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静压端承摩擦桩端阻力深度效应分析

粘土静压端承摩擦桩端阻力深度效应分析

一、粘土中静压端承摩擦桩的端阻深度效应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岳云鹏[1](2020)在《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及失效破坏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钻跟管桩是在克服传统PHC管桩成桩缺点上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大直径非挤土PHC管桩,通过研发的成套设备及施工工艺,可实现大直径PHC管桩钻孔、沉桩、排土的同步进行,在我国珠三角地区已有初步的工程应用。现阶段针对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对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承载机理及其失效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不同成桩工艺管桩基础的承载性能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随钻跟管桩与其他管桩在受力特点及荷载传递规律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填芯深度对随钻跟管桩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桩工艺不同导致不同桩型的极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均质砂土地层中随钻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最大,且比中掘法管桩高19%以上,而锤击法管桩最小;在相同桩侧注浆条件下,桩芯填芯有助于提高随钻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和侧摩阻力。2.开展了考虑桩底沉渣的随钻跟管桩竖向承载性能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有无沉渣的随钻跟管桩受力特性,并探讨桩底扩大头对随钻跟管桩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渣的存在对随钻跟管桩的抗压承载性能较大影响,但清除沉渣后可提高约20%的极限承载力;有桩底沉渣的桩基荷载基本由桩侧摩阻力承担,靠近桩端处的轴力有所减少,且沉渣越厚,减少的幅度越明显;通过进行桩端水泥土扩大头施工作业可提高随钻跟管桩33%的抗压承载力。3.通过对随钻跟管桩的桩-注浆体-土体接触面剪切试验,对不同桩周土、不同桩型尺寸的接触面摩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注浆前后桩-土界面剪切特点及接触面的失效破坏模式,并揭示注浆加固机制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钻跟管桩的接触面失效破坏模式表现为注浆体-桩周土体接触面的剪切破坏;随钻跟管桩-注浆体-土体接触面的侧阻力主要由水泥浆的物理性质控制;桩侧注浆后水泥浆结石体的强度要远大于桩周土的强度,可以认为在荷载传递过程中,随钻跟管桩-注浆体之间不会发生破坏,随钻跟管桩与注浆体始终是一个整体。4.基于三维扫描技术,对随钻跟管桩进行三维扫描精细化几何模型重构,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随钻跟管桩的抗压、抗拔承载性能进行三维模型计算,在验证所建立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对随钻跟管桩抗压、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有限元计算结果可知,注浆体的物理性质对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影响不大;桩周土的性质是控制随钻跟管桩承载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上拔荷载作用下随钻跟管桩的桩端扩大头能承担较大比例荷载,能有效提升其抗拔承载性能。5.通过对随钻跟管桩的桩侧注浆液流动及扩散规律进行大比尺注浆流动性试验,直接观测不同桩侧注浆材料、注浆压力下随钻跟管桩桩-土间隙注浆液的流动及扩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钻跟管桩注浆后浆液在桩-土注浆界面中的扩散主要分为上部边界扩散阶段和侧向边界扩散阶段;注浆压力、水泥浆水灰比对随钻跟管桩的桩侧注浆流动性有较大影响,工程中建议注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5~0.55范围内。

杨鑫[2](2020)在《邯郸地区管桩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建筑物的沉降值需要着重考虑。鉴于桩基础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等各种优势,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桩基础沉降量计算的方法比较多,比如弹性力学法、应力面积法、分层总和法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法等。其中分层总和法是规范推荐的实用计算方法。沉降量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时,地基土附加应力的计算是十分关键的,其计算方法分为Boussinesq公式、Cerutti公式、Mindlin公式。在Mindlin解计算公式中桩端阻力比α、桩侧均匀分布侧阻比β对附加应力的影响很大。本文研究的对象是Geddes对Mindlin公式积分导出的应力解中α和β在邯郸地区所适用的取值。本文收集了邯郸地区多种土质条件下5组工程桩的单桩静载荷试验实验结果和桩基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开展了对此地区单桩沉降情况的分析。首先阐述了桩基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桩侧摩阻力的研究现状。然后计算分析了Mindlin应力解中关键参数α、β的改变对地基附加应力的影响。使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基于Mindlin-Geddes应力解的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公式程序,并且按照相应的工程地质勘查资料,计算单桩沉降值。在沉降计算中的附加应力计算过程中,按照之前总结的规律依次带入多组桩端阻力比α和桩侧阻力β的值,得出了符合静载实验沉降值时,各级荷载所适用的荷载分配系数α、β的取值。之后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应的工程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提取并计算得出α、β的值,最终给出了适合邯郸地区管桩基础的α、β的取值。

熊露[3](2019)在《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沿海地区一般为海相沉积平原地貌,珠海市地质特殊,经常有地区的地层会有流塑状软土。珠海市保税区某工程地质的软土层平均厚度为23.13m,中风化岩平均埋深约60m,该工程采用灌注嵌岩桩,桩长达5575m。嵌岩桩通常用于沉降要求严格、上部荷载较大的工程之中。但由于其承载力较高,很少有现场试验能加载到极限状态,因此对其荷载传递特性和承载力的确定仍存在许多含糊之处,实际中常因过于保守而出现一些桩长和桩径不合理的设计,既加大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又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因此,对于细长嵌岩桩荷载传递特性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给出了细长嵌岩桩的定义,结合珠海市保税区某桩基工程实例,对软弱土区细长嵌岩灌注桩的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阐述了细长嵌岩灌注桩的荷载承载机制。其次,本文考虑了桩土与桩岩荷载传递的规律,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和Hoek-Brown岩体经验强度准则推导了细长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同时推导了软土弱地区细长灌注桩的嵌岩段荷载传递过程分为桩周岩弹性阶段、桩周岩部分进入残余强度阶段和桩周岩破坏阶段三个阶段的桩顶荷载和沉降公式。最后,本文基于工程静载试验实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推导得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并用MIDAS GTS NX软件分析了不同桩径、桩长、软土层厚度、不同嵌岩深度对细长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与非软土区嵌岩桩相比,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的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和桩底基岩的应变两部分组成。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侧阻与端阻的发挥不是同步而是异步的,由于受桩长和基岩埋深影响,一般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的受力性状。

