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天平使用中应注意零点自动跟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姜浩[1](2021)在《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轴角编码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更多的智能化领域逐渐增加了对轴角编码器的要求,使得高精度轴角编码器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磁性轴角编码器是新兴产业,所以受到重视,因此对磁性轴角编码器的研究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所以论文对霍尔轴角编码器进行研究。基于STM32F407的32位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四相正交霍尔轴角编码器阵列结构。将八个霍尔传感器以相互正交的方式放置在垂直于径向永磁体下方作为信号产生方案,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径向永磁体进行磁场分析并对该结构进行改进,使用带有FPU的硬件提升卷积运算速度,使用AD8221差分放大电路、AD7606模数转换电路等提升分辨率。采用了基于四相差分信号处理算法,增加细分区间数量间接,增加电压曲线线性度,降低机械抖动和温漂等误差。使用DM3058E数字万用表、DP832直流稳压电源等实验仪器搭建多种标定平台进行标定与测试,测量结果表明,样机分辨率是5423 p/r,相对误差为0.84%,实现了一体化、低功耗、可移植性强的霍尔轴角编码器。
邵耿荣[2](2020)在《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天平是贸易结算、质检管理、生产化工等领域关键的质量称重设备。受称重传感器制造工艺、温度、蠕变及称重电路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变式电子天平产生零点误差从而导致称量准确性下降。另一方面,电子天平零点误差构成复杂,且多种误差因素相互关联,现有工程上采用的零点跟踪方法存在明显缺陷,补偿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应变式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如下研究: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天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现有应变式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及其不足,详细分析了应变式电子天平称重原理及零点误差产生机理,指出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构建了一种基于免步长调节最小均方误差(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基于线性自适应滤波器原理构建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其次对比分析自适应滤波算法性能,最终选用免调步长控制参数的Autostep-LMS算法调节自适应滤波器结构,实现电子天平零点误差在线补偿。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收敛速度快且稳态误差小,将该补偿方法应用于电子天平,现场检测表明该方法在线补偿效果良好。构建了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介绍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结构及BP算法,并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构建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补偿效果良好。设计了基于STM32F407微处理器的电子天平称重系统。完成了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信息处理单元、通信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调理电路参数设计方法;完成了系统软件设计,包括系统主程序、信号采集子程序、零点误差补偿子程序等,实现了电子天平零点误差在线补偿。根据《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分别对基于Autostep-LMS零点误差补偿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的电子天平进行重复性误差、加载与卸载示值误差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utostep-LMS补偿方法的电子天平重复性误差小于2.5mg,加载与卸载示值误差小于1.7mg;基于BP神经网络补偿方法的电子天平重复性误差小于1.7mg,加载与卸载示值误差小于1.4mg。两种电子天平系统各指标均满足国家规定的Ⅱ级准确度天平标准。
毛亮[3](2020)在《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生物节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项目通过研究不同剂量(0 Gy、0.01 Gy、0.1 Gy、1.0 Gy)辐射下斑马鱼胚胎个体和分子水平的生物效应,探寻斑马鱼在行为、激素水平、转录组、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探究并分析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生物节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从生物节律的角度探寻γ辐射的危害,为γ辐射生物毒性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AB系斑马鱼作为生物模型,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5.5小时的时候对其用生物辐照仪进行不同辐照剂量的辐照,同剂量率的情况下累积剂量分别为0 Gy、0.01 Gy、0.1 Gy、1.0 Gy。于不同水平下观察辐射的生物学效应。1.形态学观察:显微镜下胚胎大体形态学观察,并且计算统计72 hpf胚胎存活率、孵化率和畸形率;2.行为学指标监测:使用斑马鱼行为记录仪在幼鱼5 dpf时进行活动行为观测,记录分析其活动振幅、时相、行为周期;3.褪黑素检测:使用ELISA试剂盒于一天中不同时刻检测72 hpf胚胎褪黑素浓度;4.生物节律重点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RT-PCR技术检测不同剂量组的斑马鱼胚胎生物节律重点基因mRNA表达;5.CLOCK蛋白表达检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剂量辐照下斑马鱼胚胎CLOCK蛋白表达。结果:1.使用生物辐照仪,以0 Gy、0.01 Gy、0.1 Gy、1.0 Gy剂量的γ辐射分别对发育至5.5小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辐照后,于72 hpf时收集斑马鱼胚胎,在荧光正置显微镜下观察,进行统计和拍照。结果显示:0.1 Gy和1.0 Gy辐照下的72 hpf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升高,0.1 Gy剂量组的斑马鱼胚胎孵化率有明显上升,而在1.0 Gy辐照下的斑马鱼胚胎畸形率有所上升,但表现为轻型症状包括尾部脊柱的弯曲和卵黄囊肿胀等。2.以0 Gy、0.01 Gy、0.1 Gy、1.0 Gy、的γ辐射分别对发育至5.5小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辐照后,在斑马鱼幼鱼发育至5 dpf时进行收集,运用斑马鱼行为记录仪对斑马鱼幼鱼的活动振幅、时相、行为周期进行观测统计。结果显示:0.1 Gy和1.0 Gy剂量组的斑马鱼活动振幅降低、时相前移和周期缩短。3.以0 Gy、0.01 Gy、0.1 Gy、1.0 Gy的γ辐射分别对发育至5.5小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辐照后,在不同时间点T0、T6、T12、T18分别收集发育至72 hpf的斑马鱼胚胎,每组40枚在破碎离心后使用ELISA试剂盒进行褪黑素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当辐射的剂量到0.1Gy和1.0 Gy时,会导致各时间点的斑马鱼胚胎的褪黑素分泌减少,也就是说一定剂量的辐照会使斑马鱼胚胎的褪黑素分泌减少,这个效果在全天不同时间都存在,并在辐照剂量为0.1 Gy和1.0 Gy时更为显着,并且减少幅度在一天中褪黑素分泌最为旺盛的晚上零点达到最高。4.以0 Gy、0.01 Gy、0.1 Gy、1.0 Gy的γ辐射分别对发育至5.5小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辐照后,收集发育至72 hpf的斑马鱼胚胎,运用RT-PCR技术对斑马鱼胚胎arntl1(bmal1)、clock1a、per1b、per2、cry2、nrld2a和arntl1a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rntl1(bmal1)、clock1a和per1b的表达在1.0 Gy剂量的辐照下存在明显的上调,per2和cry2的表达在0.1 Gy剂量的辐照下存在明显的下调,且cry2在0.01 Gy剂量的辐照下就已存在下调的的情况,而nrld2a和arntl1a在各剂量下都没有明显的表达变化。5.以0 Gy、0.01 Gy、0.1 Gy、1.0 Gy的γ辐射分别对发育至5.5小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辐照,在72 hpf收集各组斑马鱼胚胎,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对胚胎中CLOCK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0.1 Gy和1.0 Gy组的斑马鱼胚胎CLOCK蛋白表达量上调。结论:1.0.1 Gy和1.0 Gy剂量的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造成确切损伤,但引起的轻微畸形或许不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2.0.1 Gy剂量的γ辐射会促进斑马鱼胚胎的孵化,低剂量的辐射应激效应能有效刺激生命过程,但这也会导致微观上的各种损害。3.1.0 Gy剂量的γ辐照会引起部分时钟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影响褪黑素分泌直接导致斑马鱼行为节律紊乱,对机体健康造成损害。4.生物钟核心环路上的不同基因对γ辐射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凌菁[4](2018)在《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水分含量是决定物质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具有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的优势,是众多行业固体试样水分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和仲裁依据。传统烘干失重法依据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物质水分含量,耗时费电,一次测量需要12小时。长期以来,测量准确性和快速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应用局限。为了突破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耗电费时的技术瓶颈,国内外学者通过两个方面对烘干失重法进行了改进:(1)利用红外、微波加热的方法提高干燥箱的热效率;(2)将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在试样未完全烘干状态下准确“计算”物质的水分含量。