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边仰坡稳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寒冻土隧道,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进洞施工技术
边仰坡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亮[1](2013)在《高寒冻土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及进洞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国在多年冻土区修建的隧道会越来越多,而目前对于冻土隧道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对高海拔多年冻土区隧道修建技术的研究更是少见。隧道洞口段施工的成败是决定隧道能否顺利进洞的关键,其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一旦控制不好,将大大提高隧道的整体造价。因此,针对多年冻土区隧道开挖时,洞口段边仰坡的稳定性及进洞施工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针对高海拔地区多年冻土的特点,以G214线的鄂拉山隧道为依托工程,对洞口边仰坡的热融规律及其防护和隧道进洞开挖对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及进洞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一、对非冻土区隧道和冻土区隧道边仰坡的破坏模式及机理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与非冻土区边仰坡的破坏模式相比冻土区边仰坡的破坏受温度影响很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破坏特点。二、基于有限单元法模拟的基本原理,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热实体单元,并考虑相变,对鄂拉山隧道进口边仰坡开挖完后不施加保温措施和施加保温措施两种工况下土体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采用双层遮阳网和喷射5cm厚聚氨酯泡沫对边仰坡防护后,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冻土的融化,并结合鄂拉山隧道洞口边仰坡现场施工的情况,总结了适用于类似隧道边仰坡热融防护的施工技术。叁、介绍了多年冻土隧道的进洞方式及辅助施工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隧道暖季进洞和寒季进洞时坡脚切除的多少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隧道寒季零仰坡进洞时,山体的安全系数最高。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隧道开挖后洞口仰坡的稳定性及偏压的存在对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得出由于偏压的存在隧道靠近山体最高处的右洞所受应力大于左洞所受应力,同时,右洞总位移大于左洞总位移,且洞口段应力和位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现场监测数据基本吻合。最后介绍了论文依托工程—鄂拉山隧道的进洞施工技术,并利用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这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3-05-01)
何聪辉,林辉[2](2008)在《边仰坡稳定分析与加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高速公路连拱隧道为例,进行边仰坡沉降观测和洞内变形观测,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分析了隧道进口高仰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稳的原因,并提出边仰坡的加固整治措施,在实际中获得成功应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14期)
罗健,查旭东,卿笃干[3](2008)在《连拱隧道进口端边仰坡稳定及整治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以常吉(常德—吉首)高速公路殿会坪隧道为例,进行了边仰坡地表沉降的现场测试,从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下水情况、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该连拱隧道仰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整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08年01期)
许人平,叶勇,金建敏,王晓形,丁文其[4](2006)在《连拱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的监测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连拱隧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厂泛。连拱隧道一般应用于中短隧道,常常与边坡结合在一起。由于岩土体复杂,岩土力学尚具有半经验半理论的特点,故有必要对连拱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与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对其进行控制。(本文来源于《上海地质》期刊2006年03期)
边仰坡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高速公路连拱隧道为例,进行边仰坡沉降观测和洞内变形观测,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分析了隧道进口高仰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稳的原因,并提出边仰坡的加固整治措施,在实际中获得成功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边仰坡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亮.高寒冻土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及进洞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2].何聪辉,林辉.边仰坡稳定分析与加固[J].山西建筑.2008
[3].罗健,查旭东,卿笃干.连拱隧道进口端边仰坡稳定及整治措施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8
[4].许人平,叶勇,金建敏,王晓形,丁文其.连拱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的监测与控制[J].上海地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