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上颌扩展论文-杜志娟

快速上颌扩展论文-杜志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快速上颌扩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颌快速腭扩展,年轻成人,儿童

快速上颌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杜志娟[1](2014)在《年轻成人与儿童行上颌快速腭扩展术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上颌快速腭扩展可有效地扩大上颌牙弓,其不仅适用于儿童及青少年,也可成功地用于成人上颌牙弓狭窄的矫治。本文介绍了年轻成人与儿童各自应用上颌快速腭扩展术的生物学基础、存在的各种分歧、扩弓过程中磨牙及腭弓形态变化的差异、难易程度及其长期的效果与稳定性的差异、各自优势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口腔生物医学》期刊2014年04期)

付鼎,厉松[2](2012)在《快速上颌扩展中颊侧骨板改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上颌扩展矫治力作用于牙齿和骨组织,打开腭中缝的同时会导致支抗牙的颊倾和牙槽骨板的倾斜弯曲,扩弓过程中伴随着骨改建。本文就快速上颌扩展对颊侧骨板改建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北京口腔医学》期刊2012年05期)

杨杰,叶金梅,龙宝军,张颖,陈柯[3](2011)在《快速上颌扩展矫治替牙期上颌狭窄拥挤伴中线偏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快速上颌扩展(RME)配合固定矫治技术对替牙期上颌狭窄、上牙列轻中度拥挤伴中线偏斜的矫治方法。方法选择24例替牙期上颌狭窄,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上中线偏斜大于2mm,前牙覆正常的患者,年龄8.2~11.4岁,平均9.8岁。临床检查及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定位片排除功能因素。采用Hyrax支架式快速扩大,开展的速度每日旋转2次,螺旋开大0.5mm至上后牙的舌尖咬在下后牙的颊尖为止,中切牙之间的间隙大于2mm。在快速扩弓保持期内配合固定矫治技术移动前牙,调整中线。结果腭中缝扩大后,上牙弓宽度增加,牙弓周长增加,为排齐牙列调整中线提供间隙,6个月保持期间配合固定矫治排齐上前牙,对正中线。结论 RME配合固定矫治技术能有效的矫治替牙期上颌狭窄、轻中度拥挤和中线偏斜。(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期刊2011年03期)