刘鹏程[4](2019)在《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向加芯搅拌桩是一种新兴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前应用不多,实际经验稍显不足,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对其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钢厂项目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在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多向加芯搅拌桩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检测,评价了其工程质量,利用ANSYS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评价了其关键技术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可能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丰南钢厂项目区分布有典型的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物理力学性质差等特点。多向加芯搅拌桩通过刚性内芯桩承担荷载,柔性外桩提供侧摩阻力,承载力高于柔性桩,成本低于刚性桩,在较小沉降时能提供足够高的承载力,又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的强度。丰南钢厂项目选择多向加芯搅拌桩作为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通过对多向加芯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状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正常荷载情况下,桩侧侧摩阻力分担总荷载的90%以上:增加内外芯长度比,可以有效减小多向加芯撹拌桩的桩顶沉降量,最优内外芯长度比应为0.75;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桩顶沉降量可通过增加芯桩面积比来减少,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最优截面含芯率应为0.25:水泥掺入量宜为22%左右,为提高水泥土强度,可适当增大下部桩身掺灰量。群桩破坏模式由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决定分为群桩侧阻破坏和群桩端阻破坏;影响多向加芯搅拌桩群桩效应的主要因素是承台和桩距。承台会限制群桩基础上部土的相对位移,影响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从而使桩身上部的侧摩阻力值发挥不完善,桩侧摩阻力的最大值不同于单桩出现在桩身上部,而是出现在桩体的中下部。群桩基础中,在不考虑桩长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随着桩数的增加、桩距的减小,其桩侧摩阻力值发挥越小。当内外芯桩长比0.75,含芯率0.25,桩间距3m时,承载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

万志辉[5](2019)在《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设压浆管路,成桩后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练、成本低廉与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当前后压浆的适用对象由中小直径、中短桩发展到大直径、超长桩。然而,大直径桩因研究手段受限,完整的现场实测数据偏少,造成对大直径后压浆桩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对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机理和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压浆对桩端土体的加固与桩端扩大头效应这两方面因素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采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引入了桩端土初始刚度、桩端阻力的增强系数,并在球孔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浆泡半径的解析解,为扩大头加固机理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考虑浆液上返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特征建立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发挥的相互强化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工程实例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并分析了预压作用对后压浆桩基阻力的重要影响,进而全面揭示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2)后压浆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在硅质砂与钙质砂两种不同的模型地基中开展了静压沉桩方式下钢管桩的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试验,研究了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后压浆对两种不同砂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压浆单桩在钙质砂中的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要弱于硅质砂,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钙质砂易造成侧向挤压作用引起的侧摩阻力变化小于颗粒破碎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压浆后,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在两种不同的砂土地基中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承载特性。通过开挖分析压浆单桩浆液加固体的分布情况,揭示了砂土中桩-土-浆液相互作用机理。(3)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原位试验。利用大直径组合压浆与桩侧压浆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压浆类型对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表明组合压浆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侧压浆桩;在使用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的桩顶沉降约90%来自桩身压缩,在极限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仍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超长桩设计时应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同时,对珊瑚礁灰岩地层中的3根大直径后压浆桩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并对桩基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基阻力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并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最后,结合现场长期静载试验,研究了后压浆桩的长期承载性状以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压浆桩承载力存在时间效应,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会随时间增长。(4)组合后压浆加固效果的综合检测方法。通过钻孔取芯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电磁波CT试验综合评价了组合后压浆的加固效果。结果显示水泥浆液下渗、上返及横向渗透至地层中形成水泥土加固体,增强了桩侧、桩端土层的强度和刚度;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要明显高于压浆前,同时给出了基于压浆前标贯击数预测压浆前、后侧摩阻力的经验方法;电磁波CT技术检测压浆效果是可行的,绘制出各剖面视吸收系数反演图像可以观测到桩体、浆液及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且能确定水泥浆液在桩端、桩侧土体中的扩散范围。(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及压浆参数设计。通过收集的139个工程中716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对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有关参数作了统计分析,利用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法提出了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经验预估方法;采用以土层为分类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以土层为分类的桩侧、桩端压浆量经验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桩压浆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后压浆桩承载力与压浆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17修订版)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T/CECS G:D67-01-2018)。(6)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后压浆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在未经压浆的大直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土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第二种,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姚东升[6](2018)在《红粘土地基静压变截面管桩承载机理及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地区的基岩起伏较大,覆盖土层多为红粘土。