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接近权论文-罗丹

媒介接近权论文-罗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介接近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介接近权,第一修正案,巴隆,报纸

媒介接近权论文文献综述

罗丹[1](2017)在《媒介接近权的历史演化与当代发展——以《迈阿密先驱报》诉托罗尼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众传播法制史上出现"媒介接近权"这一学说。媒介接近权,也被称为"接近使用媒体权"(Access to the press)。1967年,由美国法学学者巴隆(Jerome A.Barron)首次提出了这项有关公民的权力。70年代,巴隆亲身参与关于接近使用权的托尼罗案,有关于媒体接近权的讨论随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还原这一学说产生,以及巴隆参与该案的全过程,梳理这一学说产生及发展的整个脉络,为更深刻理解传播学中各思潮的学习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7年11期)

张强[2](2016)在《自媒体对媒介接近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媒介生态格局由大众传媒主导向自媒体主导过渡,受众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媒体对媒介接近权产生了重大影响,大众传媒时代提出的"媒介接近权"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土壤并开始逐渐消失。(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期刊2016年06期)

胡绪纳[3](2015)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媒介接近权的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情景在互联网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民的媒介接近权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时代制被约束和限制,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媒介景观的改变,重新赋予了公民新的媒体接近权的可能性的分析,剖析公民在当下媒体语境中媒介接近权。(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09期)

张宁[4](2012)在《3G时代:手机媒体对受众媒介接近权实现的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接近权作为社会成员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已经提出有四十多年,但是在中国这个具有独特媒介制度的国家来说,受众想要利用媒介阐述自己的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是很难在传统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期刊上自由实现的。3G时代,手机的媒体化转型成功,将公众带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手机具有的高普及率、便携性、随身性的优势,使公众可以将媒介随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目前任何一种媒体都不能实现的。受众媒介接近权的实现在3G时代通过手机媒体的多种传播形式较之以往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媒介接近权的概况以及在国内外的实现情况。第二部分论述了3G时代手机媒体的功能状况及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传统媒体受众媒介接近权实现的现状及受到的限制,然后从是否自由利用媒介获得真实丰富的信息、是否自由利用媒介发表言论和观点、是否自由利用媒介参与内容制作这叁个层面论述手机媒体对传统媒体媒介接近权实现的突破。第叁部分论述了手机媒体的重要媒介功能,即微博对实现受众媒介接近权的进一步突破所呈现的特征,表明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受众媒介接近权得到更广泛的实现。最后第四部分通过对手机媒体未来发展的展望,建议公众能理性使用扩大化的媒介接近权。本文通过对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用传播学的定性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查找了相关的专着、学术期刊、探讨会论文等,对手机媒体进行细致考察。然后遵循非线性的路径,通过对媒介接近权理论,手机媒体的概念进行分析,将手机媒体同报纸、广播、电视叁大传统媒体进行比较,分析传统媒体在媒介接近权实现上的特征和缺陷。而且通过研究3G时代手机媒体的优势以及微博来探寻媒介接近权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是如何更好的实现,以及在实现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的特征和规律,为日后对新媒体研究如手机媒体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2-05-01)

李岩[5](2010)在《论博客对受众媒介接近权的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模式,不仅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开拓了普通公众对媒介使用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了普通公众发声的途径。从"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事件、伊拉克战争、"9.11"到亚洲海啸,国际报道目击者通过各类博客发布信息已不是新鲜事。这一系列发源于博客世界的颠覆性力量,不但塑造着博客自身全新的形象,而且,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媒体的传统和未来走向,也降低了普通民众对媒介的使用难度。(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李倩仪[6](2010)在《网络媒介在媒介接近权上的突破与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媒介使受众在媒介接近权的实现上有重大突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网络媒介接近权的实践过程又受到诸多限制,呈现出复杂的负面现象。由于媒介接近权与媒介公共性之间的密切关系,网络媒介接近权的现状深刻影响着媒介公共性的实现。媒介接近权与媒介公共性的关系1.实现媒介接近权的叁个层面(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0年06期)

