叶片产生更多GB,较未经GB处理组叶片GB积累量分别提高44.0%、32.5%和35.9%,而高盐胁迫(500 mmol·L~(-1)Na Cl)则转为抑制,叶片GB含量降低了5.1%。(2)随着盐浓度升高,外源GB虽不能持续促进叶片GB含量,但其对光合维持能力却没有丧失。随着胁迫强度增加,外源GB对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及相关光合参数的维持作用越明显。(3)不同时间下盐分和外源GB对胡杨光合作用的影响会改变,外源GB先维持胡杨水分传递过程,后维持CO_2同化能力,最终提高其光合作用。总之,根施GB能够促使胡杨叶片GB积累量发生变化并发挥作用,调节盐胁迫下胡杨光合相关生理过程从而提高其耐盐能力。(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陈洪伟[3](2008)在《白杨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胡杨DNA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综合利用白杨派树种生长迅速、材质优良和胡杨派树种抗盐碱的特性,本研究以白杨派树种毛新杨(P. tomentosa×P. bolleana)、银毛杨(P. alba×P. tomentosa)、银腺杨(P. alba×P. glandulosa)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耐盐木本植物胡杨(P. euphratica Oliv.)为外源DNA供体,就白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胡杨外源DNA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为通过花粉管通道法选育耐盐白杨杂种无性系打下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胡杨远距离取样问题,开展了胡杨叶片非低温取样保存方法研究,证明硅胶干燥和SDS DNA提取液均可以将胡杨叶片保存20d以上;考虑在花粉管通道导入中胡杨DNA的用量较大,宜选用冬季采取枝条水培出的鲜叶或硅胶干燥保存10d内的叶片;此时,采用DNA提取率相对较高的SDS方法,并添加2%β-巯基乙醇抑制DNA褐化,可以保证获得大量高质量胡杨DNA。(2)通过对不同发育状态的雌花序定期授粉观察表明,杨树雌蕊柱头可授性及最佳可授期与柱头形态存在一定关联性。当雌蕊柱头发育至最佳可授期时,毛新杨雌花序柱头外露明显,柱头4裂且夹角约为180°;银腺杨雌花序苞片张开,柱头外露且发亮,柱头4裂片开裂角度180°;银毛杨花序苞片张开,柱头外露,柱头4裂成60°~90°。在最佳授粉期授粉并以此为参照点进行处理,保证导入时机准确。参考作物育种经验,以毛新杨、银腺杨和银毛杨等为受体进行胡杨外源DNA花粉管通道导入处理时,毛新杨、银腺杨的有效处理时期在授粉后36~72h之间;银毛杨的有效处理时期在授粉后36~60h之间。而从施加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处理的实际结果看,授粉后30h开始处理即可获得转化株。(3)以毛新杨、银毛杨、银腺杨雌株为母本,毛白杨和新疆杨雄株为父本,就白杨花粉管通道导入胡杨DNA以及与秋水仙碱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联合处理等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各处理组合共收获14721粒种子,大田存苗883株;施加花粉管通道导入胡杨外源DNA处理导致花序的平均结实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授粉雌花序切柱头时造成的机械损伤影响,或者外源DNA处理液中残存的微量有机试剂的毒害作用;从获得的杂种后代表型变异看,大多倾向于父本或母本,只发现2株倾向于胡杨披针形叶的特异植株;在采用花粉管通道导入与染色体加倍联合处理获得的杂种后代中未检出叁倍体或四倍体。(4)对白杨花粉管通道导入胡杨DNA的部分杂种后代进行AFLP分子标记检测,在授粉后24~54h开始处理、持续处理2~18h的杂种后代中,经AFLP分析检出了70株分子水平存在变异的株系,包括具A型新谱带(仅在处理后代中存在而在父本、母本、对照和供体胡杨中不存在的条带)的62株,具B型新谱带(仅在处理后代和供体胡杨中存在而在父本、母本、对照中不存在的条带)的8株。2株叶形特异植株在目前的分子检测中未发现变异。进一步对几组具有AFLP特异带的杂种后代和胡杨供体进行DNA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AFLP检测技术存在“假阳性”现象,表明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基因组DNA研究只根据分子标记谱带特异性鉴别转化体并不准确。经杂种后代和胡杨供体进行DNA同源序列比对分析,以及对处理后代、供体、父母本和对照SCAR标记分析,以毛新杨为母本的杂种无性系中检测出1株外源胡杨DNA部分片段整合的杂种后代(MM10-2),推测其整合机理为同源重组。(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5-01)
胡杨外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盐分处理下(0、100、200、300、500 mmol·L~(-1)Na Cl)对土壤进行盆栽实验,研究根施甜菜碱(GB,5 mmol·L~(-1))对1 a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幼苗叶片甘氨酸甜菜碱(GB)积累特性与不同时间(第7天、第14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单独处理下,相比对照(0 mmol·L~(-1)Na Cl,CK)叶片甜菜碱随盐胁迫强度增大积累量显着增多。盐胁迫和外源GB双重处理下,叶片GB含量总体趋势随盐浓度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保持平稳。在低盐胁迫处理时(100~300 mmol·L~(-1)Na Cl)外源GB能诱导叶片产生更多GB,较未经GB处理组叶片GB积累量分别提高44.0%、32.5%和35.9%,而高盐胁迫(500 mmol·L~(-1)Na Cl)则转为抑制,叶片GB含量降低了5.1%。(2)随着盐浓度升高,外源GB虽不能持续促进叶片GB含量,但其对光合维持能力却没有丧失。随着胁迫强度增加,外源GB对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及相关光合参数的维持作用越明显。(3)不同时间下盐分和外源GB对胡杨光合作用的影响会改变,外源GB先维持胡杨水分传递过程,后维持CO_2同化能力,最终提高其光合作用。总之,根施GB能够促使胡杨叶片GB积累量发生变化并发挥作用,调节盐胁迫下胡杨光合相关生理过程从而提高其耐盐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胡杨外源论文参考文献
[1].韩彦莎,杨浩,仪慧兰.外源脱落酸缓解二氧化硫对胡杨细胞的毒性[J].环境科学学报.2018
[2].郭振洁,王芸,何学敏,张雪妮,吕光辉.根施外源甜菜碱对胡杨幼苗叶片积累甜菜碱与耐盐特性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7
[3].陈洪伟.白杨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胡杨DNA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