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图法》4版类分传播学类文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琼,杨亦之[1](2017)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新学科处理方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过新增类目、修改类名对类目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通过增改注释内容补充了新主题、新概念,增强了类目主题对新学科的容纳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一些新技术、新问题缺乏超前意识,还需要对一些类目注释、参见类目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赵宇航[2](2017)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学科交叉特征研究 ——基于科研论文与课程设置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大飞机制造等重大工程项目的逐渐深入,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在对国防建设、工业制造、经济转型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学科交叉特征,通过探究学科结构与知识结构,梳理与其他学科的亲疏关系,能够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科研人员培养等提供参考。本文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角度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学科交叉特征进行研究。其中,科学研究角度基于我国在该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将英文论文Web of Science类别、中文论文中图分类号作为学科类别的判定依据,学科交叉主要体现在论文自身及其引文的学科类别分布。对英文论文的研究侧重对整个领域的知识输入分析;对中文论文的研究则重点分析具有明显学科交叉特征的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角度选取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代表性高校,分析基于各学科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通过构造航空航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课程权重矩阵,探究课程交叉体现的学科交叉。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多学科共现和较高的外部知识输入,学科间整体联系愈发紧密;各学科与航空航天主题,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活跃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部分学科与航空航天领域联系紧密,而边缘学科可能成为新的知识生长区域。在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方面,不同研究方向的航空航天学科与外部(非航空航天)学科呈现不同的交叉特点;外部学科与航空航天学科存在“一对多差异性”、“多对一集中型”的课程交叉;论文体现的核心交叉学科大多与航空航天学科在课程上交叉并不明显。
张欢[3](2014)在《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研究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的加速增长,人们已经很难在这样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快速找寻到有用的知识。对于图书馆而言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较高信息素养的读者需求。读者更加需要那些准确的、个性化的知识。与此同时,图书馆服务模式以逐渐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向读者推荐那些个性化的资源。本文对全国39所“985”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进行了调研,了解其在主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并进一步调研了天津市6所地方性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对其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不足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笔者从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外购资源的视角入手,构建了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模型,并给出了实施方法及措施,寻求适合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开展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的策略,以提高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水平。在具体实践研究中,以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为例,对如何建立专业资源对应表给出了实现办法,并对馆藏资源和外购资源如何开展主动信息服务给出了实施方案,最后为天津普通高校开展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提出相关建议。
张艳[4](2013)在《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护理学国际化、专科化趋势的护理学学科体系,以丰富和促进护理学元理论研究,并为我国护理学科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不同类型的护理学研究生培养、专科护士培训提供方向性指导。2.比较不同成熟阶段的护理学科的发展特征,揭示影响护理学科演进历程的关键因素,为促进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方法:1.应用文献研究法,把握护理学科体系研究趋势,探讨护理学科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确定学科体系构建策略。2.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内容分析法,考察国内外护理学科体系的知识形态、组织建制现状,归纳出判断学科成熟程度的基本内容,形成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3.运用历史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进一步论证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合理性,经专家小组会议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其条目内容。4.