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论文文献综述)
热孜娅·阿曼[1](2021)在《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承载力是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水资源的复杂巨系统,是它们交互影响的产物。新疆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尤其是作为干旱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的水资源短缺衍生出了一系列亟待回答的科学问题。包括: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何种状态,时空演变特征如何?新疆现有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求?当前水资源条件下,新疆各区域应该采取何种经济、人口及城镇化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及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情景模拟方法对新疆及15个地级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与情景模拟,提出了与各区域水资源相匹配的经济社会量水发展模式。取得了如下研究结论:1、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城镇化及人口发展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适配关系。特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不能超过自产水资源可利用量,这就是水资源承载力。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量水发展之路,错配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2、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压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状态总体处于濒临超载状态。综合评价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后发现,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从2004年的0.5565增长到2018年的0.9302,多数年份承载状态处于濒临超载状态,轻度超载和严重超载时而交替出现,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从空间特征来看,2018年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7个区域水资源承载水平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乌鲁木齐市、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5个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哈密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等3个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濒临超载状态。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了新疆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与经济规模。通过构建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多情景模拟分析认为,2030年新疆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为58644亿元,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7148万人,GDP将达到24305亿元,人口将达到3153.7万人,需水总量为400.8×108m3,供需比为1.44,水资源利用率为60%。通过情景模拟提出了新疆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对应的差异化量水发展模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5个区域应采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式,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应采取低速发展模式,剩余的8个行政区域应采取中速发展模式。4、提出了新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建议大力推行“量水养市为主,借水养市为辅”、“农业现代化、节水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量水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能力;科学调整用水结构;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加强多渠道开源;加强虚拟水贸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明晰水权,加强全民节水意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环境经济政策等。
张芳[2](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刘梅芳,王艺,王晓瑜[4](2019)在《区域生态创新:内涵、机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生态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战略和发展转型的时代要求下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区域生态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生态创新、企业生态创新的差异,从市场、制度和科技三方面分析了区域生态创新机制,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清洁生产四方面分析了区域生态创新实践,以期为政府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晶晶[5](2019)在《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讨》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自身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显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不可调和。同时有关环境成本管理的内容也在会计领域不断地扩展。环境成本是指在企业生产全程中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引发的各项成本,环境管理会计中的环境成本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环境预防和环境管理成本、废弃物和排放物处理成本、废弃物料的购买成本和非产品性生产制造成本。于1971年,国外学者开启了环境会计方面研究的篇章,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着手开展对环境成本管理的探讨。随着对环境成本管理理论与实物研究的频率的逐步增高,非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成本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上获得了很大地进步。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引进了环境成本的理念。理论层面,我国的环境成本研究内容广泛,既有对环境成本基本理论的研究。又有对环境成本管理投资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注重吸收与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理念,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贡献了较多具有运用价值的研究理论。但是,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成本会计的研究视角较短并且环境会计的内容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导致环境会计学术探讨没有权威性的标准,亟需提高我国的纵深研究。实务层面,目前我国的研究缺乏实践指导,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环境成本管理理论并推动其实际应用。以长远地视角来看,对环境成本管理的研究必将对我国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完善的支持理论必将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新安化工作为化工业内的新星,国内最优秀的化工企业之一,因规模大,区域布局较为完整,公司成本优势显着,强大的成本优势赋予公司更为灵活的销售策略,并购及海外扩张打开增长空间,公司行业竞争优势明显。但是在金融危机与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不同地区子公司经营效益差异大。同时,化工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依托于成本管理的高效运作,而高效的成本管理也需要着眼于环境成本管理模式与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本文第一步便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及理论与重要性,在阅读了解外国的研究者关于本文研究对象的学术理论研究之后,系统化地阐述了环境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学术探讨内容。结合新安化工集团环境成本管理的案例,从新安化工企业的环境预防成本管理、环境维持成本管理、环境损失成本管理三大方面进行论文研究。在环境预防成本管理方面,本文指出新安化工存在环境成本管理模式落后,盲目操作缺乏科学预见性等缺陷,并进一步挖掘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在于新安化工对于产品环境成本管理的认知不足,企业管理层缺乏环境成本管理意识,忽视其重要性,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在对环境维持成本管理层面,本文发现新安化工只是简单增加资金支出,没有把握好节能降耗的核心要求,缺乏科学合理的管控方式。在环境损失成本管理方面环保问责制度的缺失一方面使得新安化工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率局高,另一方面使得新安化工面临重大诉讼,从而导致大量经济利益流出、股价下跌。本文在借鉴中国石化环境成本管理成功案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安化工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几项建议措施。首先,新安化工应该强化环境成本管理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效益双赢。其次,新安化工应该加强环境成本管理的全程控制,做好整体规划的事前控制,强调清洁生产的事中控制,实现综合治理的事后控制。再次,新安化工应该建立科学管控的体系,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责任中心。最后,新安化工应该完善环境成本管理制度与准则,建立健全环境成本管理监督与报告制度。