红粘土是一种区域性的特殊土,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红粘土具有上硬下软的特性,靠近地表的上层土层一般多为坚硬或硬塑状,其下的土层一般多为可塑状或软塑状。坚硬或硬塑状态红粘土的天然含水量和裂隙比可塑和软塑状态红粘土小,其物理力学性能要强于下层可塑和软塑状的红粘土。PHC管桩是一种采用预应力先张法及旋转离心成型法制作而成的具有高强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该类型桩具有单桩承载力较高、施工简单、造价低的优点,已成为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桩基形式。PHC管桩在桩顶荷载的作用下,桩身轴力会沿着深度从上向下逐渐衰减,根据这一受力特点,把等截面管桩演变成桩径上大下小的变截面管桩,以节约材料。由于变截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变截面位置下部土体作用的支承力、桩端阻力组成,在红粘土地基中应用变截面管桩,将桩身变截面位置设置在强度较高的硬塑状土层上,可利用红粘土上硬下软的特性,充分发挥出硬塑状土层的承载力。本文在以柳州某红粘土地质条件下的实际工程为背景下,应用FLAC3D对红粘土地基静压变截面管桩进行数值模拟,探求其变形及承载特性及挤土效应,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应用FLAC3D软件对实际工程的等截面PHC管桩的静载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成果与静载试验结果做对比分析,以选取基本符合工程桩土体实际情况的用于数值模拟的参数模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变截面桩的数值仿真模型,以寻找该工程变截面管桩最优变截面比和最优变截面位置,并且对桩土体的应力场和变形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截面桩的桩身最大应力出现在桩顶位置,变截面桩的桩身最大应力出现在变截面处。变截面桩和等截面桩在桩身轴力分布和桩侧摩阻力分布上差异在于变截面桩在变截面处存在突减变化,除了在变截面处有突减之外,其分布曲线大体与等截面桩相似。从轴力分析图的数据可知,变径比为0.6的变截面桩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变径比为0.8的变截面桩满足设计要求。在最大荷载4000KN作用下,变截面设置在桩深1/4处,可充分发挥红粘土上硬下软的特性,且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变径比为0.8变截面的桩体材料量比桩径500mm等截面管桩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其他变截面桩用量节省,与桩径400mm等截面管桩相比,降低了桩体沉降,为最优桩。(2)以发生挤土效应而导致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实际管桩工程为背景,应用FLAC3D软件对群桩环境下等截面管桩和变截面管桩的土体变形场进行数值分析,对两种桩型的挤土效应大小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桩心距的情况下,当桩沉入相同深度时,变截面桩的土体水平位移小于等截面桩的土体水平位移,变截面桩的地表隆起量比等截面桩地表隆起量小,说明变截面桩的挤土影响比等截面桩的小。

刘飞成[7](2018)在《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桩网复合地基是解决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过大的有效途径,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然而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软土层,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桩身很难穿透软土层进入下部基岩层,桩端下卧层仍然为软土层,此时桩身表现为悬浮在软土层中,即为悬浮桩。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涉及到复杂的桩土相互作用,其工作机理也与端承桩桩网复合地基不同,目前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际运用,特别对其变形和受力特性的研究还较少。此外,由于地质构造原因东南沿海地区的软土层下方存在着具有倾斜的基底岩层,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斜坡基底上部的软土在发生竖向压缩变形的同时,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指向下坡一侧的横向推力。其次,在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的条件下,桩基往往设计成等长桩,导致在不同位置处的桩端受力与变形条件完全不同。然而目前,针对斜坡基底软土地基的研究较少,对斜坡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和受力特性认识还不深入。结合我国东部沿海某铁路线悬浮桩的工程应用实例,利用室内离心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的变形和受力特性,揭示了潜在失效模式。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了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受力和变形的简化分析方法。利用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的简化分析方法,探讨了设计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非重复性二元方差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了各参数的影响程度,给出了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设计方法。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一)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开展了不同桩间距条件下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桩间距增大,地基沉降分布由“沉降盆”状逐渐过渡到“酒杯”状,且路堤剪切破坏面下移,地基中逐渐出现明显的剪应变核心区;悬浮桩的工作性能随桩间距增大由摩擦桩向摩擦-端承桩转变;地基中部桩基本不发生横向位移,而非中部桩均呈现出“整体横向偏移+转动”的组合位移模式,小桩间距条件(S=3d)下,悬浮桩基本不发生整体横向平移,仅发生偏转,而大桩间距条件(S≥4d)下,悬浮桩会发生整体横向偏移和转动,且桩间距越大,整体横向偏移越明显。(二)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变形和受力特性开展了斜向桩加固和未加固条件下斜坡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斜向桩加固可明显减小桩土沉降差,增大中上部软土层压缩变形量占地基表面沉降的比例;加固前后,地基中应变分布明显不同,未加固地基中出现三条剪应变核心区的连线,而加固后仅出现一条;未加固的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的失效为连锁响应,加固后,桩网复合地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强,未显出任何破坏迹象。(三)基于理论推导,提出了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考虑土拱效应、筋材拉膜效应、地基支承作用、桩土相互作用和桩顶沉降的综合影响,推导了适用于端承桩和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和变形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发现,考虑了桩顶沉降计算得到的筋材拉力和应力集中比均比未考虑桩顶沉降得到的结果小;各设计参数对地基反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桩间距>软土厚度>软土压缩模量>填土摩擦角>路堤高度>筋材抗拉刚度;对应力集中比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软土压缩模量>软土厚度>路堤高度>桩间距>填土摩擦角>筋材抗拉刚度;对筋材拉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软土厚度>填土摩擦角>桩间距>筋材抗拉刚度>软土压缩模量>路堤高度。建议将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分为初步设计和优化设计,结合参数影响程度分析可以实现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设计。