运用理论研究法,从分析护理学科概念内涵切入,确立护理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逐步推演出护理实践的逻辑范畴及其涉及的学科知识群。5.运用比较研究法,揭示国内医学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特点,形成构建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本土化参考依据;结合逻辑起点推演结果,依据“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构建由二级学科群、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的护理学学科体系。6.运用专家小组会议法,讨论、修订所构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辨析各层级学科的内涵差异,澄清模糊认识。7.运用理论研究法,通过与生态学概念交叉移植,结合“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内容,提出生态学视域中的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及策略。结果:1.界定了护理学“学科”、学科层级划分、护理学科体系概念及其内涵,提出学科的四种形态特征(知识、组织、历史、文化信念形态),逐步确立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为“人的健康反应”。由此推演护理实践过程的逻辑中介、核心、结果范畴及逻辑终点,提炼出人和环境这两个影响健康反应的关键因素,并沿着人、环境、照护主轴,以健康反应为结局变量,绘制出多维的、立体状的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简图。2.从宏观角度描述了国内外护理学科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组织建制状况,归纳整理出判断护理学科成熟度的基本维度:理论内涵、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并通过分析中外护理学科发展现状的差距,提炼出各维度应涵盖的基本内容,初步形成“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3.纵向梳理了中美两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及文献内容,从中发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社会需求是影响学科体系演进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社区护理学的个案演进历程分析得到进一步确证,由此验证了所提出的“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合理性,并经35位专家讨论,逐条修订并完善了条目内容。4.揭示国内学科体系设置具有内在逻辑主线多维性特点。从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推演,沿着人、环境、照护三条逻辑主线,将护理学科知识划分为“人文护理知识体系”、“科学护理知识体系”。前者继续分为“护理学原理”、“跨学科护理知识”,后者分为“人的生命阶段的护理知识”、“护理诊疗知识”、“生存环境的护理知识”三个知识群,分别涵盖不同类属的护理学次级学科。按照“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结合前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历史研究资料,筛选出10门备选二级学科,提请27位专家进行小组会议讨论。最后,专家对所构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的赞同程度均较高。5.从生态学视域提出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涵盖了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国内护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结论:1.本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大量文献中对护理学科本质属性的认识,结合对护理学“学科”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确定“人的健康反应”是护理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可按照人、环境、照护三条逻辑主线,通过科学性与人文性护理过程,描绘出复杂的、立体型的护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护理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2.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考察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现状,揭示了护理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及各学科发展前沿,提炼出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归结出中外护理学科发展的异同点。研究中所收集到的中美护理学发展史料将对国内护理学历史研究提供一定参考。3.本研究确立的“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将为今后的二级学科自主申报设立一定的指引方向,所构建的护理学科体系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兼容性、现实性、扩延性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现实可操作性。4.依据本研究提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生态发展框架,提出今后护理学科体系建设的策略:①巩固学科基本要素,奠定学科发展的深厚根基;②拓宽生态资源,加速护理国际化、制度化进程;③汲取跨学科知识营养,促进护理学科丛林繁荣发展。
魏现辉[5](2012)在《网络社区信息自组织与人工组织方法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谓网络社区,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互联网上形成的,由相互联系又相对密切的人所组成的虚拟生活的共同体。它以共同的兴趣和利益为纽带,把身处不同地方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虚拟的共同生活,包括BBS(论坛)、讨论组、聊天室、博客、微博等形式的网上交流空间。其信息容量大、内容庞杂,且呈动态变化。现有的网络信息自组织方法如大众标注等,虽然结构简单、自由度高,深受广大网络用户的喜爱,能基本满足网络社区信息组织的要求,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自由度过高、缺乏规范等缺陷。而传统的人工组织方法,如分类法、主题法等都经过长期分类实践的检验,体系完备、结构科学、规范,虽不能直接用于网络信息的组织,但经过适当的改进,在网络社区的信息组织中仍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网络社区的信息组织,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网络社区信息组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对网络社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以及信息组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接着,分别对常用的人上组织方法与信息自组织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二者在网络社区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当前网络社区信息组织的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即实现自组织方法和人上组织方法的融合,并结合中文维基百科对人工方法与自组织方法的融合进行了实例研究。
