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平台论文-黄建伟,黄艳玉,郑春明

船舶与海洋平台论文-黄建伟,黄艳玉,郑春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船舶与海洋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慧教育,AR增强现实,沉浸式教学,海洋科普

船舶与海洋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伟,黄艳玉,郑春明[1](2019)在《基于AR+STEAM教学平台探索海洋船舶认知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与先进的STEAM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对近现代海洋船舶科普及船舶结构知识领域的运用。新型教学平台的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种全新探索。本项目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探索沉浸式教学的一个良好典范。(本文来源于《船舶物资与市场》期刊2019年11期)

王林燕[2](2019)在《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平台和船舶如果发生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海洋平台上的人员安全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部分结构出现严重损伤,进而造成工作出现停滞或者其他方面的重大经济损失。文章将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这个角度作为出发点,对其展开深入探讨与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杨晋宁[3](2019)在《一种信号覆盖方案在海洋平台及船舶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平台内部复杂的钢铁结构及密闭舱室的存在,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无线信号的传播,以至于产生较多的信号"盲区"。为了解决平台内部的信号盲区和外部30 km海域的通信问题,基于海洋平台及船舶的LTE集群调度系统,首次提出了一种信号覆盖方案。经过现场施工后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这种集群调度系统在数据、语音、视频等不同信息的传输要求,实现了海洋平台本身及其周围30 km海域的无线信号全覆盖。(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04期)

蔡俊杨[4](2018)在《保障船舶安全适航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惠州海事局对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实施首次船旗国检查》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5日,惠州海事局到惠州港11号锚地,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开展船旗国检查,这是惠州历史上首次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开展安全检查,也是"海洋石油982"自2018年3月交付使用后的首次安全检查。(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8年23期)

刘洋,桂洪斌[5](2018)在《船舶碰撞引起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结构损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问题,研究船舶不同碰撞位置对平台结构损伤的影响。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场景进行数值模拟。对船首、船中和船尾碰撞这3种情况下的平台损伤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情况下的碰撞时间、碰撞力和碰撞位移以及平台局部损伤、整体变形和总吸能等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平台具有不同的损伤特征。(本文来源于《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海星[6](2018)在《近岛礁系泊海洋平台及靠帮船舶耦合运动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岛礁海底地形复杂且近岸处水深变化剧烈,运输船无法靠泊,大型机械设备难以运转上岛。海洋平台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系泊系统将平台的运动限制,保持其位置的稳定性,使得运输船舶能够停靠,然后由浅吃水浮驳在平台和岛礁岸边穿梭来回解决物资上岸的问题。然而,由于近岛礁环境条件非常复杂,针对近岛礁浮式平台及其特殊系泊方案动响应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且船舶靠帮时会和浮式平台产生相互作用,导致浮式平台的运动响应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准确预报近岛礁浮式平台的运动响应,对岛礁建设浮式平台及其系泊系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采用基于势流理论的软件AQWA对浮式平台的水动力,运动量和系泊系统张力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水池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的具体工作与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应用AQWA软件的LINE模块对浮式平台的水动力进行频域分析,得到深水和近岛礁环境下浮式平台在作业工况和生存工况下的附加质量、辐射阻尼及不同波浪入射角下的幅值响应算子、一阶波浪力、二阶波浪力等水动力系数;利用软件FINE/Marine得到了平台在作业工况与生存工况下各个角度的风流力系数。应用AQWA软件的DRIFT模块,开展了深水和近岛礁环境下共计74种工况下的浮式平台运动响应数值模拟,得到了平台六自由度运动的历时曲线,并对74种工况下的结果分别按照深水环境、浅水环境、作业工况、生存工况、浪向角、波浪参数、风向,风力参数,流向和流力参数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岛礁地形上平台的运动响应与深水相比普遍减小。当平台处于作业工况时,平台运动量值和缆绳最大张力普遍随着入射波谱峰周期和有义波高的的增加而增加;浪向和风向影响着系泊缆张力的的分布规律,流载荷只影响量值而不影响分布规律。当平台处于生存工况时,随着谱峰周期增加,纵荡、横荡和艏摇叁个自由度运动量有所减小,垂荡和纵摇两个自由度有所增加,横摇运动基本相当,系泊系统总体所受拉力有所下降;残存状态下浮式平台运动响应量值除横荡和纵摇外都略有增加,平台系泊系统所受最大张力减小;风向不仅影响系泊系统受力,还影响着浮式平台系泊缆张力分布规律,流力不改变系泊系统张力分布规律,只影响其量值。应用AQWA软件的LINE模块对作业工况下近岛礁浮式平台有船舶靠帮时的水动力进行频域分析,得到平台的附加质量、辐射阻尼及不同波浪入射角下的幅值响应算子、一阶波浪力、二阶波浪力等水动力系数。应用AQWA软件的DRIFT模块,开展了近岛礁环境下船舶靠帮时共计15种工况下的浮式平台运动响应数值模拟,得到了平台六自由度运动的历时曲线,并对15种工况下的结果分别按照浪向角、波浪参数、风向,风力参数,流向和流力参数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有船舶停靠平台运动量明显小于无船舶停靠;有船舶停靠时平台运动量值随着入射波谱峰周期和有义波高的增加而增加;有船舶停靠的平台系泊系统最大张力略小于无船舶停靠情况;有船舶停靠时,由于船舶首尾不对称,在有些海况下会改变系泊缆张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水池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数据结果吻合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8-04-25)

