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甜瓜属野生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瓜,亚麻油酸,棕榈油酸,油酸
甜瓜属野生种论文文献综述
Joyce,Wanjiru,Ngure[1](2015)在《黄瓜及甜瓜属野生种种子油含量和脂肪酸的测定及油脂生物合成相关的关联作图》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Cucumis sativus L.)隶属葫芦科,在许多国家都有着广泛种植。黄瓜因其营养和医用价值自古以来便是地中海传统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果实即可鲜食也可腌渍食用,幼嫩茎尖可作为叶用蔬菜,种子仁在糕点烘培中广泛使用。黄瓜种子产生的食用油可以制作沙拉,而果实在夏天则是降暑食物。关于黄瓜和其他瓜果蔬菜的传统食用方法在文献中有许多讨论及科学依据。葫芦科作物种子中的脂肪酸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能够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其中黄瓜种子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因此本实验提取种子油并测定其脂肪酸含量,主要目标如下:(ⅰ)通过计算单个果实种子数量及种子油含量筛选种子油产量高的黄瓜品种(ⅱ)测定种子油中脂肪酸含量,及其在不同黄瓜品种和甜瓜属野生种中的含量变化(ⅲ)测定不同季节种子油和脂肪酸在黄瓜品种和甜瓜属野生种中含量的差异(ⅳ)对黄瓜和野生种油脂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关联作图和定位。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从实验室种质资源库中选取了80份黄瓜品种和11份甜瓜属野生种的成熟种子并种植于江浦实验站。利用Soxhlet自动提取机(Buchi Universal Extraction System B-811/B-811 LSV BUCHI Labortechnik AG,Flawil,Switzerland)进行种子油的提取,具体方法参考AOAC(1990)。脂肪酸测定方法参考AOAC(1990),脂肪酸甲酯利用Agilent 7890系列气象色谱仪进行GC-MS分析。利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方法参照Murray和Thompson(1980)并略作修改。关联作图和群体分层利用STRUCTURE 2.3.3软件完成,性状关联作图则是利用TASSEL 2.1软件。利用GenStat和Minitab数据分析包进行表型数据分析.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品种和种植季节对黄瓜种子油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黄瓜(Cucumis sativus)种子油可作为食用油,并且可用于制药、化妆品和杀虫剂的生产,因此是一种工业产品。本研究首次研究了不同品种和季节对于种子数量、种子油质量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以及它们在不同黄瓜品种中所占比例。我们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测定了春秋两季对46份大棚种植的黄瓜和1份甜瓜属野生种种子油质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种子油利用Soxhlet方法测定,脂肪酸利用气象色谱质量分光仪(GC-MS)进行测定。黄瓜种子油含量变化范围在41.07%(‘Hazerd')到29.24%(‘Lubao')之间,野生种Cucumis anguria的种子油含量为23.3%。脂肪酸组成为亚麻油酸(C18:2),软脂酸(C16:0),亚油酸(C18:1),硬脂酸(C18:0),亚麻酸(C18:3),山嵛酸(C22:0),花生酸(C20:0),木蜡酸(C24:0),花生油酸(C20:1),棕榈油酸(C16:1),豆蔻酸(C14:0)以及其他未命名的脂肪酸。结果表明,品种基因型和种植季节有显着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互作。种子油和脂肪酸含量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并且春季种植的黄瓜种子油含量高于秋季。软脂酸(C16:0),棕榈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花生油酸(C20:1)和木蜡酸(C24:0)这几种脂肪酸的含量也是春季较高。秋季的种子数量更多,并且亚麻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其他未命名的脂肪酸含量较高。油酸的含量越高亚麻油酸的含量越低,表明两种脂肪酸之间呈现较强的负相关。种子油含量越高则亚麻油酸和油酸含量越高,说明这两种脂肪酸与种子油呈正相关。本实验结果为提高黄瓜种子油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不同黄瓜品种之间脂肪酸的大范围变化,可用于转基因工程生产工业油。2.甜瓜属野生种种子油和脂肪酸含量的季节性特征甜瓜属野生种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古便用作食物、动物和人类医药、化妆品和杀虫剂,利用其种子油可以节约资源。我们在露地和大棚条件下分别测定了9份野生种和cucurbita pepo两季的种子油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特征。本研究首次报道了C.melo dudaim,C.ficifolius,C.myriocarpus和Zehneria scabra的种子油和脂肪酸含量。种子油含量最高的是C.metuliferus,为32.29%,种子油含量最低的是C.ficifolius(22.45%)。检测到的大量脂肪酸为亚麻油酸(C18:2),亚油酸(C18:1),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少量脂肪酸为亚麻酸(C18:3),木蜡酸(C24:0),花生油酸(C20:1),山嵛酸(C22:0),花生酸(C20:0),棕榈油酸(C16:1),豆蔻酸(C14:0)以及其他未命名的脂肪酸。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是C.myriocarpus(74.62%),而Cucurbita pepo亚油酸含量最高,为17.26%。软脂酸在C.melo dudaim中含量最高,为13.56%,C.metuliferus则有着最高的硬脂酸含量(8.31%)。物种的油含量同时受季节影响,春季亚油酸(C18:1),硬脂酸(C18:0),木蜡酸(C24:0),花生油酸(C20:1),山嵛酸(C22:0),花生酸(C20:0),棕榈油酸(C16:1),豆蔻酸(C14:0)和OFAs含量增加,而秋季亚麻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软脂酸(C16:0)含量增加。