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小穗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黑麦附加系,多小穗,抗白粉病,GISH
多小穗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杨武娟[1](2016)在《抗白粉病的多小穗小麦—黑麦1R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近缘种属种类丰富,而且含有许多有益基因,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都能做出积极反应,将小麦近缘种属中含有的有益基因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是丰富和拓宽其遗传背景的重要方法。黑麦(Secale cereale L.,2n=2x=l4,RR)属于禾本科小麦族小麦亚族,作为普通小麦的叁级基因源,含有丰富的优良性状和遗传变异,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目前为止在小麦遗传改良中运用最广泛和成功的近缘物种之一。黑麦含有普通小麦所不及和需要的许多优良的遗传性状,例如大穗、小穗数多、免疫白粉病、高抗条锈病、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能力强、抗逆性强等,是提高普通小麦产量、优化小麦品质、增强小麦抗逆性和抗病性的重要的种质资源。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将黑麦蕴含的优异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背景中,有利于改良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加速小麦的大规模生产,丰富小麦狭窄的遗传背景和基础。在本研究中,N9436B来自于普通小麦品系陕麦611与奥地利黑麦杂交后代的衍生系,具有抗白粉病和多小穗的优异性状,为了给该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本研究中综合应用细胞遗传学、分子标记、以全基因组为探针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以寡核苷酸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抗病性鉴定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和统计对其进行了鉴定,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N9436B的根尖和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稳定,其染色体组成为:2n=42+2t=22Ⅱ。以奥地利黑麦全基因组为探针的GISH鉴定结果表明:N9436B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两条染色体有黄绿色荧光信号,为黑麦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两条有黄绿色荧光信号的黑麦染色体配对良好,为一对染色体,其中的两条端体染色体为小麦染色体臂。以寡核苷酸Oligo-pSc119.2和Oligo-pTa-535为探针进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构建了陕麦611、奥地利黑麦和N9436B的FISH核型;结合同步的GISH与FISH鉴定结果表明:N9436B中的一对黑麦染色体为1R,一对小麦端体为2DS染色体臂。同时,对N9436B的分子标记结果发现,黑麦的所以染色体中,只有位于1R的6对特异标记(NOR-R1、TSM716、NOR-1、TSM621、CJ545184和AF136486)在N9436B中扩增出了黑麦的特异条带。以上实验结果表明:N9436B为普通小麦-黑麦1R附加系,其染色组成为2n=42+2t=40W+2tW+2(1R)。2.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N9436B的小穗数、穗粒数和穗长明显高于普通小麦亲本陕麦611。其中,最为突出的是N9436B的小穗数,平均为34个,而亲本陕麦611为21个,奥地利黑麦为43个。由此推断N9436B中控制多小穗性状的基因可能来源于亲本奥地利黑麦。3.苗期采用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菌种E09接种N9436B、陕麦611和奥地利黑麦,以及分别携带来源于黑麦1RS染色体臂的抗白粉病基因Pm8和Pm17的小麦种质Kavkaz和Amigo。成株期采用白粉病混合小种接种。结果表明:N9436B和黑麦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免疫白粉病小种,而陕麦611、Kavkaz和Amigo均为感病,由此推断N9436B的抗性来源于奥地利黑麦,而且不同于Pm8和Pm17。成株期接种条锈菌混合小种条中31号和32号,结果表明:N9436B和奥地利黑麦在成株期对条锈病均表现为高抗,陕麦611表现高感,说明N9436B的条锈病抗性可能来自于奥地利黑麦。(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田士林[2](2010)在《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7个多小穗小麦品系的7个农艺性状的研究,分析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及株高、千粒重、籽/杆、小穗数、干/鲜、旗叶面积、有效分蘖与其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性状对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高,株高和籽杆比两个农艺性状对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说明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变量。而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灌浆时间的延长含量呈现出"V"字型变化。