袁培银,刘俊良,雷林,赵宇[7](2018)在《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力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平台在复杂的海域工作时,除了受环境载荷影响,也可能受到过往船只碰撞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外部动力学问题,得到完整的碰撞力时程曲线。在1 000 m水深,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分别对有无碰撞力影响的平台进行完全时域耦合分析,并将碰撞前后的运动响应以及系泊缆顶端张力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碰撞力的变化趋势、碰撞后平台运动响应特性和系泊缆顶端张力变化情况,为今后海洋平台的设计、系泊、防撞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苗玉基,倪歆韵,李志伟[8](2017)在《基于THAFTS的船舶和海洋平台水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动力特性预报是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阶段的重要工作,为了研究船舶和海洋平台的水动力性能和结构能开发了叁维水弹性软件THAFTS,本文基于该软件对一18万吨散货船(18kBC)和半潜式平台进行了水动力计算。同时计算了由叁个半潜式平台模块组成的超大型浮体的水动力特性,考虑了模块间的水动力干扰对平台运动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18kBC的运动响应,以及不同水深条件下半潜式平台的一阶波浪力和运动响应,并与AQWA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THAFTS和AQWA的刚体模态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THAFTS还能够对单浮体及多模块浮体进行水弹性预报分析,展示了自研软件THAFTS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期刊2017-08-08)

刘洋[9](2017)在《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机理及平台抗撞能力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陆地能源的日渐匮乏,海洋能源的开采量日益增加,建造的海洋平台越来越多,船舶与海洋平台发生的撞击事故也越来越多。自升式海洋平台是海上主要的可移动式平台,作为大型海上作业设备,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巨大的撞击力所造成的破坏必然是非常严重的,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机理及平台抗撞能力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圆管在刚性撞头撞击下的变形并将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不同圆管构件在撞头撞击下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模拟的结果满足工程误差要求,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碰撞参数对海洋平台中的典型圆管构件的碰撞损伤特性影响,定性地研究了圆管的几何尺寸、碰撞角度和轴向预压载荷对圆管损伤特性的影响,并对船头碰撞、船中碰撞和船尾碰撞叁种碰撞情况下平台的损伤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叁种碰撞场景下的位移时序曲线、碰撞力时序曲线以及能量时序曲线对船的不同位置撞击平台的损伤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受撞桩腿弦管的厚度和直径对W(W=最大碰撞力*最大撞击位移/2+平台剩余变形能)的影响,利用简化后的模型分析在船头碰撞、船中碰撞和船尾碰撞叁种碰撞情况下桩腿弦管的直径和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对W的影响,得到叁种撞击情况下W较小时桩腿弦管的直径和厚度所在的范围,通过取交集得到叁种撞击情况下的公共最优解所在的范围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多参数优化,将受撞桩腿弦管的厚度和直径作为优化的参数,叁种撞击情况下的公共最优解所在的范围作为参数优化的范围,W为优化目标,通过迭代最终分别得到叁种撞击情况下的最优解。(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郭刚,陈萍,任韶琦[10](2016)在《船舶及海洋平台上防火风闸关断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防火风闸在船舶及海洋工程上的控制关断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海洋平台上控制回路在发生故障时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船舶标准化工程师》期刊2016年03期)

船舶与海洋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平台和船舶如果发生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海洋平台上的人员安全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部分结构出现严重损伤,进而造成工作出现停滞或者其他方面的重大经济损失。文章将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这个角度作为出发点,对其展开深入探讨与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舶与海洋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黄建伟,黄艳玉,郑春明.基于AR+STEAM教学平台探索海洋船舶认知新路径[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

[2].王林燕.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9

[3].杨晋宁.一种信号覆盖方案在海洋平台及船舶上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4].蔡俊杨.保障船舶安全适航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惠州海事局对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实施首次船旗国检查[J].珠江水运.2018

[5].刘洋,桂洪斌.船舶碰撞引起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结构损伤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8

[6].王海星.近岛礁系泊海洋平台及靠帮船舶耦合运动响应特性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

[7].袁培银,刘俊良,雷林,赵宇.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力响应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8

[8].苗玉基,倪歆韵,李志伟.基于THAFTS的船舶和海洋平台水动力特性分析[C].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2017

[9].刘洋.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机理及平台抗撞能力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10].郭刚,陈萍,任韶琦.船舶及海洋平台上防火风闸关断控制设计[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6

标签:;  ;  ;  ;  

船舶与海洋平台论文-黄建伟,黄艳玉,郑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