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迪史密斯论文-路琪

扎迪史密斯论文-路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扎迪史密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北》,扎迪·,史密斯,文本空间,物理空间

扎迪史密斯论文文献综述

路琪[1](2019)在《从文本空间到社会空间:扎迪·史密斯《西北》的空间叙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扎迪·史密斯2012年的小说《西北》运用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展示了21世纪英国伦敦西北不同族群和阶层的社会流动性,广泛涉及了阶级、移民、历史、政治、传统和文化等多元后现代主题。本文结合空间叙事学观点对小说文本的空间形式和小说中物理空间及其社会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探讨后现代叙事中文学空间介入现实、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王美芳[2](2019)在《从《白牙》看扎迪·史密斯的赛博格意识和后人类身份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牙》通过日常生活展现人的生存处境,思考人的身份问题。义肢叙述和影音资讯对身份认知的形构,体现了浓重的赛博格意识。自由民主制下对平等承认的追求和不追求、多元文化主义消极面,都揭示了后人类生存状况。生物科技带来的伦理困境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冲击与后人类思想相呼应。史密斯始终站在人文主义的反身性立场进行后人类论述,以探寻人类身份,重新找回人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立伟,姚冬梅,葛洪波[3](2019)在《移民文化身份认同——以扎迪·史密斯《白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牙》是英国移民女作家扎迪·史密斯的首部作品。小说涉及种族、宗教、基因工程、历史、文化等多个主题,讲述了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背景的叁个家庭在移居国所面对的种族身份、民族身份、代际、语言、宗教、阶层等问题。本文以代际的变迁为脉络,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移民所面对的文化身份之困,以及如何在文化差异中找寻个体的归属感,并揭示了移民文化身份具有混杂性、多样性、非单一性。在异质文化中确证文化身份将成为散居者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9年06期)

邱学超[4](2019)在《扎迪·史密斯《白牙》中杂糅身份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975年出生于伦敦的扎迪·史密斯是英国当今最受瞩目的年轻作家之一,评论界甚至将她与英国后殖民文学“教父”萨尔曼·拉什迪相提并论。在2006年5月初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中,史密斯击败英国首相布莱尔等人,成为唯一上榜的英国人。她的处女作《白牙》一书围绕叁个家庭的相互关系展开,展示了他们在身份认同方面的种种困惑和危机。这本书奠定了扎迪·史密斯在当今文坛的声誉,书中诙谐智慧的笔调,乐观包容的人文关怀,为我们解决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下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提供了来自二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的新思索。学术界对史密斯的研究多聚焦于后殖民主义和多元文化角度,相比之下,从杂糅理论出发探索小说中人物的种种身份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史密斯的处女作《白牙》为研究文本,探索小说中人物的种族身份,女性身份以及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以期为理解小说中的人物身份提供新的思路。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与研究主体相关的背景信息、国内外对扎迪·史密斯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此外,通过对霍米·巴巴杂糅理论的介绍,为接下来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论文正文部分从种族身份、女性身份和文化身份叁个层面分析小说中少数族裔移民的身份建构问题。第一章从种族身份层面分析了少数族裔身份建构问题。二战后,大量少数族裔移居到英国,却因为肤色的不同一直受到歧视和压迫。在史密斯的笔下,有人加入种族主义者的阵营,奉行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理念,例如夏尔芬夫妇。他们实际上也是移民的后代,却自称是英国人,歧视周围的族裔移民。而有些人,例如迈勒特,选择了奋起反抗白人种族的压迫,却陷入了民族本质主义,最终徒劳无功。而艾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让自己变成白种人的尝试失败后,终于意识到在多元伦敦建立单一纯粹的种族身份是不现实的,并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混杂种族身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层面探讨了族裔女性移民的身份建构问题。跟族裔移民男性相比,女性遭受了更多的不公平,面临着种族歧视和性别的双重压迫。在这些压迫下,族裔女性处于“失语”的状态,导致了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丧失。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第一代女性移民例如霍腾斯、克拉拉和阿萨娜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尝试以期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却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失败了。然而这些尝试并不是没有用的,在吸取她们失败的经验之后,第二代女性移民艾丽最终认识到黑人女性身体的美,通过掌控自己的身体权实现了自我认同以及杂糅女性身份的建构。第叁章从文化身份的层面论述了族裔移民的身份建构问题。族裔移民来到英国后,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影响,但是又无法抹灭本民族文化的烙印,于是陷入文化身份选择的困境之中。孟加拉移民萨马德在英国遭受挫折和困难时,选择了回归传统的穆斯林文化。为了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慰藉,他甚至不惜把他的双胞胎儿子之一马吉德送回老家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然而马吉德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反而受到西方文化更直接的影响,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成为了一个比英国人更像英国人的人。阿吉·琼斯是小说中唯一的纯正白人,却是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象征,他对不同种族和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是小说作家倡导的理想态度。最后是结论部分。本论文以霍米·巴巴的杂糅理论为基础,从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叁个层面分析了少数族裔移民的身份建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族裔移民身份认同危机的来临。他们为了在主流社会不丧失自己的身份,开始努力寻求身份认同,建构属于自己的种族、性别和文化身份。史密斯否定了二元对立的身份建构方式,认为单一纯粹的身份在多元社会是不存在的,提倡建构杂糅身份,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来认识世界。(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3)