(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田士林[3](2008)在《多小穗小麦蛋白质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维平教授的17个多小穗小麦品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等方法,对多小穗小麦蛋白质和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多小穗小麦蛋白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了蛋白质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7个多小穗小麦品系的库源比随着灌浆时间的延续,转化速率不同,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源库转化有所不同;在成熟期,不同多小穗小麦品系间蛋白质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变幅为11%—16.5%;籽粒蛋白质含量呈“V”字形动态变化,开花后初期,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籽粒淀粉含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开始急剧下降;千粒重和株高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小穗数、旗叶宽、旗叶面积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显着;同一植株的同一穗子的不同粒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存在很大差异,穗端部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穗中部籽粒,株高、籽杆比对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贡献较大。经过分析得出,D16蛋白质含量较高为16.5%;D4的千粒重较高为46.2g;D1、D2株高为65cm,株型较好。这些将为下一步开展多小穗品质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08-31)
李维平,张文莉,田士林,李云[4](2007)在《多小穗小麦综合性状轮回选择改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改良多小穗小麦的综合性状,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含显性Ms2基因),导入多小穗基因和中矮秆Rht10基因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结果表明,轮回选择使多小穗基因与Ms2基因和Rht10基因相结合,使群体主茎小穗数达到24~27个,植株高度从100 cm降至65~70 cm,抽穗期和成熟期提前;选择出具有30个小穗的中矮秆多小穗基因型株系;获得了Ms2基因、Rht10基因、多小穗基因和早熟基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多小穗小麦综合改良群体。(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房敬业,孙东发[5](2004)在《多小穗小麦51885的多小穗性遗传及与剑叶关系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1885是一个选自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的大穗多花型多小穗小麦,以51885与7个普通小穗数小麦品种的F_2为材料,分析51885的多小穗性及其剑叶组成性状(剑叶长度、宽度、厚度)在F_2的表现,以及其多小穗性与剑叶组成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51885的多小穗性主要受两对主效互补显性基因控制,基因型为D_1D_1D_2D_2;(2)51885的剑叶长度、宽度、厚度均受一对主效显性基因控制;(3)控制多小穗小麦51885的多小穗性的基因D_1D_1或D_2D_2与控制其剑则长度、宽度的基因分别连锁,其交换值分别为31.46%和35.57%,与控制其剑叶厚度的基因不连锁。(本文来源于《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4-10-01)
房敬业[6](2004)在《多小穗小麦51885的遗传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1885是一个选自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种5代的大穗多花型多小穗小麦。本实验利用51885及其与7个普通小穗数小麦(华麦21006、华麦51886、华麦95-266、宜麦89-11、高秆小麦、华麦95-265及华麦99-1323)的F_2、F)3为材料,从经典遗传学角度上尝试对51885的多小穗性进行遗传分析,旨在初步探明多小穗性遗传规律;利用其与华麦21006的F_2为材料初探51885的剑叶组成性状遗传规律及其与多小穗性的关系:并对其多小穗性与其它目标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及其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的测定。结果表明: 51885的多小穗性主要受两对主效显性基因控制,其基因型为DDKK,并且这两对多小穗性基因D与K起互补作用。在华麦21006、华麦51886、华麦95-266、华麦95-265及华麦99-1323遗传背景下只能检出一对显性主基因DD,而在宜麦89-11和高秆小麦遗传背景下还可以鉴别出另外一对在其它5种普通小穗数小麦遗传背景下不能检出的显性主基因KK。51885的多小穗性除主要受两对主效显性基因控制外,在某些遗传背景下还可能受微效基因或修饰基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超高亲现象。 51885的剑叶长度、宽度、厚度均受一对主效显性基因控制,它们除受一对主效显性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受微效基因或修饰基因的影响。 控制51885的多小穗性的基因D分别与控制其剑叶长度基因L、宽度的基因W连锁,其交换值分别为20.587%、29.910%,但与控制其剑叶厚度的基因T不连锁。 7个组合的F_2主穗小穗数与主茎节间数、剑叶鞘至穗茎节长度、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单株粒重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株高、抽穗期、穗茎节长度、主穗长、单株实粒数仅在个别组合中与主穗小穗数表现为明显相关关系,这说明控制51885的多小穗性基因表达与遗传背景有一定的关系。7个组合的主穗小穗数与抽穗期存在负相关。 在这6个主要目标性状中,以千粒重和株高的遗传力较高,其变异受环境影响较小,早代选择效果好,其余四个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受环境影响较大,宜高代进行选择。另外性状在两个杂交组合中其遗传力的表现是不完全一致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张庆玉,王芬,李金秀,杨武云[7](2002)在《多小穗小麦新种质86-1幼穗发育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多穗小麦新种质 86 1幼穗分化及遗传特性分析表明 ,86 1与普通小穗小麦 (绵阳 11号和矮孟牛 )相比 ,具有小穗分化持续期长和小穗分化速率高这两个显着不同的特性 ,其中 ,小穗分化持续期长的特性能在与普通小穗小麦杂种F1 中很好表达 ,而小穗分化速率高的特性不能在杂种F1 中表达。 