史先刚[6](2019)在《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飞速前进。城镇化建设虽然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结构的转型提升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但是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不协调、城市功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城市建设的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层出不穷。而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物质形态以及间接决定一个城市精神形态的关键是规划。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规划相对短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社会、文化、政策层面的因素。同样,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借助于规划,只有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中,引入项目规划中,从综合开发的视角定义和规划一个项目乃至于整个城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城市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在回顾前人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和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结合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抽象出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即结合新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宗旨,对新城区域内未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谋划和部署,最终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公平,人与自然协调的持续发展规划。基于城市综合开发视角,本文构建了包括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和政策子系统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遴选出每一个子系统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在对新城可持续规划评价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最终比选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距离的协调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新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基于以上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以郑州滨河国际新城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指标进行约简,构建了一套便于评价的简化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滨河国际新城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得出了郑州滨河国际新城在生态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政策层面及整个新城规划的优劣。并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席冰冰[7](2019)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能力增强,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一度处于毫无节制的状态,当人们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已经激化,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现象的出现使人类品尝到了污染环境的恶果。我国在经历上一阶段“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之后,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已不再行得通了,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认识到若不改变现状,资源和环境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条件后,我国开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维度的刻画独特性和完整性不足,物质流分析是以资源为核算主体,通过跟踪、追溯自然资源和物质进入经济社会系统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计算物质在区域内的流量和转化效率而揭示物质流动特征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反映资源使用状况。因此,本文构建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传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直辖市,更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联结点,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是摆在重庆市眼前的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手段,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用频度分析选取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物质流分析法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构建了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由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共22个指标构成;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物质流分析和循环经济评价(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格局分析)。通过对重庆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物质流分析,发现重庆市资源状况的好转主要依赖于废弃物的循环处理,即末端治理的方式。对重庆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持续改善,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资源子系统提高幅度最大,速度最快;表明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资源状况的改善。对重庆市及其他全国26个省域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分析,发现重庆市的资源和环境状况位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一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位于二类,循环经济综合指数位于全国第10名,属于中上水平。最后,按照自上而下的思路梳理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并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对重庆市今后的循环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王文彦[8](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韩业斌[9](2018)在《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方兴未艾的再生资源产业同时兼顾着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产业,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再生资源看作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对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替代弹性)、可持续发展水平及促进水平提高策略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经济性来看,再生资源产业经济性较好,能够彰显其作为资源的经济性一面,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2、通过建立替代弹性模型,采用产品面板数据的回归系数,研究了再生资源的替代弹性,再生资源(钢铁、铜、铝、铅)对原生资源的替代弹性系数分别为1.88,1.82,3.08和13.96,替代量对价格的敏感性均较强。它们的替代空间分别为:5.93%100%、26.76%100%、16.48%100%、12.30%100%。3、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0.519,处于中等水平,发展等级为三级,其中环境指标可持续发展水平为0.568,处于中等水平,发展等级为三级;资源指标发展水平为0.672,处于较高水平,发展等级为二级;经济指标发展水平为0.082,处于低等水平,发展等级为五级。4、结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需从再生资源产业的特性出发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环境方面,以适当干预的策略促进产业发挥生态保护功能;在资源方面,以产业链发展策略促进产业高效配合协同;在经济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本论文为再生资源产业研究拓宽了范围,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理念和思路;为制定再生资源产业规划及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与支撑,从而为社会、经济、环境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资源与产业之间辩证关系的考量。
