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雷达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雷达系统,故障诊断,异常检测,支持向量机
雷达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徐颂捷,何建新,黎志波,张福贵[1](2019)在《基于天气雷达标准输出控制器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天气雷达标准输出控制器采集的雷达关键指标数据,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学习且半监督作用的异常检测与支持向量机(SVM)的联合故障诊断方法,实现天气雷达运行状态评估与故障检测定位。针对采集数据,首先使用异常检测算法建立概率模型,计算样本落入正常范围的概率,实现非正常样本的识别;其次,以所得样本的概率值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新增特征,建立SVM分类器,对故障进行诊断。经实验表明与传统的逻辑回归、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相比,在小样本且各类别训练数据正负偏离过大的情况下,此方法能够更准确、高效地诊断雷达故障。(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姜仁华,刘闯,宁银行,谢洋[2](2019)在《雷达伺服系统的高跟踪精度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载雷达伺服系统跟踪机动目标时,载机平台扰动和目标加速度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对机动目标具有更高跟踪精度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I-ADRC)方法。考虑到载机平台扰动因素较多,包含载机机械振动/冲击、外部气流、环境温度及载机姿态变化等,采用系统模型补偿的方法,降低扩张观测器的观测负担,从而解决传统自抗扰控制器中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由于扰动量大引起的观测精度下降问题。此外,采用加速度前馈补偿的方式,消除机动目标加速度引起的系统建模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相比,采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雷达伺服系统跟踪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当目标存在加速度时,也能快速高精度跟踪目标位置。(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尤思夫(BOUNADJA,YOUCEF)[3](2018)在《电子扫描雷达系统中天线方位角和仰角的鲁棒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天线电子扫描雷达系统(AZ-EL)俯仰角和方位角的控制器,这两个角度是控制雷达跟踪目标时的主要特征。然而,由于整个系统遭受诸如高速运动的风之类的干扰,在实际跟踪目标的时候仍然存在挑战。此外,由于惯性矩因素,在负载变化时系统性能降低。以上是设计控制器必须知晓的主要内容,以及为什么系统必须对所有的这些变化具有鲁棒性,本文致力于对AZ-EL雷达底座的位置进行高效精确控制,这也验证了使用鲁棒控制器的正确性,因为其最重要的优点是对参考输入的变化不敏感。控制器将调节雷达基座执行器的输出位置。本文选取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进行控制,因为其是满足控制目标的最佳选择。通过定义合适的滑动平面并计算相应的输入值来设计鲁棒滑模控制。在设计的控制器调节PMSM电机的电流时,同时雷达调整跟踪位置,通过对电机模型仿真,计算和比较控制器的算法来对非线性特征进行更精确控制。最后,在实时仿真中对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将参考方位和仰角数据随机地作为跟踪目标,从而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用于控制雷达基座的有效性。该项目在叁维实时仿真环境下处理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控制器的设计。为此,我们需要建立紧密的关联来保证在网络化控制实验室中得到理想的结果。基于集成在系统中的Web Con Sim在线编译功能,实验的配置和仿真都可以远程在线进行。(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谢洋,姜仁华,刘亚云[4](2018)在《基于级联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的机载雷达伺服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雷达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仍以PID控制为主,PID控制虽然结构简单,但进行位置跟随时,存在两点不足:(1)动态响应不理想;(2)位置跟踪性能差,无法满足高性能要求。由于位置环和转速环均可表示为一阶系统数学模型,因此可以提出一种通用一阶ADRC,分别应用于位置环和转速环中,由两个一阶ADRC级联的方式取代传统的PID,不仅能够对转速实现精确控制,还能使设计简化,调试方便。并且,统一的控制器结构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通过基于某型机载雷达伺服系统的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较强的跟踪性能,能够满足雷达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工程化应用的可行性要求。(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8年05期)
