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结构论文-刘贵应,毛中川,郭泽宇,彭勇

级配结构论文-刘贵应,毛中川,郭泽宇,彭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级配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路面工程,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级配,路用性能

级配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应,毛中川,郭泽宇,彭勇[1](2019)在《级配对结构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级配对结构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以双层沥青混合料为例,通过单轴贯入试验、蠕变试验、劈裂试验和重复贯入试验,对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级配对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显着影响;级配中粗集料较多,特别是粗集料中较大粒径的集料较多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大,蠕变速率小,低温破坏应变大,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好;级配中细集料较多,粗集料较少时,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张鑫[2](2019)在《粒径级配对石墨基负极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高容量电极材料来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是目前的主要手段,但这一类新型电池还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应用。研究表明,提升电极极片的机械稳定性能在不改变现有电极主体材料的情况下,一定程度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粒径级配是一种将不同粒径的粉体材料相互之间按比例搭配以提升混合材料整体性能的方法,在混凝土结构增强等领域应用广泛。对此,本文选用了粒径级配的方法来提升石墨基负极材料的整体性能。首先选择石墨与石墨粒径级配,提高极片的机械性能,改善材料的导电性,增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次选择石墨与硅粒径级配,结合硅颗粒强度和容量高的特点,从增强涂层稳定性与提升导电能力和容量同时入手来提升石墨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用了6μm和9μm两种尺寸的石墨分别与18μm石墨混合,制备了石墨/石墨负极混合材料,研究了小尺寸石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时对极片稳定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级配前,极片的抗拉伸能力为41.387 N;当6μm石墨质量分数为20%,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5.2 N,首次容量可达到343.3mAh/g;当9μm石墨质量分数为5%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5.5 N,首次容量可达到330.8 mAh/g。粒径级配后的混合材料在微拉伸试验和划痕试验后,通过SEM观察发现,粒径级配前的石墨负极材料,表面有较多孔隙和裂纹等缺陷,加入小尺寸石墨后,表面孔隙率相比减小,抗破坏能力增强,涂层遭到破坏后,裂纹均减少,涂层稳定性更高,这将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加入小尺寸石墨后,涂层的抗拉伸能力、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有提升。(2)选用了3、6和9μm叁种尺寸的硅颗粒分别与18μm石墨混合,制备了硅/石墨负极混合材料,研究了小尺寸硅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时对极片稳定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3μm硅质量分数为10%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6.6 N,循环100次后容量可达到393.4 mAh/g;当6μm硅质量分数为20%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5.416 N,循环100次后容量可达到472.4 mAh/g;当9μm硅质量分数为5%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6.073 N,循环100次后容量可达到330.9 mAh/g。同样加入小尺寸硅粒径级配后,涂层抗拉伸能力明显增强,在受到破坏后,裂纹均减少,涂层稳定性更高,电池容量也有明显提高。加入小尺寸硅粒径级配后,涂层稳定性、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有所提升。(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5-01)

岳宏智[3](2019)在《级配碎石应力吸收层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材料参数下级配碎石应力吸收层对沥青路面受力状况的影响,利用Bisar分析道路结构受力状况,估算对于不同的材料沥青路面各层竖直向位移、各向应变和应力的力学响应。(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曹明明,谭倩倩,刘娇蕾,黄晚清[4](2019)在《虚拟叁轴试验评价级配碎石骨架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离散单元原理,采用PFC3D颗粒流程序建立了级配碎石虚拟叁轴试验模型,分析了级配碎石骨架结构的应力应变关系,对比评价了不同级配组成的级配碎石骨架回弹模量,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级配碎石的非线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碎石骨架结构的轴向应变与偏应力关系受围压、级配组成影响较大,骨架密实级配回弹模量值大于悬浮密实级配和骨架孔隙级配,轴向应变与偏应力关系曲线波动性随围压增大而增大,轴向应变与偏应力曲线因围压大小不同而表现为不同形态;随围压增大级配碎石试件偏应力峰值近似线性增大,同时弹性阶段结束点对应偏应力随围压而增大,围压小于0.3 MPa时,其增大幅度相对较小,但围压大于0.7 MPa时,随围压增大弹性阶段结束点对应偏应力增大幅度相对较大;围压对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影响大于偏应力,且垂直应力对回弹模量影响随围压增大而减小,提高级配碎石过渡层模量最有效方法为提高级配碎石过渡层围压,证实了级配碎石骨架结构的非线性特性。(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9年01期)