黄译葵[10](2016)在《防城港市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是产业高度集聚的区域,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是,工业园区也是工业企业集聚的场所,工业企业的生产,尤其是传统型的工业企业的生产带来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因此,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当代工业园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防城港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背景下,结合SWOT分析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基于生态效率,构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运用TOPSIS熵值法综合分析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其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后论述了要科学规划园区,要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和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培育园区产业集群,完善路、水、电、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园区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园区企业技改升级、信息化、"两融合"试点等创新体系建设,强化财税、人才、扶持政策等的资源配置,转变招商理念,构建园区现代管理体制等对策建议,以期对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
1.2.2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
1.2.3 国内外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模式研究进展综述 |
1.2.4 研究进展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模式研究理论基础 |
2.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2.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1.5 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分析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
2.2.3 可持续发展观是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3.2 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特征 |
2.3.3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 |
2.3.4 循环经济的主要运行模式 |
2.3.5 循环经济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新方向 |
2.4 研究方法支撑—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
2.4.1 系统动力学的产生与观点 |
2.4.2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与特点 |
2.4.3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与建模步骤 |
2.5 水资源承载力与发展模式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
2.5.1 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相互关系分析 |
2.5.2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机制 |
2.5.3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的适配关系 |
2.5.4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模式 |
第3章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新疆经济发展概况 |
3.1.2 新疆社会发展概况 |
3.1.3 新疆水资源特征及用水概况 |
3.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总体思路 |
3.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总体思路 |
3.3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与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 |
3.3.3 数据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确定 |
3.3.4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4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3.4.1 新疆经济压力指数与人口压力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
3.4.2 新疆水资源复合系统压力指数、支持力指数与协调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
3.4.3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
3.5 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5.1 各区域经济压力与人口压力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5.2 各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压力和协调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5.3 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情景模拟 |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分析 |
4.1.1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
4.1.2 新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基本反馈回路 |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2.1 模型构建与参数确定 |
4.2.2 模型方程 |
4.2.3 模型检验 |
4.2.4 模型情景与方案设计 |
4.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模拟结果分析 |
4.3.2 社会经济发展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水资源模拟结果分析 |
4.3.4 动态仿真分析 |
4.3.5 方案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量水发展模式优选 |
5.1 模型基本框架与反馈回路分析 |
5.1.1 模型基本框架 |
5.1.2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基本反馈回路 |
5.2 模型构建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2.2 参数设置 |
5.2.3 模型验证 |
5.3 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水量预测 |
5.3.1 经济规模预测 |
5.3.2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预测 |
5.3.3 需水量预测 |
5.4 情景模拟分析 |
5.4.1 高速发展情景分析 |
5.4.2 中速发展情景分析 |
5.4.3 低速发展情景分析 |
5.4.4 发展模式优选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对策 |
6.1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经济发展对策 |
6.1.1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
6.1.2 树立绿色发展观 |
6.2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
6.2.1 基于水资源承载的新疆城镇化发展模式 |
6.2.2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
6.3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
6.3.1 因地制宜地选择量水发展模式 |
6.3.2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能力 |
6.3.3 科学调整用水结构 |
6.3.4 加强开源工程建设,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 |
6.3.5 加强虚拟水贸易 |
6.3.6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6.3.7 明晰水权,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全民节水意识 |
6.3.8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环境经济政策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式索引目录 |
附录B 图索引目录 |
附录C 表索引目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项目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区域生态创新:内涵、机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生态创新内涵 |
2 区域生态创新机制 |
2.1 市场机制 |
2.2 制度机制 |
2.3 科技机制 |
3 区域生态创新实践 |
3.1 循环经济 |
3.2 低碳经济 |
3.3 绿色经济 |
3.4 清洁生产 |
4 总结 |
(5)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成本管理研究 |
1.2.2 环境成本管理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环境成本管理概述 |
2.1 环境成本管理的概念 |
2.1.1 环境成本的概念 |
2.1.2 环境成本管理的概念 |
2.1.3 环境成本管理的特征 |
2.1.4 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 |
2.1.5 环境成本管理的难点 |
2.2 环境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
2.2.1 环境预防成本管理 |
2.2.2 环境维持成本管理 |
2.2.3 环境损失成本管理 |
2.3 环境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资源价值理论 |
2.3.3 清洁生产理论 |
3 新安化工简介 |
3.1 新安化工集团简介 |
3.1.1 新安化工背景介绍 |
3.1.2 新安化工主要业务介绍 |
3.1.3 新安化工环境污染事件介绍 |
3.2 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现状介绍 |
3.2.1 环境成本管理的构成 |
3.2.2 环境成本管理的成本投入 |
3.2.3 环境成本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
4 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环境预防成本管理缺乏科学预见性 |