夏兴通[6](2010)在《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化工作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为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营销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制约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一部通用性的图书营销分类法,出版发行企业大多“借用”图书馆分类法或自编适用于本企业的分类法来进行图书营销分类:而且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不规范和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不利于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读者的图书消费和行业内图书营销信息的流通共享。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创造了条件。论文以作者参与的“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编制”与“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实施指南”项目研究为基础,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首先以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背景,提出用标准化方法解决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业存在的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缺失问题。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接着从理论研究和编制成果等角度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关于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第2章对“图书营销分类法”及相关的“图书”、“图书营销分类”概念进行定义。第3章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我国古代、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销售、发行)分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活动,对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课题,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通用性分类法的编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三条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这三条基本路径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中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行业标准化作为实现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并详细分析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第5章探讨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应该符合标准本身的定位以及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特点,并遵循和运用相关的文献分类、商品分类和标准化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因此,论文定义了“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概念并进行了标准定位分析,并系统地分析了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和特点,还深入文献分类学、营销学和标准化学,总结相关的原理与方法,并就这些原理方法和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与实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第6章、第7章以作者参与编制和实施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为基础,运用第5章探讨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我国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编制和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包括编制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分类大纲的制定、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分类主表的设计、分类附表的设计、标准文本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营销分类标引规则、出版社上架建议的规范、书店实施标准的基本模式等。最后,在第8章“结语”中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珺[7](2006)在《《中图法》第四版广告类类目设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通过对《中图法》第四版有关广告类目设置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该类文献的归属问题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立类观点和见解。
