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释放论文-刘伟婷,姚晓龙,薛惊雅,赵中华,张路

温室释放论文-刘伟婷,姚晓龙,薛惊雅,赵中华,张路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室释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江,滨岸带,甲烷,二氧化碳

温室释放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婷,姚晓龙,薛惊雅,赵中华,张路[1](2019)在《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体温室气体释放的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陆河流生态系统作为大气中温室气体通量交换的热点区域,对全球的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分别于平水期(2017年5月)和丰水期(2018年7月)对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体两种温室气体(CH_4和CO_2)释放通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平水期时,CH_4和CO_2的释放通量分别为0.39~9 668.83 nmol·m~(-2)·h~(-1)和0.25~3 229.41μmol·m~(-2)·h~(-1),平均值为298.24±1 308.65 nmol·m~(-2)·h~(-1)和290.75±645.99μmol·m~(-2)·h~(-1);丰水期时,二者的释放通量为-22.80~329.76 nmol·m~(-2)·h~(-1)和-110.21~16.39μmol·m~(-2)·h~(-1),平均值为21.51±49.56 nmol·m~(-2)·h~(-1)和-3.63±13.25μmol·m~(-2)·h~(-1)。水体温度、pH、溶解性总磷浓度、溶解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氮比值是影响CH_4和CO_2通量的重要因素。CH_4和CO_2释放通量还受到通江湖泊的缓冲和入江河流输入的影响,表现为河口水系高,湖口水系低的特点。由于外源污染和滨岸带土地利用的差异,城市岸带的CH_4和CO_2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自然岸带,湿地岸带和河口较低,通量最低的为化工园岸带。估算表明,长江全年碳排放以CO_2为主,年释放量约为1.93×10~7 t(C),CH_4年释放量约为2.28×10~(4 )t(C),低于世界上一些其他大型河流。(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叶润成[2](2019)在《雅鲁藏布江河水温室气体释放特征及无机碳来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连接大陆与海洋,是地表物质输送的重要通道。在水文及地质尺度上,流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但水文条件制约着碳通量,影响流域碳循环。山地河流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区域,但迄今山地河流CO_2、CH_4和N_2O释放方面的研究较少,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山地河流温室气体释放量可能被低估了。根据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选取西藏雅鲁藏布江(雅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时间、空间样品的采集,于2017年6月和2017年9月对雅鲁藏布江河流断面定点样品的采集。为探讨高原大型河流雅鲁藏布江CO_2、CH_4和N_2O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地河流温室气体的释放量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究高原河流无机碳来源做贡献。经试验结果测定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雅江河水中CH_4含量为2.3~864.9 nmol·L~(-1),N_2O含量为8.2~23.7nmol·L~(-1),枯水期CH_4含量和丰水期无显着差异(p=0.1120),但枯水期N_2O含量显着高于丰水期显(p=0.0173),流量和水温可能分别是影响CH_4和N_2O变化的主要因子。雅江河水CH_4和N_2O的释放速率分别为4.3~11.1 mg C·m~(-2)·d~(-1)和0.16~0.37 mg N·m~(-2)·d~(-1),排放量分别为1.88~4.59 Gg C·y~(-1)和0.07~0.16 Gg N·y~(-1),分别约占全球河流CH_4和N_2O释放量的1.25~3.06‰和2.17~4.96‰。(2)雅江流域的CO_2分压具有明显的洪枯特征,丰水期的CO_2分压低于枯水期,中上游的CO_2分压明显高于下游。枯水期pCO_2平均值为813?atm,丰水期pCO_2平均值为690?atm,雅江流域水气界面CO_2释放速率为106~4296 mg C·m~(-2)·d~(-1),年平均释放速率为1864 mg C·m~(-2)·d~(-1),是大气CO_2的来源。上游河流中的CO_2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来源于富含DIC的地下水,因此上游水体中带有较高的CO_2分压,且研究发现生物好氧呼吸对雅江pCO_2的影响较弱。山地河流CO_2、CH_4和N_2O的排放需要引起重视,全球河流温室气体释放可能因此需要进行重新评估。