董浩君[5](2019)在《扎迪·史密斯《签名收藏家》中的成长主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扎迪·史密斯是英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新星,因其处女作《白牙》而受到广泛关注。她着作颇丰,其中大部分以移民问题和少数族裔相关问题为焦点。第二部作品《签名收藏家》一书描绘了主人公亚历克斯·李·坦德姆在现代伦敦的生活困境。在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都面临着文化的交流与冲击,而在多元文化的英国社会,主人公作为少数有色族裔,与主流白人文化的差异使得其生存更具挑战性。史密斯敏锐地捕捉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少数族裔青少年的成长问题,《签名收藏家》正是创作于跨种族、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她立足于大城市伦敦,从全球视域下看跨种族青少年的成长,为解读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多思考空间。文章立足于巴赫金成长理论,首先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客观地论证主人公的成长,又结合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文化因素,探讨和揭示生存在现代社会的少数民族族裔青年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最后,文章通过结合传统成长小说写作中的要素,从写作手法方面揭示史密斯的着作《签名收藏家》中的成长主题,为解读她的作品提供新的角度。本文以《签名收藏家》为研究对象,以巴赫金的成长理论为依据,结合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小说《签名收藏家》做成长主题方面的研究。通过追溯主人公亚历克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苦和挣扎,把主人公的成长置于全球化的客观环境下,论述亚历克斯为实现成长经过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卓[6](2019)在《论扎迪·史密斯新作《摇摆时光》的叙事伦理和身份政治——兼谈史密斯小说创作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出版了新作《摇摆时光》。这部新作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其一,史密斯在这部作品中首次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其二,这是"一部宏大的社会小说",而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正是源于第一人称叙事和"社会小说"之间明显的张力。在"叙事作为伦理"的视域中,这种叙事视角的改变势必带来叙事和伦理互动关系的改变。本文把自我放置在时间之轴、他者之轴、伦理之轴中,历史地考察史密斯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所蕴含的叙事伦理对建构英国当代黑人女性多元身份政治的独特价值以及史密斯创作美学的独特性和变化。(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徐燕[7](2019)在《“深入内心世界的光亮”——论扎迪·史密斯小说《论美》的美学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扎迪·史密斯的小说《论美》自问世以来在学界引起了热烈争论,不过研究者对题中之"美"却鲜有论及。本文拟从美学视角考察该小说对美的呈现和作者的美学主张。《论美》借《霍华德庄园》的叙事框架,以美学教授霍华德的婚姻和情感变化为主线,围绕霍华德与其学术对头两家之间的社会交往和观念碰撞展开,集中叙写了不同人物对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美的不同态度和体验,揭示了霍华德在美学研究和个人审美经验活动中对美的偏离。史密斯反对脱离审美对象而滥用理论解构美,倡导以直观感受为基础的审美体验,强调审美活动中心灵的在场,呼吁对美的凝视、聆听和直观感受,以期获得完整的审美认知。(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赵小花[8](2018)在《第叁世界女性移民者的困境—扎迪·史密斯《白牙》多重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扎迪·史密斯的小说《白牙》是一部优秀的英国后殖民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当代英籍牙买加人的社会生活宏大画作,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今世界各国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即第叁世界女性移民的生存状况的观点。通过对这一状况的深入思考,本论文揭示了第叁世界女性移民所承受的双重压力,即来自殖民思想遗留下的种族主义和父权社会压迫,以及由此所造成新的社会困境和文化身份的遗失。本文以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第叁世界女性批评主义为理论参照。其中,第叁世界女性批评主义作为前两个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是本文最主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作品中各个性格迥异的角色、多重的人物关系以及贯穿全文的“牙齿”意象的深入解读和阐释,讨论分析了《白牙》中所集中呈现的第叁世界女性移民所处身于其中的社会困境:父权社会的压迫、西方白人的种族歧视及其文化身份的冲突。这些困境的主要内容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第叁世界女性批评主义一一对应,并依托这叁个理论得到了解答。叁个困境结合在一起,既造成了第叁世界女性移民的生存困境,更使她们在白人主流社会中处于自我身份迷失的失语状态。《白牙》通过小说主人公艾丽的成长历程,构想了以杂糅性和多元文化为唯一方向的第叁世界女性移民走出生存困境、重新确认自我身份的应然途径,表达了作者扎迪·史密斯深刻的反思意识与社会批判精神。(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20)