陆静,龚方方,沈刚[4](2010)在《快速上颌扩展在吮拇指所致开治疗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快速上颌扩展(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在吮拇指所致开畸形的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长期吮拇指习惯的恒牙列早期的开患者10例,10~12岁,平均11.63岁,前牙区开约10 mm。在进行宣教自行破除吮拇指的不良习惯3~4个月以后,对吮拇指所致的上颌及上牙弓狭窄用RME行上颌横向扩展。RME的开展速度为每日将螺旋开大0.5 mm(每日旋转2次,每次1/4圈),直至上后牙腭尖和下后牙颊尖相对为止。扩展矫治前后均取模、摄上颌前部咬合片、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利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腭中缝被打开,上颌基骨横向宽度增大,左右侧颧点间距、左右侧上颌牙槽基座点间距和左右侧上颌第一恒磨牙颊侧面最外点间距均增大,增加量分别为2.30、2.30和4.85 mm;上牙弓横向宽度增大,上颌左右侧尖牙牙尖间距及左右侧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间距增大,上牙弓弓形得到明显改善,并为排齐牙列创造了间隙。结论RME通过打开腭中缝增加上颌基骨宽度,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所需的骨骼效应,对吮拇指导致开的恒牙列早期患者矫治上颌及上牙弓狭窄疗效显着,为进一步的固定矫治纠正开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张琨[5](2009)在《年龄因素对快速上颌扩展的疗效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6-18岁不同年龄组骨性上颌狭窄患者应用快速上颌扩展进行矫治,对其矫治前后、保持6个月后的X线头颅正位片、上颌前部HE片及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叁个年龄组矫治及保持前后的骨骼、牙齿的变化情况,研究不同年龄对于快速上颌扩展矫治疗效及稳定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6-18岁的骨性上颌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叁组:6-9岁者10例为A组,10-15岁者10例为B组,16-18岁者10例为C组。每组男女比例相同。所有患者采用塑料基托粘固式快速上颌扩展矫治,在矫治前(T0)、矫治结束时(T1)和保持半年后(T2)分别拍摄头颅正位片、上颌前部HE片,并留取石膏模型。对X线片和模型进行测量,并对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叁个矫治组经过扩弓矫治后均发生了显着的骨骼及牙齿的变化。骨骼方面:上颌骨宽度增加、腭中缝扩开,鼻腔宽度增加。牙齿方面:牙弓宽度、周长增加,磨牙颊侧倾斜度增加。在对叁个年龄组的矫治效果作总的比较和两两比较时,采用的统计方法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6-9岁年龄组腭中缝均呈前大后小的倒叁角形的打开,磨牙出现一过性倾斜,保持后可以恢复;10-15岁患者腭中缝的变化与前者没有明显差异,但磨牙倾斜比前者明显;15岁以后的大年龄组腭中缝扩开不明显,而且呈以磨牙区为中心的梭形,磨牙倾斜最为明显。牙槽宽度、鼻腔宽度的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2.牙弓宽度均得到明显增大。从骨性扩开的比率分析,各组牙弓增宽的成分是有区别的:年龄越小,骨性扩开的比率越大,牙性扩开比率越小;年龄越大,骨性扩开的比率越小,牙性扩开比率越大。从复发的比率分析,叁组均为前牙区复发大于后牙区,其中以16-18岁组尖牙间距的复发率最高。组间比较结果,同一部位的牙弓宽度,随着年龄增大,复发率也变大。结论1.经过上颌快速扩展,叁组牙弓宽度均呈前小后大的叁角形扩大趋势,但从骨性扩开的比率分析可以看出,牙弓增宽的成分是有区别的:年龄越大,骨性扩开的比率越小,牙性扩开比率越大,更多的由牙齿颊向移位和倾斜来补偿。15岁之前的患者腭中缝呈前大后小的倒叁角形的打开,15岁以后的大年龄组骨性扩开较难,而且腭中缝扩开呈以磨牙区为中心的梭形。2.经过保持叁组扩弓效果都有所复发,而且年龄越大,复发率越高,需要采取加强保持的措施;叁组牙弓宽度的复发率均为前牙区大于后牙区,其中以15岁之后的恒尖牙间距最难改变,保持后的复发率也最高。6-9岁的小年龄组磨牙的颊向倾斜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而10-15岁者颊向倾斜仍明显,15岁之后大年龄组磨牙倾斜度最大。可以看出,虽然总体来说,快速上颌扩展对6-18岁之间的叁个不同年龄组的疗效都能得到肯定,但如文中所述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选择和运用这种矫治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03)