众多研究成果表明,被测试样的干燥特性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单纯改进热源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检测效率;另一方面,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试验对象广泛性,建模机理分析及预估算法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多不足,未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问世。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估节能型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61663039)的资助下,针对传统烘干失重法耗时费电的应用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烘干失重法的自适应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不同品类被测试样烘干失重过程可预估性特征提取;2)分型式(类胶体多孔介质型和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预估模型建立;3)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设计;4)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实践。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作为一种“无筛选”水分测定方法,其被测对象的广泛性是该方法的最大优势,也是建立预估融合方法的最大难点。本文以干燥动力学、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含水试样干燥特性曲线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干燥动力学理论对物质干燥特性的分类方法,筛选典型试样进行全面的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试验研究,将烘干失水曲线、失水速度曲线作为考察指标,分析试样品类、烘干温度、试样粒径、初始水分含量及初始质量对试样干燥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的典型试样进一步细化为类胶体多孔介质型和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同时确定降速干燥阶段的稳定性和升速干燥阶段的差异性是试样烘干失重过程可预估性的主要特征,以此为后续烘干失重法预估模型的建立及预估融合算法的设计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支持与试验参考。针对类胶体多孔介质型被测试样升速干燥阶段极短难以“捕捉”,降速干燥阶段耗时长、耗能大,水分逸失重心位于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通过深入研究红外干燥过程含水试样水分扩散的不可逆输运机制及主要驱动力,将Luikov理论和Fick扩散定律应用于烘干失重法预估模型建立,分析理论的应用范围、边界条件,建立基于Luikov理论的降速干燥阶段预估模型,选取典型试样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并建立预估模型参数与干燥条件(烘干温度、初始水分含量、初始质量和试样粒径)之间的回归方程;针对类毛细管多孔介质型试样烘干失水时间较短、水分逸失重心位于升速干燥阶段的特点,以干燥全过程失水量变化曲线的数值解析特征为切入点,从失水速度和加速度的角度,构建基于改进幂指数形式的干燥全过程预估模型,打破降速干燥阶段建模的限制,进一步提高预估过程中实测数据利用率,同时分析模型的参数对烘干失水曲线及失水速度曲线的影响,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拟合优度。随后,在验证分型预估融合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LM算法的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预估融合方法。针对传统LM算法阻尼因子定值更新导致的初值依赖性强、收敛性弱的问题,将信赖域法搜索技巧应用于阻尼因子的自适应更新,同时建立预估起止时刻的自适应判别机制,完成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的串行迭代结构预估算法设计,在试样未达到完全烘干的状态下估算试样的水分含量。应用最优化理论证明了水分含量预估融合算法的全局收敛性,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执行效率以及准确性,通过与参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自适应LM算法的计算精度,同时对算法抗噪性进行考察与分析。最后,将预估融合算法设计与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相结合,以DSP+MCU的结构方式在嵌入式系统平台实现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参照国家标准《JJG 658-2010烘干法水分测定仪》对正常工作状态下仪器的示值误差、重复性及水分测定结果误差等计量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分析并计算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的测量不确定度。检验结果表明,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全量程内示值误差优于0.005g,重复性误差优于0.008g(极差法),常规模式下水分含量测定误差优于0.5%,预估模式下水分含量测定误差优于0.5%,均满足国家标准《JJG 658-2010烘干法水分测定仪》规定的高准确度等级水分测定仪。
朱凌岳[5](2017)在《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构建与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爆发,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于传统能源的过渡依赖会对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发展造成不可预知的阻碍。并且伴随能源的过渡开采与利用,化石能源所衍生的环境问题也越发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而在众多的新能源中,太阳能的利用是人们最为青睐的。太阳能的传统利用局限于太阳能光热转化、太阳能光电转化以及太阳能光化学转化,这些过程效率较低,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无法满足当前能源的大量需求。太阳能STEP过程的研究,着眼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提高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率,创新性的将太阳能光电、光热、光化学转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耦合利用,驱动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太阳能综合高效利用的目的。本论文在STEP理论基础上结合传统化学能源的转化,提出利用太阳能STEP过程所转化的热能与电能驱动煤进行转化脱硫与转化制取燃料、轻烃以及化学品。将太阳能与化石能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实现了太阳能的转化利用与储存,同时也实现了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与资源化的转换。论文主要研究了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过程的理论基础,并在理论基础的指引下进行了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脱硫和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制轻烃及化学品过程的实验研究。依托实验数据,对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的太阳能利用效率及转化效率进行了计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太阳能STEP煤转化系统,对该系统工艺进行合理设计与描述,为太阳能STEP煤转化过程的后续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及工艺参考。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的理论模型以及实验模型,对STEP煤转化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热力学分析以及对电化学反应模式的研究,表明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过程能够实现太阳能的利用以及煤的清洁转化。(2)利用太阳能STEP光-热、光-电过程对煤进行转化脱硫。实验过程中采用镍为工作电极,在不同温区下对煤进行电化学氧化实验,考察其脱硫率,并对其电化学脱硫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电压下,其脱硫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升高,且高温区达到最高,其中无机硫脱硫率在低温区即有较好的脱除,而有机硫在中温区和高温区有较好的脱除。根据实验得到电压2V时,电解时间为4h,低温区脱硫率可以达到40%,中温区脱硫率可以达到58%,高温区脱硫率可以达到77%。其中无机硫脱硫率在低温区可以达到72%,而有机硫脱硫率在低温区较低,在高温区可以达到50%。中、高温区煤电化学脱硫的过程伴随着煤的氧化,温度越高最终精煤的产率越低。由此可见,煤在高温电化学氧化过程中不单单可以脱除硫,并且可以实现煤的转化利用。(3)以煤在高温下的电化学转化脱硫过程为实验基础,借助太阳能STEP热-电话耦合过程对煤在高温下的电化学转化实验进行研究。煤在STEP过程驱动下可以在熔融氢氧化钠电解质中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相比传统热裂解与液化反应温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并且产物为氢气、甲烷等小分子轻烃及丰富的含氧有机物等化学品,相比产物附加值更高。以镍为工作电极的实验过程中,电流为0.2A,温度360℃,电解4h,发现87.3%的煤发生了转化,其中48.8%转化为液态产物,38.5%转化为气态产物。论文对煤能够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电化学反应转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煤的物理结构模型的变化与对煤的氧化过程的分析,得出在高温辅助的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煤吸收热能使小分子挣脱非共价键的束缚,破坏大分子的共价键,通过电化学反应使煤的大分子稳定结构彻底破坏,最终达到了对煤的深度氧化目的。(4)根据煤在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过程驱动的高温下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及转化脱硫反应,构建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并对转化过程中的系统效率进行研究。分别计算了太阳能转化系统效率及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分别为17%和11.86%。建立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的太阳能转化单元与太阳能-化学能转化单元,根据实验数据以及实际需求对各个单元进行讨论,并将两个单元有机结合在一起。规划了一个对后续工艺设计与实验放大具有指导意义的流程示意图,并对基本工艺流程进行描述。
