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琴
(西安济仁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710300)
【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实施以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及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在产程管理上,采用新产程处理理念后,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新旧产程的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比分析4年来剖宫率的变化。结果:旧产程实施中平均剖宫产率38.5%,新产程实施后平均剖宫产率30.5%,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结论:新产程实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产程;剖宫产;标准;指征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58-02
近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是产科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剖宫产术中术后及远期并发症已经引起专家关注,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健康,已成为产科工作者和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1]。本研究拟将探讨新产程标准实施以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对剖宫产的影响,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2606例,孕周35~42周,年龄最小18岁,最大40岁,剖宫产共1005例。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3050例,孕周35周~42周,年龄最小16岁,最大43岁,剖宫产927例。2013年开始按照妇产科学八版教材,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修订,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减少人为干预,实施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比新旧产程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变化,本资料仅统计主要指征。(1)胎儿因素: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巨大儿、双胎、胎儿生长受限。(2)头盆因素:因产力异常引起的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止,相对性头盆不称;(3)母体因素:绝对骨盆狭窄或畸形;软产道畸形,软产道瘢痕,因手术或药物引起外阴、阴道、宫颈瘢痕挛缩;前次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子宫体部修补缝合形成子宫瘢痕;产力异常,宫缩乏力;妊娠合并症:如妊高症,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4)脐带胎盘因素: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短期不能分娩等。(5)社会因素:无指征剖宫产[2]。
2.结果
2.1剖宫产率变化
旧产程实施中平均剖宫产率38.5%,新产程实施后平均剖宫产率30.5%,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具体见表1。
表1各年份剖宫产数及剖宫产率
*
3.讨论
本资料显示: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均在新产程实施以来有明显改变。2011年1月~2012年12月平均剖宫产率38.5%,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平均剖宫产率30.5%,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但是离世界卫生组织的15%剖宫产率还相差很远。
本研究显示,在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持续占据新旧产程中第一位,且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胎心监护及B超被广泛应用,胎心监护一方面对胎儿窘迫诊断率提高,但假阳性也增高,目前无排除假阳性的方法,为确保胎儿安全,过早干预,使部分假阳性选择剖宫产是导致剖宫产升高的主要原因。在本研究中,以头盆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在新产程实施以来明显下降。头位阴道试产时间不足,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未及时进行转化治疗,孕妇因对宫缩痛不能耐受,及家属求子心切,放弃阴道试产,均是头盆因素导致剖宫产的原因。新产程标准应用于临床以来,观察时间延长,避免过早干预,如宫口开大超过6cm,观察4小时无进展,给予处理,使许多头盆不称、宫缩乏力病例得到纠正处理,相对性头盆不称为指征的剖宫产明显下降。
社会因素剖宫产也会一定程度增高剖宫产率。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不足,高龄孕妇增加,害怕分娩疼痛,缺乏阴道分娩信心,害怕阴道试产不成功再转为剖宫产,亦有封建思想,为孩子选择良辰吉日进行剖宫产等均为引起剖宫产率增高的社会因素[3]。另外,由于近年来妇女病过度治疗,非孕期宫颈理疗致宫颈坚韧,近年剖宫产再孕率升高,瘢痕子宫病例增加,亦增加了剖宫产率。
总之,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剖宫产率是我国产科工作者长期不懈的重要任务,剖宫产率下降是围产医学发展的标志。应当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孕产期保健,宣传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特点,避免人为干预,使每位孕妇及家属了解分娩过程,消除分娩恐惧心里,增强孕妇阴道分娩信心。加强孕期及围产期保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指导孕期营养,进行胎儿体重管理,避免巨大儿产生,从而降低难产率。严格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工作人员诊断及阴道助产水平,推广新技术,如提供分娩镇痛,导乐分娩、精神支持等使阴道分娩更安全舒适,可望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王灵芝,张梅荣,庞丽君等.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现状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4,(17):170-171.
[2]岑丹洁.探讨高剖宫产率因素及降低路径[J].当代医学,2011,17(10):13-15.
[2]张为远.中国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