86 1小穗分化的两个优良特性能在F2代中遗传重组 ,出现早熟多小穗类型优良单株 ,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改良 86 1,开展多小穗类型超高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孙东发,黄毅,张伟,邹桂花[8](2001)在《多小穗小麦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997~2000年间,连续进行了叁轮以二个普通小麦多小穗品系85DH5015、SW94-30921与3个一般小穗数普通小麦品种(系)所组配成4个组合的P_1、P_2、F_1、F_2、B_1、B_2为材料的基因效应分析试验,用世代均值法分析了不同年份下的各组合各性状的遗传模型、各类基因效应值及其稳定性,比较分析了两个不同来源多小穗小麦品系各性状的各类基因效应的异同.结果表明:各个考察性状在不同年份下都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加性效应对两个多小穗小麦品系各性状的遗传有重要作用且在不同基因效应分量中表现最为稳定;大部分性状存在显着的显性效应但年度间变异较大;上位性效应各分量对各性状的影响各不相同且各分量的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加性*加性最稳定,加性*显性最不稳定;两个多小穗小麦在控制株高、小穗密度、小穗平实粒数、抽穗期、旗叶面积、每穗小穗数等性状上的各类基因效应有明显差异,SW94-30921是相对较好的多小穗遗传资源.此外,本文还对多小穗小麦品系的遗传改良及基因效应稳定性研究结果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期刊2001-05-01)
黄毅,孙东发[9](2000)在《两个多小穗小麦品系六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主穗小穗数在 2 5~ 30个的二个普通小麦多小穗品系 85DH5 0 15、SW94 30 92 1与叁个普通小麦品种(系 )组配成 6个组合的P1 、P2 、F1 、F2 、B1 、B2 为材料 ,用世代均值法分析了 6个性状的遗传模型并估算了各类基因效应值 ,比较分析了两个不同来源多小穗小麦品系六个性状各类基因效应的异同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 :六个性状都符合加性 显性 上位性模型 ,加性效应对两个多小穗小麦品系各性状的遗传有重要作用 ,部分性状存在显着的显性效应 ,不同类型上位性效应对各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各性状之间各类基因效应平方和百分比差异较大 ,不同类型上位性基因效应平方和百分比大小因被测系、组合而异。根据本试验结果讨论了两个不同来源多小穗小麦品系的遗传改良和应用问题。(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侯永翠,王志容,郑有良,魏育明,兰秀锦[10](2000)在《多小穗小麦品系10-A及其改良系的谷蛋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了多小穗小麦品系 10 -A以及来源于叁交组合 10 -A/ 88- 16 43/川育 12号的 5 6个稳定品系的谷蛋白。结果表明 ,10 -A、88- 16 43和川育 12号的谷蛋白带纹各不相同 ,能彼此区分。在这 5 6个后代品系中 ,高分子量谷蛋白带纹出现了与 88- 16 43、川育 12号一致的类型以及 4种叁亲本间的重组类型 ,没有出现 10 -A的谱带类型和突变类型。在这些品系中 ,有 8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2 ,7+ 8,5 + 10 (占 14 3% ) ,11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 1,7+ 8,5 + 10 (占 19 6 % )。(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多小穗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17个多小穗小麦品系的7个农艺性状的研究,分析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及株高、千粒重、籽/杆、小穗数、干/鲜、旗叶面积、有效分蘖与其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性状对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高,株高和籽杆比两个农艺性状对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说明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变量。而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灌浆时间的延长含量呈现出"V"字型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小穗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武娟.抗白粉病的多小穗小麦—黑麦1R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2].田士林.多小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田士林.多小穗小麦蛋白质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李维平,张文莉,田士林,李云.多小穗小麦综合性状轮回选择改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7
[5].房敬业,孙东发.多小穗小麦51885的多小穗性遗传及与剑叶关系的初步研究[C].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2004
[6].房敬业.多小穗小麦51885的遗传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
[7].张庆玉,王芬,李金秀,杨武云.多小穗小麦新种质86-1幼穗发育遗传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2
[8].孙东发,黄毅,张伟,邹桂花.多小穗小麦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C].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2001
[9].黄毅,孙东发.两个多小穗小麦品系六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
[10].侯永翠,王志容,郑有良,魏育明,兰秀锦.多小穗小麦品系10-A及其改良系的谷蛋白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