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体互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品创新,价值共创,主体互动,案例研究
主体互动论文文献综述
曾江洪,黄向荣,吴号[1](2019)在《众筹中主体互动、价值共创与产品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的有效策略。本文选取四家多次发起同类众筹项目并且后期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资料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来研究众筹中如何激发产品创新。研究发现,主体互动通过发起者学习、支持者学习和信息交互实现;与产品创新紧密相关的价值共创形式主要包括共同策划、共同设计、共同测试和共同推广;案例企业均实现了产品创新,即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或服务创新;此外,本文构建了理论模型:主体互动促进价值共创过程从而实现产品创新。(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蒋丽钰[2](2019)在《场域视野下双主体互动式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内容"场域视野下,小学语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研究"是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现状,创设心理场、语义场、文化场、生命场等不同场域,并在此场域背景下,以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教师与学生,探讨主体式教与学的策略。它包括教师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策略,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学习的策略等等,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促进教师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意识与能力,并(本文来源于《小学科学(教师版)》期刊2019年11期)
冯加付[3](2019)在《“一核多元”: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互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公共体育服务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建设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但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对当前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持"满意"态度的城乡居民仅有14.1%,对公共体育服务"不满意"的城乡居民达到32.2%。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面临着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建设合力尚未形成、政府协作成本较高、管理体制仍有缺陷、内容范围不够明确、公民参与机制缺失、人才队伍紧缺、总体供给尚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我国地广人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庞大,仅凭体育部门一己之力难以推进,因此,总局提出了开门办体育思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事实上,同"开门办体育"类似的口号"社会体育社会办"已倡导了多年,政府亦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但计划经济时期所积淀下的行政思维已形成路径依赖,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转变,其症结在于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权责利关系尚未厘清。本研究旨在梳理从一元到多元转变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共同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分工协作、良性互动关系,不断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有关治理理论、政府"放管服"改革、市场监管、社会组织培育,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成果;对西安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服务研究领域多位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互动关系梳理提供论证支撑。研究结果:"一核多元"治理理论,源于"元治理"(Meta-governance)理论,是由英国着名政治理论家鲍勃·杰索普(Bob Jessop)于1997年提出。"一核"是指政府,政府拥有对治理机制开启、关闭、另行建制和调整的权力,政府核心地位的确立,"多元"是指市场和社会组织。"一核多元"治理并未否定"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而是要打造"强政府、活市场、大社会"的治理格局,充分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市场的无形之手和社会的自治之手。构建"一核多元"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互动模型认为:政府的权责为:一、制定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规划;二、开展基础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叁、扶持和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系统,激发市场活力、发挥社会力量主观能动性,理顺其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四、发挥对多元主体的监管功能;五、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行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市场的权责为: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应当剥离出来交给消费市场,发挥市场在此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和调动更多的增量资源来满足中高阶层消费群体的健身需求。社会组织的权责为:一、负责基层群众体育的组织活动、健身指导、体育文化宣传等;二、承接政府委托或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任务,如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筹办群众性体育赛事等;叁、辅助政府完成国民体质的监测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四、对自发性非正式体育组织提供服务和帮助。最后提出以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为抓手,落实"一核多元"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即:完善群众身边健身组织解决"和谁健身"的问题;建设群众身边健身设施解决"去哪儿健身"的问题;丰富群众身边健身活动解决"以什么健身"的问题;支持群众身边健身赛事解决"以什么引领健身"的问题;加强群众身边健身指导解决"怎样科学健身"的问题;弘扬群众身边健身文化解决"如何自觉健身"。研究结论:开门办体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流理念,但开门之后多元主体如何分工与协调仍存在着理论的困惑和经验的不足。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既不能无限放大政府责任,重回政府统包统管,也不能将此重任全部交由尚不成熟的社会组织,更不能过度夸大市场作用,剥夺人民群众基本健身权益,而需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在"一核多元"治理理论指导下厘清政府、市场、社会权责边界。政府既要确立"掌舵者"核心地位,全局把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方向,必要的时候,还应参与"划桨",提供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市场要充分挖掘其"发动机"的潜能,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满足群众多样化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社会组织应以其自治性、公益性特点扮演好"划桨者"角色,向民众提供灵活丰富的健身服务。(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余晓钟,罗霞[4](2019)在《“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创新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渐向宽领域、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中国与沿线国际能源合作迅猛发展,合作的目标、方式、范围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呼吁既有合作模式的创新。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国际能源合作模式创新及实践提供了新的国际平台。