唐小荃[8](2005)在《利用引文分析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图书馆学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来研究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并对学科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笔者挑选了《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十种图书馆学期刊,并收集整理了1996年、1998年、2000年与2002年这些期刊中图书馆学论文的有关特征描述和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数据,分别制成各年的原文数据表与参考文献数据表,以作为本文分析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的依据。 笔者认为本文的研究意义有三个方面:有助于拓展相关学科的引文分析研究,有助于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的确定及有助于把握图书馆学的发展特点。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丰富了有关学科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对学科间相关性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揭示了图书馆学与其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着某些发展规律。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包括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研究概述、利用引文分析学科相关性的研究概述、数据整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本文的创新之处等四个部分。第二章为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总论,笔者利用所绘制的原文数据表与参考数据表,分析了1996-2002年图书馆学的期刊论文内容分布、相关学科分布与图书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关学科分布。第三章至第五章笔者分别分析了图书馆学的三个重点相关学科:教育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图书馆学及其分支领域的相关关系。第六章为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的相关分析,笔者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及其相关程度,并对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的相关特征、相关性特点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乔冬梅[9](2005)在《e印本文库建设与应用 ——一种科技论文非正式交流系统》文中研究说明e印本文库是学术交流开放存取运动提倡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是早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创建了的、完全基于网络的学术交流系统。它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和接收作者以自存档方式提交的论文预印本及其元数据,并通过互联网,把符合收录要求的论文按原样提供全世界研究人员和普通大众免费浏览、下载、复制和合理使用。这种交流机制利用互联网快速、远程、交互的信息传播特点和开放式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了科学家之间的快速、远程、直接交流,从而克服了期刊出版时滞过长带来的学术交流障碍,并且通过提高论文传播效率与范围,降低论文获取的财力与存取障碍,扩大自存档者的学术影响。 从开始创建至今,e印本文库的功能一直随着互联网信息编码、组织和传播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完善:(1) 媒体处理软件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e印本文库可存储、管理、检索的文件类型、媒体类型都更加丰富,可以收录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等媒体编辑的资料,同时,e印本的内涵也由论文预印本扩展到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图书、书目、技术报告、工作论文、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多种白色和灰色文献。(2) 《开放文库计划》(OAI)和网络信息增值服务业的发展,使e印本文库的数据资源能够被采集、分拆、集中和重组,并用于提供跨库检索、引文链接与检索、长期保存等增值服务。(3)互联网在各种学术机构的普及,使更多研究机构有条件创建e印本文库,同时使更多研究者能方便地提交和利用e印本资源及相关增值服务。 这些发展使e印本文库在揭示、集中、组织学术信息资源方面,具备了更多优势,更能提高学术资料的获取和利用效率,其应用价值也超出了网络非正式科学交流的范畴。首先,e印本内涵的扩展实质上扩大了交流对象的覆盖范围,通过自存档方式使更多灰色文献被集中和开放存取。其次,e印本元数据采集与增值服务的发展,使单个e印本文库收集的资源能够被分拆、集中和重组,提供更丰富、专业的信息服务项目。最后,机构e印本文库的发展,使e印本文库成为研究机构实现内部成员与外部环境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宣传自身研究成果的阵地,并且使e印本文库有了超越学术领域使用的可能性。e印本文库作为最早发展起来的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交流形式,它利用了、也显示了互联网在信息生产、收集、传播和利用方面的优越性,随着困扰互联网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和各项网络技术的开发,e印本文库的功能还会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e印本文库经过很多专家、学者十余年默默无闻的研究、试验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美洲、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逐渐发展起来。我国从1997
梁树柏[10](2003)在《文献学在分类中的位置》文中指出根据文献在科学研究、学科设置、因特网归属和图书分类法的立类现状 ,分析文献学研究的实际情况 ,从分类学、文献学、新技术和包括因特网在内的新载体变迁多面体中心点上切入 ,探讨文献学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 ,提出确立文献学类目位置的参考方案
二、《中图法》4版类分传播学类文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图法》4版类分传播学类文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新学科处理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图法》 (第5版) 对新学科的处理方式 |
1.1 扩充类号 |
1.2 靠位立类 |
1.3 增加类目及注释 |
1.4 修改类名 |
1.5 利用空号 |
1.6 集中归类 |
2《中图法》 (第5版) 对新学科处理方法的得与失 |
3 对《中图法》新学科分类的几点建议 |
3.1 增补常见主题及新概念的注释 |
3.2 立类标准要统一 |
4 结语 |
(2)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学科交叉特征研究 ——基于科研论文与课程设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学科交叉相关研究现状 |
1.2.2 科技管理领域航空航天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3 基于科研论文的航空航天领域学科交叉特征分析 |
3.1 英文论文的学科交叉特征分析 |
3.1.1 研究思路与数据 |
3.1.2 论文自身学科类别共现分析 |