刘芙蓉[8](2012)在《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是近几年国内出现的新桩型,本文主要研究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设计和施工中所遇到的承载力问题。通过介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工艺,了解生产和使用过中单桩承载力保证的几个重要环节。对单桩进行了抗弯实验以了解该桩型的抗弯性能。其抗弯能力同截面的普通空心方桩结果相近,但净截面却小很多,更经济,比同直径的管桩相比大。通过截面抗压试验比较,指出空心方桩可以选择类似管桩的开孔尺寸。根据材料的截面特性,建议按照简化的工形截面进行结构承载力的计算,并对建筑桩基规范中未提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了推导,对现行规范中的结构承载力公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通过对利用静载试验所获得的荷载沉降曲线数据推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几种常见分析处理方法的比较,指出各种外推方法都有其地质条件和地区应用的局限性,不能笼统选用。对桩端开口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常用的几个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土塞效应的砂土和粘土层中的桩端开口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理论公式。通过有限元分析了影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各种因素。分析表明对等桩长等截面积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与圆管桩,其受力和变形方面很类似。土的闭塞程度越大,桩端承载力的分担比越大,且随着荷载的增大,部分闭塞和完全闭塞的结果越来越接近。而对于长径比的变化、桩端土的性质、桩侧土的性质、土塞模量对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有限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对荷载变形影响最大,土塞模量相对较小。闭塞效应对长径比小的桩影响大,而长径比较大的摩擦型桩基影响较小,承载力计算可以不考虑闭塞效应。探讨了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方桩的压桩力和承载力关系,说明终压力和极限承载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本文利用球形扩张理论推导了粘性土中的压桩力的理论公式。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随深度关系曲线的划分的三种类型(突变型;渐变型;跳跃型)的地质条件,对这三种地质条件下砂土中的贯入阻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该桩型在各地的应用情况,对该桩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上作了实例验证。建议在全国推广该桩型。结合不同地质和土层性状条件,不断积累设计和施工经验,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刘俊伟[9](2012)在《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效应包括土塞效应、挤土效应、承载力时间效应和残余应力四部分。它们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制约桩的承载力性状。本文通过现场足尺试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统计分析和理论建模解析计算,系统揭示了施工效应中各个方面对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土塞效应是指挤入桩孔内的土柱对桩-土体系的影响。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得了不同土层中土塞的物理力学特性、分层特征及发展规律,建立了土塞端阻与土塞增长率的线性表达式;发现桩端以上4-5倍桩径范围内土塞的物理力学指标优于原状土,桩端处土塞的静力触探锥尖阻力高于原状土67%。基于土塞效应,首次建立并解答了开口混凝土管桩“桩中桩”荷载传递解析模型。研究表明土塞摩擦力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桩端以上2倍桩内径范围内,桩端处的土塞摩阻力为桩壁外侧摩阻力的3.4倍。同时,本文提出了更适用于开口混凝土管桩的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承载力设计方法-ZJU设计法。挤土效应是指沉桩挤土对桩-土体系的影响。本文在粉土地基中进行了开口管桩的挤土效应试验,揭示了沉桩过程及静置期内桩周土体的应力、孔隙水压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发现单桩压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15倍桩径。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开口管桩挤土效应解析计算模型,将桩体的压入过程模拟为半无限体中一系列球孔的扩张。现场实测表明黏性土中管桩的挤土效应导致群桩中单桩的承载力降低35%-75%,并讨论了挤土效应的防治措施。通过自制的恒刚度剪切试验,揭示了桩侧摩阻力随剪切循环的指数型退化规律。时间效应是指管桩沉桩后承载力随休止时间的提高。本文提出了承载力三阶段增长理论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固结理论的承载力时效解析计算模型。计算表明,完全非闭塞的摩擦型开口管桩承载力随时间的相对增长速度高出闭口桩约10%。采用隔时复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揭示了开口管桩的时效性规律,发现基桩承载力随时间呈对数型增长,每时间对数循环的增幅处于15%-29%范围。利用时效性的有益影响,提出了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静压桩承载力优化方法。残余应力是指沉桩后由于桩身压缩不能完全恢复而残留于桩内的应力。本文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开口管桩的残余应力展开足尺试验研究,建立了残余应力与沉桩过程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实现了基于能量守恒的残余应力模拟计算解答,揭示了桩土参数和沉桩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忽略残余应力将高估中性点以上摩阻力,而低估中性点以下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开口管桩施工效应的系统研究表明,土塞效应、挤土效应、承载力时间效应和残余应力共同制约管桩的承载力性状。统计近2000根管桩静载荷试验发现,管桩的极限承载力与压桩终止瞬间的压桩力存在相关性:短桩的极限承载力往往小于终压力,而随着桩长的增加承载力将超过终压力;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比值随桩长径比呈双曲线型增长,持力层为黏性土且桩侧为粉土时增幅最显着。

王琦[10](2010)在《超长桩承载机理研究及沉降计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的建设,长桩和超长桩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超长桩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根据桩基现场试验实测资料反演有限元计算参数,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桩长单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在工作荷载以及极限荷载下的发挥性状。总结出不同桩长单桩荷载—沉降曲线、桩侧摩阻力分布形式、端阻比随桩长变化的发挥情况。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固定桩径条件下超长桩变化桩长情况下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了超长桩确实存在有效桩长问题。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土质条件对超长桩有效桩长的影响。实测资料表明,工作荷载作用下超长桩桩身上部侧摩阻力首先发挥出来,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更接近于两段或三段线性分布。现行规范仍然采用基于Mindlin的Geddes应力解的传统形式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即假定超长桩桩侧摩阻力沿深度呈矩形分布和三角形分布的组合,计算桩侧摩阻力在土中产生的附加应力。本文通过对Geddes应力解的叠加,推导出两段和三段线性组合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下地基附加应力解析解。本文建议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与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对于桩数较少的超长桩桩群,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得到的桩端以下桩间的竖向附加应力明显大于本文建议侧摩阻力分布模式的结果,导致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得到的群桩沉降比大于本文建议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计算的沉降比,Geddes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夸大了群桩内部各桩的相互作用。对于大面积分布的密集群桩,两种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得到的群桩桩端以下竖向附加应力差别较小。实例计算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本文建议的侧摩阻力分布模式计算得到的沉降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

二、粘土中静压端承摩擦桩的端阻深度效应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土中静压端承摩擦桩的端阻深度效应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及失效破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管桩基础的研究现状
        1.2.1 中小直径管桩的研究现状
        1.2.2 大直径管桩的研究现状
    1.3 随钻跟管桩介绍
        1.3.1 随钻跟管桩施工工艺
        1.3.2 随钻跟管桩的研究现状