(3)枯水期来自碳酸盐岩的DIC的比例为46.4%~99.8%,平均值约为86.3%;丰水期来自碳酸盐岩的DIC的比例为72.3%~96.1%,平均值约为83.4%,雅江释放的CO_2主要来自于碳酸盐矿物溶解和土壤CO_2,前者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占比平均值分别为86.3%、83.4%,最高可达到99.8%,且雅江可能是地质老碳向大气释放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郑国东,郭正府,陈志,宋之光,王云鹏[3](2019)在《中国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调查研究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源温室气体是指伴随各种地质作用并通过自然过程向大气圈释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火山爆发和地热活动、断裂带构造运动、油气宏渗漏(泥火山)和微渗漏、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煤自燃、碳酸盐岩风化等多种地质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实际上,固体地球的脱气是重要的地质作用,也是地球各圈层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赵文斌,郭正府,雷鸣,马琳,张茂亮[4](2019)在《东亚大陆裂谷火山作用温室气体释放特征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固体地球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地壳与地幔含碳量为10~(21)~10~(23)mol,是地球表层流体态碳的10~3~10~4倍(Dasgupta和Hirschmann,2010),其每年以CO_2等形式向大气圈释放的深源碳高达10~(9-10)t(郭正府等,2010)。火山活动能够持续地向大气圈释放巨量的温室气体,是地球深部碳向地表输送的有效途径(Halmer等,2002)。研究表明,大陆裂谷形成演化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郭正府,孙玉涛,赵文斌[5](2019)在《玛珥湖温室气体释放:以长白山火山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及其灾害性影响的不断加剧,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与规模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大气圈中温室气体浓度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与演化的结果 (Vinnikov等,1999;Kerrick等,2001;Kemp等,2011;Hansen等,2012)。从科学上厘清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各自导致的当今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比例是划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张雪,梅莉,宋利豪,刘力诚,赵泽尧[6](2019)在《模拟氮沉降对马尾松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盆栽苗土壤为对象,通过施氮肥模拟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探明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释放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和苗木根系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碳(SMBC)含量比对照显着下降78%,而土壤微生物氮(SMBN)则提高2.6倍。模拟氮沉降处理显着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总含量。施氮肥对马尾松土壤N_2O和CO_2的释放速率均有显着影响,增施氮肥不仅显着提高了土壤N_2O的释放速率,而且CO_2释放速率短期内也显着提高,但伴随微生物群落的下降,施肥后期CO_2释放速率表现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O_2和N_2O释放与土壤pH值、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速效氮含量及SMBC、SMBN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是驱动土壤温室气体释放的主导因子。3株种植单位土壤体积内根系生物量较高,增加了土壤水分的消耗速率和氮的吸收固定,因而减少N_2O的释放速率。以上研究阐明了氮沉降或过量施肥对土壤氮含量、土壤pH值、根系生物量及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释放速率。氮沉降及施用氮肥是加快土壤温室气体(CO_2和N_2O)排放进程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韩金祥,葛群安,王克志[7](2019)在《勠力攻坚 同心脱贫》一文中研究指出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腊八刚过,长白山池西区西参村就热闹了起来!红彤彤的草莓点燃了池西区广大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热情。位于池西区西参村的盈收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采摘园车水马龙、人流攒动,1月18日自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开园以来,不断地迎接着一(本文来源于《吉林日报》期刊2019-01-27)