李墨[5](2017)在《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环境感知技术的功能需求和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智能汽车中,环境感知设备显然必不可少,这其中,毫米波雷达和视觉传感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充分运用毫米波雷达采集的电磁信息和视觉传感器所采集的图像信息,特别是两者信息有效融合,是当前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是一种主动探测类传感器,它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电磁回波信号,借助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从而可实时检测、获取运动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状态参数信息,但相对来说信息量偏少。但由于图像信息过于丰富,在分析中存在实时性偏弱等问题因此,如何融合毫米波雷达提供的实时信息和视觉传感器提供的丰富图像信息,实现对汽车行驶周围环境中运动目标状态的持续估计,逐渐成为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中的一项热点和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智能汽车在城市环境车辆行驶特点,选择跟踪滤波器,设计数据关联方法,针对目标跟踪选择融合结构,设计针对毫米波雷达和单目摄像头的信息融合算法,进而实现复杂环境下对车辆目标的跟踪。本文围绕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进行了相关研究和算法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对目标跟踪基本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一方面对贝叶斯、卡尔曼、扩展卡尔曼和不敏卡尔曼等典型滤波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另一方面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和机动目标跟踪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还对数据关联技术进行了研讨。针对城市环境中运动目标数量多、机动性强等特点,确定本文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交互多模型目标跟踪方法和全局最近邻数据关联算法,为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跟踪算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接着,本文对多传感器融合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美国JDL所提的数据融合框架,理解数据融合的处理流程及主要内容,并对典型数据融合方式和典型数据融合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针对雷达信息和视觉信息特点,提出了一种序贯融合方法,相比于采用单一传感器的目标跟踪,可得到更为准确的目标状态估计值,从而为雷达-视觉集成控制的软件设计奠定算法前提。然后,本文进行了了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的软件设计。依据城市环境中汽车的行驶特点,采用交互式多模型跟踪方法,建立了静止运动模型、匀速直线运动模型和加速/转向运动模型的状态方程,以及雷达和视觉传感器的观测方程,构建运动目标的系统模型,同时确定了包括含交互融合模块、条件滤波模块、模型概率模块、输出融合模块以及量测预测模块等在内的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的总体架构,并对跟踪滤波模块、雷达量测数据关联模块和视觉数据关联模块进行算法设计,利用雷达信息和视觉信息实现了对运动目标的跟踪融合。最后,本文对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运用MATLAB仿真平台,构建了相关仿真模型,并针对城市环境中的运动目标特性确定了仿真工况,进而对变速直线机动目标、转向机动目标和杂波环境下多目标等典型工况下的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软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了雷达-视觉的信息融合,实现对运动目标状态的跟踪,对于智能汽车自主行驶的环境定位、路径规划以及行驶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目标运动状态信息,为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的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对于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也有一定的理论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钟炜,张晓晖[6](2016)在《水下高重频距离选通成像雷达同步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信号延时和宽度大范围精确可调的同步控制器,以产生水下高重频距离选通成像雷达中ICCD同步门控信号。该同步控制器由光电-模数转换电路和门控信号发生器两部分组成,其中光电-模数转换电路可实现激光脉冲信号的采集和模数转换;门控信号发生器基于FPGA内部计数器构建了信号时域参数粗调模块,并采用时钟延时芯片组成了信号时域参数精调模块。实验测量表明:该同步控制器输出信号能达到10ps的理论控制精度和100μs以上的控制范围,信号沿抖动约为0.5ns。(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孟武亮[7](2016)在《基于Nios Ⅱ软核的雷达天线空域扫描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以某机载雷达系统天线驱动控制器设计工作为主要内容,说明了该控制器研制的目的在于满足某型机载雷达产品在原理验证试验中实现天线波束空域扫描的要求。该控制器详细设计方案以现有电机、驱动器、编码器等资源为依据,从成本低、效率高、周期短以及技术符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最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实现原理验证试验天线波束空域快速扫描需求。论文首先对Altera公司FPGA内嵌Nios Ⅱ软核CPU系统设计和应用进行分析,对采用Nios Ⅱ软核为主要核心组件来进行电机控制的方式进行了探讨。论文接着详细介绍了某雷达天线驱动器整体设计及功能指标需求、功能模块选型和连接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功能需求,开展了控制器对外功能接口设计、整体功能框图设计、Nios Ⅱ软核配置和硬件原理图设计等,同时也详细说明了该控制器嵌入式软件主要功能和控制软件各功能模块设计。论文还详细论述了在实物调试阶段,通过合理设计和搭建调试平台,分阶段进行了单板调试和装机调试,完成了控制器相关功能硬件模块调试环境建立,详细叙述了上位机调试软件组织结构、功能模块划分、界面设计和接口调试等。