王武杰,洪雨,刘家琴,吴玉程[5](2018)在《SiC颗粒级配对SiC_p/Al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研究SiC颗粒级配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SiC_p/Al复合材料由SiC和Al两相组成,SiC颗粒基本呈均匀随机分布、层次明显,SiC颗粒与Al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且无Al_4C_3等脆性相生成。在双粒径级配的SiC_p/Al复合材料中,SiC体积分数从50%增加到65%时,其相对密度从99.93%下降到96.40%;其中,当SiC体积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热导率、平均热膨胀系数(50~400℃)和抗弯强度分别为99.19%、227.5W/(m·K)、9.77×10~(-6) K~(-1)和364.7MPa。(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江成华[6](2018)在《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级配碎石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以及施工的便利,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最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已经明确,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级配碎石基层作为各等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包括高速公路。尽管我国最新的规范提出了级配碎石基层可行性和实用性,但由于以前的规范没有提及到级配碎石基层,以至于级配碎石基层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十分有限,技术储备不够。因此,对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提升。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依托已有的工程项目,首先对级配碎石沥青路面进行结构设计,然后对级配碎石基层及其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与提炼,为我国级配碎石沥青路面的大面积应用打下基础。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进行了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的结构设计,然后进行相应的材料设计,包括级配碎石基层和沥青面层,最后,对级配碎石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施工期间施工运输车辆的超载,对沥青层造成的影响很大,某些情况下,有可能还没有开放交通,沥青层已经出现了破坏;级配碎石层、水稳层的压实厚度应在14~20cm之间,最宜压实厚度为15~18cm;级配碎石的摊铺,其弯沉与承载板检测须待其达到自然干燥状态下进行,建议在施工完成后5-7天实施;级配碎石摊铺时,需要十分注意含水量的控制,石材质量较好、棱角分明时,宜适当提高出场混合料的含水量,以利压实;反之,当石料材质相对较差、棱角相对圆润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可以略低;当施工气温相对较低,或者运距较远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有所提高;沥青混合料摊铺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要根据项目的环境温度、当时的风速、前面等候车辆的数量等因素,适当调整摊铺机的速度,尽量避免停机等料,避免过快摊铺导致压实跟不上等等。(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11-16)