4.1.2 环境维持成本支出不够 |
4.1.3 环境损失治理成本投入不足 |
4.1.4 未能重视相关部门的处罚 |
4.2 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环境成本管理认知不足 |
4.2.2 企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 |
4.2.3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缺少科学合理的管控方式 |
4.2.4 环保问责制度不健全 |
5 中国石化环境成本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中国石化环境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
5.1.1 优化环境成本管理模式 |
5.1.2 坚持全程清洁生产,降低环境成本 |
5.1.3 提高工业废渣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损失成本 |
5.1.4 搭建环保信息平台,全程监控环境成本管理 |
5.2 中国石化环境成本管理的经验借鉴 |
5.2.1 要重视环境成本管理的事前规划 |
5.2.2 将清洁生产作为环境成本管理的基础 |
5.2.3 将生态维护作为环境成本管理的根本 |
5.2.4 将加强监控作为确保下属子公司环境成本管理的关键 |
6 完善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的建议 |
6.1 强化环境成本管理意识 |
6.1.1 强化管理层环境成本管理的意识 |
6.1.2 提升全体员工环境成本管理的认知 |
6.1.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
6.1.4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 |
6.2 加强环境成本管理的全程控制 |
6.2.1 整体规划为主的事前控制 |
6.2.2 清洁生产为主的事中控制 |
6.2.3 综合治理为主的事后控制 |
6.3 建立科学的环境成本管理系统 |
6.3.1 建立健全环境成本管理体系 |
6.3.2 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
6.3.3 建立环境成本管理责任中心 |
6.4 完善环境成本管理制度与准则 |
6.4.1 制定企业环境会计准则 |
6.4.2 建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监管制度 |
6.4.3 建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报告制度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现状 |
1.1.2 合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难点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
2.1.2 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
2.1.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2 理论回顾 |
2.2.1 系统论 |
2.2.2 可持续发展 |
2.2.3 城乡规划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1 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 |
3.1.1 城市开发的内涵 |
3.1.2 城市综合开发内涵 |
3.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2.1 新城发展规划内涵 |
3.2.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1 面向社会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2 面向经济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3 面向自然环境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4 面向文化特色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5 面向政府政策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特点 |
4.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1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单个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4.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构建 |
4.3.2 生态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3 社会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4 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5 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6 政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特点 |
5.2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确权 |
5.2.1 主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2 客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3.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4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4.1 协调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4.2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以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为例 |
6.1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的基本概况 |
6.1.1 滨河国际新城社会环境规划概况 |
6.1.2 滨河国际新城经济环境规划概况 |
6.1.3 滨河国际新城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
6.1.4 滨河国际新城文化环境规划概况 |
6.2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3 各子系统及规划指标的评价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协调性评价 |
6.3.1 各子系统的发展评价 |
6.3.2 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 |
7.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地位 |
7.1.1 坚持系统的、长期的和全局的指导思想 |
7.1.2 重视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
7.2 经济子系统 |
7.2.1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
7.2.2 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 |
7.2.3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7.3 社会子系统 |
7.3.1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7.3.2 注重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 |
7.4 生态子系统 |
7.4.1 自然资源利用 |
7.4.2 自然环境保护 |
7.5 文化子系统 |
7.5.1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
7.5.2 运用恰当的实践方法 |
7.6 政策子系统 |
7.6.1 可持续发展政策 |
7.6.2 公众参与与过程监督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主要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B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专家调查问卷I |
C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调查问卷II |
D 主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E 客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F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G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H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J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念 |
2.1.2 物质流分析的相关概念 |
2.1.3 循环经济与物质流分析的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3.2.1 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思路 |
3.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3.2.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3.3.1 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物质流分析对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 |
3.5 评价模型的构建 |
3.5.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5.2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实证研究 |
4.1 实证对象选择 |
4.1.1 重庆市经济社会概况 |
4.1.2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4.2 数据的收集 |
4.2.1 物质流分析的数据收集 |
4.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数据收集 |
4.3 重庆市物质流核算结果分析 |
4.3.1 物质输入分析 |
4.3.2 物质输出分析 |
4.3.3 物质消耗强度和效率分析 |
4.3.4 综合指标分析 |
4.4 重庆市循环经济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循环经济时间序列分析 |
4.4.2 循环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
4.5 重庆市物质流分析及循环经济评价结果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对策研究 |
5.1 对策提出的思路 |
5.2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表 A-1 空间格局分析资源系统原始数据 |