景先明,李罡,原长英,于世辉[6](2008)在《快速扩展上颌牙弓治疗牙列拥挤非拔牙病例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度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快速扩大上颌牙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Hyrax矫治器对13例12岁~14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每日将螺旋器开大0.5mm(每日旋转2次,每次1/4圈),连续加力2周~3周后,配合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牙弓所有畸形。结果:螺旋器加力2周~3周后,前牙即可出现间隙,伴有后牙反得到解除。治疗前后上颌X线正中咬合片比较显示,楔形增宽腭中缝新骨增生,骨密度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结果显示,上颌第一恒磨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增加最明显,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加较少,扩弓后牙弓长度缩短。结论: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应用Hyrax矫治器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矫治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青春发育前期的病例,且远期效果比较稳定。(本文来源于《长治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赵晓静,李良忠[7](2008)在《快速上颌扩展对颌骨和牙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上颌扩展是一种常用的矫治上颌横向宽度不调的方法。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就快速上颌扩展对颌骨和牙齿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期为快速上颌扩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景先明,原长英,杨斌[8](2006)在《快速扩展上颌牙弓在牙列拥挤非拔牙病例的临床观察与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度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快速扩大上颌牙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 Hyrax 矫治器对13 例12-14岁上颌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整畸治疗。每日将螺旋器开大0.5mm(每日旋转2次,每次4/1圈),连续加力2至3周后,配合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牙弓的所有畸形。结果螺旋器加力2-3周后,前牙即可出现3.5-8毫米间隙,伴有后牙反合得到解除。上颌 X 线正中咬合像显示,腭中缝呈楔形增宽,腭缝处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断裂,3个月后 X 线像显示腭中缝处新骨增生,保持半年后骨密度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结果显示,左右上颌第一恒磨牙间宽和左右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增加最明显,左右上颌尖牙间宽增加较少,扩弓后牙弓长度缩短,颌弓扩大以双尖牙区最明显,尖牙区和磨牙区相近,上颌第一磨牙舌尖连线到腭顶的最大垂直距离减小。结论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应用 Hyrax 矫治器快速扩大上颌牙弓,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地矫治牙列拥挤的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青春发育前期的病例,且远期效果比较稳定。(本文来源于《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6-09-01)

陆静,龚方方,沈刚[9](2006)在《上颌快速扩展最佳时机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患者年龄、牙龄、骨龄,对上颌快速扩展扩弓效应的相关性分析,期望发现应用上颌快速扩展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需上颌横向扩展的患者30例,年龄11~14岁,平均12.30岁,进行上颌快速扩展。摄左手腕掌指骨片,扩展矫治前后的上颌前部咬合片、头颅正位定位片。利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相近,扩展效应不一;骨龄与扩展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偏回归系数为-6.440,P值为0.045;牙龄与扩展效应具有高度相关性,偏回归系数为-1.289,P值为0.000。随着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生长和建牙合,扩展效应明显下降。结论:在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前进行上颌快速扩展,可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所需的骨骼效应。(本文来源于《上海口腔医学》期刊2006年04期)

李长霞,李春雷,张志光[10](2002)在《快速上颌扩展矫治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上颌扩展 (RapidMaxillaryExpansion ,RME)是一种较常用的矫形方法。它使用机械矫形力分离腭中缝 ,扩大上颌牙弓 ,以治疗上颌牙弓狭窄 ,前、后牙反 ,上颌前突和牙列拥挤。自 186 0年报道了该方法后 ,学者们通过临床和动(本文来源于《口腔正畸学》期刊2002年02期)

快速上颌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快速上颌扩展矫治力作用于牙齿和骨组织,打开腭中缝的同时会导致支抗牙的颊倾和牙槽骨板的倾斜弯曲,扩弓过程中伴随着骨改建。本文就快速上颌扩展对颊侧骨板改建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快速上颌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1].杜志娟.年轻成人与儿童行上颌快速腭扩展术之比较[J].口腔生物医学.2014

[2].付鼎,厉松.快速上颌扩展中颊侧骨板改建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12

[3].杨杰,叶金梅,龙宝军,张颖,陈柯.快速上颌扩展矫治替牙期上颌狭窄拥挤伴中线偏斜[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1

[4].陆静,龚方方,沈刚.快速上颌扩展在吮拇指所致开治疗中的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

[5].张琨.年龄因素对快速上颌扩展的疗效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09

[6].景先明,李罡,原长英,于世辉.快速扩展上颌牙弓治疗牙列拥挤非拔牙病例的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

[7].赵晓静,李良忠.快速上颌扩展对颌骨和牙齿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

[8].景先明,原长英,杨斌.快速扩展上颌牙弓在牙列拥挤非拔牙病例的临床观察与疗效[C].FDI世界口腔医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6

[9].陆静,龚方方,沈刚.上颌快速扩展最佳时机的初步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6

[10].李长霞,李春雷,张志光.快速上颌扩展矫治器[J].口腔正畸学.2002

标签:;  ;  ;  

快速上颌扩展论文-杜志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