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空气气化论文-田洪明

旋风空气气化论文-田洪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旋风空气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稻壳,热解,旋风空气气化

旋风空气气化论文文献综述

田洪明[1](2010)在《稻壳的热解与旋风空气气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受能源供应紧张与环境污染严重双重压力的影响,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稻壳是加工稻米的主要副产物,在我国,其储量大并且分布相对集中,如果不能有效利用,随意丢弃,不但污染环境,也浪费了资源。本文利用携带流反应器研究了稻壳在高温条件下的快速热解特性,分析了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稻壳热解反应的影响,并求得相应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本文选择的温度条件是700℃、800℃、900℃和1000℃。试验结果表明稻壳热解气的主要成分是CO、H _2以及CO_2。升高热解温度有利于提高热解气的产量,但是高温会使CH_4和C_2H_4裂解,从而造成热解气热值下降。本文中稻壳热解气热值在900℃时达到最大值,为15.03 MJ/Nm3。增加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热解气的产量,温度较低时(700-800℃),停留时间对CO和CH_4的产量影响较大,而温度较高时(900-1000℃),对CO和H2的产量影响较大。以Fluent软件为平台,将稻壳热解反应简化为一步总包反应,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用于模拟稻壳在高温条件下的快速热解反应是可靠的。本文在旋风气化炉上对稻壳旋风空气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空气当量比以及气化强度对气化特性的影响。试验中空气当量比选为0.2-0.32,气化强度为470-1137 kg/(m~2h)。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空气当量比,气化效率与碳转化率增加,气化气的热值则先增加后减小;提高气化强度,气化气产率、碳转化率以及气化气热值均有所提高,试验最佳工况下气化气热值为3.51 MJ/Nm3,气化效率为25%,碳转化率为40.82%;气化气的焦油含量较低一般在2-3 g/m3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7-01)

孙绍增,凌锋,张晓辉,赵义军,宿凤明[2](2008)在《稻壳旋风空气气化器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FLUENT 的平台上,以稻壳旋风空气气化器为原形,选择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对稻壳旋风气化器的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再现了反应温度及5种主要气体在气化器中的分布规律,讨论了风量对最终燃气成分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展生物质气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凌锋[3](2008)在《木屑旋风空气气化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化石燃料的迅速减少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已显得迫在眉睫。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有效改善能源结构。生物质气化是生物质利用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式,所产生的燃气可用于发电、供暖、或合成液体燃料、化工材料、制氢等。本文在一种新型的旋风空气气化装置上对气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了不同气化方式对气化的影响,建立了适当的数学模型。本文介绍了整个试验装置及其的工作过程,并开展了旋风气化试验研究。首先,同时针对试验台的关键系统如给料系统、送风系统和测量系统,进行了标定,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单级送风旋风气化的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空气当量比对旋风气化器温度场以及出口燃气成分的影响,得到了气化当量比对气化器气化效率以及碳转化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气化器内的温度场是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气化器内气化区域的最高温度在850~1000℃之间。随着空气当量比的增加,出口燃气的热值和冷气化效率都有所降低。另外,本文采用分级送风的方式对气化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不同分级风送入位置以及不同二次风率对气化器温度场和燃气成分的影响。试验表明,分级风送风位置对气化器内最高点温度以及该点出现的位置有影响。不同的二次风率对气化效果的影响也在本文中进行了阐明。本文对单级送风试验和分级送风试验燃气中焦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单级送风试验时,随着空气当量比从0.2增加至0.26时,气化燃气中焦油含量从14.99g/Nm3减少至11g/Nm3,在氧化区送入分级风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焦油含量。本文参考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气化模型的研究,在FLUENT软件的平台上,建立了旋风空气气化模型。该模型针对气化的不同阶段,选取了九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式。利用建立的气化模型对旋风空气气化器进行了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深入研究旋风气化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8-01)

孙绍增,宿凤明,赵义军,凌峰[4](2008)在《稻壳旋风空气气化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稻壳旋风空气气化的试验中,通过对气化反应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取样分析,跟踪燃气中几种主要成分的生成过程,了解稻壳空气气化的反应机理。通过试验了解到:稻壳旋风空气气化过程中,化学反应没有明确分区,氧化反应是个持续过程,随着挥发分的析出便已开始,一直到氧气完全消耗掉、温度达到最高;高碳氢化合物(焦油)的裂解反应贯穿整个气化过程;气化燃气中的主要成分(CO、H_2、CH_4)是在还原反应阶段产生的。(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万点[5](2005)在《带高温旋风过滤器的吹空气气化炉》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菱重工设计了二级吹空气的气化炉。第一级是燃烧室,第二级是发生实际气化过程的还原器。约1200℃的合成气和焦的混合物排出气化炉,在冷却和净化之前先通过旋风和多孔的过滤器系统,以后供给燃气轮机。灰以渣的形式从第一级容器的底部排出,渣比常规燃煤电厂的灰易于处(本文来源于《燃气轮机技术》期刊2005年04期)

旋风空气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FLUENT 的平台上,以稻壳旋风空气气化器为原形,选择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对稻壳旋风气化器的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再现了反应温度及5种主要气体在气化器中的分布规律,讨论了风量对最终燃气成分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展生物质气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风空气气化论文参考文献

[1].田洪明.稻壳的热解与旋风空气气化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孙绍增,凌锋,张晓辉,赵义军,宿凤明.稻壳旋风空气气化器的数值模拟[J].太阳能学报.2008

[3].凌锋.木屑旋风空气气化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4].孙绍增,宿凤明,赵义军,凌峰.稻壳旋风空气气化的机理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8

[5].万点.带高温旋风过滤器的吹空气气化炉[J].燃气轮机技术.2005

标签:;  ;  ;  

旋风空气气化论文-田洪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