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别角色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分层,性别角色,工作家庭冲突
性别角色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蔡思茹[1](2019)在《社会分层视角下性别角色与工作家庭冲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职业者的性别角色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并采用个人收入、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型作为测量社会分层的主要维度。首先,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提出了社会分层对职业者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假设;然后以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广东省的数据为基础,描述了职业者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及其基本特征,并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职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提出了职业者工作家庭冲突的解释框架和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改进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职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即性别对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均具有显着影响,且男性更可能因为工作而影响家庭,而女性更可能因为家庭耽误工作。第二,社会分层是影响职业者工作家庭冲突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收入分层视角下,相比高收入层,低收入层和中等收入层的职业者面临工作-家庭冲突的可能性更大,且收入层次越高的职业者发生工作-家庭冲突的可能性越小。其次在教育程度视角下,教育程度对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均显着,且教育程度越高的职业者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的可能性越小,教育程度越高的职业者面临家庭-工作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职业者面临着更多的家庭-工作冲突。最后在职业类型视角下,只有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显着差异,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面临工作-家庭冲突的可能性更小。第叁,年龄和性别观念也对职业者的家庭-工作冲突有重要影响。年龄层次越大,职业者发生家庭-工作冲突的可能性越小。职业者的性别观念越偏现代型,发生家庭-工作冲突的可能性更大。(本文来源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4-26)
李旭,卢勤[2](2019)在《建构主义视角下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教育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春期男生内心面临着强烈的性别角色冲突,因而表现出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本研究采用卢勤(2016)修订的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对809名青春期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男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显着高于初中男生,主要体现在限制性情感、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及学习和家庭冲突方面,而在父母期待和成功成就方面则无显着差异;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对心理亚健康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取设置发展导向的教育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建立分段分层干预的教育模型等性别角色冲突教育策略,可促使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发展更为健康。(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李唐美[3](2019)在《母亲男性化对女高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女高中生具有高水平的学业成就追求,她们在高中生活中表现出了更高的男性特质,从而在自身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期待上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作为高中阶段的青少年,逐渐从学校走进社会,他们的性别角色也逐渐地固化形成。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能否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也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性别角色的冲突水平对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社会对于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在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家庭中的母亲在男性化特质水平上逐渐上升,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表现出了对于成就更高的追求和对于竞争的偏好,而家庭中对于女高中生的影响最大的是母亲,对于女高中生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母亲的男性化特质对于女高中生的性别角色冲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女高中生的社会适应。因此,本研究从家庭中的母亲性别角色特征的角度出发,研究母亲的性别角色特征,对于女高中生的社会适应有着怎样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了母亲男性化特质对性别角色冲突的影响,发现了母亲男性化特质和性别角色冲突和社会适应两者有着显着的相关。由此,探讨了女高中生社会适应形成的内在机制,从而更好地了解母亲男性化特质、女高中生的性别角色冲突与女高中生社会适应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性别角色量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567名四所中学的女高中生进行问卷发放,通过数据软件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1)女高中生母亲男性化特质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领导力、男子气、理性、大度均高于中等水平;女高中生的性别角色冲突低于中等水平;社会适应的总体水平高于中等水平。(2)母亲男性化特质在年级、家庭居住地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别角色冲突在独生子女、年级上、家庭居住地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适应总分、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在年级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心理能量在家庭居住地上存在显着差异。(3)女高中生母亲男性化特质、性别角色冲突和社会适应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女高中生母亲男性化特质与性别角色冲突负相关、性别角色冲突与社会适应负相关、母亲男性化特质与女高中生社会适应正相关。(4)女高中生性别角色冲突在母亲的男性化特质和女高中生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女高中生母亲的男性化特质既可以直接影响女高中生的社会适应,又可以通过性别角色冲突间接影响女高中生的社会适应,即在母亲的男性化特质与女高中生社会适应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1-08)
董宝林,毛丽娟,张欢[4](2018)在《社会支持与女大学生余暇锻炼:性别角色冲突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社会支持对女大学生余暇锻炼的影响,考察性别角色冲突的中介效应。采用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56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较高的社会支持,在余暇锻炼中能够感受到中等偏低的性别角色冲突,但其余暇锻炼的状况却不甚理想;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余暇锻炼在性别角色冲突水平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和性别角色冲突是余暇锻炼的两个前因变量,对女大学生余暇锻炼的影响皆显着;在性别角色冲突的基础上,社会支持对女大学生余暇锻炼的影响显着,即:性别角色冲突是社会支持影响女大学生余暇锻炼时的一个中介变量,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 10%。结论:给予更多社会支持与认同,并通过改变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来缓解性别角色冲突,可能是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余暇锻炼自主性的一个关键环节。研究结论为制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决策提供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晓晗[5](2018)在《性别角色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性别角色冲突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当前的心理学教育领域非常热门的话题。在理论上,性别角色冲突可能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并且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表现构建。在当前的个体社会化进程活动中,中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人生道路发展上的关键核心时期,是对人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作用的核心阶段。因此,性别角色冲突和领悟,以及社会的核心支持,对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有效的策略实施来维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度过当前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涯,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8年09期)