3.1.3 论文高频引用的学科类别分析 |
3.1.4 引文视角下学科主题的交叉与演化 |
3.2 中文论文的学科交叉特征分析 |
3.2.1 研究思路与数据 |
3.2.2 基于中图分类号的学科类别分析 |
3.2.3 分类号视角下跨学科主题的识别与演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高校课程的航空航天领域学科交叉特征分析 |
4.1 研究对象与资料 |
4.1.1 代表性高校的选取 |
4.1.2 课程设置的获取与处理 |
4.2 基于课程设置的学科交叉实例 |
4.2.1 对北航相关学科及课程的分析 |
4.2.2 对西工大相关学科及课程的分析 |
4.2.3 对哈工大相关学科及课程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研究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相关概念及技术综述 |
2.1 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理论及服务模式 |
2.1.1 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理论 |
2.1.2 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模式 |
2.2 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技术 |
2.2.1 基于数据挖掘个性化主动服务技术 |
2.2.2 基于数据推送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技术 |
第三章 “985”高校与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对比分析 |
3.1 “985”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调研 |
3.1.1 39所“985”高校图书馆网站服务情况调研 |
3.1.2 “985”高校图书馆网站馆藏检索平台调研 |
3.1.3 “985”高校图书馆网站外购电子数据库调研 |
3.1.4 “985”高校图书馆网站个人数字图书馆调研 |
3.2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调研 |
3.2.1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服务情况调研 |
3.2.2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馆藏检索平台调研 |
3.2.3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外购数据库调研 |
3.2.4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人数字图书馆调研 |
3.3 “985”高校与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主动信息服务对比 |
3.3.1 图书馆网站的整体服务 |
3.3.2 资源服务平台功能 |
3.4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现状 |
3.4.1 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意识薄弱 |
3.4.2 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内容层次较浅 |
3.4.3 资源利用率低 |
3.4.4 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思路 |
4.1.1 模型构建目的 |
4.1.2 模型构建原则 |
4.1.3 图书馆资源分析 |
4.2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模型 |
4.2.1 界面层 |
4.2.2 服务层 |
4.2.3 技术层 |
4.2.4 资源层 |
4.3 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主动信息服务工作流程 |
4.4 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模型功能描述 |
第五章 实施方案与对策——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 |
5.1 实施方案 |
5.1.1 建立专业资源对应数据表 |
5.1.2 图书资源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实施 |
5.1.3 电子期刊资源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实施 |
5.2 实施对策 |
5.2.1 加强读者培训工作 |
5.2.2 加强外购电子资源的整合 |
5.2.3 加强馆藏资源的服务建设 |
5.2.4 培养综合型图书馆人才 |
5.2.5 开展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研究 |
一、本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学科学理论 |
二、学科的相关概念 |
三、护理学科的相关概念 |
四、护理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立 |
六、研究小结 |
第三部分 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构建 |
一、护理学科知识创新现状考察 |
二、护理学科知识传播载体(教材、专着)现状考察——基于内容分析研究 |
三、护理学科体系的组织建制状况考察——基于网络内容分析的研究 |
四、对国际成熟学科特点的总结与分析 |
五、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构建 |
六、研究小结 |
第四部分 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论证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复杂性科学理论 |
二、基于史料的论证一——美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
三、基于史料的论证二——中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
四、基于史料的论证三——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
五、基于复杂性科学视域的中美护理学科发展历程分析 |
五、基于专家工作会议的论证——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专家会议 |
七、研究小结 |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
一、我国部分学科体系设置现状及启示 |
二、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框架初步构建 |
(一)构建护理学学科体系的原则 |
(二)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
(三)构建基于“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学科体系 |
三、研究小结 |
第六部分 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及策略研究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生态位理论 |
二、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研究 |