    1.4 桩基础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1.4.1 桩基础竖向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1.4.2 桩-土接触界面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4.3 桩基础后注浆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成桩工艺对管桩承载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装置
        2.2.2 砂土制备
        2.2.3 模型桩制作
        2.2.4 加载方案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2.3.2 桩身轴力分析
        2.3.3 桩身侧摩阻力分析
        2.3.4 桩端阻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桩底沉渣的随钻跟管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装置与砂土制备
        3.2.2 试验方案
        3.2.3 加载方案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随钻跟管桩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3.3.2 桩身轴力分析
        3.3.3 桩身侧摩阻力分析
        3.3.4 桩端阻力分析
    3.4 桩侧注浆界面构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随钻跟管桩桩-注浆体-土体接触面特性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验装置与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案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接触面破坏模式分析
        4.3.2 剪应力-位移分析
    4.4 接触面侧阻力作用机制分析
        4.4.1 桩侧后注浆加固机制分析
        4.4.2 随钻跟管桩侧摩阻力参数
    4.5 结论
第五章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随钻跟管桩精细化模型重构及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三维扫描技术在桩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5.2.1 三维扫描技术的工作流程
        5.2.2 三维扫描技术的操作流程
    5.3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随钻跟管桩承载性能数值分析
        5.3.1 随钻跟管桩-注浆体-土体接触面特性数值模拟
        5.3.3 随钻跟管桩的抗压承载性能数值分析
        5.3.4 随钻跟管桩的抗拔承载性能数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随钻跟管桩注浆液流动及扩散规律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方案
        6.2.1 试验装置
        6.2.2 试验流程
    6.3 注浆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邯郸地区管桩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桩侧摩阻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基应用及发展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桩侧摩阻力计算分析方法
        1.3.1 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研究
        1.3.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Mindlin解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
    2.1 Boussinesq解和Mindlin解的计算公式
        2.1.1 Boussineaq解
        2.1.2 Mindlin解
    2.2 等代墩基法
        2.2.1 基于Mindlin应力解的方法
    2.3 弹性理论法
    2.4 桩基侧摩阻力机理研究
        2.4.1 桩侧摩阻力的定义和计算
        2.4.2 桩土间荷载传递
        2.4.3 桩侧阻力和端阻力性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indlin应力解中附加应力的确定
    3.1 Mindlin应力解的变化因素
    3.2 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
        3.2.1 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3.2.2 横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3.3 成层地基的影响
    3.4 土质非线性及各向异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端阻力比和桩侧阻力比的确定
    4.1 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4.1.1 Matlab软件介绍及优点
        4.1.2 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工程实例
        4.1.3 分层计算优化及编程
    4.2 计算实例
        4.2.1 算例一
        4.2.2 算例二
        4.2.3 算例三
        4.2.4 算例四
        4.2.5 算例五
    4.3 桩端阻力比和桩侧阻力比的影响因素
        4.3.1 端阻比的影响因素
        4.3.2 桩侧阻力比的影响因素
    4.4 桩端阻力比经验参考值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侧摩阻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5.1 工程概况
        5.1.1 工程简介
        5.1.2 地质工程条件
        5.1.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5.1.4 e-p曲线计算压缩模量
    5.2 有限元软件简介
        5.2.1 单桩静载试验数值模拟中的基本假定假设
    5.3 数值模型的建立
        5.3.1 确定几何模型的范围
        5.3.2 确定本构模型和土体参数
        5.3.3 创建接触单元
        5.3.4 边界条件和荷载
        5.3.5 网格划分
        5.3.6 接触属性的选择
        5.3.7 初始地应力平衡
    5.4 不同摩擦系数下管桩基础沉降特性分析
        5.4.1 单桩沉降分析(摩擦系数取0.3~0.6)
        5.4.2 单桩轴力值分析(摩擦系数取0.4)
        5.4.3 单桩侧摩阻力分析(摩擦系数取0.4)
        5.4.4 单桩端阻力分析(摩擦系数取0.4)
    5.5 静载荷试验与模拟结果
    5.6 规范方式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桩基工程概况
        1.2.1 桩基历史与发展
        1.2.2 桩基适用性
    1.3 嵌岩桩及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研究性状
        1.3.2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1.3.3 单桩承载性状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施工技术
    2.1 细长嵌岩灌注桩定义
    2.2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施工工艺
        2.2.1 施工工艺
        2.2.2 施工要点
        2.2.3 质量控制要点
        2.2.4 后注浆施工工艺
        2.2.5 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2.3 工程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长嵌岩桩灌注竖向承载力分析
    3.1 荷载传递函数法
    3.2 深厚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荷载传递影响因素
    3.3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推导
        3.3.1 荷载传递简化模型
        3.3.2 桩土极限侧摩阻力Q_s
        3.3.3 桩岩极限侧摩阻力Q_r
        3.3.4 桩端极限阻力Q_p
        3.3.5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
    3.4 荷载-沉降曲线的计算公式
        3.4.1 桩周岩弹性阶段
        3.4.2 桩周岩部分残余阶段
        3.4.3 桩周岩破坏阶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承载力及沉降计算分析
    4.1 静载试验法
    4.2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4.2.1 由桩身强度和压屈稳定性确定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4.2.2 由地层支承力确定竖向极限承载力
    4.3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沉降计算
    4.4 细长嵌岩灌注桩计算验证