龚鑫[7](2009)在《媒介接近权与议程设置的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传播理论也随其不断的被人们审视,修订。伴随着社会公共事件和一系列社会突发事件而来的,就是学界对原有理论的不断更新和重新解读。2007年10月3日,伴随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的传出,“华南虎事件”自此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新闻中报道我国已经消失3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现巴山腹地,引发世人的关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公众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由于网民的参与和热议,引发了对照片真实性的质疑与讨论,并逐步使得该事件超越新闻本身、超越当事人利益,甚至超越学界和国界,成为2007年度中国最引人关注的新闻事件与公共事件之一。“华南虎事件”为传播学界所广为关注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传统的理论在解读新问题时的滞后和局限。当前,在舆论界和技术专家对照片真伪已产生基本共识的前提下,对其作出新闻传播学分析当是一件有益的工作。本研究以华南虎事件为个案,通过个案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选取媒介接近权与议程设置转化这一视角介入,试图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众近用媒介与传统议程设置二者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与相互作用。由此促发的新的公众议程,是如何改变了传统议程设置的模式。用老理论,从新视角,探讨新问题。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1、网络背景下,公众的媒介接近权、使用权将成为议程设置理论所需要触及的重要变量;公众的媒介近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的议程设置转化起到促发作用。这两个重要变量是探讨的前提因素。2、技术的进步,人们得知新闻的渠道早已不仅仅是广播电视报纸这几种典型传统媒介,网络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传播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公众在网络环境下,既是“受者”,更是“传者”,人人可以说是自媒体。由此导致的公众的对媒介的接近权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接近真正实现。传统的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由此被重新解读,公众自发的议程重新设置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发生转化。当然,传统的媒介议程设置功能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仍然占据主导。不能因为特殊的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否定了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个案是对传统理论的补充和修正。(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余文蕙[8](2008)在《影响儿童媒介接近权的社会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传媒在教育社会学中被认为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四大承担者之一,各界也呼吁要保障儿童的媒介权利。目前,我国儿童人均占有媒介资源较少,而且发展不平衡,保证儿童能够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保障儿童媒介权利的先决条件,因此儿童的媒介接近权是儿童媒介权利的首要权利。近年来,有关大众传媒与儿童的各种研究逐渐增多,但鲜见关于儿童媒介接近权的专门论述以及影响儿童媒介接近权因素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本文尝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分析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的社会因素对儿童媒介接近权的影响,借此探讨这些社会因素对儿童媒介接近权的影响权重和路径。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得出叁个结论:第一,儿童媒介接近权与家庭社经地位等社会因素相关;第二,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媒介接近权的最重要的影响环境,家庭社经地位是当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儿童媒介接近权的首要因素;第叁,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包括同一环境内或不同环境间的各组成变量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本研究针对结论,就改善家庭媒介环境、幼儿园媒介环境、社区媒介环境及叁方沟通合作上提出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改善儿童的媒介环境,促进儿童媒介接近权之公平。(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08-05-01)

尹冠男,孔祥武[9](2007)在《市民新闻的兴起与媒介接近权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民新闻的兴起与传播景观的变动市民新闻也称公民新闻或者草根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新闻理念和操作实践,它不同于传统的以媒介社会责任理论为(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07年10期)

刘荣忠[10](2001)在《关于媒介接近权的研究——从读者来信看受众对媒介的接近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接近权的理论探讨 (一)接近权的概念及提出 受众接近媒介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广义的受众接近包含的范围很广,如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01年01期)

媒介接近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媒介生态格局由大众传媒主导向自媒体主导过渡,受众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媒体对媒介接近权产生了重大影响,大众传媒时代提出的"媒介接近权"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土壤并开始逐渐消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介接近权论文参考文献

[1].罗丹.媒介接近权的历史演化与当代发展——以《迈阿密先驱报》诉托罗尼案为例[J].东南传播.2017

[2].张强.自媒体对媒介接近权的影响[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

[3].胡绪纳.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媒介接近权的突破[J].新闻研究导刊.2015

[4].张宁.3G时代:手机媒体对受众媒介接近权实现的突破[D].辽宁大学.2012

[5].李岩.论博客对受众媒介接近权的突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李倩仪.网络媒介在媒介接近权上的突破与限制[J].青年.2010

[7].龚鑫.媒介接近权与议程设置的转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9

[8].余文蕙.影响儿童媒介接近权的社会因素分析[D].广州大学.2008

[9].尹冠男,孔祥武.市民新闻的兴起与媒介接近权的演进[J].青年.2007

[10].刘荣忠.关于媒介接近权的研究——从读者来信看受众对媒介的接近权[J].新闻大学.2001

标签:;  ;  ;  ;  

媒介接近权论文-罗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