杨从[6](2017)在《当归芍药散及拆方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当归芍药散(DSS)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筛选出有效药物浓度后继而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上观察DSS全方及对应剂量的养血活血(DSC)及健脾利湿(FBZ)拆方组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特征的影响,并探讨DSS全方及对应剂量的DSC、FBZ拆方组改善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为其对AD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当归芍药散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行为学实验:选择体重35g的雄性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低剂量组、当归芍药散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组。模型组给予浓度为100 mg/kg的D半乳糖颈部皮下注射进行造模干预,正常组和治疗组给予颈部皮下生理盐水干预,造模4周后,给药组分别给予1.6 g/kg/d和6.4 g/kg/d的当归芍药散进行灌胃治疗,阳性对照药组给予3 mg/kg/d的依达拉奉进行腹腔注射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的同时仍予以造模干预。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及恐惧实验等行为学方法检测动物的认知功能情况。实验二:当归芍药散及拆方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1.行为学实验:选择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小鼠7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芍药散全方(DSS)组、养血活血(DSC)及健脾利湿(FBZ)组,使用同背景同月龄转基因阴性小鼠14只作为阴性对照组。DSS全方组剂量为6.4 g/kg/d,DSC组对应全方剂量4.02 g/kg/d,FBZ组对应全方剂量2.38 g/kg/d,阳性对照药组给予3 mg/kg/d的多奈哌齐灌胃治疗,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超纯水灌胃,每日1次,治疗周期为8周。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Y迷宫实验及条件恐惧实验等行为学检测受试动物的认知功能水平情况。2.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硫磺素S染色法观察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ELISA法检测小鼠脑皮质内Aβ1-4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状态,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脑内神经元损伤状况,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法观察小鼠脑内 APP、PS1、BACE1,NEP、IDE、LRP1、RAGE、SYP、BDNF、NGF 等蛋白的变化。结果:实验一:当归芍药散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1.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结果提示:给予12周的D半乳糖造模后,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低、高剂量的当归芍药散及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均可缩短D半乳糖小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结果提示:给予12周的D半乳糖造模后,模型小鼠首次穿环时间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模型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1),模型小鼠首次穿环的时间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的当归芍药散和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或P<0.01)。2.Y迷宫结果提示:给予12周的D半乳糖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在三个臂中的交替百分比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5),高剂量的当归芍药散和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均可提高模型鼠在三个臂中的交替百分比(p<0.05)。3.条件恐惧实验结果提示:给予12周的D半乳糖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凝滞时间和正常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高剂量的当归芍药散和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可增加模型鼠凝滞时间(P<0.05或P<0.01)。4.综上,我们发现6.4 g/kg/d剂量的当归芍药散改善D半乳糖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效果较为明显。实验二:当归芍药散及拆方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一)当归芍药散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的影响1.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结果提示:和正常对照组相比,8月龄的APP/PS1小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DSS全方和FBZ组拆方可明显缩短APP/PS1模型小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2.Y迷宫结果提示:和正常对照组相比,8月龄的APP/PS1小鼠在三个臂中的交替百分明显减少(P<0.01),DSS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均可提高模型组小鼠在三个臂中的交替百分比(P<0.01)。3.旷场实验结果提示:和正常对照组相比,8月龄APP/PS1模型组小鼠在中心区域的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DSS全方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均可提高模型鼠在中心区域活动的时间(P<0.05或p<0.01)。4.综上,我们发现以6.4 g/kg/d剂量的DSS和对应剂量的DSC及FBZ拆方对6月龄APP/PS1小鼠连续灌胃8周后,可以有效改善模型小鼠学习认知和空间记忆能力。(二)当归芍药散对APP/PS1模型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1.硫磺素S染色结果提示,正常对照组小鼠海马及皮质均未见明显淀粉样斑块,同背景8月龄APP/PS1模型组小鼠较对照组相比,皮质及海马区域淀粉样斑块沉积明显增多(P<0.01),DSS全方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的沉积(P<0.01)。2.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正常对照组小鼠脑内未见Aβ1-42阳性染色,同背景8月龄APP/PS1模型组小鼠皮质及海马区域Aβ1-42阳性染色面积明显增大(P<0.01),且模型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处于明显的激活状态,DSS全方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明显下调模型小鼠脑内Aβ1-42(P<0.01),抑制APP/PS1模型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3.Elisa结果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8月龄APP/PS1模型组小鼠皮质Aβ1-42的分泌量明显增多(P<0.05),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明显下调模型小鼠脑内Aβ1-42的分泌量(P<0.05)。4.尼氏染色结果提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皮质及海马CA1、CA3、DG区尼氏小体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明显降低(P<0.01),DSS全方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不同程度上调尼氏小体阳性染色细胞数目(P<0.01)。5.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皮质APP(P<0.05)、PS1(P<0.05)、BACE(P<0.0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模型组皮质NEP、IDE的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DSS全方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对APP、PS1、BACE、NEP、IDE的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皮质RAGE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模型组皮质LRP1的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DSS全方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明显下调RAGE,上调LRP1的表达量(P<0.0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皮质突触相关蛋白SYP、BDNF、NGF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DSS全方及DSC、FBZ拆方组及阳性药多奈哌齐组可明显上调SYP、BDNF、NGF的表达量(P<0.01);6.综上,我们发现,DSS全方和DSC及FBZ组均能够明显降低APP/PS1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的沉积,下调小鼠脑内Aβ1-42的表达,可改善APP/PS1模型小鼠大脑神经元存活状况,提高模型小鼠脑内SYP、BDNF及NGF的水平,并可抑制APP/PS1模型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DSS全方和DSC及FBZ拆方组对APP/PS1模型小鼠大脑APP切割途径上APP、PS1、BACE蛋白的表达无明显调节,对Aβ降解蛋白NEP、IDE的表达亦无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可上调APP/PS1模型小鼠Aβ转运出脑蛋白LRP1,下调Aβ转运入脑蛋白RAGE的水平。结论:DSS全方和DSC及FBZ拆方组可改善APP/PS1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Aβ转运出脑蛋白LRP1的水平,下调Aβ转运入脑蛋白RAGE的水平,从而减少了脑内淀粉样斑块的沉积,抑制了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从而发挥出神经保护作用。
