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水速率论文-杨苏茂,熊康宁,刘兴宜,郭文,喻阳华

失水速率论文-杨苏茂,熊康宁,刘兴宜,郭文,喻阳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失水速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构树,干草调制,干燥方式,聚类分析

失水速率论文文献综述

杨苏茂,熊康宁,刘兴宜,郭文,喻阳华[1](2018)在《晾晒方式对构树失水速率及饲用价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桑科木本植物,因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被西南地区广泛用于饲料加工业。以构树不同晾晒方式进行干草调制研究,探讨其失水速率及饲用价值变化,以优化构树干草调制方法,保存青饲料的营养成份,替代青饲料或精饲料。采用聚类分析将23种干燥方法分为快速干燥、中速干燥和慢速干燥3类,从平均水分散失量中发现堆小垛后晾晒能提高水分散失速率,干燥最快的方法是压扁+10cm切短。基于因子分析的饲用价值计算发现,最适的构树干草调制方式是6cm切短+2%K2CO3,其饲用价值得分可达0.514。若采用破坏茎干结构与喷洒K2CO3组合方式,应选择切短方式减小维管束出露面积,以提升饲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许威,肖先仪,彭耀东,李有德,温永福[2](2018)在《烟叶烘烤相对失水速率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烟叶烘烤干燥速度的计算,为烟叶精准化烘烤提供技术支撑,利用上海实验仪器厂101A-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烘烤试验,温度稳定在39℃、湿球温度稳定在32℃、风机挡位开启1挡的条件下,考查薄层胶体毛细管多孔干燥动力学研究及理论分析,结合实测数据,构建了烟叶烘烤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及相对失水速率数学模型。烟叶烘烤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在薄层胶体多毛细管多孔物料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再乘以厚度收缩率的减少量,即f_i=φ×(1-H_(si))=X_i/X_C×(1-H_(si)),模型模拟值和观察值拟合性较好,误差较小;烟叶烘烤相对失水速率数学模型,在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再乘以面积收缩率、长度收缩率、宽度收缩率、厚度收缩率及呼吸消耗量5个因子的减少量,即F=f_i×(1-A_(si))×(1-L_(si))×(1-K_(si))×(1-H_(si))×(1-H_(Xi)),经绘制成对曲线图、t检验及相关系数分析,模型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性较好,误差较小。该试验构建的烟叶烘烤相对失水数学模型可解决烟叶烘烤降速阶段烟叶失水速度难以计算的问题,为烟叶烘烤精准控制、失水速度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杨苏茂,熊康宁,刘兴宜,郭文,喻阳华[3](2017)在《不同晾晒方式对构树失水速率及饲用价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构树蛋白含量较高,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加工业,文章以构树的不同晾晒方式出发进行干草调制研究,探讨其失水速率及饲用价值,从而挑选出适宜的构树干草调制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将23种干燥方法分为快速干燥、中速干燥和慢速干燥3类,从平均水分散失量中发现堆小垛后晾晒能提高水分散失速率,干燥最快的方法是压扁+10cm切短。基于相对饲用价值,发现最适的构树干草调制方式是喷洒1%K_2CO_3,其相对饲用价值可高达205.9,若采用切短+喷洒K_2CO_3组合方式,应增加切短长度,以提升相对饲用价值。(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5)

刘海刚,韩学琴,魏云霞,孟富宣,段元杰[4](2017)在《不同蜡封处理对木薯种茎失水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燥无阳光直射的室内,测定了6种不同部位蜡封处理对‘华南10号’木薯短段(15.0 cm)种茎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的贮藏期中,木薯种茎相对含水率表现为全封>封两端>封中部>封顶端>封基端>不封,所有蜡封种茎处理均与不封达到极显着差异,而平均每天失水速率表现为不封(2.75%)>封基端(2.38%)>封顶端(2.06%)>封中部(1.94%)>封两端(1.87%)>全封(1.29%),蜡封处理能有效提高种茎的相对含水率及降低其失水速率,且贮藏时间越长,保水效果越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全封与封两端之间、封顶端与封基端之间的相对含水率差值越来越大,而封两端、封中部与封顶端之间的相对含水率差值比较稳定。综合考虑保水效果、省工省蜡和方便操作等因素,建议在木薯生产中采用封两端或封顶端的蜡封处理技术。(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周卓玲,付国赞,赵秋玲,董菊兰[5](2015)在《3种楸树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灰楸、楸树和滇楸1年生嫁接苗的离体叶片为材料,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失水,研究其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失水率、保水力随失水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树种叶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在失水之初下降都比较快,至叶片萎蔫点时下降幅度比较平缓,灰楸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楸树和滇楸。随着失水时间的延长,失水率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在整个失水过程中,灰楸的失水速度低于楸树和滇楸,楸树和滇楸失水率差异不显着,失水6h,叁种楸树失水率都大于50%,灰楸的保水力始终高于楸树和滇楸,楸树和滇楸保水力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5年05期)

雷静,郝庆,樊丁宇,肖雷,卡德·艾山[6](2013)在《干制过程中不同红枣品种失水速率及出干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个新疆红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干制过程中不同红枣品种的单果重量、出干率及失水速率等指标的变化;同时选取嫁接当年、4a生和6a生"灰枣"以及4a生"骏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树龄对红枣出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的出干率和果实大小没有关系;8个红枣品种在干制初期失水速率大致相等,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失水速率呈现明显差异;嫁接4a生的"灰枣"和"骏枣"的出干率无显着差异;而嫁接当年生的"灰枣"出干率最小,为58.03%,嫁接6a生的"灰枣"出干率最高,为69.13%。(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3年19期)