赵丛[8](2019)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释放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由于其显着的温室效应被列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根据对山东省诸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各处理构筑物中CH_4和N2_O释放量测定结果,表明CH_4的主要释放来源是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释放通量范围为0.53~15.8g/m~2/h;N_2O的主要释放来源是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污泥浓缩池,释放通量范围为20.7~695.6mg/m~2/h;CH4和N_2O人均排放因子分别为9.39~14.79g/人/年和1.21~4.01g/人/年。(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1期)

郭正府,张茂亮,张丽红,雷鸣,赵文斌[9](2018)在《我国大陆活火山区温室气体的释放特点与规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构造背景的火山活动向大气圈释放的温室气体规模和通量差别很大。我国大陆活火山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研究表明,中国东部的新生代火山活动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过程(即,太平洋构造域),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生代火山活动则与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俯冲过程密切相关(即,特提斯构造域),这些火山活动为探讨不同构造域的深部碳循环过程提供了理想的研(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九)——专题84:地球深部碳循环、专题85: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专题86:电磁感应接收传感器的研究》期刊2018-10-21)

本报,陈瑜[10](2018)在《冻土融化释放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可能加速》一文中研究指出“这项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警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张廷军29日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研究再次证明,全球气候变化并非“谣言”,而是货真价实的存在。据媒体报道,国外研究小组在《自然·通讯(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8-30)

温室释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河流连接大陆与海洋,是地表物质输送的重要通道。在水文及地质尺度上,流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但水文条件制约着碳通量,影响流域碳循环。山地河流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区域,但迄今山地河流CO_2、CH_4和N_2O释放方面的研究较少,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山地河流温室气体释放量可能被低估了。根据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选取西藏雅鲁藏布江(雅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时间、空间样品的采集,于2017年6月和2017年9月对雅鲁藏布江河流断面定点样品的采集。为探讨高原大型河流雅鲁藏布江CO_2、CH_4和N_2O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地河流温室气体的释放量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究高原河流无机碳来源做贡献。经试验结果测定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雅江河水中CH_4含量为2.3~864.9 nmol·L~(-1),N_2O含量为8.2~23.7nmol·L~(-1),枯水期CH_4含量和丰水期无显着差异(p=0.1120),但枯水期N_2O含量显着高于丰水期显(p=0.0173),流量和水温可能分别是影响CH_4和N_2O变化的主要因子。雅江河水CH_4和N_2O的释放速率分别为4.3~11.1 mg C·m~(-2)·d~(-1)和0.16~0.37 mg N·m~(-2)·d~(-1),排放量分别为1.88~4.59 Gg C·y~(-1)和0.07~0.16 Gg N·y~(-1),分别约占全球河流CH_4和N_2O释放量的1.25~3.06‰和2.17~4.96‰。(2)雅江流域的CO_2分压具有明显的洪枯特征,丰水期的CO_2分压低于枯水期,中上游的CO_2分压明显高于下游。枯水期pCO_2平均值为813?atm,丰水期pCO_2平均值为690?atm,雅江流域水气界面CO_2释放速率为106~4296 mg C·m~(-2)·d~(-1),年平均释放速率为1864 mg C·m~(-2)·d~(-1),是大气CO_2的来源。上游河流中的CO_2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来源于富含DIC的地下水,因此上游水体中带有较高的CO_2分压,且研究发现生物好氧呼吸对雅江pCO_2的影响较弱。山地河流CO_2、CH_4和N_2O的排放需要引起重视,全球河流温室气体释放可能因此需要进行重新评估。(3)枯水期来自碳酸盐岩的DIC的比例为46.4%~99.8%,平均值约为86.3%;丰水期来自碳酸盐岩的DIC的比例为72.3%~96.1%,平均值约为83.4%,雅江释放的CO_2主要来自于碳酸盐矿物溶解和土壤CO_2,前者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占比平均值分别为86.3%、83.4%,最高可达到99.8%,且雅江可能是地质老碳向大气释放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室释放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婷,姚晓龙,薛惊雅,赵中华,张路.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体温室气体释放的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2].叶润成.雅鲁藏布江河水温室气体释放特征及无机碳来源研究[D].贵州大学.2019

[3].郑国东,郭正府,陈志,宋之光,王云鹏.中国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调查研究建议[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赵文斌,郭正府,雷鸣,马琳,张茂亮.东亚大陆裂谷火山作用温室气体释放特征与成因[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郭正府,孙玉涛,赵文斌.玛珥湖温室气体释放:以长白山火山区为例[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6].张雪,梅莉,宋利豪,刘力诚,赵泽尧.模拟氮沉降对马尾松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7].韩金祥,葛群安,王克志.勠力攻坚同心脱贫[N].吉林日报.2019

[8].赵丛.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释放量研究[J].低碳世界.2019

[9].郭正府,张茂亮,张丽红,雷鸣,赵文斌.我国大陆活火山区温室气体的释放特点与规模[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九)——专题84:地球深部碳循环、专题85: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专题86:电磁感应接收传感器的研究.2018

[10].本报,陈瑜.冻土融化释放温室气体全球变暖可能加速[N].科技日报.2018

标签:;  ;  ;  ;  

温室释放论文-刘伟婷,姚晓龙,薛惊雅,赵中华,张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