罗思[7](2017)在《当归芍药散对AD模型铜离子介导的Aβ聚集及MT3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并伴有行为及精神的异常。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域的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形成以及神经元缺失(neuronal loss),其中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A β),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成分是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结合蛋白(Tau蛋白)。AD确切的发病机理尚无定论,其假说纷纭,包括基因学说、传染病学说、炎症学说、胆碱能系统学说、铝中毒学说、自由基学说、钙超载学说、Tau蛋白学说、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级联假说等。其中Aβ级联假说是现在最为公认的AD发病机制之一。该假说持有的观点是,A β异常聚集是A β级联通路的关键环节,而目前A β代谢通路也是开发AD治疗药物最受关注的靶点之一。在AD的近年研究中,金属离子代谢平衡对Aβ聚集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有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内稳态失衡及金属硫蛋白-3(metallothionein-3,MT3)的表达降低与AD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3]。目的:初步揭示当归芍药散对于铜离子代谢平衡及MT3表达的调控机制,探寻当归芍药散对AD治疗作用的新靶点,为中药复方防治AD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一、体外实验1.当归芍药散及Cu2+对Aβ的抑聚与解聚作用。应用硫磺素T(Thioflavin T,ThT)荧光染色法分别进行当归芍药散和Cu2+对Aβ的聚集及解聚实验。2.当归芍药散拮抗A β的神经毒性实验。MTT法分别检测A β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Cu2+对Aβ神经毒性的影响,以及用当归芍药散干预后其对于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3.当归芍药散对MT3表达和A β聚集的影响实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当归芍药散对A β损伤的SH-SY5Y细胞MT3表达以及胞内胞外A β聚集的影响。二、体内实验1.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7月龄雄性快速老化小鼠(SAMP8)随机分为AD模型组、DSS低剂量组、DSS高剂量组;同月龄雄性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作为正常对照组;DSS低剂量组、DSS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是3.2g/Kg d、6.4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dd·H20灌胃,每天一次,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2.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试剂盒检测小鼠大脑皮质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3.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脑内MT3表达以及Aβ水平的影响。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小鼠皮质MT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皮质Aβ水平。4.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脑内铜含量的影响。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分别检测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中铜含量。结果:(一)当归芍药散及Cu2+对Aβ的抑聚与解聚作用当归芍药散不能抑制A β的聚集,但是可以促进纤维态的A β解聚;Cu2+具有抑制Aβ聚集的能力,但不能促进纤维态的Aβ解聚。(二)当归芍药散拮抗Aβ的神经毒性研究当归芍药散水提液浓度在1.25‰、2.5‰和5‰时对A β损伤的SH-SY5Y细胞均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提高细胞活力;Cu2+能够增加Aβ的毒性,且当归芍药散药物浓度在2.5‰、5‰和10‰时,对(Cu2+Aβ)共同损伤的SH-SY5Y细胞有保护作用。(三)当归芍药散对MT3表达和Aβ代谢的影响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其MT3蛋白表达量没有明显减少,说明Aβ对SY5Y细胞MT3蛋白表达量没有明显影响;Aβ以多种分子量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胞内Aβ 42蛋白条带呈现条带增粗和颜色变深,且分子量较大的A β含量较多;而胞外的Aβ主要以分子量较小的形式存在,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胞外Aβ蛋白减少。(四)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当归芍药散能明显缩短SAMP8小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说明当归芍药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AMP8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五)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当归芍药散能显着提高SAMP8小鼠SOD活力;降低其脑内MDA含量(P<0.01;P<0.01)。说明当归芍药散能够减轻SAMP8小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六)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脑内MT3以及Aβ水平的影响。模型组MT3蛋白在皮质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当归芍药散能增加SAMP8小鼠脑皮质内MT3的表达(P<0.01);在A β的表达水平上,模型组和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七)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脑内铜含量的影响。各组小鼠大脑皮质中铜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各组小鼠海马中铜含量差异显着,SAMP8小鼠海马内铜的含量比正常组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芍药散低、高剂量组海马内铜含量减少(P<0.05)。结论:1、当归芍药散能明显减轻A β导致的SH-SY5Y细胞损伤;2、Cu2+能够增加Aβ的毒性;3、当归芍药散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AMP8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4、当归芍药散能减轻SAMP8小鼠的氧化应激损伤;5.当归芍药散能降低SAMP8小鼠海马内铜含量的升高。
卢志浩[8](2017)在《基于SAW技术的称重模块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理PM2.5,需要在野外布置多个监测仪器对其进行采样分析。采样分析的第一步,即对大气中PM2.5的浓度进行精确测量,一般将采样前后的滤料进行称重,其质量差值与采样体积的商即为采样浓度。因为野外环境状况恶劣,传统的PM2.5称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所以新型的PM2.5称重方法是保证精确采样的关键。声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 wave)是弹性波的一种,特性是沿固体的浅表面传播。SAW传感器是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的产品,它具有无源、无线和抗干扰的特点。SAW压力传感器使用声表面波振荡器感应外力场的干扰,使SAW振荡频率发生变化,通过精确测量频率变化来测量压力变化。本文主要设计研究了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技术及装置中基于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的自动称重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SAW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选型了适合空气颗粒物称重的SAW压力传感器类型,主要技术指标包括SAW器件的结构为谐振器结构、SAW器件的基底为石英单晶、为了避免温度的影响选择双通道型振荡器结构的形式及传感器的误差分析。2、设计了基于LabVIEW2014和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案,可以更直观的观察采集数据,分析称重模块的工作性能,并解决了单片机和PC机通信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通信方案。3、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空气细颗粒物称重数据处理方案,经过Matlab仿真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克服了称重部分数据采集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测量误差和干扰的缺点。4、对整个的系统实验进行相关设计,并对和细颗粒物称重有关的前续技术部分给出详细设计,给出由伺服电机、升降臂、滤纸、滤网架、定位块、称重杆、称重传感器及支架等组成的自动称重模块的示意图。最后结合称重模块测得的数据,验证了称重模块的可行性。本文对SAW技术在细颗粒物称重方面应用的初步研究,将为我国未来在PM2.5野外检测仪器的研制打下一定的基础。
