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孟军,白钰莹,张战国,张誉蓉[1](2021)在《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探究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农业类、工科类和综合类3类院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中获取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最为显着的是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与创新思维能力在竞赛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王月琴,刘文彬[2](2021)在《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时间主线,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及构成内容,从评价指标的确定和构成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发现,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由定性理论方法逐渐转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评价指标的构成由单一的内部评价指标增加到内部与外部综合评价指标,这两个层面的转变为今后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指引方向。
高众[3](2019)在《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大创项目”的推动下,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系统性、综合性的课程改革。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也引起了我国诸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尽管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到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但相应实证研究却不多见,具体到哪些本科生科研训练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提升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影响的研究更为匮乏。本研究聚焦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通过定量为主、质性为辅的混合研究方法,对275名已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三学生和289名打算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部分已参加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中训练项目类型、创新资源支持和学生参与情况等要素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关系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其影响路径。本研究发现:(1)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2)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学生参与了哪类科研训练项目,而是这类项目能否匹配学生对于培训、指导和交流等资源以及合适自由度的需求;(3)简单地增加科研训练的资金、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硬件资源支持,不能显着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但前期培训、教师指导和学术交流等软件资源支持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4)出于自身兴趣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的创新素质要高于受其它因素驱动的学生,学生投入精力对其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5)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其创新素质,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部分要素通过影响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据此,本研究建议从顶层设计、条件支撑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来优化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以促进相关创新实践训练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提高重视程度、健全训练体系,优化资源投入、营造创新文化,完善培养流程、加强教师指导。
王娟[4](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都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出了继承和发展。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力的体现。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尤为重要。作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出发点,以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落脚点,把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放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域下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条件,梳理中国共产党五任中央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最后分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第三章总结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分析阻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原因。第四章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从突出大学生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大学生内在创新素养以及创造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具体可行措施。
牛霖霖,崔忠政,罗佳伟[5](2018)在《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意义》文中提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高校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创新活动出发,旨在研究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意义。
陈继元[6](2016)在《“学练竞创一体”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究》文中提出创新素质与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创新教育应着重于素质培养,并与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融合。针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练竞创一体"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即将创新素质培养融入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学科专业竞赛及创新创业活动实践中,系统化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郑晓芹,林锦清,庄忆纯,王李竹[7](2015)在《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学生自身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了区域特点这一客观因素,建立体现主客观双重特征的高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 H P)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实现能力等问题,为今后加强创新教育提供了依据。
张雪,李贺体,孙晖,静丽贤[8](2015)在《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指出从界定创新素质概念、内涵出发,围绕如何评价和衡量大学生创新素质,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应用模型,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邴浩,罗婧[9](2014)在《制度资源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关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重要议题,从制度资源供给与获取的视角聚焦相关创新人才培养政策。通过面向全国16所高校的抽样调查,分析高校现有制度资源环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制度资源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有显着影响,教师资源与设备资源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而课程资源则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主观认知。然而过细的培养计划对学生造成选择约束,限制了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开展深度学习。
段晖,侯宇澄[10](2014)在《基于学生感知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路径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界多侧重对理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各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仅有理论上的分析而缺乏实证检验。本文在界定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创新意识、知识基础、创新思维特质、创新实践为指标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基本结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上述四个变量间的影响强度、影响路径,从而对创新能力结构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由创新意识、知识基础、创新思维特质、创新实践四个变量进行描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特质和创新实践之间有显着回归关系;知识基础和创新实践之间并无显着回归关系,但通过创新思维特质的中介作用,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这一关系的发现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证依据。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 |
(一)创新的定义 |
(二)创新能力的定义 |
二、历史发展进程 |
(一)萌芽阶段(2000年以前) |
(二)产生阶段(2000—2010年) |
1.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确定方法研究。 |
2.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 |
(三)发展阶段(2010—2020年) |
1.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定性研究。 |
2.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 |
3.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成要素研究。 |
三、现状分析和展望 |
(一)现状分析 |
1.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确定方法的变化。 |
2.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内容的变化。 |
(二)展望 |
1.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具体标准的研究。 |
2.根据需求调整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 |
3.加强不同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建议 |
(一)高校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三)学生层面 |
(3)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1.2 国内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1.3.2 创新素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2.1.1 国外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2 创新素质 |
2.2.1 国外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2 训练项目类型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3 创新资源支持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4 学生参与情况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5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创新素质 |
2.3.6 学生个体因素与创新素质 |