王姚经[7](2012)在《白茶加工技术探讨续报——把握萎凋失水速率,提高白茶风味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加工技术最原始,最生态的茶类。其加工只有萎凋、烘干两道工序,虽然白茶加工"一讲就懂、一看就会",但真正要制好白茶,并非容易事。正如茶业百岁泰斗张天福先生所言:"白茶制造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很复杂,不容易掌握得好"。结合生产实践,简言之:白茶加工简单,生化变化复杂,关键在于萎凋技术。1失水速率是萎凋技术的关键萎凋技术决定白茶品质特征和商品价值。萎凋过程通过调控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和时间来获得独特品质的白茶。萎凋所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其实际目的就是控制失水速率,因为萎凋叶的失水速度,直接影响青叶生理化学变化的进展,从而影响白茶色、香、味的形成,所以把握萎凋的失水速率是萎凋关键工序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2年05期)

赵洪亮,马瑞昆,贾秀领,侯立白,刘恩才[8](2009)在《不同冬小麦品种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较低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抗旱性有关已经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认同。选取8个冬小麦品种为试材,设置干旱(0水)、节水(2水)和足水(4水)的水分条件,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对供水条件的反应和生育时期的RWL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RWL差异不显着。RWL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高。0水处理的衡7228 RWL最低,冀5579和石麦16也较低。2水处理的石麦16最低,石麦14和冀5579也较低。4水处理下,石新618的RWL最低,石麦14和衡7228较低,综合3种灌水结果,石麦16、冀5579和石麦14抗旱节水性较好。RWL随着生育进程而变化,拔节期较低,逐渐增加,至抽穗期达到峰值,此后明显下降,直至成熟。前期控水对降低小麦离体叶片失水速率,提高抗旱节水性有利。(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9](2009)在《棉花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几个棉花品种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研究,探索评价棉花抗旱性的新方法和新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11期)

白志英,李存东,孙红春[10](2008)在《干旱胁迫对小麦染色体代换系旗叶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旗叶相对含水量(RWC)、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1A,2D和3D代换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及其干旱/对照值显着或极显着高于中国春,3A,3B,4B,5B,6B,1D,2D和4D代换系叶片离体失水速率及其干旱/对照值显着或极显着低于中国春。由此表明,Synthetic 6x的1A,2D和3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干旱胁迫下调控相对含水量的基因,Synthetic 6x的3A,3B,4B,5B,6B,1D,2D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干旱胁迫下调控离体失水速率的基因。(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失水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掌握烟叶烘烤干燥速度的计算,为烟叶精准化烘烤提供技术支撑,利用上海实验仪器厂101A-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烘烤试验,温度稳定在39℃、湿球温度稳定在32℃、风机挡位开启1挡的条件下,考查薄层胶体毛细管多孔干燥动力学研究及理论分析,结合实测数据,构建了烟叶烘烤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及相对失水速率数学模型。烟叶烘烤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在薄层胶体多毛细管多孔物料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再乘以厚度收缩率的减少量,即f_i=φ×(1-H_(si))=X_i/X_C×(1-H_(si)),模型模拟值和观察值拟合性较好,误差较小;烟叶烘烤相对失水速率数学模型,在湿表面分率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再乘以面积收缩率、长度收缩率、宽度收缩率、厚度收缩率及呼吸消耗量5个因子的减少量,即F=f_i×(1-A_(si))×(1-L_(si))×(1-K_(si))×(1-H_(si))×(1-H_(Xi)),经绘制成对曲线图、t检验及相关系数分析,模型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性较好,误差较小。该试验构建的烟叶烘烤相对失水数学模型可解决烟叶烘烤降速阶段烟叶失水速度难以计算的问题,为烟叶烘烤精准控制、失水速度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水速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杨苏茂,熊康宁,刘兴宜,郭文,喻阳华.晾晒方式对构树失水速率及饲用价值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8

[2].许威,肖先仪,彭耀东,李有德,温永福.烟叶烘烤相对失水速率数学模型[J].农业工程.2018

[3].杨苏茂,熊康宁,刘兴宜,郭文,喻阳华.不同晾晒方式对构树失水速率及饲用价值的影响[C].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

[4].刘海刚,韩学琴,魏云霞,孟富宣,段元杰.不同蜡封处理对木薯种茎失水速率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5].周卓玲,付国赞,赵秋玲,董菊兰.3种楸树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5

[6].雷静,郝庆,樊丁宇,肖雷,卡德·艾山.干制过程中不同红枣品种失水速率及出干率的比较[J].北方园艺.2013

[7].王姚经.白茶加工技术探讨续报——把握萎凋失水速率,提高白茶风味品质[J].福建茶叶.2012

[8].赵洪亮,马瑞昆,贾秀领,侯立白,刘恩才.不同冬小麦品种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J].华北农学报.2009

[9].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棉花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0].白志英,李存东,孙红春.干旱胁迫对小麦染色体代换系旗叶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

标签:;  ;  ;  ;  

失水速率论文-杨苏茂,熊康宁,刘兴宜,郭文,喻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