黄强[9](2017)在《基于DLS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分析天平是一种融合机械、材料、电子电路、信息处理、精密制造等多个学科技术于一体的尖端精密计量仪器,是广泛应用于量值传递、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化学分析、宇航器械、贵重物品质量控制等商贸、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标准质量计量器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物品的质量计量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对电子分析天平的需求量显着增加。由于国内材料制造、机械加工、零部件装配以及工艺处理水平低,且缺乏对电子分析天平核心部件——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机械弹性体受力模型、位移检测装置、磁钢磁路结构模型以及相关外部控制电路等的理论研究,在非线性校正、温度漂移补偿、时间漂移补偿、重力加速度漂移补偿以及称量数字信号滤波算法等方面依然落后,使得国内电子分析天平的质量计量性能远远落后于国外产品,产品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致使进口电子天平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国内电子天平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国内天平企业迫切需要自主研制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针对国内与国际先进电子称量技术水平的差距,本论文以基于超级单体双杠杆传感器(Double Lever Sensor,DLS)的电子分析天平为研究对象,主要展开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1)针对国内研制的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称量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 DLS的优化设计方法。阐述了 DLS的工作原理,分析了 DLS机械弹性体内罗伯威尔机构的偏载误差产生机理;建立了机械弹性体的关键部件簧片、耦合单元和横梁的受力模型,在选定合金材料后有效兼顾DLS灵敏度和重复性设计指标,确定各类簧片的尺寸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精密的位移检测装置,保证分辨力称量下的最小位移量检测;提出了一种双磁钢磁路结构,用以消除DLS的非线性误差,并对磁钢磁路结构各部件的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机械弹性体受力模型和磁钢磁路结构模型,对各关键部件尺寸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2)为使得DLS闭环系统具有优良的过渡过程品质和控制精度,保证电子分析天平的质量计量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闭环系统动态校正环节的设计和整定方法。详细推导了 DLS机械弹性体的动力学方程和位置检测装置的传递函数,以光电转换电路输出误差电压的信号放大电路形成的P型调节器为基础,结合脉冲宽度调制器(Pulse Width Modulator,PWM)的工作时序波形推导外部控制电路各环节的传递函数,构建了动态校正前的DLS闭环系统结构;深入分析了动态校正前闭环系统的过渡过程,归纳了闭环系统前向通道与反馈通道传递系数对闭环系统的影响,导出了闭环系统对动态校正调节器类型要求;选择PID调节器作为DLS闭环系统的动态校正环节,在保证闭环系统具有满意过渡过程的前提下,完成了 PID调节器电路设计和相关参数的整定;初步分析了闭环系统的误差来源,简要给出了电子分析天平中漂移和噪声误差的处理方法。(3)针对温度、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的复杂影响,分别梳理和提出了各类漂移产生机理和相关工艺处理方法。深入研究了 DLS机械弹性体的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机理,对机械弹性体进行材料选型,总结了机械弹性体材料的工艺处理方法;详细分析了 DLS磁路结构的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机理,对磁路结构关键部件进行材料选型,提出了磁路结构材料的工艺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外部控制电路中用于驱动动圈并使其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力矩的恒流源(即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工作原理,细致探究了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机理,对关键电子元器件进行选型,归纳了电路电子元器件的工艺处理方法;论述了重力加速度的产生机理,概括了重力加速度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电子分析称量的影响,为提升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和校准方法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4)针对漂移对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漂移补偿和校准方法。导出了漂移影响下的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PWM镜像脉冲的驱动电路,消除了载流动圈动态热效应的影响,根据DLS的机械弹性体、磁钢、动圈以及关键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模型的简化,减小了漂移补偿算法的复杂度;设计了一种基于PT1000的高精度磁钢温度测量电路,分别提出了分段线性加权温度漂移补偿算法、基于示值变化速率阈值的漂移跟踪算法、基于判断阈值的重力加速度校准方法,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了漂移对电子分析天平计量性能的影响;在国家标准《GB/T 26497-2011电子天平》规定的工作环境下,测试验证了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和校准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5)为进一步保证电子分析天平的质量计量性能和测试结果的完整性,提出了抗噪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连续时间(continuous time,CT)Σ-A调制结构的DLS闭环系统,建立和优化了一种双SincN型复合滤波器,显着降低了闭环系统中热电磁干扰噪声的影响;根据外部环境的震动对天平质量计量的影响特性,提出了基于牛顿插值FFT的抗振滤波算法,有效抑制了闭环系统中力干扰噪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具有漂移自动补偿、故障自诊断、智能化校准及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其称量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最后,参照国家标准《GB/T26497-2011电子天平》进行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的示值误差、偏载误差、重复性、鉴别力和蠕变与回零等质量计量性能指标的测试,并参照国家标准《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根据测试误差来源建立了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在规定条件下全量程示值误差为0.5mg,偏载误差为0.2mg,重复性为0.3mg,鉴别力测试结果变化明显,其主要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GB/T 26497-2011电子天平》规定的Ⅰ级天平的误差要求,且具备国际先进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的智能功能。
刘帅[10](2015)在《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臭氧产生和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环境问题已日益凸显,污染也日益加剧,灰霾天气及PM2.5污染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调查产生灰霾天气的追因,电厂燃煤锅炉的排放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论文通过自主研发和搭建成功了电袋复合式实验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包括粉尘发生部分、电除尘部分、电源控制部分、分析采样部分和恒流量控制部分,用来模拟经过SCR脱硝后的静电除尘单元。分析采样部分主要由傅里叶红外烟气分析仪dx4000、thermo 49i臭氧仪组成。电袋复合式实验系统的预荷电区和电场区采用直流高压电源,实验系统地研究二次电压、气体流速等因素对臭氧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拟电袋复合除尘器电场区内臭氧浓度,最高不超过1 ppm,预荷电产生臭氧浓度为1.4-1.5 ppm。远离高压电晕极时,臭氧浓度分布在横向和纵向衰减趋势明显,横向衰减比为10.8%,纵向衰减比为36.6%。电场中臭氧浓度随着电压升高而增加,随着风速的升高而减小。放电特性芒刺电极要好于鱼骨电极。电极数目增多,臭氧浓度随之增加。电极间距由宽向窄运动时,电流会增强,臭氧浓度升高。板间距由窄向宽运动时,臭氧浓度降低。在低比电阻下,低浓度下,粉尘对臭氧浓度影响很小。且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高压电场产生的臭氧对聚苯硫醚滤料使用无影响。开展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臭氧产生和分布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二、电子天平使用中应注意零点自动跟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天平使用中应注意零点自动跟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轴角编码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轴角编码器总体方案 |
2.1 霍尔轴角编码器研究指标 |
2.2 轴角检测方法研究 |
2.2.1 轴角检测方案 |
2.2.2 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 |
2.2.3 轴角编码器测量原理 |
2.3 霍尔轴角编码器硬件方案 |
2.3.1 传感器调零电路 |
2.3.2 信号调理与采集电路 |
2.3.3 电源方案 |
2.3.4 通信与下载电路 |
2.4 软件设计 |
2.4.1 采集与数字滤波 |
2.4.2 数据存储 |
2.4.3 数据传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设计 |
3.1 轴角检测部分 |
3.1.1 四相正交霍尔传感器阵列 |
3.1.2 霍尔传感器标定 |
3.1.3 径向永磁体 |
3.1.4 永磁体磁感应强度分析 |
3.2 信号调理与采集电路 |
3.2.1 信号放大电路 |
3.2.2 电压基准源电路 |
3.2.3 模数转换器电路 |
3.2.4 核心控制电路 |
3.3 电源电路 |
3.3.1 数字电源电路 |
3.3.2 模拟电源电路 |
3.4 通信与下载电路 |
3.5 电路布局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流程 |
4.2 采集与校准程序 |
4.2.1 采集程序 |
4.2.2 校准程序 |
4.3 数字滤波器 |
4.4 存储程序 |
4.5 通信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标定与测试数据分析 |
5.1 样机外观与功耗测量 |
5.1.1 样机外观与质量 |
5.1.2 样机功耗测量 |
5.2 采集电路标定与电源测试 |
5.2.1 采集电路标定平台搭建 |
5.2.2 采样通道标定 |
5.2.3 激励电源稳定性测试 |
5.3 轴角编码器标定测试 |
5.3.1 轴角编码器标定平台搭建 |
5.3.2 轴角编码器标定 |
5.3.3 轴角编码器测试 |
5.4 误差分析与补偿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子天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1.4 自适应滤波器 |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 |
第2章 应变式电子天平零点误差分析 |