2.3.7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4 理论模型:认知学徒制 |
2.4.1 认知学徒制的产生、发展和内涵 |
2.4.2 认知学徒制的应用 |
2.5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思路 |
3.2.1 研究技术路线 |
3.2.2 研究框架 |
3.2.3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定量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抽样及问卷回收情况 |
3.4.3 背景信息统计 |
3.4.4 定量数据分析思路 |
3.4.5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4.6 变量设计与选择 |
3.5 质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访谈提纲设计 |
3.5.2 访谈对象信息统计 |
3.5.3 质性数据分析思路 |
3.6 研究有效性 |
3.7 研究创新点 |
3.8 研究伦理问题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实施情况 |
4.1.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项目类型分布 |
4.1.2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资源支持情况 |
4.1.3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学生参与情况 |
4.2 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否学生创新素质的差异分析 |
4.3 学生创新素质影响因素探究 |
4.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2 两类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3 三所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4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4.4.1 案例高校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
4.4.2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探究 |
4.4.3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中介作用 |
4.5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4.5.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2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发现总结 |
5.2 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
5.3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三学生版) |
附录二: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一学生版)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访谈邀请信 |
附录五: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联系 |
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
2.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条件 |
2.2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阐释 |
2.2.1 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 |
2.2.2 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 |
2.2.3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2.2.5 习近平:中国梦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 |
2.3.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 |
2.3.2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一致性 |
2.3.3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路径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 |
3.1.1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果 |
3.1.2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
3.2 阻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原因分析 |
3.2.1 社会原因 |
3.2.2 高校原因 |
3.2.3 学生自我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新对策 |
4.1 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人”的地位 |
4.1.1 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
4.1.2 重视大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 |
4.1.3 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4.2 以人为本,通过提升大学生内在素养,促进创新素质培养 |
4.2.1 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创新意识 |
4.2.2 优化知识结构,奠定创新基础 |
4.2.3 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勇气 |
4.2.4 强化问题意识,养成科学精神 |
4.2.5 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
4.3 创造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创新素质培养 |
4.3.1 建立鼓励创新的人才评价体系与制度 |
4.3.2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
4.3.3 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 |
4.3.4 加强鼓励创新的校园和社会文化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学练竞创一体”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的基本创新素质 |
(一) 身心素质 |
1. 良好的身体素质 |
2. 合理的理想目标 |
3. 适当的自我否定心理 |
4. 适度的质疑心理 |
(二) 创新品质 |
1. 良好的创新动机 |
2. 坚定的拓新意识 |
3. 顽强的意志品质 |
4. 勇敢的批判精神 |
(三) 创新能力 |
1. 突出的自学能力 |
2. 熟练的动手能力 |
3.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
4. 非凡的应变能力 |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对创新素质培养认识不深 |
(二) 创新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
(三) 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
(四) 创新素质训练的硬件条件建设落后 |
三、“学练竞创一体”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
(一) 构建“学练竞创一体”培养模式 |
1. 将创新素质培养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
2. 完善“学练竞创一体”培养模式 |
(二) 完善“学练竞创一体”培养模式的条件建设 |
1. 加强实践条件建设 |
2. 加强师资条件建设 |
(三) 加强“学练竞创一体”培养模式的管理创新 |
1. 改革教师教学评价管理 |
2. 全面实行创新创业导师制 |
(7)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4. 广州市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 |
4.1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4.2 层次分析方法结果 |
4.3 主客观综合分析 |
5. 小结 |
(8)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念和内涵 |
2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
2.1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结构 |
2.2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要素分析 |
2.2.1 创新思维 |
2.2.2 创新意识 |
2.2.3 创新人格 |
2.2.4 创新能力 |
2.2.5 创新知识 |
2.2.6 创新实践 |
3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
3.1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权重系数 |
3.2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模型的原理 |
3.2.1 建立因素库 |
3.2.2 建立评价集 |
3.2.3 单因素模糊评价 |
3.2.4 建立权重集 |
3.2.5 模糊综合评价 |
4 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模型的应用 |
5 结语 |
(9)制度资源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视角 |
三、理论模型与假设 |
(一)理论模型 |
(二)高校制度资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假设 |
四、变量测量与分析模型 |
(一)数据搜集 |
(二)变量测量 |
(三)分析模型 |
五、数据分析 |
六、结论与讨论 |
(10)基于学生感知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路径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基础 |
(一) 创新能力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关系 |
(二) 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指标体系 |
(三) 对特殊领域创新能力结构要素的研究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的概念框架 |
三、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要素关系的研究假设 |
四、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 问卷编制与数据 |
1. 已有文献 |
2. 问卷编制 |
(二) 抽样 |
(三) 分析方法 |
五、数据分析 |
(一) 创新能力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 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各潜在变量间影响路径 |
六、结论与讨论 |
七、政策建议 |
1.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应充分重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积累。 |
2.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要努力打通现存的知识基础向创新实践转化的路径障碍,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3.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应有意识地在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特质的培养, 这是进一步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
4.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激励和支持政策。 |
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 孟军,白钰莹,张战国,张誉蓉. 科技管理研究, 2021(22)
- [2]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综述[J]. 王月琴,刘文彬.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D]. 高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 王娟.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2)
- [5]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意义[J]. 牛霖霖,崔忠政,罗佳伟. 东西南北, 2018(10)
- [6]“学练竞创一体”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究[J]. 陈继元.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 [7]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郑晓芹,林锦清,庄忆纯,王李竹.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6)
- [8]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 张雪,李贺体,孙晖,静丽贤.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 [9]制度资源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 邴浩,罗婧. 青年研究, 2014(06)
- [10]基于学生感知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路径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案例[J]. 段晖,侯宇澄.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