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entinel-2,全卷积网络,高层,低层
建筑区论文文献综述
闫智,李利伟,程钢[1](2019)在《利用全卷积网络提取Sentinel-2影像高低层建筑区》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Sentinel-2多光谱数据,依据影像地物空间结构和地表实际功能类型将建筑区分为高层建筑区和低层建筑区,构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网络模型的高、低层建筑区快速提取技术。在此基础上,以雄安新区及其周边为试验区,选取2017年3月获取的4景Sentinel-2多光谱数据进行试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区域内高层和低层建筑区的快速提取,总体平均提取精度达到95.30%,其中高层建筑区平均提取精度为99.22%,低层建筑区平均提取精度为91.38%,该技术明显优于现有基于纹理结构的高低层建筑区提取方法。通过对提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约4.4×10~4 km~2的研究区内高层和低层建筑区分别约为94和7351 km~2;雄安新区中心叁县内高层和低层建筑区分别约为1.25和312.24 km~2。本文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性,结合Sentinel-2数据大幅宽高频次观测特点和更多类型建筑区样本,可以实现大范围地表多类型建筑区动态监测。(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一祥,秦昆,胡忠文,曾诚[2](2019)在《一种高分影像建筑区分块表示与合并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区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地理要素,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在更精细的尺度上获取建筑区信息。针对建筑区这类结构复杂、面积相对较大的地物类,提出一种分块表示与合并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角点上下文约束来划分图像,并将获得的图像块作为影像处理的基本单元;然后,利用空间变异函数来建模每个图像块并提取特征描述参数,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变换实现建筑区图像块的结构特征表示;最后,根据图像块空间结构特征的相似性实现建筑区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高分影像建筑区的提取,并且对不同分辨率的高分影像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伊超[3](2019)在《汉长安城遗址礼制建筑区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遗址保护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型遗址与城市建成区迭合,遗址的保护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汉长安城遗址礼制建筑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礼制建筑群,价值重大,但是保存和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问题日益尖锐。城市更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历史地区城市更新的研究和实践对象主要集中在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针对遗址区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相对不是很丰富,总体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解读礼制建筑区历史脉络,结合礼制建筑区现状分析,借助GIS空间分析、数字模拟等方法,在遗址视觉模拟分析的指导下调整完善保护区划及相关管理规定、建筑高度控制等内容。在遗址整体保护的前提下逐步通过城市空间更新、功能更新等手段实现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利用的“双赢”。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遗址保护的核心在于保护区划科学划定,遗址视觉影响模拟分析为遗址保护区划的划定提供了借鉴作用。借助景观视线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手段,从“遗址点周边”、“视线通廊”、“景观眺望”叁种情景类型构建“视觉环境”分析体系,生成综合视觉影响模拟分析方案,指导界定保护区划和建筑高度控制分区等内容。(2)辩证认识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相互关系。遗址保护是城市更新的前提,贯彻城市更新全过程;城市更新是统筹协调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手段,是一个较长期整体发展的战略过程。(3)遗址区城市更新注重遗址保护、继承历史格局。将文保规划先行作为城市更新的前提要求,保护范围内以保护文物本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前提,避免过度承载城市相关功能;建设控制地带是城市功能承载地,其建设活动要符合遗址环境风貌保护的要求。(4)遗址区城市更新注重协调历史空间格局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关系,使二者从“排斥”走向“融合”。在空间结构更新方面,延续并继承汉代礼制格局,适应性对接城市空间结构;在道路系统更新方面,保护范围内“利用旧路、不建新路”,建设控制地带执行“小街区”理念;在空间形态更新方面,腾退部分工业企业,改造工业建筑,增加绿地空间,营造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的遗址环境空间。(5)遗址区城市更新注重功能活化。通过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逐步消除污染产业对遗址本体及环境风貌的破坏,挖掘遗址文化资源,构建文化产业链,打造遗址文化产业空间;注重功能混合使用,兼顾居民服务、遗址展示阐释等功能。(6)在遗址展示阐释构建方面,考古勘探结合展示利用同步开展,遗址展示区域根据条件逐步开放。(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黄雅[4](2019)在《高密度建筑区图根控制测量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末级控制点的图根控制点在地形图及地籍图的测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测设精度对测绘成图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高密度建筑区如城市中的村庄的图根控制测量难度是普通区域无法比拟的,必须同时运用当下主流的GNSS技术结合传统的导线测量技术才能完成图根控制网的测量任务。(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05期)