2.1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称量原理 |
2.2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零点误差分析 |
2.2.1 称重传感器零点温漂 |
2.2.2 称重传感器零点时漂 |
2.2.3 称重传感器零点偏置误差 |
2.4 电子天平称重电路随机误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1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2 基于线性自适应滤波器的空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2.1 线性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3.2.2 基于线性自适应滤波器构建空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3 基于线性自适应噪声消除器的加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3.1 线性自适应噪声消除器原理 |
3.3.2 基于线性自适应噪声消除器构建加载零点误差补偿网络 |
3.4 LMS算法自适应滤波器 |
3.4.1 LMS算法原理 |
3.4.2 非平稳状态下LMS算法性能 |
3.5 基于变步长算法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5.1 基于误差信号的变步长策略 |
3.5.2 基于梯度向量的变步长策略 |
3.5.3 基于变步长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仿真实验 |
3.6 基于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3.6.1 Autostep-LMS算法 |
3.6.2 基于Autostep-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仿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4.1 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4.1.1 神经元结构 |
4.1.2 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4.1.3 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的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仿真实验 |
4.3 基于Autostep-LMS与 BP神经网络的补偿方法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天平称重系统设计 |
5.1 电子天平称重系统框图 |
5.2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5.2.1 称重传感器 |
5.2.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5.2.3 调理电路设计 |
5.2.4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5.2.5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5.2.6 电源电路设计 |
5.3 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
5.3.1 主程序设计 |
5.3.2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程序 |
5.3.3 A/D转换数据程序 |
5.3.4 数据预处理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试验 |
6.1 基于Autostep-LMS线性滤波器补偿系统的电子天平测试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非线性滤波器补偿系统的电子天平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电子天平称重系统实物图 |
(3)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生物节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前言 |
1.1 电离辐射的研究现状 |
1.2 生物节律的研究现状 |
1.3 斑马鱼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生命功能的影响 |
3.2 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行为节律的影响 |
3.3 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褪黑素分泌的影响 |
3.4 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时钟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3.5 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时钟蛋白CLOCK表达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与申请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水分含量检测方法 |
1.3 烘干失重法 |
1.4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 |
1.4.1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分类 |
1.4.2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现有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仪的应用局限 |
1.6 传统烘干失重法的技术改进 |
1.6.1 仪器衡量装置的改进 |
1.6.2 仪器恒温干燥箱加热效率的提高 |
1.6.3 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 |
1.7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过程可预估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原理 |
2.2.1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过程 |
2.2.2 红外辐射与吸收的基本理论 |
2.2.3 试样质量在线称量原理 |
2.3 烘干失重法水分检测可预估性理论分析 |
2.3.1 被测试样中的水分与结合方式 |
2.3.2 被测试样的干燥动力学分类方法 |
2.3.3 试样干燥特性曲线阶段性特征分析 |
2.4 烘干失重法水分测定可预估性试验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试样品类的影响 |
2.4.3 初始水分含量的影响规律 |
2.4.4 烘干温度的影响规律 |
2.4.5 试样粒径的影响规律 |
2.4.6 初始质量的影响规律 |
2.5 烘干失重过程预估特征参数提取 |
2.6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构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uikov理论的降速干燥阶段预估模型 |
3.1 引言 |
3.2 烘干失重法红外干燥传热与传质模型建立 |
3.2.1 被测试样的结构与参数 |
3.2.2 烘干失重法红外干燥过程热-质传递 |
3.2.3 含水试样湿分扩散过程与驱动力 |
3.3 降速干燥阶段理论传质模型建立 |
3.3.1 基于Luikov 理论的模型建立 |
3.3.2 预估模型参数τ回归分析 |
3.3.3 模型的拟合优度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幂指函数的干燥全过程预估模型 |
4.1 引言 |
4.2 被测试样烘干失水过程的数值解析 |
4.3 现有失水量预估模型的数学解析 |
4.4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的建立 |
4.5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的解析与验证 |
4.5.1 全干燥过程预估模型数值解析 |
4.5.2 模型参数分析 |
4.5.3 模型拟合优度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预估融合方法 |
5.1 引言 |
5.2 水分含量预估描述 |
5.3 阻尼因子kl与LM方法的收敛性 |
5.3.1 阻尼因子自适应更新策略 |
5.3.2 阻尼因子自适应LM方法的收敛性证明 |
5.4 基于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的水分含量预估融合 |
5.4.1 预估算法起点的自适应判定策略 |
5.4.2 预估算法终点自适应确定 |
5.4.3 算法参数初值设定 |
5.4.4 算法实现步骤 |
5.5 预估算法的误差分析 |
5.5.1 算法验证试验平台 |
5.5.2 阻尼因子自适应LM算法验证 |
5.5.3 水分含量预估融合算法准确性验证 |
5.5.4 预估融合算法抗噪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设计实践 |
6.1 引言 |
6.2 仪器系统构成与技术指标 |
6.2.1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系统构成 |
6.2.2 水分测定仪的主要指标 |
6.3 基于DSP的称重与预估单元设计实践 |
6.3.1 称重模块硬件设计 |
6.3.2 DSP与ADC和MCU的通信接口设计 |
6.4 温度检测与控制子系统设计实践 |
6.4.1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6.4.2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6.5 仪器软件设计 |
6.5.1 预估运算模块软件设计 |
6.5.2 功能管理软件模块设计 |
6.6 仪器性能测试 |
6.7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不确定度分析 |
6.7.1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系统误差来源分析 |
6.7.2 质量称量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6.7.3 烘干装置部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6.7.4 不确定度合成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原理图 |
附录 B 预估型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测定仪检测试验现场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
(5)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构建与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源危机与新能源开发 |
1.1.1 能源危机 |
1.1.2 新能源开发 |
1.2 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太阳能利用技术概述 |
1.2.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
1.2.3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
1.2.4 太阳能光化学利用技术 |
1.3 太阳能STEP光-热-电耦合利用原理及研究进展 |
1.3.1 太阳能STEP光-热-电耦合利用原理 |
1.3.2 太阳能STEP二氧化碳制烃 |