李瑞琦[6](2018)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修订及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角色冲突(Gender Role Conflict,GRC)是社会化的性别角色对自己或他人产生消极后果的心理状态。当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与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不一致时,人们就会产生性别角色冲突。近3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男性性别角色冲突量表的编制和性别角色冲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较少有研究者编制女性性别角色冲突量表以及考察性别角色冲突者的注意偏向特点。本研究拟修订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并考察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的注意偏向,以此丰富性别角色冲突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包括叁个实验。研究一将国内性别角色冲突量表修订成高中男、女学生均能适用的量表。研究二、叁分别采用视觉点探测和视觉点探测掩蔽任务从阈上、阈下两个加工水平考察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注意偏向的成分以及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如下:1、修订后性别角色冲突量表由6个维度,29个题目组成。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35,各因素α系数在0.675-0.853之间;半分信度α为0.769,各因素α系数在0.619-0.815之间;量表构念效度良好。该量表可以作为男、女高中生性别角色冲突的测量工具。2、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在阈上水平且线索一致条件下存在“警觉-回避”注意模式;在线索不一致条件下,注意早期(SOA=200ms,SOA:目标词与探测点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未出现注意偏向;注意中期(SOA=500ms)出现注意脱离易化。3、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男、女高中生的注意偏向存在性别差异。在阈上水平且线索一致条件下,男生在注意早期对正性、负性词出现注意警觉,中期出现注意回避;女生在注意早期对正性词出现注意警觉,中期未发现注意偏向。在线索不一致条件下,男生在注意早期未出现注意偏向,在中期对正性、负性词出现注意脱离易化;女生在注意早期对负性词出现注意脱离易化,中期未出现注意偏向。4、在阈下注意偏向研究中未发现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的注意偏向和性别差异。研究结论如下:1、修订后性别角色冲突量因素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男、女高中生性别角色冲突的测量工具。2、阈上注意偏向实验中,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存在注意偏向且注意偏向的成分存在性别差异。3、实验线索和刺激间的时间间隔是影响阈上注意偏向成分的重要因素。4、阈下注意偏向实验未发现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存在注意偏向以及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徐凯[7](2016)在《自尊在中学生性别角色冲突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堪忧~([1]),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自杀意念作为预示自杀行为的强高危因素,指一个人在思想中出现死亡、自杀或严重自我伤害的内容,包括对自杀的计划、步骤和结果的想法~([2])。尽管自杀意念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3]),但它却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早期预警信号~([4])。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角色冲突是影响青少年自杀、自残等危险行为的重要因素~([5-6]),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6年10期)
许琪,戚晶晶[8](2016)在《工作-家庭冲突、性别角色与工作满意度——基于第叁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家庭冲突自从1985年Greenhaus和Beutell提出工作-家庭冲突(work-family conflict)的概念开始,有关工作和家庭之间关系的理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如角色理论认为,工作-家庭冲突是因为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的不兼容导致的一种角色间冲突。边界理论认为,虽然工作和家庭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二者之间的边界却比较模糊,这导致当个体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某一领域的任务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6年08期)
徐凯[9](2016)在《性别角色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性别角色冲突的相关性,为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河南省洛阳、安阳市1 51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完成人口资料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和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调查。结果身体健康程度、学校所在地、独生与否、家庭居住地、家庭形态与家庭关系对中学生抑郁—焦虑—压力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角色冲突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角色冲突的4个因子对焦虑及抑郁—焦虑—压力总分均有正向预测作用(β焦虑=0.062~0.245,β总分=0.074~0.289,P值均<0.05);工作—家庭冲突、限制性情感、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3个因子对抑郁有预测作用(β=0.117~0.281,P值均<0.01);工作—家庭冲突、限制性情感、成功、权力和竞争3个因子对压力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22~0.272,P值均<0.01)。结论改善中学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有助于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6年07期)
吴才智,黄东涛,于丽霞,孙启武,段文婷[10](2016)在《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与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求助污名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查男性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心理求助污名与心理求助态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简化版本(GRCS-SF)、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污名问卷(SSPPH)、心理求助态度量表(ASPPH),对武汉4所高校的36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心理求助自我污名和心理求助公众污名在男性性别角色冲突和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男性性别角色冲突高的个体有更高的心理求助自我污名和公众污名,其心理求助态度也越消极。(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实验》期刊2016年03期)
性别角色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春期男生内心面临着强烈的性别角色冲突,因而表现出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本研究采用卢勤(2016)修订的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对809名青春期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男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显着高于初中男生,主要体现在限制性情感、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及学习和家庭冲突方面,而在父母期待和成功成就方面则无显着差异;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对心理亚健康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取设置发展导向的教育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建立分段分层干预的教育模型等性别角色冲突教育策略,可促使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发展更为健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别角色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蔡思茹.社会分层视角下性别角色与工作家庭冲突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9
[2].李旭,卢勤.建构主义视角下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教育对策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
[3].李唐美.母亲男性化对女高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9
[4].董宝林,毛丽娟,张欢.社会支持与女大学生余暇锻炼:性别角色冲突的中介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
[5].李晓晗.性别角色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6].李瑞琦.性别角色冲突量表修订及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高中生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7].徐凯.自尊在中学生性别角色冲突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16
[8].许琪,戚晶晶.工作-家庭冲突、性别角色与工作满意度——基于第叁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2016
[9].徐凯.性别角色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6
[10].吴才智,黄东涛,于丽霞,孙启武,段文婷.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与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求助污名的中介作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