最后,论文针对控制器装机调试和实际数据等对控制器实际工作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达到设计要求。在文中还针对单板调试和装机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最后以该控制器为核心的天线驱动器参与了某雷达原理验证试验,根据试验过程中对控制器不断进行的功能完善、指标测试和数据分析等,充分地证明该控制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张延曹,王勇,陈灿,王孔华[8](2015)在《相控阵雷达波束控制器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雷达控制优化设计的研究中,针对相控阵天线波束要求波束扫面快、灵活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可编程控制逻辑门阵列(FPGA)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难点在于波控码的计算。通过比较采用了查表法,即先把需要的叁角函数的值以及系数的值计算好,放在不同的RAM中,通过外部接口接收来自上位机的信号工作频率,方向角以及俯仰角的参数。参数会通过给定的通信协议,转化为十六进制送进去,相当于查找表中对应的所需数据的地址,在RAM中查找到所需的值调用,然后计算出雷达阵列中的每个雷达的移相码,送到每个移相器中。通过仿真,以及最后的测试表明,改进方法可以快速而准确的计算出每个天线单元所需的移相码,并能同步的把各个波控码送给对应的移相器上。(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11期)
龚雪鹏[9](2015)在《雷达机房室内风机终端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毕节新一代天气雷达机房,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测量和显示以及自动控制室内风机转速的控制。该系统以89S52为核心,温度测量部分采用DS18B20作为感温及A/D转换元件,交流电机调速部分采用PWM方式调节,可控硅输出功率,可控硅采用过零触发方式,阻容吸收网络消除高次谐波,减少对内部电压的影响和电磁辐射。其中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主要承担控制任务,简化了硬件设计,也为同类系统的研发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期刊2015年02期)
陈丹丹,程志,赵建宏,冯新华,曾庆红[10](2015)在《基于W7100的雷达通信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雷达数据与网络数据格式转换问题,实现雷达数据共享,设计了一款基于网络微处理器W7100的雷达通信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W7100控制串行通信芯片AM85C30实现雷达数据与以太网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利用TCP&UDP测试工具对该控制器在长期工作中发送/接收数据的速率及丢包率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较好地满足雷达数据的传送速度、可靠性等通信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雷达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机载雷达伺服系统跟踪机动目标时,载机平台扰动和目标加速度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对机动目标具有更高跟踪精度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I-ADRC)方法。考虑到载机平台扰动因素较多,包含载机机械振动/冲击、外部气流、环境温度及载机姿态变化等,采用系统模型补偿的方法,降低扩张观测器的观测负担,从而解决传统自抗扰控制器中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由于扰动量大引起的观测精度下降问题。此外,采用加速度前馈补偿的方式,消除机动目标加速度引起的系统建模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相比,采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雷达伺服系统跟踪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当目标存在加速度时,也能快速高精度跟踪目标位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雷达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徐颂捷,何建新,黎志波,张福贵.基于天气雷达标准输出控制器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2].姜仁华,刘闯,宁银行,谢洋.雷达伺服系统的高跟踪精度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3].尤思夫(BOUNADJA,YOUCEF).电子扫描雷达系统中天线方位角和仰角的鲁棒控制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谢洋,姜仁华,刘亚云.基于级联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的机载雷达伺服系统的设计[J].微电机.2018
[5].李墨.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雷达—视觉集成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7
[6].钟炜,张晓晖.水下高重频距离选通成像雷达同步控制器设计[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6
[7].孟武亮.基于NiosⅡ软核的雷达天线空域扫描控制器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
[8].张延曹,王勇,陈灿,王孔华.相控阵雷达波束控制器优化设计[J].计算机仿真.2015
[9].龚雪鹏.雷达机房室内风机终端控制器的设计[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5
[10].陈丹丹,程志,赵建宏,冯新华,曾庆红.基于W7100的雷达通信控制器设计[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