        4.4.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4.4.2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法简介
    5.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5.3 单桩极限承载力有限元确定方法
    5.4 细长嵌岩灌注桩有限元建模
        5.4.1 岩土体本构模型
        5.4.2 接触单元分析
        5.4.3 有限元建模过程
    5.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原因分析
        5.5.1 有限元分析参数验证
        5.5.2 桩径分析
        5.5.3 桩长分析
        5.5.4 桩侧土层地质条件分析
        5.5.5 嵌岩深度分析
    5.6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土工程特性
        1.2.2 软土地基与桩基技术
        1.2.3 多向加芯搅拌桩
        1.2.4 桩基承载变形机理
        1.2.5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项目区较土工程特征及地基处理要求
    2.1 项目区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层岩性
        2.1.4 地下水
        2.1.5 场地稳定性及地震效应
        2.1.6 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
    2.2 软土基本物理性质
    2.3 软土变形及强度特性
    2.4 项目区地基处理要求
3 项目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3.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3.2 高压旋喷桩法
    3.3 水泥土搅拌桩
    3.4 预应力管桩
    3.5 多向加芯搅拌桩
    3.6 丰南钢厂软土地基最佳处理方案
    3.7 本章小结
4 多向加芯搅拌桩设计与工程质量
    4.1 单桩设计
    4.2 承载力计算
    4.3 群桩设计
    4.4 施工工艺
        4.4.1 施工设备
        4.4.2 芯桩预制
        4.4.3 工艺流程
        4.4.4 操作要点
    4.5 工程质量检测
        4.5.1 低应变动力检测
        4.5.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4.6 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
        4.6.1 水泥土外桩施工
        4.6.2 混凝土内芯插入
    4.7 本章小结
5 单桩工程性状分析及技术参数优化
    5.1 有限元模型概述
    5.2 单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
    5.3 桩身内外芯及桩周土荷载的数值模拟
    5.4 单桩沉降影响因素
    5.5 承载力组成
    5.6 关键技术参数的优化
        5.6.1 内外芯长比
        5.6.2 截面含芯率
        5.6.3 桩身掺灰量
    5.7 本章小结
6 群桩破坏模式与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6.1 群桩破坏模式
        6.1.1 群桩侧阻破坏模式
        6.1.2 群桩端阻破坏模式
    6.2 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6.2.1 桩距影响
        6.2.2 承台影响
    6.3 群桩基础有限元模型
    6.4 数值模拟结果
        6.4.1 桩距影响
        6.4.2 承台荷载分析
        6.4.3 桩长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基后压浆工艺的研究现状
        1.2.2 后压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1.2.3 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1.2.4 沉降控制的桩基设计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2.2.1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2.2.2 压浆对桩端阻力的提高
        2.2.3 压浆形成的桩端扩大头
    2.3 后压浆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2.3.1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2.3.2 浆液上返高度理论推导
        2.3.3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的迭代计算
        2.3.4 计算实例
    2.4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2.4.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影响的试验分析
        2.4.2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2.5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2.5.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
        2.5.2 后压浆的预压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压浆单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单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3.2.1 模型试验设计原则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验模型制备
        3.2.4 沉桩试验及压浆装置
        3.2.5 加载方法和数据采集
    3.3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3.3.1 反压荷载下土压力变化情况
        3.3.2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3.3.3 压浆试验分析
    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4.1 荷载-沉降关系
        3.4.2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
        3.4.3 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3.4.4 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3.5 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5.1 水平力与位移及梯度关系分析
        3.5.2 桩周土体m值曲线
        3.5.3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3.5.4 桩身侧向位移曲线
        3.5.5 桩侧土压力变化情况
    3.6 后压浆单桩浆液分布及强度分析
        3.6.1 单桩开挖后浆液渗扩变化情况
        3.6.2 浆液加固体与桩体间的结合强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超厚细砂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2.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2.2 组合后压浆施工工艺
        4.2.3 试桩静载试验
        4.2.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4.2.5 后压浆加固效果的检测
    4.3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3.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3.2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施工工艺
        4.3.3 试桩静载试验
        4.3.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4.4 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4.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4.2 试桩长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4.3 桩基阻力的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及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5.1 引言
    5.2 大直径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对比统计分析
        5.2.1 总体分析
        5.2.2 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沉降对比分析
    5.3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分析
        5.3.1 统计分析方法
        5.3.2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评价
