脒基化反应论文-邓胜吉,郭嘉昒

脒基化反应论文-邓胜吉,郭嘉昒

导读:本文包含了脒基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硝基苯甲腈,乙酸铵,物质的量,产品收率

脒基化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吉,郭嘉昒[1](2019)在《对硝基苯甲腈的脒基化反应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硝基苯甲脒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原料,在医药、染料、农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关于它的合成少见报道。对硝基苯甲脒可以做丙烷脒药物中间体,用于防治灰霉病病菌。国内杨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与美国NZYM公司合作开发出了2%丙烷脒水剂,其化学名称为1,3-二(4-脒基苯氧基)丙烷。丙烷脒对灰霉病病菌防效高,用量低,单位面积的有效成分投入量小,对环境的化学污染程度(本文来源于《今日农药》期刊2019年04期)

邓胜吉,郭嘉昒[2](2018)在《对硝基苯甲腈的脒基化反应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硝基苯甲腈为原料进行脒基化反应合成对硝基苯甲脒,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确定了产品的结构,并通过优化实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分别研究了催化剂甲醇钠补充量、胺化剂乙酸铵减少量对产品含量(质量分数)、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催化剂补充量占投入量的55%~60%,胺化剂减少量占投入量的5%~7%时,母液可以循环套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史猛[3](2017)在《脒基聚硅氧烷酸敏凝胶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聚硅氧烷主干链上的硅氧键可以灵活的转动,骨架灵活性非常高,其玻璃化温度比较低在-120℃左右,它的抗氧化性能非常好,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但是其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小,延展性比较高,因此其粘度往往偏低,这在它的日常应用中往往会是一种缺陷。比如它的力学性能比较低,很难被制备成稳固的薄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比如交联。近年来,人们都在尝试改善它的这种不足,但过程都比较繁琐。于是,我们想到在其体系中引入静电力的作用,首先将其合成脒基聚硅氧烷,提高它的碱性,然后向脒基聚硅氧烷与氨基聚硅氧烷的混合体系中通入CO2,引入静电力的作用,形成一种CO2响应的凝胶,使其粘度与模量的性能大大提升;另外可以在其体系中引入有机羧酸,同样可以使其体系的粘度、模量等性能得到提升,若是有机羧酸为二元酸,相邻的两条聚硅氧烷主链可以通过羧脒盐桥链接在一起,形成交联网状的结构,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其分子间的作用力,提高它的流变学性能;进而我们想到可以在脒基聚硅氧烷的体系中引入光产酸,制备出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凝胶。脒基/氨基聚硅氧烷混合体系中通入CO2 1h后,其粘度可以提高至105Pa·s,储能模量大大超过其损耗模量,表明其体系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完全。脒基聚硅氧烷的粘度很低只有0.3Pa·s,,加入单元羧酸生成脒基聚硅氧烷羧酸盐后,其粘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增加,即使粘度最小的脒基聚硅氧烷丁酸盐,其粘度也是纯脒基聚硅氧烷的32倍,粘度最高的脒基聚硅氧烷乙酸盐的粘度提高到102Pa.s。总体来看,脒基聚硅氧烷单元羧酸盐的粘度均明显大于纯脒基聚硅氧烷,羧酸的链段越短,其粘度就越大。脒基聚硅氧烷二元羧酸盐体系中,其粘度与模量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粘度性能最高的乙二酸盐其粘度可以提高到103-104Pa·s,储能模量可以到103Pa.s。总体来讲,脒基聚硅氧烷在加入二元酸以后,可以形成网状的交联体系,相比脒基聚硅氧烷单元酸体系,其粘度等流变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脒基聚硅氧烷二元酸盐体系中,其粘度与模量的性能不仅与羧酸主链的长度有关,同时与羧酸的分子构型有关,奇数碳原子的羧酸盐其粘度与模量往往比较低。通过对CO2响应脒基聚硅氧烷凝胶体系与脒基聚硅氧烷羧酸盐体系的研究,进而我们开发出一种快速的光响应凝胶体系,其粘度与模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光产酸的含量越多,其粘度与模量升高的速率就越快,最终得到凝胶的储能模量也越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5)

冯晓琴[4](2010)在《对位含有吸电子基的苯甲腈的脒基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脒类化合物广泛用作抗生素、消炎药、驱虫剂和杀菌剂等,随着其用途的扩大,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Pinner法合成丙烷脒的工艺路线中,由于在反应结束后需要对外排出产物10倍以上的氯化氢和氨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致使无法进行生产。本研究对Pinner法合成丙烷脒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用对位含有吸电子基的苯甲腈为起始原料,先进行脒基化反应,然后进行醚化反应的新的合成路线。用对硝基苯甲腈和对氟苯甲腈在不使用氯化氢和氨气的条件下,合成了对硝基苯甲脒和对氟苯甲脒,并用红外谱图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原料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得到脒基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硝基苯甲腈和对氟苯甲腈可以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脒基化反应,并得到较高的产率。以对硝基苯甲腈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乙酸铵为氨化剂,采用改进的Pinner法合成对硝基苯甲脒。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对硝基苯腈): n(甲醇钠): n(乙酸铵) =1:1:1.1,加成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45℃;胺化反应时间为18h,反应温度为40℃,产率可达90%左右。此合成工艺比较稳定,反应条件温和,同时对环境友好。以对氟苯甲腈为原料,N-乙酰半胱氨酸为催化剂,氨基甲酸铵为氨化剂,采用催化合成法合成对氟苯甲脒。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对氟苯腈): n(N-乙酰半胱氨酸): n(氨基甲酸铵) = 1:1:0.55,加成反应时间为20h,反应温度为50℃,;胺化反应时间为24h,反应温度为50℃,产率可以达到92%,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0-04-26)

脒基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对硝基苯甲腈为原料进行脒基化反应合成对硝基苯甲脒,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确定了产品的结构,并通过优化实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分别研究了催化剂甲醇钠补充量、胺化剂乙酸铵减少量对产品含量(质量分数)、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催化剂补充量占投入量的55%~60%,胺化剂减少量占投入量的5%~7%时,母液可以循环套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脒基化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邓胜吉,郭嘉昒.对硝基苯甲腈的脒基化反应的合成研究[J].今日农药.2019

[2].邓胜吉,郭嘉昒.对硝基苯甲腈的脒基化反应的合成研究[J].上海化工.2018

[3].史猛.脒基聚硅氧烷酸敏凝胶化反应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4].冯晓琴.对位含有吸电子基的苯甲腈的脒基化反应研究[D].中北大学.2010

标签:;  ;  ;  ;  

脒基化反应论文-邓胜吉,郭嘉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