(一)护理学学科生态发展核心概念的提炼 |
(二)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前期研究结论 |
(三)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形成 |
三、护理学科体系发展策略——基于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应用研究 |
四、研究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 |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附录一、“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专家小组会议提纲 |
附录二、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集表 |
附录三、“护理学学科体系”专家小组会议提纲 |
附录四、“护理学学科体系”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集表 |
附录五、美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演进历程译文节录 |
附录六、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5)网络社区信息自组织与人工组织方法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网络社区信息组织概述 |
2.1 网络社区的概念及特点 |
2.1.1 网络社区的概念 |
2.1.2 网络社区的特点 |
2.2 网络社区的类型与功能 |
2.2.1 网络社区的类型 |
2.2.2 网络社区的功能 |
2.3 信息组织的概念及目的 |
2.3.1 信息组织的概念 |
2.3.2 信息组织的目的 |
2.4 网络社区信息组织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
2.4.1 网络社区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
2.4.2 网络社区信息组织的原则 |
3 网络社区信息人工组织方法 |
3.1 常见人工组织方法概述 |
3.1.1 分类组织法 |
3.1.2 主题组织法 |
3.2 人工组织方法在网络社区的应用 |
3.2.1 分类法在网络社区的应用 |
3.2.2 主题法在网络社区的应用 |
3.3 人工组织方法在网络社区信息组织中的优势与不足 |
3.3.1 传统分类法的优势与不足 |
3.3.2 自编分类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
4 网络社区信息自组织方法 |
4.1 信息自组织概述 |
4.1.1 信息自组织的概念 |
4.1.2 信息自组织的理论基础 |
4.2 信息自组织方法 |
4.2.1 大众标注 |
4.2.2 内容聚合 |
4.2.3 引用通告 |
4.3 大众标注在网络社区的应用 |
4.3.1 网络社区的大众标注 |
4.3.2 大众标注的优点 |
4.3.3 大众标注的不足 |
5 网络社区信息自组织与人工组织的融合 |
5.1 人工方法的改进 |
5.1.1 信息提示多维化 |
5.1.2 以用户为中心 |
5.1.3 分类主题一体化 |
5.1.4 引入后控词表技术 |
5.2 自组织方法的改进 |
5.2.1 对标注进行一定的规范 |
5.2.2 加强纵向关系的表达 |
5.3 信息自组织与人工组织的融合 |
5.3.1 标签本体——自由标签与本体的融合 |
5.3.2 大众标注与分类法的融合 |
5.4 信息自组织方法与人工方法融合实例 |
5.4.1 维基百科简介 |
5.4.2 维基百科的信息组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状况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6 研究创新 |
2 图书营销分类法概念探析 |
2.1 图书 |
2.1.1 图书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属性 |
2.1.2 图书与其他出版物的区别 |
2.1.3 图书概念定义 |
2.2 图书营销分类 |
2.3 图书营销分类法 |
3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
3.1 我国古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
3.2 我国近现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发行)分类 |
3.4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 |
3.4.1 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法使用的基本情况 |
3.4.2 读者对当前图书营销分类的看法 |
3.4.3 出版发行企业营销分类存在的问题 |
4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
4.1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定义 |
4.2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必要性 |
4.3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路径选择 |
4.3.1 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 |
4.3.2 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
4.4 以标准化路径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可行性 |
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实施的原理与方法 |
5.1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与定位分析 |
5.1.1 标准的含义 |
5.1.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 |
5.1.3 标准的分类 |
5.1.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定位分析 |
5.2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与特点 |
5.2.1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要素 |
5.2.2 图书营销分类的作用 |
5.2.3 图书营销分类的特点 |
5.3 文献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5.3.1 分类活动的起源与文献分类的出现 |
5.3.2 文献分类法编制的基本原理 |
5.3.3 文献分类法的类型与功能 |
5.3.4 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 |
5.3.5 文献分类法的设计步骤 |
5.3.6 文献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
5.4 商品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5.4.1 产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
5.4.2 商品分类在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品类管理 |
5.5 标准化活动的原理与方法 |
5.5.1 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理 |