陈满意,黄勇,刘婷[9](2018)在《扎迪·史密斯《白牙》中黑色幽默下的语言游戏》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处女作《白牙》曾被《纽约时报书评》列为2000年十大好书之一,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作者用幽默诙谐、富有特色的语言,展现了20世纪末英国伦敦多种族、多背景下的生活画卷,揭示了二战后移民群体精神世界的荒诞病态。本文将对作品巧妙运用"黑色幽默"、"语言游戏"的手法深化主题进行简要探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0期)

戴志红[10](2018)在《扎迪·史密斯《论美》中的伦理主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青年作家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因第一部作品《白牙》的出版而一夜成名。书中诙谐智慧的笔调和乐观包容的关怀奠定了作者在当今文坛的声誉。其作品颇多围绕对种族、宗教、多元文化等主题的探讨,也为其后多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论美》(On Beauty,2005)是扎迪·史密斯第叁部小说,它将作品中体现的伦理问题阐释得异常深刻。本论文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采取理论分析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与阐释,挖掘人物与事件之中蕴藏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倾向,揭示文学作品对于社会的道德警示和教诲作用。首先,本论文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了贝尔西夫妇与基普斯夫妇婚姻的疏离,以“贝尔西夫妇:琪琪对霍华德的抗争”和“基普斯夫妇:卡琳对蒙德的委曲求全”为两条线索展开分析。双方家庭的男性都因兽性因子的驱使犯下伦理错误,双方女性对此伦理行为的态度各不相同。受理性意志控制的琪琪敢于与男性抗争,而卡琳则做出了另外一种伦理选择。这反映了作者为建立平等的婚姻伦理关系的强烈渴望。其次,本论文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探讨卡尔与贝利的“他者”地位。黑人卡尔即使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也难以扎根于美国社会。而缺乏理性意志和道德的贝利表现出的伦理行为令人唾弃。从根本上反映了种族差异性以及表达作者对当前种族在社会生存中的焦虑与担忧。最后,本论文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比英国乡村与美国小镇的面貌,发现缺失人文关怀的英国乡村变得破败,而拥有人文关怀的美国小镇日显和谐。通过对比两者的生态描写,以此揭示作者对大自然的道德情怀,强调大自然作为人类的朋友和生存的家园具有不容忽视的内在价值。《论美》中的伦理主题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扎迪·史密斯通过对家庭、社会以及生态的分析,揭示出其中所隐含的伦理问题,以此使人类引起重视,呼吁大家守住基本的伦理法则,遵守道德风尚,培养理性意志,为营造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扎迪史密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牙》通过日常生活展现人的生存处境,思考人的身份问题。义肢叙述和影音资讯对身份认知的形构,体现了浓重的赛博格意识。自由民主制下对平等承认的追求和不追求、多元文化主义消极面,都揭示了后人类生存状况。生物科技带来的伦理困境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冲击与后人类思想相呼应。史密斯始终站在人文主义的反身性立场进行后人类论述,以探寻人类身份,重新找回人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扎迪史密斯论文参考文献

[1].路琪.从文本空间到社会空间:扎迪·史密斯《西北》的空间叙事解读[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

[2].王美芳.从《白牙》看扎迪·史密斯的赛博格意识和后人类身份探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9

[3].赵立伟,姚冬梅,葛洪波.移民文化身份认同——以扎迪·史密斯《白牙》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

[4].邱学超.扎迪·史密斯《白牙》中杂糅身份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董浩君.扎迪·史密斯《签名收藏家》中的成长主题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6].王卓.论扎迪·史密斯新作《摇摆时光》的叙事伦理和身份政治——兼谈史密斯小说创作美学[J].当代外国文学.2019

[7].徐燕.“深入内心世界的光亮”——论扎迪·史密斯小说《论美》的美学主张[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

[8].赵小花.第叁世界女性移民者的困境—扎迪·史密斯《白牙》多重主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9].陈满意,黄勇,刘婷.扎迪·史密斯《白牙》中黑色幽默下的语言游戏[J].北方文学.2018

[10].戴志红.扎迪·史密斯《论美》中的伦理主题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8

标签:;  ;  ;  ;  ;  

扎迪史密斯论文-路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