1.3.3 太阳能光化学有机合成——太阳能STEP合成苯甲酸 |
1.3.4 太阳能STEP降解有机物 |
1.4 煤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煤直接/间接液化工艺 |
1.4.2 煤气化工艺 |
1.4.3 电解水煤浆制氢工艺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模型建立与理论研究 |
2.1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模型的建立 |
2.1.1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理论模型的建立 |
2.1.2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实验模型的建立 |
2.2 太阳能STEP煤转化过程的理论基础 |
2.2.1 STEP煤转化过程的理论分析 |
2.2.2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的热力学分析 |
2.2.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电化学反应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脱硫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2 煤样的制备及性质 |
3.2.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脱硫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脱硫实验研究 |
3.3.1 太阳能STEP煤转化脱硫温区的划分 |
3.3.2 不同温度与电压下太阳能STEP煤转化脱硫效果的研究 |
3.3.3 太阳能STEP煤转化脱硫过程中附加产物、精煤产量与脱硫率的关系 |
3.4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脱硫机理的研究 |
3.4.1 太阳能STEP煤转化脱硫过程中无机硫脱除机理的研究 |
3.4.2 太阳能STEP煤转化脱硫过程中有机硫脱除机理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制轻烃及化学品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2.2 煤样的制备及性质 |
4.2.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装置 |
4.2.4 实验方法 |
4.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过程的探索与研究 |
4.3.1 循环伏安实验结果分析 |
4.3.2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实验条件的探索与研究 |
4.4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过程产物分析 |
4.4.1 气体产物分析 |
4.4.2 液体产物分析 |
4.4.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效率的计算与工艺描述 |
5.1 前言 |
5.2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系统转化效率的计算 |
5.2.1 太阳能STEP煤转化效率分析 |
5.2.2 太阳能转化系统的效率计算 |
5.2.3 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的计算 |
5.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的工艺描述 |
5.3.1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太阳能转化系统 |
5.3.2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化学能转化系统 |
5.3.3 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的工艺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等成果目录 |
致谢 |
(6)当归芍药散及拆方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AD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
一、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 |
二、基因突变学说 |
三、神经免疫炎症学说 |
四、胆碱能神经元学说 |
五、氧化应激学说 |
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学说 |
第二节 B级联学说在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及AB的清除途径 |
一、Aβ降解途径相关蛋白 |
二、Aβ的内吞途径 |
三、Aβ转运蛋白 |
第三节 中医学对痴呆的认识 |
一、古代文献中对痴呆病名及症状的描述 |
二、中医学对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四节 当归芍药散治疗AD及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 |
一、当归芍药散全方的药理学研究 |
二、当归芍药散有效部位研究 |
三、当归芍药散拆方研究 |
第二章 当归芍药散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第三章 当归芍药散全方及拆方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当归芍药散全方及拆方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小结 |
五、结论 |
第二节 当归芍药散全方及拆方对APP/PS1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和AB_(1-42)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小结 |
五、结论 |
第三节 当归芍药散全方及拆方对APP/PS1脑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小结 |
五、结论 |
第四节 当归芍药散全方及拆方对APP/PS1 小鼠脑内AB生成途径相关蛋白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实验小结 |
第六节 当归芍药散全方及拆方对APP/PS1小鼠脑内AB转运蛋白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实验小结 |
第七节 当归芍药散全方及拆方对APP/PS1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实验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7)当归芍药散对AD模型铜离子介导的Aβ聚集及MT3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一、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二、铜离子与AD |
三、铁离子与AD |
四、金属硫蛋白Ⅲ(MT3)与AD |
第二节 中医学对AD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肾精亏损,元神失养 |
二、气血不足,脑失所养 |
三、痰瘀阻窍,神机失用 |
第三节 当归芍药散治疗AD |
第二章 体外实验 |
第一节 当归芍药散及CU~(2+)对B淀粉样蛋白的抑聚与解聚作用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当归芍药散拮抗AB的神经毒性 |
一、材料和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当归芍药散对AB损伤SH-SY5Y细胞AB代谢及金属硫蛋白3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和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章 体内实验 |
第一节 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8)基于SAW技术的称重模块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细颗粒物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空气物质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3 称重综述 |
1.3.1 称重传感器 |
1.3.2 数字称重技术 |
1.4 SAW综述 |
1.4.1 SAW简介 |
1.4.2 SAW传感器 |
1.5 本研究课题来源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总结 |
第二章 SAW压力传感器原理研究及误差分析 |
2.1 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机理简介 |
2.1.1 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组成 |
2.1.2 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机理 |
2.2 误差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硬件电路设计 |
3.2.1 单片机STC89C52最小系统设计 |
3.2.2 CH340通信电路设计 |
3.3 通信软件设计 |
3.3.1 单片机程序设计 |
3.3.2 LabVIEW程序设计 |
3.4 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介绍 |
4.3 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 |
4.4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验设计及验证 |
5.1 系统仪器构成 |
5.2 采样器工作原理 |
5.3 控制器工作原理 |
5.4 粒径分级采样 |
5.4.1 中流量PM2.5 切割器的设计 |
5.4.2 采样流量的控制 |
5.4.3 采样器整机结构设计 |
5.5 自动称重组成 |
5.6 仪器使用及实验过程 |
5.7 实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总结 |
6.2 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 |
6.3 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DLS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天平概述 |
1.1.2 电子分析天平及其研究现状 |
1.1.3 电子分析天平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 |
1.2.1 平稳电流工作模式的称量原理 |
1.2.2 脉冲电流工作模式的称量原理 |
1.3 电子分析天平的研究进展 |
1.3.1 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3.2 非线性校正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3 温度漂移补偿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4 时间与重力加速度漂移补偿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5 称量数字信号滤波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6 现有称量数据处理与补偿方法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超级单体双杠杆传感器(DLS)的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DLS的机械结构与工作机理 |