国计凯,叶洪东[7](2018)在《超大粒径嵌挤结构水稳破口砾石混合料级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大粒径嵌挤结构水稳破口砾石基层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天然形成的砂砾石资源,通过原材料物理特性室内试验和混合料配比试验进行理论分析,控制粗集料和细骨料的配比,找到混合料达到嵌挤密实状态下的最佳配比,解决传统路面基层存在的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问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叶火炎,鲁莎[8](2018)在《考虑颗粒级配影响的滑带土宏观力学和微观结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带土受滑坡变形演化的影响,其物质组成和结构性质存在空间变异性。滑带土的颗粒级配在不同部位表现出各向异性,可作为滑带空间变异性的直观指标,因此考虑滑带土颗粒级配影响下的宏观变形力学和微观结构特性有利于揭示滑坡真实的演化模式。以叁峡库区典型滑坡——黄土坡滑坡的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在保持土体本身自相似性的前提下,利用叁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对不同颗粒级配影响下的滑带土的宏观变形力学和微观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级配分形维数对滑带土的强度参数和内部结构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李自立[9](2018)在《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矿料级配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路面结构中起到重要的承重作用,应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适应路床蠕变特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具有较高强度,整体性好的特点。其中骨架密实型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结果能够适应多变地质水文条件和山区地形,填挖以及填料变化,在国内高速公路普遍得到应用。目前粗集料级配设计多以密实度为标准,没有对粗集料骨架嵌挤力的强弱进行验证,粗骨料在矿料级配中的形成的强嵌挤力骨架结构混合料CBR和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悬浮密实型结构。本文以广东某高速公路为例,采用CBR试验方法,对不同矿料比例形成的骨架强度进行试验,从而确定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的合理矿料组成比例。(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黄鑫[10](2018)在《不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研究常用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空隙特性,以确定适合橡胶沥青的混合料结构,选择AC-13C、SMA-13、SAC-13和AR-AC-13S四种常用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X-ray CT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橡胶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中的空隙分布数值参数,分析四种级配的混合料细观特征。结果表明:四种级配的空隙分布各有特点,连续级配的内部空隙比间断级配更少,内部密实度更好,应能用于橡胶沥青混合料。(本文来源于《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级配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高容量电极材料来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是目前的主要手段,但这一类新型电池还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应用。研究表明,提升电极极片的机械稳定性能在不改变现有电极主体材料的情况下,一定程度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粒径级配是一种将不同粒径的粉体材料相互之间按比例搭配以提升混合材料整体性能的方法,在混凝土结构增强等领域应用广泛。对此,本文选用了粒径级配的方法来提升石墨基负极材料的整体性能。首先选择石墨与石墨粒径级配,提高极片的机械性能,改善材料的导电性,增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次选择石墨与硅粒径级配,结合硅颗粒强度和容量高的特点,从增强涂层稳定性与提升导电能力和容量同时入手来提升石墨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用了6μm和9μm两种尺寸的石墨分别与18μm石墨混合,制备了石墨/石墨负极混合材料,研究了小尺寸石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时对极片稳定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级配前,极片的抗拉伸能力为41.387 N;当6μm石墨质量分数为20%,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5.2 N,首次容量可达到343.3mAh/g;当9μm石墨质量分数为5%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5.5 N,首次容量可达到330.8 mAh/g。粒径级配后的混合材料在微拉伸试验和划痕试验后,通过SEM观察发现,粒径级配前的石墨负极材料,表面有较多孔隙和裂纹等缺陷,加入小尺寸石墨后,表面孔隙率相比减小,抗破坏能力增强,涂层遭到破坏后,裂纹均减少,涂层稳定性更高,这将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加入小尺寸石墨后,涂层的抗拉伸能力、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有提升。(2)选用了3、6和9μm叁种尺寸的硅颗粒分别与18μm石墨混合,制备了硅/石墨负极混合材料,研究了小尺寸硅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时对极片稳定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3μm硅质量分数为10%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6.6 N,循环100次后容量可达到393.4 mAh/g;当6μm硅质量分数为20%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5.416 N,循环100次后容量可达到472.4 mAh/g;当9μm硅质量分数为5%时,极片抗拉伸能力可达到46.073 N,循环100次后容量可达到330.9 mAh/g。同样加入小尺寸硅粒径级配后,涂层抗拉伸能力明显增强,在受到破坏后,裂纹均减少,涂层稳定性更高,电池容量也有明显提高。加入小尺寸硅粒径级配后,涂层稳定性、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均有所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级配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贵应,毛中川,郭泽宇,彭勇.级配对结构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公路.2019

[2].张鑫.粒径级配对石墨基负极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9

[3].岳宏智.级配碎石应力吸收层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J].山东交通科技.2019

[4].曹明明,谭倩倩,刘娇蕾,黄晚清.虚拟叁轴试验评价级配碎石骨架结构特征[J].华东公路.2019

[5].王武杰,洪雨,刘家琴,吴玉程.SiC颗粒级配对SiC_p/Al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8

[6].江成华.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7].国计凯,叶洪东.超大粒径嵌挤结构水稳破口砾石混合料级配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8].叶火炎,鲁莎.考虑颗粒级配影响的滑带土宏观力学和微观结构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

[9].李自立.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矿料级配验证[J].低碳世界.2018

[10].黄鑫.不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特性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8

标签:;  ;  ;  ;  

级配结构论文-刘贵应,毛中川,郭泽宇,彭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