顾春墚,唐伟,桑玉田[5](2019)在《杭州市城市建筑区夏季地表温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杭州市为研究对象,选择Landsat-8遥感数据和Jiménez-Muoz单通道算法进行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同时结合地理国情数据分类结果数据,对杭州市城市建筑区域地表温度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反演的地表温度结果和区域统计分析,得出了杭州市2016夏季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城区部分的拱墅区、下城区、江干区、上城区和滨江区等区域,城市建筑温度整体较高;余杭区中部、萧山区中部和东北部、西湖区北部区域城市建筑温度较高;城区西部建筑区域温度相对较低。地表温度的极大值出现在拱墅区,为55.64℃;极小值出现在余杭区,为25.68℃。(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李伟[6](2019)在《煤矿建筑区深基坑变形监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煤矿建筑棚户区改造工程日渐增多,但长期采掘导致矿区地质条件较差,同时伴随建筑深基坑开挖难度的提升,开展深基坑开挖、施工与回填期间的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阐述煤矿深基坑开挖监测的工作内容,对监测周期、布点方案、数据处理等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骆秀齐,郝庆雨[7](2019)在《建筑区遥感观测最优尺度确定方法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变异函数在获取遥感影像地物最优尺度的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取更高精度的半变异函数曲线模型的变程属性,首先定义5个影响变程精度的参数,并对其进行初始化;同时定义两个衡量参数优化结果的指标;然后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上述参数进行逐个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获取变程值;最后,本文提出最优观测尺度的选择方法,在最优变程值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像空间结构的定量描述和Shannon采样定理,得到最优观测尺度。研究结果表明,积分变程能够较好的实现半变异函数对空间结构的定量描述,研究区遥感影像分辨率≤40 m时,能够满足观测需要。(本文来源于《北京测绘》期刊2019年03期)
尚飞,秦艳艳,杨志华[8](2019)在《基于改进FAsT-Match算法的特定建筑区锁定跟踪》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遥感视频背景复杂,且指定建筑目标面积小、分布离散,传统区域提取算法难以准确锁定并跟踪这类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Match算法的特定建筑区锁定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以模板图为基准对目标图像进行直方图规定划,以适应不同的光照变化;然后构建仿射变换参数网络,并根据上一帧得到的最佳仿射变换参数限制当前帧图像的仿射变换参数范围,以提升匹配效率;最后将与仿射变换匹配的平行四边形图像数据经过逆仿射变换成矩形图像作为下一帧模板,从而解决旋转、尺度、形变等变化对目标跟踪准确性的影响。由实验分析可知,该算法AUC指标可达0.820,较NCC算法准确率提升40.5%,且跟踪效果好、效率高、对各种场景的适应性好,可在特定建筑区域准确、实时、高效地锁定跟踪。(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9年01期)
邓鸿儒,崔宸洋,单文龙,徐梦竹[9](2018)在《基于高分叁号卫星SAR影像的城市建筑区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研究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区提取是城市研究必不可少的工作。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等特点,已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我国最新发射的高分叁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尤其引人关注。在分析建筑区散射机制和SAR影像特征的基础上,本文针对高分叁号SAR影像,筛选出最优纹理特征组合,确定了合适的窗口尺寸,并以盐城地区高分叁号SAR影像为例,综合利用灰度和纹理特征进行了建筑区提取。研究表明:综合利用具有较大巴氏距离值的3个纹理特征和灰度特征同样可以在高分叁号影像上实现建筑区的自动提取,提取结果的精度接近72%,比单纯使用灰度信息的提取精度有所提高,为高分叁号卫星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理信息世界》期刊2018年06期)
邓鸿儒,徐佳,单文龙,袁春琦[10](2018)在《利用主动深度学习提取极化SAR影像建筑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利用传统监督分类方法从极化SAR影像中提取建筑区存在标记样本数量不足、难以挖掘有效特征等问题,提出一种主动学习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极化SAR影像建筑区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自动编码器对训练样本训练得到初始分类器;接着利用主动学习得到未标记样本中最富有信息量的样本进行人工标记;并将标记好的样本加入到训练样本中重新训练分类器。分别采用RADARSAT-2和ALOS-2极化SAR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SVM方法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加入主动学习后建筑区的提取精度都有所提高,而主动深度学习方法的提取效果优于主动SVM方法。(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建筑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筑区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地理要素,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在更精细的尺度上获取建筑区信息。针对建筑区这类结构复杂、面积相对较大的地物类,提出一种分块表示与合并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角点上下文约束来划分图像,并将获得的图像块作为影像处理的基本单元;然后,利用空间变异函数来建模每个图像块并提取特征描述参数,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变换实现建筑区图像块的结构特征表示;最后,根据图像块空间结构特征的相似性实现建筑区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高分影像建筑区的提取,并且对不同分辨率的高分影像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区论文参考文献
[1].闫智,李利伟,程钢.利用全卷积网络提取Sentinel-2影像高低层建筑区[J].测绘通报.2019
[2].陈一祥,秦昆,胡忠文,曾诚.一种高分影像建筑区分块表示与合并提取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3].伊超.汉长安城遗址礼制建筑区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9
[4].黄雅.高密度建筑区图根控制测量方法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5].顾春墚,唐伟,桑玉田.杭州市城市建筑区夏季地表温度特征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
[6].李伟.煤矿建筑区深基坑变形监测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7].骆秀齐,郝庆雨.建筑区遥感观测最优尺度确定方法优化研究[J].北京测绘.2019
[8].尚飞,秦艳艳,杨志华.基于改进FAsT-Match算法的特定建筑区锁定跟踪[J].半导体光电.2019
[9].邓鸿儒,崔宸洋,单文龙,徐梦竹.基于高分叁号卫星SAR影像的城市建筑区提取[J].地理信息世界.2018
[10].邓鸿儒,徐佳,单文龙,袁春琦.利用主动深度学习提取极化SAR影像建筑区[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8
标签:Sentinel-2; 全卷积网络; 高层; 低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