        5.3.3 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取值分析
        5.3.4 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分析
    5.4 大直径后压浆桩压浆设计参数分析
        5.4.1 压浆量设计
        5.4.2 压浆压力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
        6.2.1 已有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6.2.2 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取值分析
        6.2.3 计算实例
    6.3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6.3.1 荷载传递模型的建立
        6.3.2 后压浆桩荷载传递分析的迭代方法
        6.3.3 模型参数取值
        6.3.4 工程实例分析
        6.3.5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性状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139 个工程716 根压浆对比桩静载试验资料
附录B 后压浆桩工程的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附录C 乐清湾1号桥部分墩位压浆过程压力情况
作者简介

(6)红粘土地基静压变截面管桩承载机理及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的承载机理的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2.2 群桩挤土效应研究现状
        1.2.3 变截面桩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静压等截面管桩承载性能数值模拟
    2.1 引言
    2.2 竖向荷载作用下静压等截面PHC管桩承载性能的数值模拟
        2.2.1 工程背景及计算模型建立
        2.2.2 计算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静压变截面管桩的数值模拟分析
    3.1 引言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 应力场分析
    3.4 桩身轴力分析
    3.5 桩侧摩阻力分析
    3.6 位移场和荷载Q-沉降S关系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压变截面管桩群桩挤土效应研究
    4.1 等截面PHC桩挤土效应工程背景
        4.1.1 群桩复压前的静载试验
        4.1.2 群桩复压后的静载试验
        4.1.3 复压前后对比分析
    4.2 等截面桩群桩效应的数值模拟
    4.3 变截面桩群桩效应的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拱效应
        1.2.2 加筋效应
        1.2.3 桩土相互作用
        1.2.4 桩网复合地基
    1.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离心试验研究
    2.1 离心机试验概述
        2.1.1 离心模型的试验原理和相似准则
        2.1.2 离心模型试验的误差分析
        2.1.3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2.2 模型试验准备
        2.2.1 模型试验相似设计
        2.2.2 模型制作过程
        2.2.3 模型监测元件布置
        2.2.4 试验过程
    2.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变形特性
        2.3.1 地基变形特性
        2.3.2 桩的位移特性
    2.4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受力特性
        2.4.1 垫层上下应力分布规律
        2.4.2 桩体受力特性
        2.4.3 地基软土应力分布
        2.4.4 加筋材料受力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离心试验研究
    3.1 模型试验介绍
        3.1.1 模型试验相似设计
        3.1.2 模型制作过程
        3.1.3 模型监测元件布置
        3.1.4 试验过程
    3.2 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变形特性
        3.2.1 路堤变形特性
        3.2.2 地基变形特性
        3.2.3 桩体变形特性
    3.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受力特性
        3.3.1 桩体受力特性
        3.3.2 地基应力分布特性
        3.3.3 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理论分析方法研究
    4.1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一
        4.1.1 土拱效应分析
        4.1.2 筋材受力变形分析
        4.1.3 桩顶沉降计算
        4.1.4 计算步骤
        4.1.5 计算方法验证
    4.2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二
        4.2.1 土拱效应分析
        4.2.2 桩顶沉降计算
        4.2.3 筋材受力变形分析
        4.2.4 分析流程
        4.2.5 计算方法验证
    4.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三
        4.3.1 土拱效应分析
        4.3.2 筋材受力变性分析
        4.3.3 桩顶沉降计算
        4.3.4 分析流程
        4.3.5 计算方法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设计方法研究
    5.1 敏感性分析
        5.1.1 路堤高度的影响
        5.1.2 填土摩擦角的影响
        5.1.3 筋材抗拉刚度的影响
        5.1.4 软土压缩模量的影响
        5.1.5 桩间距的影响
    5.2 影响参数分析
        5.2.1 路堤高度的影响
        5.2.2 填土摩擦角的影响
        5.2.3 筋材抗拉刚度的影响
        5.2.4 软土压缩模量的影响
        5.2.5 软土厚度的影响
    5.3 参数影响程度分析
        5.3.1 各设计参数对地基反力的影响程度分析
        5.3.2 各设计参数对应力集中比的影响程度分析
        5.3.3 各设计参数对筋材拉力的影响程度分析
    5.4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设计方法
        5.4.1 初步设计
        5.4.2 优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绪论
    1.1 概述
    1.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特点
    1.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情况
    1.4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性状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工艺
    2.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制造工艺流程
    2.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混凝土混合料的制备
    2.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离心成型工艺
    2.4 管桩的养护
    2.5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沉桩工艺简介
    2.6 本章小结
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结构承载性能
    3.1 力学性能
    3.2 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3.3 结构承载力的验算
    3.4 预应力钢筋布置方式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
    4.1 利用静载荷试桩资料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4.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的推定
    4.3 本章小结
5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受荷后的工作性状数值模拟
    5.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力应变对比
    5.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不同闭塞程度下土塞效应的承载性状分析
    5.3 影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
    5.4 本章小结
6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压桩力的探讨
    6.1 压桩力与竖向承载力的关系
    6.2 利用原位试验结果和压桩试验结果估算压桩力和单桩竖向承载力
    6.3 压桩力的理论计算