落实新能源伙伴关系,推进国际能源合作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能源企业主导创新与政府推动与保障创新的互动机制,基于多元主体的战略地位、任务层次和作用力度,形成"一个核心平台、两轮驱动、四个基本工作机制"系统。(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孙金花,代言阁,胡健[5](2019)在《导师隐性知识对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影响——基于不同主体主导互动方式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顺应创新驱动背景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优化传统师徒制的培养模式,探索能更有效激发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关键路径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文着力于探知不同主体主导的互动方式对导师隐性知识激发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导师隐性知识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形成,且导师主导式互动方式和学生中心式互动方式均正向调节于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别,即与导师主导式互动方式的调节效应相比,学生中心式互动方式的调节效应要强。综合这一结论,本文以有效激发研究生科研兴趣为着力点,提出多路径改革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模式,切实发挥导师隐性知识的能动效应,并精准化定位面向培养对象的差异化需求,采取不同主体主导的互动方式。(本文来源于《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杨艳[6](2019)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互动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基本前提,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有效互动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良性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佟德志,李刚[7](2019)在《党政调研课题主体互动情境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党政调研课题是决策者获取科学知识与其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公共决策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决策者和课题组织者是需求主体,管理单位和课题承担者是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的互动构成了调研课题的整体情境。调研课题对于增强信息输入的稳定性、促进政策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影响及塑造公共政策内容等具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影响效果难以衡量、课题承担者群体范围有限、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难以保障且在利用上存在偏差与滞后现象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娜[8](2019)在《“互联网+”的翻转课堂与“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不断提升的教学质量,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利用网络课程软件,开发具有农业类院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共享,形成"双线"培养机制,同时合理地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构建出一种创新型的"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与发展空间。本文主要阐述了创新型"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实施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8期)
梁娟[9](2019)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主体互动合作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四螺旋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给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一定压力,高校需要对教育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基于四螺旋理论背景下,加强政府、企业、学校、评价机构之间的互利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四大主体共赢。本文对四螺旋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对四螺旋理论下互动合作人才培养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当前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针对互动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给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25期)
贺捷[10](2019)在《叁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叁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在出院6个月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并对遵医行为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坚持服药、均衡饮食、戒烟戒酒、适当锻炼及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叁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可显着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主体互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研究内容"场域视野下,小学语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研究"是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现状,创设心理场、语义场、文化场、生命场等不同场域,并在此场域背景下,以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教师与学生,探讨主体式教与学的策略。它包括教师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策略,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学习的策略等等,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促进教师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意识与能力,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体互动论文参考文献
[1].曾江洪,黄向荣,吴号.众筹中主体互动、价值共创与产品创新[J].科研管理.2019
[2].蒋丽钰.场域视野下双主体互动式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
[3].冯加付.“一核多元”: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互动关系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余晓钟,罗霞.“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创新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9
[5].孙金花,代言阁,胡健.导师隐性知识对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影响——基于不同主体主导互动方式的调节效应[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
[6].杨艳.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互动的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
[7].佟德志,李刚.党政调研课题主体互动情境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李晓娜.“互联网+”的翻转课堂与“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农业.2019
[9].梁娟.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主体互动合作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四螺旋理论[J].中外企业家.2019
[10].贺捷.叁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