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嵌入式的位移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齿条位移检测单元,嵌入式时栅,不等齿距测头
嵌入式的位移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伟,彭东林,付敏,陈锡侯,王阳阳[1](2018)在《基于嵌入式时栅技术的齿条位移检测单元》一文中研究指出齿条传动中,由于检测元件安装困难使得齿条位移检测不易实现、传动精度难以有效提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时栅技术的齿条位移检测单元,该单元由非等齿距的测头与齿条自身组成,直接实现齿条的位移检测。文中针对该方法的实现开展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与优化、原理样机试制,实验验证等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300 mm范围内齿条位移检测精度达到±1.3μm。(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8年11期)
徐志伟[2](2018)在《基于嵌入式时栅技术的齿条位移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航天、造船、冶金、矿山、发电设备等行业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革新,对于作为实现工具的重型机床的加工精度和传动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重型机床、超长型机床等设备上,由于重载、空间位置等要求,往往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代替滚珠丝杠传动。齿条作为末端传动件,其位移检测是实现全闭环控制的重要环节。通常齿条的位移检测通过安装如光栅、磁栅等外置传感器实现,但当传动件超大超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空间位置受限时,不仅制约了传感器的安装便利性,而且很难实现高精度的位移测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时栅传感原理为基础,提出一种齿条位移检测方法,即利用机械等分的齿条作为传感部件,将时栅传感器测头内嵌(或傍置)到机械系统内部,二者有机的组成一组位移检测单元。采用该方法设计的传感器测头体积小,便于与机械系统中本身存在的齿条集成装配。同时,这种传感器设计方法继承了时栅传感器环境适应性强、精度性能好、性价比高的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时栅位移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变压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时栅技术的齿条位移检测方法,并对位移检测单元的信号发生机理进行了相关分析。(2)通过研究传感器信号发生机理,对齿条位移检测单元的物理模型进行设计。通过ANSOFT MAXWELL对齿条位移检测单元进行电磁场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物理模型进行优化。(3)根据齿位移检测单元的测量原理及其输出信号特点,进行电气系统的设计。(4)开展样机制作、实验平台搭建工作,进行原理验证实验和性能测试实验,通过精度实验可知原始误差峰峰值约为108μm,并通过FFT对原始误差进行误差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时栅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齿条位移检测方法,设计了齿条位移检测单元的模型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对模型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齿条位移检测单元的主要误差来源。(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8-03-25)
任一飞[3](2012)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位移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位移检测技术因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非接触等特点,在光电检测中是一门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目前,国内外光电检测设备向着小型化、智能化、运算速度更快、测量精度更高的方向发展,这就为测量技术的硬件平台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些设备不像通用计算机那样具有庞大的体积,它们非常小,而且在计算方面也不逊色通用计算机,同时又有着出色的人机交互功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前电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之下来研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激光位移检测技术,在文中将使用ARM9核的S3C2440A处理器作为所要开发的硬件平台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所需硬件外围设备,同时使用嵌入式Linux系统去管理整个设备。在激光位移检测系统中常用到的位置敏感器件(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PSD)的非线性误差一直阻碍着检测系统的整体精度,在文中,除了使用硬件电路去减小PSD的误差以外,在嵌入式系统中运行PSD非线性修正算法对数据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测量V结果,这样便极大的提高了整个激光位移检测的精度。本文主要从底层硬件的设计、移植、到上层软件系统的开发等方面对激光位移检测技术做了详细的分析。(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2-03-01)
郭学枫[4](2008)在《嵌入式的激光位移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检测技术正向高精度、高效率、小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距离的非接触测量则是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所提出的这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检测技术是采用光叁角测量技术来研究位移测量,它与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构成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自动检测系统。文中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检测原理与方法。本论文在常用非接触测距方法研究基础上,采用光学叁角法和PSD(PositionSensitive Detector)的测量原理开发了嵌入式的激光位移检测系统;深入分析了本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PSD的输出信号处理电路;并通过实验详细探讨了本检测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本文叙述了该检测仪的组成部分:基于光叁角原理的激光测头,单片机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拟合,并对其进行了形位误差分析。通过实验对检测系统的精度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检测系统利用了光叁角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空间位置的测量,其误差可达0.005mm。(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嵌入式的位移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航空航天、造船、冶金、矿山、发电设备等行业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革新,对于作为实现工具的重型机床的加工精度和传动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重型机床、超长型机床等设备上,由于重载、空间位置等要求,往往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代替滚珠丝杠传动。齿条作为末端传动件,其位移检测是实现全闭环控制的重要环节。通常齿条的位移检测通过安装如光栅、磁栅等外置传感器实现,但当传动件超大超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空间位置受限时,不仅制约了传感器的安装便利性,而且很难实现高精度的位移测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时栅传感原理为基础,提出一种齿条位移检测方法,即利用机械等分的齿条作为传感部件,将时栅传感器测头内嵌(或傍置)到机械系统内部,二者有机的组成一组位移检测单元。采用该方法设计的传感器测头体积小,便于与机械系统中本身存在的齿条集成装配。同时,这种传感器设计方法继承了时栅传感器环境适应性强、精度性能好、性价比高的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时栅位移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变压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时栅技术的齿条位移检测方法,并对位移检测单元的信号发生机理进行了相关分析。(2)通过研究传感器信号发生机理,对齿条位移检测单元的物理模型进行设计。通过ANSOFT MAXWELL对齿条位移检测单元进行电磁场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物理模型进行优化。(3)根据齿位移检测单元的测量原理及其输出信号特点,进行电气系统的设计。(4)开展样机制作、实验平台搭建工作,进行原理验证实验和性能测试实验,通过精度实验可知原始误差峰峰值约为108μm,并通过FFT对原始误差进行误差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时栅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齿条位移检测方法,设计了齿条位移检测单元的模型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对模型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齿条位移检测单元的主要误差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嵌入式的位移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徐志伟,彭东林,付敏,陈锡侯,王阳阳.基于嵌入式时栅技术的齿条位移检测单元[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8
[2].徐志伟.基于嵌入式时栅技术的齿条位移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8
[3].任一飞.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位移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4].郭学枫.嵌入式的激光位移检测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