    6.4 压桩终压力和终压条件的确定
    6.5 本章小结
7 工程实例
    7.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各地的应用情况
    7.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课题的提出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
2 开口管桩土塞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土塞效应足尺试验研究
    2.3 开口管桩的荷载传递解析计算
    2.4 开口管桩荷载传递足尺试验研究
    2.5 开口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的CPT设计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开口管桩挤土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开口管桩挤土效应模拟计算
    3.3 沉桩挤土对地基土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3.4 群桩挤土对基桩承载力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3.5 沉桩挤土防治措施及实例
    3.6 基于恒刚度剪切试验的侧阻退化效应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开口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国内外研究成果汇总
    4.3 承载力时间效应机理分析
    4.4 开口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计算模型
    4.5 承载力时间效应静载荷试验研究
    4.6 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相关关系
    4.7 基桩承载力时间效应隔时复压试验
    4.8 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管桩承载力优化设计方法
    4.9 本章小结
5 开口管桩残余应力试验及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国内外研究成果汇总
    5.3 残余应力的产生和作用机理
    5.4 残余应力的足尺试验研究
    5.5 残余应力的能量法求解
    5.6 沉桩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课题研究成果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符号清单
个人简历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

(10)超长桩承载机理研究及沉降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桩基础的应用历史
        1.1.2 超长桩的应用现状
    1.2 桩基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2.1 单桩沉降计算方法
        1.2.2 群桩沉降计算方法
    1.3 超长桩研究现状
        1.3.1 超长桩的定义
        1.3.2 超长桩计算方法研究
        1.3.3 超长桩室内外试验研究现状
        1.3.4 不同桩长的单桩荷载—沉降曲线的差异分析
        1.3.5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性状及影响因素
        1.3.6 不同桩长的单桩侧摩阻力发挥的差异分析
        1.3.7 超长桩有效桩长的研究现状
    1.4 对超长桩沉降计算方法及有效桩长的讨论
        1.4.1 超长桩沉降计算方法的讨论
        1.4.2 超长桩有效桩长的讨论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不同长度桩基础承载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2.1 有限单元法理论及大型通用有限单元法软件ABAQUS
        2.1.1 有限单元法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2.1.2 有限单元法的特性
        2.1.3 有限单元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2.1.4 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的介绍
    2.2 不同长度桩基础承载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2.2.1 天化环氧氯丙烷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2.2.2 汽车发展大厦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2.2.3 滨江商厦二期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2.2.4 华联商厦二期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2.2.5 澳东大厦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2.2.6 天津碱厂改造工程试桩有限元分析
        2.2.7 不同长度桩基础承载机理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长桩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
    3.1 依据现场试验反演有限元模型参数
    3.2 大直径超长单桩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
        3.2.1 有限元参数选取及模型描述
        3.2.2 单桩荷载—沉降曲线
        3.2.3 固定桩顶沉降下单桩承载力
        3.2.4 单桩有效桩长分析
        3.2.5 有效桩长机理分析
        3.2.6 总结
    3.3 土层参数对超长单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3.3.1 有限元参数选取及模型描述
        3.3.2 单桩有效桩长受土的压缩性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下的地基附加应力研究
    4.1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实测分析
        4.1.1 超长桩桩侧摩阻力的实测分析
        4.1.2 超长桩桩端阻力的实测分析
    4.2 Mindlin应力解及Geddes应力解
        4.2.1 竖向集中荷载下Mindlin应力解
        4.2.2 Geddes应力解
    4.3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4.3.1 三种基本形式
        4.3.2 两段式分布
        4.3.3 三段式分布
    4.4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下地基中附加应力与Geddes应力解对比
        4.4.1 侧摩阻力为上部三角形下部梯形分布
        4.4.2 侧摩阻力为上部梯形下部倒三角形分布
        4.4.3 三段式应力解与Geddes应力解对比
        4.4.4 桩身范围内土中附加应力
        4.4.5 端阻比对附加应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和端阻比对桩基沉降计算的影响及工程实例分析
    5.1 不同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对桩基沉降计算的影响
    5.2 不同端阻比对桩基沉降计算的影响
    5.3 算例分析
        5.3.1 算例一
        5.3.2 算例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粘土中静压端承摩擦桩的端阻深度效应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及失效破坏模式研究[D]. 岳云鹏. 广州大学, 2020
  • [2]邯郸地区管桩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D]. 杨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3]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D]. 熊露. 广州大学, 2019(01)
  • [4]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鹏程.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D]. 万志辉. 东南大学, 2019(05)
  • [6]红粘土地基静压变截面管桩承载机理及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 姚东升. 广西科技大学, 2018(03)
  • [7]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D]. 刘飞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8]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D]. 刘芙蓉. 武汉大学, 2012(05)
  • [9]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D]. 刘俊伟. 浙江大学, 2012(06)
  • [10]超长桩承载机理研究及沉降计算分析[D]. 王琦. 天津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粘土静压端承摩擦桩端阻力深度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