5.5.2 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
5.5.3 制定和实施标准的流程 |
6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 |
6.1 编制原则与编制思路 |
6.1.1 编制原则 |
6.1.2 编制思路 |
6.2 分类大纲的制定 |
6.2.1 制定分类大纲的基本考虑 |
6.2.2 制定分类大纲的具体方法 |
6.3 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
6.3.1 分类标记的功能 |
6.3.2 对分类标记的性能要求 |
6.3.3 分类标记符号的种类与标记制度 |
6.3.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
6.4 分类主表的设计 |
6.4.1 立类的原则与方法 |
6.4.2 确立类名的原则 |
6.4.3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
6.4.4 类目注释 |
6.4.5 类目微观结构设计 |
6.5 分类附表的设计 |
6.5.1 设立的依据 |
6.5.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
6.6 文本的设计 |
6.6.1 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
6.6.2 标准文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
6.6.3 《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构成素及内容 |
7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实施 |
7.1 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
7.2 标准实施工作的原则与思路 |
7.2.1 实施原则 |
7.2.2 实施思路 |
7.3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实施中的图书营销分类标引问题 |
7.3.1 图书营销分类标引的含义与作用 |
7.3.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使用本的制定 |
7.3.3 营销分类标引的方式 |
7.3.4 营销分类标引的规则 |
7.4 出版发行企业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步骤 |
7.4.1 基本原则 |
7.4.2 一般步骤 |
7.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出版社图书营销分类标引工作中的应用 |
7.5.1 出版社在图书营销分类标引上的有益尝试——上架建议 |
7.5.2 目前出版社上架建议存在的问题 |
7.5.3 规范和完善上架建议的建议 |
7.6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模式与内容 |
7.6.1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两种基本模式 |
7.6.2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
7.6.3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
7.7 标准实施案例:《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实施 |
7.7.1 背景 |
7.7.2 标准实施的基本过程 |
7.7.3 初步效果评估与总结 |
8 结语 |
8.1 论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附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主表和复分表示例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7)《中图法》第四版广告类类目设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告类目的设置得失谈 |
2 广告类的归属问题 |
(8)利用引文分析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研究概述 |
1.2 利用引文分析学科的相关性 |
1.2.1 引文对学科相关性的体现 |
1.2.2 引文分析的主要方法 |
1.2.3 相关学科的知识吸收类型 |
1.2.4 利用引文分析学科相关性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数据整理 |
1.3.1 数据来源 |
1.3.2 数据整理的步骤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2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总论 |
2.1 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内容分布(1996-2002年) |
2.1.1 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分布表 |
2.1.2 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分布曲线图 |
2.1.3 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分布分析 |
2.2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分布(1996-2002年) |
2.2.1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分布表 |
2.2.2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分布曲线图 |
2.2.3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分布分析 |
2.3 图书馆学分支领域的相关学科分布(1996-2002年) |
3 教育学与图书馆学 |
3.1 教育学与图书馆学 |
3.2 教育学与图书馆学分支领域 |
3.3 教育学与图书馆学的相关关系细论 |
3.4 教育学与图书馆学的相关分析 |
参考文献 |
4 经济学与图书馆学 |
4.1 经济学与图书馆学 |
4.2 经济学与图书馆学分支领域 |
4.3 经济学与图书馆学的相关关系细论 |
4.4 经济学与图书馆学的相关分析 |
参考文献 |
5 计算机科学与图书馆学 |
5.1 计算机科学与图书馆学 |
5.1.1 计算机科学与图书馆学相关关系总析 |
5.1.2 计算机科学与图书馆学分支领域的相关关系 |
5.2 多媒体技术 |
5.2.1 多媒体技术发展背景 |
5.2.2 多媒体技术与图书馆学 |
5.3 数据库技术 |
5.3.1 数据库技术发展背景 |
5.3.2 数据库技术与图书馆学 |
5.4 计算机网络 |
5.4.1 计算机技术发展背景 |
5.4.2 计算机网络与图书馆学 |
5.5 信息处理技术 |
5.5.1 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背景 |
5.5.2 信息处理技术与图书馆学 |
参考文献 |
6 图书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相关分析 |
6.1 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相关性分析 |
6.1.1 图书馆学及其相关学科相关性分析 |
6.1.2 图书馆学各分支领域的开放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