野生种种子油的利用和商业化有利于其保存,并且对其自然生长的农村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这些野生种同时也是栽培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库,对其加以利用可避免杂草侵入导致的灭绝,促进其在自然栖息地的生长。3.黄瓜栽培品种和相关甜瓜属物种种子油和脂肪酸性状的关联作图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80份黄瓜品种和11份甜瓜属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关联作图。我们测定了种子油,种子数量,亚麻油酸(C18:2),软脂酸(C16:0),亚油酸(C18:1),硬脂酸(C18:0),亚麻酸(C18:3),山嵛酸(C22:0),花生酸(C20:0),木蜡酸(C24:0),花生油酸(C20:1),棕榈油酸(C16:1),豆蔻酸(C14:0)和其他脂肪酸等14个性状。分别于2013年秋和2014年春两季进行表型数据统计。表型数据在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间都有较大差异。种质资源群体被分为七个亚群体,其中野生种和西双版纳黄瓜都是单独的亚群体。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172个与种子油和脂肪酸相关的候选SSR基因标记,构建的亚群体则用于控制标记-性状关联错误。在172个标记中筛选到了 13个与种子油和脂肪酸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标记(P≤0.05)。显着关联在软脂酸(2),硬脂酸(2),油酸(3),亚麻油酸(4),亚油酸(1),花生酸(3),山嵛酸(1),花生油酸(3),木蜡酸(4),豆蔻酸(2)和其他脂肪酸(3)等共28个标记性状关联。然而,这些标记性状的关联在不同季节表现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季节的生长环境下种子油和脂肪酸的差异导致的。(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曹明明,吴志明,娄群峰,阮氏清云,陈劲枫[2](2013)在《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胞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启动子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EC1.1.1.49)氨基酸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2n=24)G6PDH基因cDNA片段;随后基于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CR方法筛选野生种BAC文库,获得2个BAC阳性单克隆。测序后获得了G6PDH基因全序列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JQ771576。序列分析显示:G6PDH基因全长约6.5 kb,由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组成;内含子序列均符合5'-gt-ag-3'结构。外显子拼接后获得了G6PD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序列全长1 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与黄瓜基因组网站公布的G6PDH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1%和99.03%。野生种G6PDH氨基酸序列N端缺少转运肽序列,确定为野生种胞质G6PDH。氨基酸序列与烟草、马铃薯、荷兰芹、猕猴桃、拟南芥、大豆、小麦、玉米、葡萄、杨树等植物胞质G6PDH同源性高达77%以上。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甜瓜属胞质G6PDH与茄科植物最先聚类,植物胞质G6PDH在分子进化水平上与物种进化相符。启动子结构分析表明:序列含有启动子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还含有丰富的光响应元件,与环境胁迫响应相关的不同顺式作用元件,促进高水平转录的5UTR Py-rich stretch元件和提高表达的CAT-box元件等。(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王永平,史红林,陈劲枫[3](2011)在《甜瓜属野生种耐铝盐胁迫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研究甜瓜属野生种耐铝盐胁迫的能力。[方法]以甜瓜属野生种和3个不同类型的栽培种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铝盐胁迫下叶片中POD活性、SOD活性、电解质外渗透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甜瓜属野生种的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3种栽培种黄瓜,电解质外渗透率和MDA含量均低于3种栽培种黄瓜,这表明甜瓜属野生种的耐铝胁迫性强于栽培种黄瓜。[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甜瓜属野生种改良栽培黄瓜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7期)
魏跃,王永平,王全智,史红林,薄凯亮[4](2010)在《甜瓜属野生种铝胁迫诱导基因ChAI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同源序列克隆策略从铝盐胁迫处理的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叶片中获得了612bp的片段,通过在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发现一条甜瓜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AM724963.2)与之高度同源,据此设计引物并经RT-PCR扩增和序列拼接,最后获得了铝诱导基因cDNA序列全长,命名为ChAI(GenBank登录号:FJ968438)。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967bp,其中开放读码框(ORF)长711bp编码23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5′和3′端非编码区长度各为15bp和241bp。DNAMAN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葡萄、棉花、羊乳(轮叶党参)、白骨壤(真红树植物)、拟南芥等植物的铝诱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8.6%以上的同源性。