2.2.1 DLS的机械结构 |
2.2.2 DLS的工作机理 |
2.3 罗伯威尔机构的分析 |
2.3.1 罗伯威尔机构的工作原理 |
2.3.2 罗伯威尔机构的偏载误差 |
2.4 机械弹性体与秤盘及光栅组件的分析与设计 |
2.4.1 机械弹性体的力学分析 |
2.4.2 机械弹性体的材料选型 |
2.4.3 簧片的机械设计 |
2.4.4 秤盘的机械设计 |
2.4.5 横梁位移分析 |
2.4.6 限位保护装置设计 |
2.5 位移检测装置设计 |
2.5.1 微位移检测原理 |
2.5.2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2.6 磁路设计分析 |
2.6.1 磁路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
2.6.2 磁路结构设计 |
2.6.3 DLS的非线性误差 |
2.7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DLS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2.7.1 机械弹性体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2.7.2 磁路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分析天平闭环称量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闭环称量系统的传递函数 |
3.2.1 DLS的传递函数 |
3.2.2 外部控制电路的传递函数 |
3.2.3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
3.3 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动态特性分析 |
3.3.1 过渡过程求解 |
3.3.2 欠阻尼状态下的动态性能研究 |
3.3.3 前向通道与反馈通道传递系数对闭环系统的影响 |
3.4 闭环系统动态校正PID调节器的设计 |
3.4.1 基于PID调节器的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
3.4.2 闭环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分析 |
3.4.3 闭环系统动态校正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
3.5 闭环系统的误差分析 |
3.5.1 误差来源分析 |
3.5.2 漂移误差初步分析 |
3.5.3 噪声误差初步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DLS机械弹性体的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 |
4.2.1 机械弹性体的温度漂移机理 |
4.2.2 机械弹性体的时间漂移机理 |
4.2.3 机械弹性体的材料选型与工艺处理方法 |
4.3 DLS磁路结构的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 |
4.3.1 磁路结构的温度漂移机理 |
4.3.2 磁路结构的时间漂移机理 |
4.3.3 磁路结构的材料选型与工艺处理方法 |
4.4 电路电子元器件的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 |
4.4.1 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工作原理 |
4.4.2 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温度漂移机理 |
4.4.3 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时间漂移机理 |
4.4.4 电路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工艺处理方法 |
4.5 重力加速度的漂移机理 |
4.5.1 重力加速度的产生机理 |
4.5.2 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及其漂移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漂移影响下的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模型 |
5.3 电子分析天平的漂移建模及其简化 |
5.3.1 动态热效应的消除 |
5.3.2 温度漂移模型及其简化 |
5.3.3 时间漂移模型及其简化 |
5.3.4 温度漂移与时间漂移模型的综合简化 |
5.4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的补偿 |
5.4.1 温度漂移补偿方法 |
5.4.2 时间漂移补偿方法 |
5.4.3 温度漂移与时间漂移的综合补偿 |
5.4.4 重力加速度漂移的自动补偿 |
5.5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效果的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分析天平设计实践 |
6.1 引言 |
6.2 基于CT Σ-△调制结构的DLS闭环系统设计 |
6.3 热电磁干扰的抗噪设计 |
6.3.1 热电磁干扰噪声下的闭环系统等效传递函数模型 |
6.3.2 各等效噪声源的传递特性及数字滤波器设计 |
6.3.3 滤波器的优化与仿真实验验证 |
6.4 力干扰噪声的抗噪设计 |
6.4.1 力干扰噪声的来源 |
6.4.2 天平实验台称量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
6.4.3 基于牛顿插值的FFT抗振滤波算法 |
6.4.4 抗振滤波算法的仿真实验验证 |
6.5 电子分析天平的构成与技术指标 |
6.5.1 天平的整体构成 |
6.5.2 天平的功能与工作流程 |
6.5.3 天平称量的技术指标 |
6.6 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性能测试与不确定度分析 |
6.6.1 天平质量计量性能测试 |
6.6.2 天平不确定度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DLS加工精密数控化床图 |
附录B DLS实物局部细节图 |
附录C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电路原理图 |
附录D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PCB图 |
附录E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电路板实物图 |
附录F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PWM调试波形图 |
附录G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工作图 |
附录H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10)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臭氧产生和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燃煤烟气细颗粒排放主要控制技术 |
1.2.1 静电除尘技术 |
1.2.2 袋式除尘技术 |
1.2.3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
1.2.4 湿式电除尘技术 |
1.3 燃煤电厂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应用存在问题 |
1.4 臭氧的产生与影响 |
1.4.1 臭氧概述 |
1.4.2 臭氧的产生与分解特性 |
1.4.3 臭氧的反应特性 |
1.4.4 臭氧的危害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袋复合除尘器实验系统研究与设计 |
2.1 实验系统研究与设计 |
2.1.1 设计思想 |
2.1.2 设计原理 |
2.1.3 设计流程 |
2.2 恒流源供电的伏安特性 |
2.3 电除尘装置 |
2.3.1 电除尘器本体装置 |
2.3.2 预荷电装置 |
2.4 模拟烟气发生装置 |
2.4.1 RBG1000粉尘发生器 |
2.4.2 RBG1000实验操作 |
2.4.3 离心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 |
2.5 电源控制装置 |
2.5.1 电源控制柜 |
2.5.2 HLS静电沉积用恒流高压直流电源 |
2.5.3 GZA-100kV/100mA逆变式高压电源 |
2.6 分析测试装置 |
2.6.1 热球风式速仪 |
2.6.2 Thermo 49i臭氧仪 |
2.6.3 傅里叶红外烟气分析仪GASmet FTIR dx4000 |
2.7 恒流量控制装置 |
2.8 小结 |
第三章 电场中臭氧浓度的产生与分布规律 |
3.1 电场中放电原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管道内风速测定 |
3.2.2 电场中臭氧的分布 |
3.2.3 电压对臭氧浓度影响 |
3.2.4 风速对臭氧浓度影响 |
3.2.5 电极种类对臭氧浓度影响 |
3.2.6 电极数目对臭氧浓度影响 |
3.2.7 电极间距对臭氧浓度影响 |
3.2.8 极板间距对臭氧浓度影响 |
3.2.9 预荷电对臭氧浓度影响 |
3.2.10 粉尘对臭氧浓度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NO_x、SO_2对臭氧浓度的影响规律 |
4.1 实验原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NO_x气体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4.2.2 SO_2气体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4.2.3 NO_x、SO_2混合气体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4.2.4 臭氧对PPS滤袋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电子天平使用中应注意零点自动跟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轴角编码器研究[D]. 姜浩.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电子天平零点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 邵耿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γ辐射对斑马鱼胚胎生物节律的影响[D]. 毛亮. 南华大学, 2020
- [4]烘干失重法快速预估检测技术研究[D]. 凌菁. 湖南大学, 2018(06)
- [5]太阳能STEP热—电化学耦合煤转化系统构建与过程研究[D]. 朱凌岳.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6]当归芍药散及拆方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杨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当归芍药散对AD模型铜离子介导的Aβ聚集及MT3表达的影响[D]. 罗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基于SAW技术的称重模块的设计研究[D]. 卢志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1)
- [9]基于DLS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研究[D]. 黄强. 湖南大学, 2017(06)
- [10]电袋复合除尘器的臭氧产生和分布研究[D]. 刘帅. 广西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