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王琴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英语是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不仅能促进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迫于高考压力,中学阶段对于英语口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导致中学生英语口语现状不乐观。有些学生能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但在口语表达方面很有欠缺。如何引导学生跨越制约他们英语口语表达方面的障碍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应该引起我们中学英语教师的反思。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洞察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顺应这些差异,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汉语思维;英语思维;中学生英语口语

一、引言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观察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条件、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各异,因此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以英语或汉语为母语的不同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即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方式也各异。而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思维模式相吻合的东西。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可避免地会把汉式思维习惯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去。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英汉思维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

二、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汉语很直观,习惯用身体可以感受到的动作或表象来直接描述一件事,而英语则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例如:Helpmeup.LetmeseeifIcanbearweight.(扶我一把,看我能否站起来。)

这句话的情境是说话的人脚摔伤了,需要别人帮忙把她搀扶起来。在汉语里,不管你是因为受伤想站起来,还是坐久了想站起来,都是用这个最直观的词语“站”。但在英语中则明确表达了她是想验证自己伤得重不重,自己的脚是否还能支撑身体的重量,所以用“bearweight”而不用“stand”,使意思更加明确。

2.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汉语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比如我们去购物的时候,服务员招呼你的时候会说:“你想买什么?”这是一种主观判断。有时候我们去商店只是为了逛逛,不一定要买东西。英语中的表达就更加客观一些:“CanIhelpyou?”或“WhatcanIdoforyou?”

3.在句子的表述顺序上,汉语习惯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英语则倾向于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局部,后整体。我们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姓名以及地址的排序。中国人的姓名,家族的姓氏在前,然后才是个人的名字;西方人则按个人名字、父名、家族姓氏进行排列。中国人在信封上写收信者地址,是先国名,接着是省、市、区名,然后是街道、门牌号,由大及小。而英语中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4.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汉语则相对比较松散。对英语来说,除了祈使句外,一般情况下句子中的主语、谓语等主干成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通过一些连接词交代清楚。而汉语则没有这么严谨,经常会出现成分缺失的情况,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只要意思上能被理解就可以。请看下面一个例句:Igotreallyhotinmypants,soItookthemoff.Buttheymusthaveshrunkfromthesweat,ormylegsexpandedfromtheheat.Ican'tgetthembackon!

这一段内容是在叙述一件事情,即“因为裤子热,就把它脱了”,“结果却穿不回去”,用“so”和“but”做连接词表明了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然后用了两个“from”说明裤子“穿不回去”的可能原因。不但句子成分齐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交代得非常清楚。

与此相反,汉语的句子结构在形式上则要随意得多,经常借用前面的语义将句子的某个成分缺省。以下是电影《没完没了》里面葛优的一段台词:“让警察逮着是小事,你要是在我手里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死罪。”如果加上缺省的句子成分以及各个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上句子的完整表述应该是:“(我)让警察逮着是小事,(但)你要是在我手里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要被判)死罪。”

三、如何培养英语思维模式,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就是要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想英语(thinkinEnglish)。中英文差异很大,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对于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难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语言是工具,使用任何工具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英语口语的最高境界是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达复杂的意思,使语句更加地道,更容易被老外所接受。而我们很多学生却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小学、初中学过的很多简单词汇在口语中都可以派上大用场。例如:Theschooldoesn’ttakeboys.(这所学校不收男孩。)/Yougavemethiscold.(你把感冒传染给了我。)/Theydomusicfortheschooldances.(他们为学校的舞会伴奏。)

Take,give,do这几个单词每一个都是我们在中学甚至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的,但是我们高中生却不会用。据不完全统计,“be,have,give,get”四个词语的出现频率在英语口语中占到30%。

1.“be”把所有的事物归结为一种状态,英语中习惯用静态方式思维。汉语喜欢用动词,一个句子中可能会用到好几个表示动作的动词,但在英语口语中却往往会简化为一个单一的“be”。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有:(1)I’llbebacksoon.(我马上就回来。)(2)(Itis)mytreat.(这次我请客。)(3)Youareagooddancer.(你舞跳得真好。)

这个特点给我们说英语带来的帮助是,当汉语中的句子需要用一个甚至几个动词来表达时,我们先考虑是否可以用一种状态、一种性质的判断来代替。这样就能化繁为简,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要用哪几个动词,以及这几个动词如何组合了。

2.“have”表示一种最普遍的所有关系

电影对白中用到的“have”这个词的句子,应该是所有动词当中最多的,比“be”和“get”还要多,“have”可以用来代替汉语中的很多动词。例如:MayIhave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Doyouhavemypencil?(你拿了我的铅笔吗?)我们中国人说话直接,我的铅笔到了你那儿了,那就肯定是你拿走了,不然说不过去。但英语就婉转得多,“你有了我的铅笔吗?”只说状态,不说过程。

3.“give”和“get”体现了事物之间最常见的互动关系。常见的句子有:Pleasegivemeahand.(请帮个忙。)/Marrygavebirthtoababylastweek.(上周玛丽做妈妈了。)/Igavehimahaircut,remember?(我给他理过发,记得吗?)

从这些例句可以看出英汉思维的区别。我们中国人喜欢就事论事叙述事件本身,比如生孩子就是生孩子,理发就是理发,而西方人则喜欢区分原有的东西和外界赋予的东西,倾向于从“给予”和“接受”的角度来理解一件事。

由此可见,英语思维可以让你在掌握少量词汇的情况下就能表达丰富的内容。掌握了这些思维方式,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些不同的词汇和词义之间架起了一条可以自由来去的桥梁,意味着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来准确地表达自己。我们平常所说的中式英语(Chinglish)

其实就是中式思维的产物,而如果我们具备了英语思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中式英语的产生,从而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结语

我们学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交流。口语是一个重要的代表语言水平的标志,口语能力差会使你不敢与人对话,从而无法交流。人是通过思维来实现交流的。要真正学好英语口语,关键是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只有掌握语言的思维,才能真正使用语言、驾驭语言。英语思维并不像我们平时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神秘高深、难以企及的目标,英语思维的培养其实就是指我们在用英语组织语言的时候要适时地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只要我们注意到了这种差别,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寻找一切机会,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1).

标签:;  ;  ;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