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夏志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实克,夏志清,鲁迅研究,社会历史
夏志清论文文献综述
沈杏培[1](2019)在《普实克和夏志清的鲁迅研究及其方法论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普实克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启了迥异的学术思路和研究范式:普实克同情中国革命,以社会历史分析的方法肯定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品格,褒赞鲁迅的历史功绩;而夏志清受新批评派的影响,重视对作品自身价值的鉴别与评价,加上冷战背景和历史偏见,他的鲁迅研究实践了去历史化和矮化鲁迅的诉求。两人的这种学术分歧经过1961—1963年的"普夏之争"得到了更为鲜明的呈现。本文结合普夏结缘鲁迅的历史背景,追踪他们学术实践的理论资源,辨析"普夏之争"中各自的鲁迅观和鲁迅研究的特点或局限,最后反思普夏两人的文学史写作与政治偏见、作者意图、历史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连五[2](2019)在《知识背景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风格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研究,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视野都得益于其西洋文学知识体系。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夏志清私淑英国批评家利维斯的"道德批评",又取法以布鲁克斯为代表的美国新批评,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评价标准也来自对英美文学批评的借鉴。另一方面,夏志清广泛涉猎西方文学,建立了良好的文学感觉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凭借阅读体验建构了一个中西文学比较体系,将中国现代文学纳入世界文学视野之中。本文将从叁个方面探究夏志清西洋文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风格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孙守让[3](2019)在《夏志清、余英时与钱锺书的交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夏志清(1921—2013)第一次见到钱锺书(1910—1998)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1943年秋季的一个晚上,夏志清的好友宋淇在家里开派对,邀请了在上海当大学讲师的钱锺书与会,由宋淇引荐,夏志清得以见到风度翩翩、以一部《围城》名闻上海滩的青年作家钱锺书,而夏先生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青涩的文学爱好者。据夏先生回忆,当时的钱锺书手持一根"史的克"(手杖),完全是一副(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9年09期)
白先勇[4](2019)在《与夏志清的文学因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因文学而结识的朋友不少,但我与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学因缘,却特殊而又悠久,前后算算竟有半个多世纪了。对青年作家少说重话我在台大念书的时期,便从业师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读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两位夏先生可以说都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文学启蒙老师。1963年我到美国念书,暑假到纽约,遂有机会去拜访夏志清先生,同行的有同班同学欧阳(本文来源于《上海采风》期刊2019年04期)
王琳[5](2019)在《走向经典:美国汉学视域下的张爱玲研究——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为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在海内外研究者的共同推动下,张爱玲的文学意义不断沉淀和更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社会容量。本论文对美国汉学视域中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经典化进行了考察:夏志清将敏锐的文学感受力融入了对张爱玲作品的微观细读之中,填补了80年代前大陆文学史对张爱玲的描述空白;李欧梵在研究中引入了现代性话语,尝试发掘张爱玲对普通日常生活的书写与宏大叙事之间的差异;王德威一面挖掘张爱玲作品自身的艺术独特性,一面勾勒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纵向创作谱系。通过客观剖析张爱玲从被发现到成为当代显学这一文化现象,进而深入解析了张爱玲经典化背后的文学与社会文化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孙守让[6](2019)在《夏志清、余英时与钱钟书的交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夏志清(1921—2013年),着名文学评论家,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第一次见到钱钟书是在1940年代的上海。1943年的秋季的一个晚上,夏志清的好友宋淇在家里开派对,邀请了在上海当大学(本文来源于《江淮文史》期刊2019年04期)
齐亦桐[7](2019)在《文学价值之发现与拓展——读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着作之一,无疑是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正如王德威先生所言:"全书体制恢宏、见解独到,对任何有志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及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足见此书地位之高重。夏志清先生具备融贯中西之学识、独到深邃之批评视野。书中所提到的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张天翼在那个时代均非名高于世之人,却独得先生青眼相加,大加赞赏。其中评价张爱玲与钱钟书作品的篇幅,甚至超过了鲁迅。而钱钟书在看到书写自己的篇章时(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高教)》期刊2019年06期)
程前[8](2019)在《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张天翼》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一种新的视角,从文学性、人性和道德性的角度来评判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其中,对左翼作家张天翼的介绍与其他文学史着作比较起来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对张天翼小说的艺术价值和道德价值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其中的表述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8期)
王洞,季进[9](2019)在《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选刊(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九六二年八月七日-一九六叁年一月二十二日)夏志清致夏济安(一九六二年八月七日)济安哥:来信已收到,知道你了[去]Lake Wilderness玩了叁天,甚慰。谢谢你对我那篇文章的赞美。今天收到了你的和施、杨的叁篇文章。施和杨两篇都极冗长,粗略翻看一下,觉得都很噜苏。施友忠分析茅盾as theorist,没有新见解。我八月十二日八点叁十五分抵伦敦,China Quarterly替我定了一间房间,我们住的大约是同一Hotel。上午如见不到,吃午饭时当可相聚。(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9年02期)
王洞,季进[10](2019)在《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选刊(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志清致夏济安(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济安哥:信两封和在Las Vegas寄出的卡片一张都已收悉。这两个星期我忙着写那篇《水浒》paper,一口气写了四十页,现在把它整理成二十多页的文章,但negative criticism太多,措辞较困难,恐怕听众不服也。文章两叁日内可整理完毕,那时再写长信。因为恐你悬念,先(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9年01期)
夏志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研究,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视野都得益于其西洋文学知识体系。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夏志清私淑英国批评家利维斯的"道德批评",又取法以布鲁克斯为代表的美国新批评,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评价标准也来自对英美文学批评的借鉴。另一方面,夏志清广泛涉猎西方文学,建立了良好的文学感觉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凭借阅读体验建构了一个中西文学比较体系,将中国现代文学纳入世界文学视野之中。本文将从叁个方面探究夏志清西洋文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风格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夏志清论文参考文献
[1].沈杏培.普实克和夏志清的鲁迅研究及其方法论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孙连五.知识背景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风格的生成[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
[3].孙守让.夏志清、余英时与钱锺书的交谊[J].书屋.2019
[4].白先勇.与夏志清的文学因缘[J].上海采风.2019
[5].王琳.走向经典:美国汉学视域下的张爱玲研究——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为考察对象[J].中国文学研究.2019
[6].孙守让.夏志清、余英时与钱钟书的交谊[J].江淮文史.2019
[7].齐亦桐.文学价值之发现与拓展——读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J].山东教育(高教).2019
[8].程前.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张天翼[J].名作欣赏.2019
[9].王洞,季进.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选刊(五)[J].东吴学术.2019
[10].王洞,季进.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选刊(五)[J].东吴学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