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论文-周彬学,张伟,马继刚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论文-周彬学,张伟,马继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形,城市体系,经济规模,长江叁角洲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周彬学,张伟,马继刚[1](2013)在《基于分形的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形理论进行城市体系的经济规模等级特征分析,推广了规模等级分形理论的应用领域。以长江叁角洲地区县级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经济数据为载体,分别从分部门的经济总量、经济密度和第一无标度区3个角度计算了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的分维,验证了分形理论在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城市体系中的经济规模等级呈现较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研究的有力工具;(2)长江叁角洲地区当前各经济社会部门的规模等级特征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垄断性较强;(3)长江叁角洲地区经济规模等级层次明显;(4)以无标度区为基础可以将长江叁角洲地区划分为核心经济区和经济发展边缘区。(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3年05期)

周彬学,戴特奇,梁进社,张锦宗[2](2012)在《基于分形的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区域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理论,选取长江叁角洲1995~2009期间4个年份的县级以上行政单位经济发展数据,计算了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维数。以该地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维数的演变特征为载体,探讨了长江叁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虽然当前长叁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垄断性仍然较强,但其均匀化趋势明显。②经济规模等级的空间梯度特征明显,经济规模等级的均匀性随着距离区域核心城市距离的扩大而降低。③产业空间布局层次化逐步分明,中心城市的第叁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区域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中小城市形成有机整体,区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杨修志,潘庆,张王燕,高敏[3](2010)在《济南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济南都市圈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构建节点规模的系统性指标、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等,结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分形理论,明确济南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的规模等级差异体现出交通指向性;城市规模分布集中,高位次城市规模不是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城市的综合得分分布比较均匀。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济南、淄博为核心双星状,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形特征体现出经济链强度分布差异程度较大的特点。最后,为优化济南都市圈,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王秀芬[4](2010)在《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一五”时期,既是河南省重要的“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中部崛起的机遇有利于河南省又快又好发展;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不高和城市体系发育不完善,又使该省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河南省38个设市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河南省城市体系的人口规模结构、经济规模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整优化的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二部分:绪论和相关研究进展。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从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来对城市规模结构的研究较少等结论。第叁部分:研究河南省城市人口规模特征及其空间分异。首先对河南省建国以来的城镇化的进程进行了梳理。其次通过不同的计算公式,对河南省城市人口基础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河南省城市的人口规模首位度、金字塔、分维数、基尼指数,最后分析了河南省人口规模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将部分运算结果图形化。第四部分:研究河南省城市经济规模特征与产业构成分异。分别利用标准差和系统熵度量方法,研究河南省城市经济规模的空间分异,其次对河南省各城市叁次产业聚类分析后,运用区位商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细化产业分类来研究产业结构,计算各城市的产业关联度和各产业的关联度,并对河南省城市产业构成分异进行探讨。第五部分:研究河南省城市规模结构优化建议。在分析城市规模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河南省城市规模结构优化的建议。第六部分:结语。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0-05-01)

王奎[5](201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四川盆地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哲夫分维理论,对四川盆地2006年人口大于10万(含)以上非农业人口城市进行城市首位度分析,四城市指数、八城市指数、二十二城市指数分析,位序—规模法则分析,随后给出了发展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建议,在充分发展成都和重庆两大双核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次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并带动大量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城市发展,形成功能和等级体系较完备的川渝城市群,提升区域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10年03期)

刘妙龙,陈雨,陈鹏,陈捷[6](2008)在《基于等级钟理论的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引入国际着名城市地理学家M.Batty提出的"城市规模等级钟"、"等级距离钟"和"半生命周期"理论;利用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等级数据,测算了表征中国城市规模等级演化特点的"等级钟"、"等级距离钟"和"半生命周期",探讨了演化过程与机制;利用历史人口数据,研究了若干历史城市近2000年间的"等级钟"演化特征。等级钟研究表明,中国特大城市的规模等级钟变化较小,城市位序稳定;在区域空间差异上,东部沿海城市等级钟变化明显,位序上升迅速;东北地区城市等级钟呈现较大变化,但演化方向与东部沿海城市相反,城市位序逐渐下降;西部和内陆城市等级钟变化缓慢,位序难以进入顶级序列之中。等级距离钟表明,中国高位序城市等级距离变化较小,低位序和新设立城市的等级距离变化明显,整个城市系统的变化较为平缓,仅在1980-1985年间和2000-2005年间出现较大变化,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与21世纪开始的二次较为迅速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半生命周期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体系在生命周期现象不明显的总体背景下,以20世纪80年代为时间界标,百位城市的前、后半生命周期仍然显现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尺度差异,自该时间界标以后,新兴城市替代传统城市的速度开始加快。中国历史城市"等级钟"表明,城市位序等级的变化是多种动因的迭加,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位序与其政治地位密切相关;沿海、沿江城市的位序则更多地与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政策相关联。(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刘丙章[7](2008)在《中部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研究与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农产品、能源资源叁大主要基地,也是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与我国的其他地区相比,这一地区已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现代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分析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对中部城市体系进行分析,用帕累托分布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从中发现中部城市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期刊2008年01期)