附表 A-2 空间格局经济系统原始数据 |
附表 A-3 空间格局社会系统原始数据 |
附表 A-4 空间格局环境系统原始数据 |
表 B-1 循环经济时间序列原始数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思考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科学 |
(二)技术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
(四)民族地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
(一)社会动力价值 |
(二)生态环保价值 |
(三)科技人才价值 |
(四)人的解放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
(一)实践维度 |
(二)精神维度 |
(三)价值维度 |
(四)创新维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作量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2 再生资源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
2.1 再生资源与产业界定 |
2.1.1 再生资源 |
2.1.2 再生资源产业 |
2.2 产业构成 |
2.3 产业特性、现状及前景 |
2.3.1 特征 |
2.3.2 属性 |
2.3.3 产业现状 |
2.3.4 产业布局 |
2.3.5 产业发展趋势 |
2.3.6 产业发展前景 |
2.4 可持续发展 |
2.4.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4.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2.5 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5.1 再生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2.5.2 产业可持续发展 |
2.5.3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
2.6 本章小结 3 再生资源产业经济性研究 |
3.1 产业经济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2 产业经济性界定 |
3.2.1 外部经济性 |
3.2.2 内部经济性 |
3.3 产业外部经济性研究 |
3.3.1 外部经济性影响因素 |
3.3.2 外部经济性指标研究 |
3.4 产业内部经济性研究 |
3.4.1 内部经济性影响因素 |
3.4.2 内部经济性研究 |
3.4.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再生资源内部经济性研究 |
3.4.4 实证研究 |
3.5 本章小结 4 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弹性研究 |
4.1 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弹性 |
4.2 估计方法选择及修正 |
4.2.1 估计方法选择 |
4.2.2 产业替代弹性模型建立 |
4.3 研究内容 |
4.3.1 个体替代弹性系数 |
4.3.2 综合替代弹性系数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4.2 个体弹性系数研究 |
4.4.3 综合弹性系数研究 |
4.5 替代弹性模型可靠性分析 |
4.5.1 样本数量 |
4.5.2 行业的差异性 |
4.5.3 原始数据的精度 |
4.5.4 模型的可靠性 |
4.6 本章小结 5 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研究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系统性原则 |
5.1.3 全局性原则 |
5.1.4 可操作性原则 |
5.1.5 动态性原则 |
5.2 产业可持续发展框架 |
5.2.1 经济子系统 |
5.2.2 环境子系统 |
5.2.3 资源子系统 |
5.3 评价方法选择 |
5.4 评价框架构建 |
5.4.1 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建立 |
5.4.2 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5.5 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
5.5.1 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5.5.2 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
5.6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5.6.1 各指标数据的确定 |
5.6.2 产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5.6.3 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5.6.4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汇总 |
5.7 本章小结 6 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6.1 环境子系统的发展策略 |
6.1.1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6.1.2 政府行为作用 |
6.1.3 政府行为的实施路径 |
6.2 资源子系统发展策略 |
6.2.1 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链构成 |
6.2.2 再生资源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3 产业链运行机制分析 |
6.2.4 产业链运行策略 |
6.3 经济子系统的发展策略 |
6.3.1 再生资源产业市场机制 |
6.3.2 市场机制的作用 |
6.3.3 市场机制的发展策略 |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
(10)防城港市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临港工业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临港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启示 |
2.1 公共物品理论与循环经济 |
2.2 外部效应理论与循环经济 |
2.3 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 |
2.4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
2.5 地方政府在园区中的作用 |
第三章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3.1 防城港市产业发展概况 |
3.1.1 防城港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2 防城港市产业结构分析 |
3.1.3 防城港市产业体系现状 |
3.1.4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
3.2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1 区位优势 |
3.2.2 交通便利 |
3.2.3 产业优势 |
3.2.4 政策支持 |
3.3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
3.3.1 科技水平较低 |
3.3.2 劳动力和人才资源短缺 |
3.3.3 财政和金融支持能力较弱 |
3.4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分析 |
3.4.1 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 |
3.4.2 港口经济的发展 |
3.4.3 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支持 |
3.5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3.5.1 环北部湾区域竞争加剧 |
3.5.2 征地搬迁工作推进慢 |
3.5.3 园区配套功能建设滞后 |
3.5.4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
第四章 基于生态效率的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
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1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4.1.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
4.1.3 静态性与动态性原则 |
4.1.4 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3 评价模型构建 |
4.3.1 TOPSIS法原理 |
4.3.2 模型构建过程 |
4.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估 |
4.5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4.5.1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强 |
4.5.2 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匹配 |
4.5.3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4.5.4 科技创新能力弱 |
4.5.5 政策法规建设滞后 |
4.5.6 建设资金不足 |
第五章 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优化规划修编,提供系统支撑 |
5.2 完善法规政策,提高监管执行力度 |
5.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配套功能 |
5.4 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集群经济 |
5.5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层次 |
5.6 强化资源配置,提供基础支撑条件 |
5.7 提升投资软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D]. 热孜娅·阿曼. 新疆大学, 2021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区域生态创新:内涵、机制与实践[J]. 刘梅芳,王艺,王晓瑜.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5]新安化工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讨[D]. 刘晶晶.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D]. 史先刚. 重庆大学, 2019(01)
- [7]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席冰冰. 重庆大学, 2019(01)
- [8]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业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10]防城港市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黄译葵. 广西大学, 2016(0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