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ChAI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根据该基因在铝胁迫下大量表达推测ChAI与耐铝盐胁迫响应相关,但具体耐铝胁迫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王永平,史红林,陈劲枫[5](2010)在《甜瓜属野生种耐铝盐胁迫的初步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研究甜瓜属野生种耐铝盐胁迫的能力。[方法]以甜瓜属野生种和3种栽培种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铝盐胁迫下叶片中POD活性、SOD活性、电解质外渗透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甜瓜属野生种的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3种栽培种黄瓜,电解质外渗透率和MDA含量均低于3种栽培种黄瓜,这表明甜瓜属野生种的耐铝胁迫性强于栽培种黄瓜。[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甜瓜属野生种改良栽培黄瓜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0年Z2期)
陈劲枫[6](2008)在《基于种间渐渗的甜瓜属野生优异基因发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近缘野生种中含有诸多栽培作物中所迫切需要的优异基因,通过种间杂交发掘利用这些基因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本文回顾了栽培黄瓜种间杂交研究相关历史背景,介绍了近年来特异资源创制取得的进展,着重阐述了基于种间渐渗途经发掘野生优异基因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和方法,展望了对黄瓜基因组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巨大前景。本文对葫芦科其他作物基因发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08年06期)
陈劲枫,林茂松,钱春桃,庄飞云,Stephen,Lewis[7](2001)在《甜瓜属野生种及其与黄瓜种间杂交后代抗根结线虫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鉴定甜瓜属野生种酸黄瓜 (CucumishystrixChakr.)对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Kofoid&White)Chit wood]的抗性 ,进而评估抗性向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种间杂种的转移 ,选用了酸黄瓜、 4个栽培黄瓜材料、两种倍性水平的 3个正反交杂种F1和 1个回交后代作为试材 ,在温室中进行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抗性 ,而 4个栽培黄瓜材料均为高度敏感。酸黄瓜平均每株根系形成约 3个根结 ,栽培黄瓜材料每株根系的根结数超过 10 0个。酸黄瓜通过与栽培黄瓜的正反交 ,其抗性已被部分转移到杂种之中。当杂种作为供体亲本与栽培黄瓜进行回交时 ,抗性又被进一步转移到回交一代 (BCF1)中(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甜瓜属野生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EC1.1.1.49)氨基酸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2n=24)G6PDH基因cDNA片段;随后基于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CR方法筛选野生种BAC文库,获得2个BAC阳性单克隆。测序后获得了G6PDH基因全序列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JQ771576。序列分析显示:G6PDH基因全长约6.5 kb,由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组成;内含子序列均符合5'-gt-ag-3'结构。外显子拼接后获得了G6PD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序列全长1 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与黄瓜基因组网站公布的G6PDH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1%和99.03%。野生种G6PDH氨基酸序列N端缺少转运肽序列,确定为野生种胞质G6PDH。氨基酸序列与烟草、马铃薯、荷兰芹、猕猴桃、拟南芥、大豆、小麦、玉米、葡萄、杨树等植物胞质G6PDH同源性高达77%以上。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甜瓜属胞质G6PDH与茄科植物最先聚类,植物胞质G6PDH在分子进化水平上与物种进化相符。启动子结构分析表明:序列含有启动子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还含有丰富的光响应元件,与环境胁迫响应相关的不同顺式作用元件,促进高水平转录的5UTR Py-rich stretch元件和提高表达的CAT-box元件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甜瓜属野生种论文参考文献
[1].Joyce,Wanjiru,Ngure.黄瓜及甜瓜属野生种种子油含量和脂肪酸的测定及油脂生物合成相关的关联作图[D].南京农业大学.2015
[2].曹明明,吴志明,娄群峰,阮氏清云,陈劲枫.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hystrixChakr.胞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启动子结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
[3].王永平,史红林,陈劲枫.甜瓜属野生种耐铝盐胁迫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4].魏跃,王永平,王全智,史红林,薄凯亮.甜瓜属野生种铝胁迫诱导基因ChAI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核农学报.2010
[5].王永平,史红林,陈劲枫.甜瓜属野生种耐铝盐胁迫的初步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0
[6].陈劲枫.基于种间渐渗的甜瓜属野生优异基因发掘研究[J].中国瓜菜.2008
[7].陈劲枫,林茂松,钱春桃,庄飞云,Stephen,Lewis.甜瓜属野生种及其与黄瓜种间杂交后代抗根结线虫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