6.2 图书馆学相关学科的特征分析 |
6.2.1 相关学科的学科特征 |
6.2.2 相关学科的相关角度分析 |
6.3 图书馆学及其相关学科相关性特点与影响因素 |
6.3.1 图书馆学与其相关学科相关性特点分析 |
6.3.2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表图索引(表格索引、图片索引) |
附2:1996-2002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收集图例 |
附3:1996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原文数据表(节选) |
附4:1998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原文数据表(节选) |
附5:2000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原文数据表(节选) |
附6:2002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原文数据表(节选) |
附7:1996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数据表(节选) |
附8:1998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数据表(节选) |
附9:2000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数据表(节选) |
附10:2002 年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数据表(节选) |
(9)e印本文库建设与应用 ——一种科技论文非正式交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0.5 本文拟创新之处 |
1 e印本文库基本原理与交流模式 |
1.1 什么是e印本文库(e-print archive) |
1.1.1 “e-print”和“archive”由来及涵义 |
1.1.2 “e-print archive”概念内涵 |
1.1.3 “e-print archive”中文翻译 |
1.2 e印本文库应用方法:以arXiv.org为例 |
1.2.1 自存档基本要求 |
1.2.2 e印本提交过程 |
1.2.3 e印本检索利用 |
1.2.4 辅助服务项目 |
1.3 e印本文库基本原理 |
1.3.1 e印本文库基本功能模块 |
1.3.2 e印本文库主要特点 |
1.4 e印本文库交流模式 |
1.4.1 e印本文库交流模式的系统分析 |
1.4.2 e印本文库交流模式的功能分析 |
2 e印本文库类型与建设过程 |
2.1 e印本文库类型 |
2.1.1 学科e印本文库 |
2.1.2 机构e印本文库 |
2.1.3 其他e印本文库类型 |
2.2 e印本文库建设前期准备 |
2.2.1 e印本文库建设经验借鉴 |
2.2.2 e印本文库建设政策制订 |
2.2.3 e印本传播系统选择 |
2.3 e印本文库创建过程:以机构e印本文库为例 |
2.3.1 建设政策制订 |
2.3.2 软件安装配置 |
2.3.3 e印本文库网站设计 |
2.3.4 e印本资源管理与维护 |
3 e印本文库信息资源收集与管理 |
3.1 e印本文库学术交流理念 |
3.1.1 学术交流理念的演变 |
3.1.2 对正式科学交流方式的补充 |
3.2 e印本文库信息资源建设 |
3.2.1 样品库选择与利用 |
3.2.2 机构间的合作 |
3.2.3 e印本收集策略 |
3.2.4 服务内容拓展 |
3.3 e印本文库质量控制 |
3.3.1 e印本内容质量控制 |
3.3.2 e印本元数据质量控制 |
3.3.3 e印本文库数据访问质量控制 |
3.4 e印本文库知识产权管理 |
3.4.1 e印本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分析 |
3.4.2 e印本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
3.5 e印本文库长期存取 |
3.5.1 e印本文库长期存取必要性 |
3.5.2 e印本文库长期存取影响因素 |
3.5.3 e印本文库长期存取发展策略 |
4 e印本文库增值服务开发与利用 |
4.1 《开放文库计划》(OAI) |
4.1.1 《开放文库计划》发展简史 |
4.1.2 《开放文库计划》技术框架 |
4.1.2 《开放文库计划》应用特点 |
4.2 基于OAI的跨库检索服务 |
4.2.1 基于OAI跨库检索基本原理 |
4.2.2 基于OAI跨库检索实例分析:ARC |
4.2.3 基于OAI实现跨库检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3 基于OAI的引文链接与服务 |
4.3.1 基于OAI引文链接与服务基本原理 |
4.3.2 引文自动标引与链接基本原理 |
4.3.3 基于OAI引文链接与服务案例分析:Citebase Search |
4.3.4 基于OAI引文链接与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
5 我国e印本文库发展与利用 |
5.1 我国发展e印本文库的现实意义 |
5.1.1 网络科教信息资源的淹没与拯救 |
5.1.2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高的困境与出路 |
5.2 我国e印本文库发展策略 |
5.2.1 我国e印本文库发展现状 |
5.2.2 我国e印本文库发展环境分析 |
5.2.3 我国e印本文库发展策略 |
5.2.4 我国e印本文库宏观管理模式 |
5.3 我国e印本文库利用策略 |
5.3.1 我国e印本文库利用现状 |
5.3.2 e印本资源信息服务策略 |
5.3.3 e印本资源获取与利用技巧培养 |
5.4 我国e印本文库发展与研究瞻望 |
论文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图法》4版类分传播学类文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新学科处理方式的研究[J]. 杨琼,杨亦之. 图书情报导刊, 2017(06)
- [2]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学科交叉特征研究 ——基于科研论文与课程设置的分析[D]. 赵宇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3]天津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研究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D]. 张欢.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2)
- [4]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D]. 张艳.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4)
- [5]网络社区信息自组织与人工组织方法融合研究[D]. 魏现辉. 郑州大学, 2012(11)
- [6]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D]. 夏兴通. 武汉大学, 2010(10)
- [7]《中图法》第四版广告类类目设置问题研究[J]. 王珺. 新世纪图书馆, 2006(05)
- [8]利用引文分析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D]. 唐小荃. 武汉大学, 2005(05)
- [9]e印本文库建设与应用 ——一种科技论文非正式交流系统[D]. 乔冬梅. 武汉大学, 2005(05)
- [10]文献学在分类中的位置[J]. 梁树柏. 图书馆,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