陈婕[8](2008)在《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时间尺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以来,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具有什么样的时间效应,大、中、小城市间发展是否均衡,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是否合理,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论文对国内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演化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引入“等级钟”、“等级距离钟”和“半衰期”理论,研究了我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现状特点,利用建国以来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全市非农业人口数据,分析了这些城市的规模结构演变、位序—规模分布演变,描绘并分析了这些城市的“等级钟”、“等级距离钟”和“半衰期”。利用历史人口数据,描绘并分析了公元0年~公元2000年30个历史城市的“等级钟”。文中还对东北资源型城市的衰弱、东部沿海城市的兴起、“长叁角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城市的规模结构演变、位序—规模分布演变结果表明,我国的大、中、小城市的数目与人口总量、经济总体规模不平衡;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总趋势是日益均衡的;80年代以后,我国地级市数量增加很快,其中发展最快的是64~256万人口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②“等级钟”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北京、重庆、武汉等特大城市的等级钟变化较小,城市位序一直居于前列;东北地区部分城市的等级钟变化较大,城市位序逐渐下降;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的等级钟变化也较大,其位序迅速上升;西部和内陆的一些城市等级钟没有变化,其位序一直处于100名之外。③“等级距离钟”研究结果表明,高位序的城市变化距离很小,而低位序和新设立的城市变化距离很大;整个城市系统变化较平缓,仅在1980~1985年间和2000~2005年间出现较大改变。④“半衰期”的研究结果不太明显,但仍然可以看到1980年前100位的城市前半衰期明显小于后半衰期,新兴城市替代传统城市的速度加快。⑤对历史城市的“等级钟”研究表明,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位序与其政治地位密切相关;沿海、沿江城市的位序与地理条件和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8-03-01)

雷菁,郑林,陈晨[9](2006)在《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计算城市流强度的方法来划分江西省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得出江西省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中的四个层次的城市,通过计算对划分结果的分析,证实利用城市流强度来划分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06年01期)

朱春,吕芹[10](2001)在《我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规模的概念 ,包括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职能和经济规模、基础设施规模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我国处在城市化过程中 ,比较注意城市人口规模 ,加上人口规模资料比较容易取得且更为常用 ,所以本文提到的城市规模均是指城市人口规模。一、我国的城(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01年03期)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区域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理论,选取长江叁角洲1995~2009期间4个年份的县级以上行政单位经济发展数据,计算了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维数。以该地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分形维数的演变特征为载体,探讨了长江叁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虽然当前长叁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垄断性仍然较强,但其均匀化趋势明显。②经济规模等级的空间梯度特征明显,经济规模等级的均匀性随着距离区域核心城市距离的扩大而降低。③产业空间布局层次化逐步分明,中心城市的第叁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区域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中小城市形成有机整体,区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得到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周彬学,张伟,马继刚.基于分形的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

[2].周彬学,戴特奇,梁进社,张锦宗.基于分形的城市体系经济规模等级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2

[3].杨修志,潘庆,张王燕,高敏.济南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

[4].王秀芬.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10

[5].王奎.基于分形理论的四川盆地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

[6].刘妙龙,陈雨,陈鹏,陈捷.基于等级钟理论的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演化特征[J].地理学报.2008

[7].刘丙章.中部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研究与检验[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

[8].陈婕.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时间尺度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8

[9].雷菁,郑林,陈晨.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J].城市问题.2006

[10].朱春,吕芹.我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探讨[J].社会科学.2001

标签:;  ;  ;  ;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论文-周彬学,张伟,马继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